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2-04 10:10: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说来惭愧,《唐诗三百首》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尽管其中不少的作品,早早通过各种途径看过、念过、背诵过。小时候留下的记忆,真是抹也抹不掉,《长恨歌》《琵琶行》,唐诗里算是大制作了,现在居然还能随口背诵出好几段。
读杜甫,你会怜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字字伤心,吞声一哭;更会尊敬,“三吏三别”,针尖麦芒,刺贪刺虐。而李白,你想跟他做朋友,别的不说,就那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坦坦荡荡,不一口闷还等什么。即便成不了朋友,在一侧听他吹吹牛逼也好,那些“千金散尽”的故事,那些“蜀道之难”的故事。
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名字忘了,讲的就是唐诗故事,由此认得不少名字,念得几首诗。印象最深的却是主题曲中的一句:“唐朝三百年,诗传五万篇。”也是诗歌的`句子。如今翻着这本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年》,这句诗又在耳畔回响,权且停下来品了品,似乎明白了什么。这句诗,当然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但“三百”与“五万”一比,着实显得唐诗气象万千,压过产生它的大唐,这才只是“传”下的,十之一二而已!套用张爱玲的一句名言,这大唐的兴衰存亡,似乎只为了成就一场诗歌的盛宴。文学的不朽,在此存焉。
中学时常常在QQ空间里写点日志,时不时换个QQ签名,无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中二得很,记得用的第一个QQ名是“司马青衫”,用的当然是《琵琶行》里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也不知哪来的善感多愁,过了俩月就换了别的。后来的一句QQ签名倒是一直沿用至今,“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而且越来越喜欢。这句子中透露出的达观、闲散和处变不惊的态度,读之令人神旺。
大学教古典文学的老师,是杜甫的研究者,也是崇拜者,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叫萧萧,儿子叫滚滚。不消说,用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梗,老师对杜甫的爱,真是无疑了。那会儿迷恋海外汉学研究,有一次读到宇文所安解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简直如鸿蒙初辟般豁然开朗,那种回环往复的诗意和况味完全笼罩了我。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宇文所安的这部小书:《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唐诗是汉语美学的巅峰,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汉字组织形式,能够如唐诗般将汉语的特点、美感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读唐诗,只能再一次确信,诗歌是不可能被翻译的。方块字和字母字,简直就是死对头,玩不到一块儿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怎么翻译?“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怎么翻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怎么翻译?根本不成,独属于汉语的节奏,音调的变化,遣词的巧思,思维的方式,更不用说,后面还跟着庞大的中国文化传统。
与唐诗的故事,还在继续。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2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唐诗之盛,如碧空之星斗,唐诗之美,如沧海之月明。选编唐诗的集子很多,在众多的唐诗集子中,唐诗三百首最为著名,最为流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不只是作诗人的经验谈,更是对唐诗三百首一书的一种肯定。
我喜欢唐诗中的安静和暇想,让人觉得阅读唐诗是一种纯粹的享受,字里行间是那么的细腻,如果认真体味,真的就犹如一幅画,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唐诗,走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清幽,静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万事不关心的闲适;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奇景,发出“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悲叹;更钦羡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诚挚多情。走进唐诗,最爱诗仙的飘逸洒脱、侠风道骨。欣赏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放浪不羁,“长风万里送秋燕,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冲天豪迈,“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真挚情怀。
