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1-21 17:05: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未来简史》读后感600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未来简史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未来简史读后感1
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才看完尤瓦利·赫拉利的《未来简史》。这本书给出了明确的思维导图,章节分明,主旨清晰,作者不遗余力在每章前都交待本节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道理说不会带给我阅读的困难。相反,这本书没有任何阅读困难,而是涉及的内容太宽、观点太新颖,以致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吸收每一个观点,对该书,我整整摘寻了10页的精彩内容。我可能将它当作一本教科书对待了,但无疑它比任何教科书都引人入胜,作者广博的知识、见解独到的观点让我叹为观止,比他的上一本书《人类简史》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读完该书后,我也遇到一个难题:我好像没法写出读后感!因为这本书,更像一本利用大量科普性知识论证现实与预测未来的书,全神贯注去挖掘并推翻作者的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科学知识,或者直接质疑作者各种结论(正如很多书评家一样),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与枉费心机,而且这样做没有意义,因为吹毛求疵总比创造更容易,作者也告知这是一本关于预测的书。
该本书的脉络非常的清晰,阅读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所有这类型的书都这样,那就好了,作者完全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一步一步为读者提供丰富有营养的内容。它讲述了人类历史已经克服的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并提出了人类新的议题——长生、快乐与幸福、神性,后面讲述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利用虚构故事,互为主体建立有意义之网,赋予世界意义。由于科技的兴起,人的信仰开始发生改变,有了宗教与科技之争,人文主义所谓的灵魂、心灵、自我被科技的力量击破,数据主义开始成为人类的信仰,由数据进行自我的解释,而不是交由神或自我。最后,由于智能或智神的出现,普通智人会失去对世界的控制权。正如上面的说的,作者在该书使用了大量历史、物理、生物、心理等各种科学知识去论证,并且观点新颖独到,特别是以下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并有另一番的感悟。
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可以利用虚构故事,互为主体成为组织。能够虚构故事,成立组织,也成为人类一部分脱颖而出凌驾、控制或左右其它人类的根本原因。为什么大量奴隶可以食不果腹、生不如死的为君主服务?是因为君主虚构了神;为什么大量的士兵可以为小部分政客上战场,丢生命?是因为政治虚构了国家。很多人可以会说,是因为与政客拥有军队与权力,可以压制所有的反抗!但不要忘了,让人民与奴隶心甘情愿地服务、纳税、上战场靠压制是不行的,只能靠虚构的故事,让他们共同相信一个不存在的实体,他们才心甘情愿。现代公司文化管理也是这样,靠制度与流程不可能完全解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归属感问题,但靠文化可以,而文化就是需要讲故事,传递故事里面的价值观,以此引起员工的认同感与使用命。但实际上,企业只是想你帮它赚更多的钱,当你上了年纪,行动力下降,即使一厢情愿觉得与公司的价值观无比的吻合,也会遭到企业的无情抛弃。
科技越发展,人类就越落后!很多人以为,科技是人发明出来的呢,怎么有这种说法?应该是个人与部分都是创造了个别或部分先进的技术,而由个别或部分先进的技术组成的整体科技,是由很多人协作完成的,整体科技不由个人完全掌握。所以,一个神经学家可能不熟悉计算机专家的`工作,这不影响这两者配合制造出智能AI,但他们也不会了解这个AI所有的知识。所以整体科技发展得越快,越将人类远远的抛在后面。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知识的悖论,人类拥有的先进知识越多,越快走向落后。知识的悖论是从书中看到的,作者认为,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而我是从知识的整体优越性的角度出发的。
科技的兴起,首先是将人类解构,或者是人类本身就是分割的,只是科技越发达,越就有可能将人类分割的各个部分解构出来,呈现为数据,这甚至包括意识、思维。这就会起到一个很大的对现实信仰的冲击,不管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其它宗教,因为当一切都可以用数据解释,你凭什么还要去相信“神”;如果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为什么还要去了解“自我”,数据会告诉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数据能告诉你正确的决定是什么,集体决策还存在的意义吗。因为自由主义是以自我出发,社会主义是由他人出发,数据主义要求从数据出发,一切交由数据决定,数据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正如作者所说,生物本来就是一套算法,我们现在只是对算法了解得不太深而已。
