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的是什么节日
更新时间:2022-06-18 01:06:52 材料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的是什么节日
新春佳节,普天同庆,举上国下,一片欢腾。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春节是旧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它与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是新旧交替,即所谓送旧迎新。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一节日,一个人尽管远离他乡,总是想回家过节,一个家庭成员不管其平时分散在东西南北工作,春节期间就回家团聚,因此,它是社会团体团聚的好节日,又是家庭团聚的好节日,人们利用春节开展各种娱乐的、团拜的、探亲访友的活动,非常热闹。春节又是寄托一年新的希望。因而人们喜气洋洋,进行除旧迎新,祈求幸福吉祥。按传统的习惯,春节第一件事就是烧炮仗和吃团圆饭,然后就是拜年和各种喜庆的活动。
宋代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叫《元日》;“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就是记载我国宋代时人们过春节时的盛况。诗的大意是:爆竹一声送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把温暖送到每户人家,人们正在欢饮着屠苏美酒。初升的太阳光芒灿烂,照遍千家万户,门户上的旧符已除下换上了新的桃符。这诗写出了除旧迎新的一派新气象。诗中所写到的“元日”、“爆竹”、“屠苏”、“新桃”、“旧符”等是当时过年的习俗,是春节文化不可能缺少的年物,到了今天,有些被沿袭下来,有些则已消失了,或者变换其他形式而出现。下面我略举数例,以作解释。
诗题中的“元日”一词,在当时是指正月初一日这一天的。按传统的叫法,古代是没有“春节”这个词的,古代的春节原为“岁旦”,是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岁”旦又称“元旦”、“元日”、“岁首”、“岁朝”、“岁祚”、“三元等”,辛亥革命后,将元旦改为“春节”,又将公历1月1日称作“元旦”。可见王安石的《元日》诗题是指春节这一天的。
春节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的夏朝就产生了。元旦是指夏历正月初一日。《尚书·舜典》记载说:“月正元旦,舜将于文祖。”元旦又叫四始,《正义》论:“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故云四始。”视作一年中年、月、日、时的开始,赋以全新的意义。先秦时期,元旦还不成节日,这一天人们只在宫廷进行祭祀和宴饮,在民间喝春酒,到了汉代才正式把元旦列为令节,并进行各种节日活动,如祭祖,降神,为长者祝寿等等。真正成为节日是在南北朝时期,那时的元旦人们已有画年鸡、燃爆竹、悬苇索、乞如愿等各种仪俗。唐宋以后,又增加了拜年、正帖、宴饮和玩赏等各种活动。明代又在民间兴起“吃年糕”的习俗,称作“年年糕”,同时在室内还设有“行春”、“旺拍”、“节节高”和“万事吉”等各种装饰。清代在习前代之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合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饫蒸糕、呷珍美、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等等,使仪节更加丰富多彩。辛亥革命后,我国使用公历,将元月一日改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从此,“元旦”和“春节”就区分开来。
诗中“爆竹”一事,由来已久,据上书的记载,它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前。据当时节令礼仪,夏历元旦这一日早起开门,即于庭前爆竹。“爆竹”顾名思义,就是焚竹发出的爆破声。因为竹竿空心充气,受热膨胀后就爆破,所以唐人称为“爆竿”,竿就是竹竿,或叫爆仗。自火药发明后,人们用纸卷火药以发爆破声,又叫做鞭炮。元旦爆竹原因何在?古人元旦爆竹真正意义还不像今天我们这样是喜庆,而是为了驱鬼僻邪。汉人东方塑《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朴哔有声,而魈惊惮,后又遂象其形,又火药为之。”这里已说得很清楚,爆竹是为了驱除鬼邪妖魔的,但他们搞错了,把山魈当作鬼,山魈是一种珍贵的灵掌类动物,样子像猴子,而面部有彩色鲜艳的斑纹,就像今天京戏上的脸谱。古人不解,视为鬼妖,这是可以理解的。而爆竹驱邪这种习俗,却一直因习下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证》记载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这种习俗至清不废,而且还可辟瘟疫。清顾禄《清嘉录》载:“岁朝(元旦)开门,放爆竹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今天我们过春节放炮仗,多少还带有驱鬼辟瘟疫的意义,但更多的是用作喜庆,祈求吉祥如意,人寿年丰,而且还普遍用以婚男嫁女之喜庆,以及各重大节日、工程之落成等各种喜庆活动,不但是炮仗,还有各种烟花、礼炮,五彩缤纷,现代的烟花、礼炮远远超出当年的爆竹,此是文明的进步。然而由此而带来的火灾是古代人所没有的,故此,有些城市已禁止烧炮竹,这是发展的必然,应另当别论。
