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3-03-25 16:35: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面管教》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

  因为家里有个青春期难折腾的娃,先吸引我的是《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之后又买了《正面管教》,然而一直未读,借助读书会将它加入四月份的书单,读的时候感触很深,句句在理,段段入心,每一章都有一些正面管教工具,而且最后都有问题帮助回顾。

  我阅读的时间少、读书的速度又不快,一直想用本子记下特别有共鸣有帮助的内容,然而怕影响速度,只是在读的时候圈圈点点,认真回答每章后面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也有很多收获。暗暗庆幸读到了这本书,甚至对正面管教讲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内容很丰富,久了又忘了,只记得它的核心——和善而坚定。书里面的很多工具很多做法适合记下来,熟背于心,想用时可以随手拈来。所以,我会再翻这本书,记下它对我有帮助的`部分,然后去背下来。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这半年,断断续续看了不少育儿书,总是觉得书中讲得真好,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真正遇到情况时,还是会使用“爬行脑”解决问题。尤其是面对儿子出现的状况,第一反应总会是“你怎么这样?你应该怎样怎样?”,缺少共情能力,多指责,陷入权力之争,将培养孩子的七项感知能力、帮孩子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抛之脑后,想要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而当正处于形成个性化阶段的儿子不服输态度强硬时,我会有很强的挫败感,甚至有放弃的念头。因此,要想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反反复复的操练太重要!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希望我不懈努力,找寻适合的方法,营造好与儿子的关系。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2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3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叫《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简。尼尔森博士之笔,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而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作为家长,我要如何的运用书中的理念来教育好我的孩子。书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时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时,每天都要面对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要怎么面对呢,当然我们要从正面教育我们可以运用本书矫正错误的三个R的概念,来帮助孩子矫正错误:一是承认,即我承认我在家时跟孩子大声讲话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后不会这样大声讲话了;三是解决,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声讲话的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累效果。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4

  早就听说过《正面管教》但是一直没有拜读,最近迎来了这本被无数家长、老师所推崇的书。拿到手首先翻看序言,原来作者竟是7个孩子的母亲,29个孩子的祖母,着实吃了一惊。无意中看到书里的一句话:总有几个孩子,能让二年级的老师想提早退休,能让四年级的老师想赶紧放暑假。看到后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很想看看书中有什么方法来“管教”这一类孩子呢。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拿到新书先看目录是我的习惯,我一下子被第三章的“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吸引了,不管其它先看看这章再说。书中说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和排行最小的孩子,在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大的特征是负责任、独立、好胜、循规蹈矩、保守等,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老小最明显的特征是娇惯,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自己做事。相比较而言,最小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两个孩子。所以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呈现出老大或老小的心理特征。从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来看,去年一年级刚入学时,有个别孩子呈现出任性、规则意识差的状态,对小学生活的适应相对较慢,甚至有一两个孩子到现在也无法按照学校的规则要求去做,非常自我。看了书中所写,再回想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确实存在孩子在家中排行最小,或者父母十分娇纵孩子这种现象。

  书中还提到,教师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个人的执教风格。身为老大的老师通常喜欢负责。偏爱条理和秩序,最乐意看到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按照他们说的去做。我就是独生女,而且偏向于老大的心理特征。看到这里,我更加觉得自己特别需要这本书了,希望能够从本书介绍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通过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来达到让学生们有秩序的目的,切忌成为权威型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5

  转眼儿子已经小学二年级。真不敢想象,为人父母已是第九个年头了。面对不断成长的孩子,总要面临各种问题和新的挑战,期间伴随着种种迷茫,焦虑与困惑,那匆匆的时光来不及回忆,只是“一晃儿”就飞逝了。

  爱孩子的父母,总想把的带给孩子,究竟如何陪伴,如何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我们要学习的太多。这既是孩子的成长,更是自我童年的治愈。我感受到自己成长中的痛苦和不足,并且特别担心我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我经常通过读书去寻找答案和方法。跌跌撞撞的走来,一本本育儿书籍就像闯关宝典一样,扶持我向正确的道路靠近,一次次点化我,打开自己的心门。

  还记得儿子出生以后,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育儿书籍,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捕捉儿童敏感期》,能够及时的读到这两本书非常幸运,对于初为人母的我像一块儿未曾启用的试验田被滋润了甘露。在一个生命的初期,他那些不被成人理解的各种行为背后,是趋光般的成长规律。作为母亲需要给他提供足够的支持并保护他不被不懂的家庭成员制止。要把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从爱中剥离出来,不以成人的习性去爱孩子,而真的看到他的需要。这是在保证顺利通过0-6岁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孩子逐渐长大,我后来读过的是《正面管教》。学习到很少有孩子在行为失控时对自己感到满意。他们需要得到鼓励,以便从错误中学习,并需要弥补损失的办法,父母们需要将自己的态度从羞辱和责备转变为支持和真正的管教,本着爱而不是愤怒的精神,以和善而坚定的方式纠正。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才会重获一定程度的自尊,在错误中成长。

  还有一本好书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我们不能做“空心”教育,如果孩子只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知道怎样考出好成绩,却没有自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那将是多么的遗憾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幸福感,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生活,我们追寻这样的幸福,就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当某种方式适合某个生命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充满活力与激情,这种感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们应当尊重他自我选择的自由。

  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后来我又读过《你就是孩子的玩具》,我们需要花时间来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孤立和拒绝。有时候孩子可能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他需要你的指导,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哭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给哭泣的孩子足够的支持与爱吧,痛哭一场之后,孩子会更容易和你诉说他的心情。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闷闷不乐,应该重新评估一下你的日常活动,是否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安静时间和各种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智力和体能。

