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06-24 15:22: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牡丹亭》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牡丹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牡丹亭》读后感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此剧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展示,表达了饱受封建教条束缚的人们突破封建思想与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朦胧愿望。

  从剧情上来看,《牡丹亭》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那就是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不过在此剧中,它所反映的现实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是为明代统治阶所极力倡导的宋明理学中的思想枷锁和封建礼教制度。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一种天性,尽管她身居闺阁,但仍会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思春情愫,并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此剧的意义就在于用形象化的说法肯定了人之爱的合理性,并对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提出了批判,并特别突出了人之情与教之礼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了理学枷锁和礼教制度的不合理性。

  从思想性上来看,《牡丹亭》一剧表现出了以往戏剧所无法匹及的思想高度和社会特征,它不再局限于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范畴之内,而是明确地提出了要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口号。所以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这便赋予了爱情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剧中的杜丽娘才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夺目的人物形象。她的死即是当时社会男女道求爱情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社会青年男女摆脱理学、礼教束缚的方式。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牡丹亭》表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它通过“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夸张情节表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因读《诗经》中的爱情篇章,而激发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她的情感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作者虚构情节,让她在梦中或以魂游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切。比如她耳听母亲的唠叨,却在梦中幽会柳梦梅。又如她在鬼差面前诉衷肠,并打动了鬼差让她寻情郎,但在还魂之后,他的父亲却竭力阻挠她与柳梦梅的结合。作者通过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牡丹亭》全剧多用抒情手法表现人物情感,所以品读此剧更如品读一首首抒情诗。尽管以诗入戏的手法在我国戏曲中由来已久,但《牡丹亭》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剧中的宾白也饶有趣味,不仅有着北曲的泼辣沉重,同时也有着南词的清隽秀丽。剧中男女主人公倾诉情愫多用南词,而描写斗争、鬼怪则常用北曲。

  《牡丹亭》辞藻奢华、浪漫驰骋,但也未能从本质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尤其是杜丽娘还魂之后的情节,更是遵理从礼,没有表现出彻底的以情代理的思想。但总体而言,它敢于对抗封建保守思想,倡导自由、解放,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据着先行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