如同一切选编名著一样,唐诗三百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选编者本人的某种情调与风格。不难看出,基本的主导的方面是一种“怀才不遇”和“归去来兮”的情调。再作稍细致一些的分析,便会发现,明白无误地以这样的思想为主题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他大多是些田园诗、宫怨诗、怀古诗以及说战乱话离别之作,同样带了这样的情趣。
第一首: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落第还乡,题目已见主旨。“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诗人反话正说,但仍微见讥剌。这是说当今皇帝英明,知人善任,甚至“英灵”即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灵魂都回来效忠了,所以没有那个俊杰之士被埋没而作隐者的。但偏偏他现在要送这位活着的俊杰之士归去了,而不是“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这紧接的两句,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东山客”是说晋之谢安,此人虽在朝廷任职,总是念念不忘要回到东山去做隐士。“采薇”的是那不肯食周粟,跑到首阳山去做隐士,采了一种叫做薇的野菜来充饥的伯夷和叔齐。用这么两个事例来为落第人送行,恐怕是多少有点教人啼笑皆非的。中间八句,写送别过程,写送别心情,甚为委婉动人。落句说“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是极富深情的安慰与鼓励,也是无可奈何的叹息与感慨。
王维的诗多了,“脍炙人口之作”也多了,从中“择其尤要者”,未必就非是这么一首不可吧?可“蘅塘退士”偏偏就拿了这一首作为他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后续与此相近的主题诗作还较多,如张九龄的感遇,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李白的月下独酌等等。
在冬日的暖阳下,逃离虚拟的网络空间、游离于快餐文化之外,在古诗的世界里,一颗心似于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领略天高云淡,倾听天籁之音,感受历史沧桑。品读中国古文化之经典,感悟人生之精髓,以更加积极地心态面对未来、开拓未来,方是吾辈青年之所取。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3
岁月悠悠,唯书独伴。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世界喧嚣返璞归真。在人生漫长而短暂的旅途中,在深沉的行囊里,在学校课桌里;家中书桌都会有某个角落属于自己的爱书!
读书,已然习惯了在夜间。虽无红袖添香,也无佳人相伴;不过一盏床头小台灯足矣!寂夜窗前,银辉洒落;一书相伴,便可祭梦远去。夜深无人,便吟几首唐诗蓦然上心。灯光下,翻开那本唐诗三百首。这书还是爷爷作礼物赠与我的,说是许多年前买的。看着泛黄的书页,想必年纪都比我大。翻开扉页,两行字亦刚劲飘逸;这想必是爷爷挥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爷爷留我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何意。随着年龄的长大,起发顿悟其中道理——苦尽甘来。
读书,已然习惯了在夜间。虽无红袖添香,也无佳人相伴;不过一盏床头小台灯足矣!寂夜窗前,银辉洒落;一书相伴,便可祭梦远去。夜深无人,便吟几首唐诗蓦然上心。灯光下,翻开那本唐诗三百首。这书还是爷爷作礼物赠与我的,说是许多年前买的。看着泛黄的书页,想必年纪都比我大。翻开扉页,两行字亦刚劲飘逸;这想必是爷爷挥毫而作的吧!起初不知爷爷留我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何意。随着年龄的长大,起发顿悟其中道理——苦尽甘来。虽然才十几岁,却也历了不少事,更能体会苦尽甘来的不易与喜悦。
翻来唐诗,独到爱国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是,便被这临之将死,也念着国家安定的精神而感动不已。在抗日战争时期,多少战士也是浴血沙场临死也念着驱逐日寇,战士们不惧死亡换来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我们不应该珍惜吗?
翻下一篇,读到了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那是何等的豪情壮志,还欲上九重青天将明月摘下。再看看如今,科技发达明月天宫,人类而然涉足。可,由于科技发达,许多学生已然沉沦于科技电子产品继而荒废学业。学生本该学习,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为人类谋福。可手机这些科技产品极大的消磨了这种豪情壮志,沉溺在虚无的网络世界。更不用说心怀李白那种上青天将明月取下的气势于壮志。时代在进步,社会气象万千,风起云涌,想要站稳脚跟,除了好好读书,认真学习之外应该就没什么办法了吧!
不过固守死板,也不是什么好事哟!放下《唐诗三百首》不自觉看了一眼别的书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出来时代改变的`必须来早,那边是创新。有何意义呢?倒不如将书里的道理实践起来,让它们“活起来”,以新的思维面对它,研究它,或许会发现许许多多好玩而新奇的事物,不知不觉不可以创造历史。以创新的思维去面对,或许就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书书卷卷,留下不少眷恋,一页一页泛黄的纸,一首首古老的诗,教会我不少做人的道理。从爱国,到满怀豪情壮志的群号憧憬明天去未来,再以新思维创新事物,这情怀无一不可以流传古今,书中的黄金屋需要自己找,书中的颜如玉也要自己寻。书中的青灯古佛;书中的竹林亭居;书中的云雾仙境,无一不令人向往。书,给内心留一片净土!