科技的兴起,除了出现数据主义的信仰,还将可能导致一个终极问题,到最后,人类在这个地球的生命形态是怎样的?首先可能是与人类完全不同的一种形态的存在,包括身体、意识都只是另一个形态,这个应该不能称为生命。简单的打个比方,比如现在的电子、机械设备可以理解为这个形式的低层次生命,更高级的是一种智能形式,完全的自动化,不再依赖人类便可生存与繁衍。这种智能的意识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就好像我们现在认为机械没有意识一样,即使这些机械有着无数逻辑电路,能交互作用接收与产生信号,正如人类的意识是生化作用来出的,每个意识都是神经细胞与神经回路作用的结果。这种高级形态的智能,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思维与意识,拥有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结构,他们比人类更了解人类,因为他们能更容易地理解生物算法,亦能创造其它更高级的算法;第二种形态,能与人一样的思考,却有不同的结构,可以称之为类人类;之所以有类人类的出现,亦是因为数据的模拟,当感觉、思想与体验都可以形成数据,对应的算法能够被识别出来,如果它在电脑上运行这套算法,处理这种数据,那是不是电脑变成了大脑?这就是类人类,能够像人一样的思考,身体却可以得各种结构;第三种形态就是人类身体的改造,包括大脑与身体的改变,更高级的认知水平与智商水平,半人半机械结合;第四种,就是保留现代人的模样,当然,当出现上面三种形式的生命时,现代人的生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回到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个问题:人类的新议题是什么?当人类信仰数据主义,当以上几种生命形态出现,所谓的长生、快乐与幸福、神性也许将变成变普通的存在,永远流动的数据就是长生、没有痛觉的数据就是快乐与幸福、能理解一切的数据就是神性!
未来简史读后感2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说:“人类一直以来都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下面: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要去向哪里?”
跟随着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叙述与思考,我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波澜壮阔的精神旅程,其间一直在对生命的本原和人类的未来进行深刻思考和苦苦探寻。
事实上,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说的不是未来,而是历史,是通过历史来预测未来。书中讨论的核心也不是社会、国家或文明,而是人。
因此,赫拉利的逻辑就是,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推理未来将会如何。
在赫拉利的叙述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几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18世纪至20世纪的三次工业革命,人们见证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当时,人类掌握了新的能源,掌握了蒸汽机、石油、电力、无线电,这赋予人类新的技术力量,使得人们能够更便捷、更丰富、更有效率地从事生产。但这种新的力量并非为所有国家平等地共享。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并凭借工业革命的力量征服了未工业化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并没有及时地跟上工业革命的节奏,象我们国家花费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努力去弥合这道那时撕开的鸿沟。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非洲,直到今天也仍然没能弥合这一鸿沟。
当今天我们展望未来,发现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人类再一次掌握了新的巨大力量,它比蒸汽机、石油、电力还要更强大,那就是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种力量不只是用来生产纺织品、食物、交通工具、武器,它们的主要产品将是躯体、大脑和心智。几千年来,人类学会了如何改变周边的环境、驯服动物、培育植物,人类学会了如何改变经济、社会、政治的结构,可有一样却始终未变,那就是人类自身——人类今日的躯体、大脑、心智与古代中国甚至石器时代的人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将改变人类自身,人们将学会如何设计、加工、制造躯体、大脑和心智。与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情形相似,21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掌握的新力量很可能仍然不会由所有国家平等地共享,依然是由少数几个国家引领,由此产生的鸿沟可能会比上次更大,这一次被历史甩在后头的国家可能再也不会拥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面对这场新的革命,人类却是非常的无助--因为,越来越智能的计算机和机器人正在将人类从工作岗位上排挤出去。