诗中说的第三件事是饮“屠苏”美酒。屠苏是一种酒名,古人元旦期间饮酒助兴,这种习俗,今天仍然一样,只不过是今天生活提高了,我们饮的中国葡萄酒、茅台酒和外国的马得利、人头马、XO等酒名不同而已。但古人最早不是饮“屠苏酒”而是“椒柏酒”,这种酒是用花椒粉和柏叶浸制而成,供节日元旦饮用和后辈为长者祝寿用的,崔宴《四民月令》记载说:“元旦进椒柏酒。”相传椒是玉衡星的精灵,味道酣美,饮之可抗衰老。但不知为什么到了宋代,椒柏酒就被屠苏酒取代了。
诗中的第四件事是“新桃和旧符”。这里的新桃和旧符其实是一样东西,只不过是新和旧之分而已。古人庆元旦有贴画鸡、悬苇索、树桃符的习俗,其起源很早,相传始于黄帝,《山海经》记载说:“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前画神茶,郁垒与虎,悬苇以御凶。”这种活动战国时已见于民间了。魏晋南北朝尤为盛行。《荆楚岁时记》说,各家门前烧香纸,树桃人,悬苇索,杀鸡洒血,以驱瘟疫。民间的做法是把两块桃板悬挂在门上,上面画神荼、郁垒二神像或写上二神的名字,用来驱鬼压邪,这就叫桃符。另一种是中间贴画鸡,上面悬挂苇草绳,两傍攒上桃符。《荆楚岁时记》记载说:“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王诗“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这种活动,到了元旦,人们把旧的桃符除下,换上新的,这种习俗,后来逐步改变,即在桃符上另联语,到了明代就演变成今天的春联了。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现时春节,贴桃符用以辟邪的减少了,代之以贴门神,这种习俗在僻远的农村依然存在。而贴树桃人是否已消失了,笔者不得而知,因无能力进行广泛调查。但可以说春节贴春联、插桃花,这种习俗却更为盛行,许多新农村春节期间不但挥春、插桃花,还进行舞龙、舞狮等各种娱乐活动,比旧时丰富多彩,春联更赋予新意,大展红桃(宏图、鸿图),展示人们新的希望。
关于春节(元旦)的文化在中国人本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活动当然不止诗中所说的四件事,还有诸如吃饺子、饮桃汤、上年坟、饮年节酒,庆人日等,其活动时间是从年初一到元宵节,甚至更长,这些活动有些还沿袭着,有些则消失了。而且中国是个幅页广大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域的不同,气候的不同。民族及风土人情的不同,春节也有不同的内容和活动,比如北方有冰雕、南方有花市,其他各地也有不同的庆祝形式,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但这里我还得介绍一个拜年活动。
拜年活动是从古至今一路沿袭下来,是现时春节最盛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互相祝贺,万事胜意,幸福吉祥,而且是一种最好的社交活动,在祥和的气氛下,人们可以探亲访友,增进团结;青年人还可以谈恋爱,结交朋友;商人可以借此谈生意,等等,因为平时工作紧张,难得有机会进行拜访。拜年有团拜、家庭拜,个体拜等各种形式。春节拜年是互相沟通,增进友谊,加强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拜年活动起于汉代,但真正有文字记载是在宋代,南宋吴自牧《岁梁录》记载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花往来拜节。”古时拜年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投名帖,就是派人向被拜者投名帖以表祝贺,当今沿袭投名帖形式就是投赠年卡(又称年诘),不管近在只尺,或远在千里,都可寄上贺年诘,问候和祝贺。当然,现代家庭都装电话,大哥大(手机),电话拜年更省时、省力和省钱,值得提昌。还值得提倡的是以“鲜花往来拜节”,可用鲜花取代礼物,免之产生“混橘”(注)的陋习。好的民族传统要发扬,不好的要改进,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
新年伊始,仅借此文向大家拜年,恭喜各位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还不那么发达,粤人依习俗拜年,喜欢用糖果、糕点和水果等拜年,有些人把甲送来的礼物(橘子),转送给乙,乙又转送给丙,这样不断转送下去,可能礼物又回到自己的手中,转来转去,叫做“混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的是什么节日】相关文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是03-31
爆竹声中一岁除_800字03-26
屠苏酒的来历03-23
描述的英文的名词是什么01-15
春风十里是什么动物03-27
建筑工程的专业描述是什么?04-26
冬日送暖活动方案01-28
冬日送暖活动策划方案12-09
717是什么节日04-03
送朱大入秦古诗意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