书如一杯清茶,仔细品;口中的苦涩,舌尖的回甘;也许只有自己明白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4
梦回唐朝诗意浓
默念五言七言,细品律诗绝句,梦回兴盛唐朝,诗意盎然荡漾。——题记
初读,清新淡雅,似初春拂杨的轻盈和风,悄然拨动心灵妙弦;
再思,明丽精致,如盛夏诗意的柔美江南,悠然展现自然娇美;
后品,深刻隽永,像深秋暗隐的红烈枫叶,默然诉说深长意味……
如今,重想,美丽依旧,古韵依旧,经典依旧……
轻吮墨香,暗赏美景,睁眼,合书,珍爱地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的“唐诗三百首”。嘴角扬起的微笑,眼中流露的是喜爱,心中暗藏的是窃喜,窃喜能在阳光静撒的午后,在这小小的安静阳台,与经典有约相会。
与经典约会四季——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被四季的迷离与多彩所吸引,也因为无法碰触它们而困惑。知道捧起了《唐诗三百首》,我惊喜地发现四季竟尽藏于这方寸纸页间。于是,深深陶醉,欣喜地赏着书中的春夏秋冬。平躺绿茵,侧望那“拂堤杨柳醉春烟”;独坐亭台,静看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独赏枫林,默赞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笑看雪景,悄叹那“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令人惊羡的文笔下,春夏秋冬展现着不同的美。与经典相约在四季,时刻、何等享受,何等逍遥!
与经典漫步历史——埋头苦思,常常梦回唐朝,精湛的诗句,讲述着时代的变迁,令我痴迷于历史留下的足迹。于是,携手经典,叩开历史大门。“轻烟散入五侯家”,揭示汉朝政治腐败;“落花时节又逢君”,展现时代由盛至衰;“门泊东吴万里船”,象征唐朝局势稳定;“万里长征人未还”,诉说边关战乱频繁。漫步其间,耳边似乎能听见刀枪的碰撞,眼前似乎能看见百姓的.水深火热,鼻尖似乎能闻到战场飘散的淡淡血腥。字里行间,历史的气息迎面扑来,牵引着我的思想走向千年遥古。不知不觉,已无法自拔,憧憬不已。与经典漫步在历史道路,如此深刻,如此美妙!
与经典共知情感——诵读《唐诗三百首》,品味其中的思想所在,作者的言外之意,一直是我所热衷的。感情是诗歌的血肉,是诗歌的灵魂,诗歌正是注入了美妙深沉的情感,才显得有血有肉,显得生动形象,显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不由为之如痴如醉。看!“缘愁似个长”,是怎样的积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怎样的狂喜;“斜风细雨不须归”,是怎样的悠然;“轻罗小扇扑流萤”,是怎样的无趣。三言两语,便将悲欢离合勾画的淋漓尽致,这不正是《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所在?与经典共知情感,尽享愉悦,尽享明畅!
《唐诗三百首》,你是真正的良师,你是真正的益友,你是真正的经典!