赫拉利举了司机和医生的情况作为例子。10年前,还有很多专家声称,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充满不确定因素,应对此类状况的车辆驾驶技术对于计算机来说太复杂,汽车驾驶员是一项必须由人类来担任的工作。但今天,已有不少专家预测,到20xx年的时候,一些城市就将出现自动驾驶的车辆。在未来,某些城市甚至会禁止人类开车,因为人类会违章、酒驾、疲劳;而完善的人工智能是没有这些缺陷的,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连接,迎面驾驶的人类无法知道彼此的想法,人工智能驾驶员却能够信息共享,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由此推测,成千上万的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将失去工作。
与此类似,人类医生也有可能会消失。人类医生只能依据快速进行的几个问题和测试来做出诊断,他无法掌握全世界所有的相似病例,也并不知晓病人及其亲属的完整疾病史和DNA,人类医生还会疲劳、生病和生气。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可以做得更好。IBM正在研发Watson项目,能够收集全世界的'病例,不断更新其庞大的数据库,它能够获取使用者及其亲朋好友的疾病史和DNA数据,并通过精密的数据分析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回答Watson的问题、无时限地进行各种测试。Watson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可穿戴设备随时随地陪伴使用者,关注其健康状况,监测其血压和心跳,及时给出健康建议。虽然这样的人工智能医生还有一些技术和法律的问题有待解决,因而不会明天就取代人类医生,但Watson项目的优势在于,训练一位人类医生,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而且一次只能培养出一名。而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只要集中攻克一道技术难关,其成果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复制到无数终端,从而创造出不可限量的价值。
确实,目前还有许多事情是人类做得更好,也有专家反复声称,有些事情计算机“永远”都无法做到。但事实证明,通常这里的“永远”都不超过一二十年。就像在不久之前,大家还很喜欢用面部识别举例,说这项任务连婴儿都能轻松办到,可是最强大的计算机却无力完成。但到了今天,面部识别程序辨认人脸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远超人类。警方和情报机构现在已经很习惯使用这种程序,扫描监控录像机无数小时的视频资料,追踪嫌犯和罪犯。
常有人说,艺术是人类最终的圣殿,而且是人类独有的。等到计算机取代了医生、司机、教师时,会不会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然而,并没有理由让人相信艺术创作是片能完全不受计算机影响的净土。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戴维·柯普运用计算机程序谱出协奏曲、合唱曲、交响乐和歌剧的例子,让我这个古典音乐发烧友都不得不震惊:他写出的第一个程序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虽然花了7年写程序,但一经推出,短短一天就谱出5000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柯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应热烈,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深处。观众并不知道作曲者是计算机而非巴赫。
赫拉利为读者提供了20xx年9月牛津大学的一份《就业的未来》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未来20年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据估计,美国有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例如:到了20xx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大概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的可能性,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律师助手94%、导游91%、面包师89%、公交车司机89%、建筑工人88%、兽医助手86%、安保人员84%、船员83%、调酒师77%、档案管理员76%、木匠72%、救生员67%。
当然,到了20xx年也可能出现许多新职业,比如虚拟世界的设计师。然而,此类职业可能会需要比当下日常工作更强的创意和弹性,而且如果收银员或保险业务员到了40岁中年失业,能否成功转型为虚拟世界设计师,也实在难说。就算他们真的转型成功,根据社会进步的速度,很有可能再过10年又得重新转型。
由于我们无法预知20xx年或20xx年的就业形势,现在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等到孩子长到40岁,他们在学校学的一切知识可能都已经过时。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
《未来简史》虽然不能完美预测今后人类的发展细节,但至少它指明了一个方向:这就是不断学习和改造自己。
【未来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未来简史》读后感600字(通用20篇)08-23
时间简史有感04-29
书法的发展简史08-14
简史读后感03-08
哈佛大学的简史?09-01
《时间简史》读后感09-01
时间简史读后感09-20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12-14
《人类简史》读后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