有你伴我同行,正如鱼有了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河流;
有你伴我同行,正如鹰有了给予它希望之念的天空;
有你伴我同行,正如马有了给予它豁达之感的草原。
经典的《唐诗三百首》,感谢你的陪伴,感谢你的相约。与你一起初春吹和风;盛夏赏江南;深秋寻红枫;暮冬盼繁花,此生,乐哉!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
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在纷繁浮躁的世界里,以书为友真是一大幸事。看到手机朋友圈都在晒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呢?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床头柜上那本常读常新的《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颂不已。它不仅是文学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始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的魅力体现在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有人会质疑,从小到大,学了那么多唐诗,也没觉得有多大的用啊。蘅塘退士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比如:当你看到赣江的美景时,你只会说我的天好美啊,而别人张口道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弱。当你看到一位美女时你又是一句我的天好美啊,别人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瞬间把你比下去了。当你看到满池塘的荷花时你还是一句我的天好美啊,别人却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弱爆了。高雅的品味,优雅的表达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诱惑的事情。现代社会充斥着粗糙的言语,有时候,我们会感觉眼睛昏暗,心灵疲惫,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唐诗的美妙港湾中漱漱口,洗洗眼,清清心。
有时候,我们已记不清被钢筋水泥制造的大笼子束缚多久了,因为没时间、没精力、没动力等等原因好久没有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魅力了,可以说是久在樊笼里,难得返自然。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起同游庐山瀑布,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壮阔。和王摩诘一起去欣赏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异域风情。和刘禹锡一起游览领会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美丽动人。或许你会说,这些我都未亲眼所见,但是这就是唐诗的魅力所在,它会叩开你的心门,让你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到最绚丽的色彩和最温情的感动,真是美哉!
有时候,因为时间、空间、距离等因素,我们不得不和友人、亲人、爱人分离,思念之情难以排遣。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感动于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的友情。感动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亲情。感动于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爱情。感动之余,我们也从古人身上学习了排遣情感的正确打开方式,真是幸哉!
有时候,人生难免碰上挫折,遇到瓶颈,惨遭滑铁卢。有人会感觉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甚至会陷入无比的惆怅和迷茫之中。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从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憧憬美好未来。从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发现自我价值。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体悟坚持魅力。从中我们重拾信心,坚定方向,重新出发,奋力前行,终将收获胜利,也会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真是妙哉!
唐诗,不仅仅是诗,更是一种精神。岁月的河流带走了许多文化,但唐诗历久弥新,作为我们的国粹,需要我们去传承,感悟,慢慢地我们会知道诗的审美,了解诗的节奏,生长出诗心,活出诗意。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6
选了很多关于唐诗的作品,出于种种的原因,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这部作品,也就是《唐诗三百首》。
在我们国家,我想应该没几个人不知道它,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诗人,比如我们从小学时就比较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还有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等。
当然此外也有很多相对不出名的诗人,就是所有的这些诗人,使得我们历史上的唐朝成为诗的鼎盛时期,也有了今天人人称道的唐诗。
从小我们就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在一进入校园就接触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杜甫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相信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以前的我还以为《唐诗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其实并非如此。
《唐诗三百首》一书的命名,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有着要继承《诗经》传统的含义。
它一共分为8卷,入选诗篇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于个体之后。
说三百首,其实只是个概数,实际上书中一共收录了310篇诗作,原本是为了儿童开蒙而选编的一个“家塾课本”,因为针对的对象是理解能力较弱的少儿,因此该书借鉴了《千家诗》易于背诵的特点,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理解。
我想这也是它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唐诗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除了它具有的简单易懂的特点以外,还与它向人们展示出来的那个极其繁荣昌盛的社会背景,它自身语言也意蕴无穷,有时还会使人充满希望与力量等原因有关。
唐代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外交发达,这些都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唐朝的统治者们酷爱诗歌,也常鼓励别人进行创作。
诗歌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尤为重要,那时实行了以诗取士的政策,这样一来就使诗歌和功名利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诗歌写得好坏关系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因此,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另外,我觉得在读唐诗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力量,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种超然的释放。
每读一次,都是心灵的一次沉淀。
当我们受到挫折时,想想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与坚持,想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和幸福,就会从失望甚至是绝望中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念!总之,我认为多读诗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内在气质。
总而言之,阅读唐诗真的是很有必要的,而《唐诗三百首》又是其中较为精华的部分,因此,没读过的人们赶紧抛开一切杂念,潜心阅读吧!
【唐诗读后感】相关文章:
唐诗的读后感02-22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08-16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2-13
唐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09-02
成语和唐诗用英语怎么写05-24
唐诗翻译大赛用英语怎么写05-21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01-03
唐诗的意义及历史地位是什么08-13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