  接受孩子的性格内向,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孩子们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他们拥有细腻的内心世界,他们会花时间去分析为什么某些人会做某些事,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害羞的孩子往往会成长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

  虽然我们至今仍然不时会坠入错误教育方式的漩涡中去,但至少我一直在努力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我们努力的目标不是接近完美,而是不断醒悟。

  后来我读到《原生家庭》,这本书真的是太好了,每个人都有必要读一读。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这颗种子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个环境,指的不是多好的物质空间,和多优越的学习资源,而是我们是否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充满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要往漩涡里掉的原因,就是我的生活模式从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我必须要认清楚,为什么我们不容易控制情绪,我们本身的问题,以及上一代的问题,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模式,我们不是要责怪父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问题的根源。

  《快乐养育法》是非常适合在读过《原生家庭》以后读的一本书。书中讲到了大脑结构,以及孩子大脑的发展顺序,下层脑和上层脑的概念,也就是“情绪脑”和“理智脑”。大脑像一栋双层楼房,当情绪失控时,下层脑情绪的房盖被掀起后,上层脑无法理性思考,也就无法继续发展理智脑。

  需要读的书和需要学习的方法还会有很多,但是我落实的不够好,以致现在还是没能很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需要更多的一步步的改变,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6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7

  顾题名而思意,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一种课堂管理方法: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相较于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常用的“说教”、“奖励”、“惩罚”,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忘带作业而罚站,忘写英文作业被打手心,结果除了增添对英文老师的厌恶和恐惧之外,并没有什么正面的效果。我曾听说有老师在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通过抄写汉字来惩罚他,我想效果也是一样的,虽然在一时间用“害怕抄汉字”的心理制止了吵闹,可把汉字作为惩罚的工具,还能吸引本来就对汉语有畏难心理的孩子继续学习吗?书中提到,“惩罚会造成的三个R:反叛(Revolt,变得更不想学);报复(revenge,因为惩罚引起不快,因此采取恶劣的手段报复老师);退缩(Retreat,因为惩罚引起内心的自卑,因此更没信心学好汉语),表明了长期来说,惩罚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反观奖励,尤其是过度的奖励也有负面的作用。我记得一年带中文夏令营,为了让小华裔们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用加分的方式鼓励他们,可是之后上课只要一提问题就有孩子问“这是加分题吗?”,如果不是,哪怕再容易的问题也懒得回答。“喜欢奖励的孩子很快就会依赖于奖励的刺激而不会因为内心的回报而想成为有贡献的社会一员”,这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

  正面管教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作者用孩子学说话的例子作了比喻。因为每个人幼儿时期都曾经历跟着父母学说话,每当我们说错,父母总是重复正确的话语鼓励我们,告诉我们“没事,再来一次就好!”而不会严厉地指责或者打骂我们。这个例子放在中文课堂中更普遍,我想没有哪个中文老师会在学生说错中文的时候去指责他而不是鼓励他再来一次吧。那么当学生在课堂上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呢,我们或许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安全感和班级归属感。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我能行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地四项技能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2.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一个正面管教的教室,是学生们能够体验到犯错误没关系并能从这些错误中学习的地方。在班会上,他们能够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因为他们会得到帮助,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

  他们还能学到即使当自己无法控制所发生的事情时,他们也能控制自己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

  孩子们在得到倾听时会更愿意倾听别人。

  通过倾听学生同学的反馈他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在一种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通过探索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学生们会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试图隐瞒错误或者为错误辩解。

  孩子们只有在有机会通过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清醒意识和感知来评估问题时才能培养出判断能力。

  当出现问题时,学生们会探究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了别人,以及他们如何做才能在将来避免或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学坏了根据情形需要做出反应。

  当老师们愿意放弃对学生的控制,转而已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时,正面管教才会有效。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8

  歌德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源于女儿班主任老师和我沟通孩子学习习惯的事情,老师便推荐这本书给我阅读。《正面管教》由美国简.尼尔森编著。它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即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父母要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合作以及责任感,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例子,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管教方式。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会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发火。然后给予更多的说教、苛责、呵斥,而不是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体验后果。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正面管教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父母的行动大于说教。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做的事情又该怎么去做?而不是絮絮叨叨地说一通。也就是,“说1000遍还不如做一遍”的道理。其实唠叨、催促、是非常无力感的,往往消耗家长自身的耐性。父母要用正确得当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长期坚持不懈。

  第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书中提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并同父母一起制定家庭事务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可以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并执行规则、以及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孩子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果。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认可他们的',然后再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宿感和价值感。

  第三、和善而坚定

  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且体会到父母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坚定的意义在于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应该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管教孩子,并且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的亲子关系。我要去践行《正面管教》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更自信环境中健康成长。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美]简·尼尔森著的《正面管教》,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帮了不少忙,加上前几天学校发放《班主任》中的《“赢了”学生,“输了”教育》中也提到了《正面管教》一书,由此我决定写些东西来梳理一下这本书对我的改变。

  记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样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其实做教师,包括做妈妈也是这样,我们不仅有爱,更要懂得爱的技巧来正面地爱我们的孩子们,不过它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它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做得越自然,越“本能”,越彻底。这也在告诉我在班级管理中要找到支点。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想这个支点也可以撬动班级里问题学生的坏习惯。

  多少年来,我也在苦心寻找这个支点,终于在《正面管教》中我找到了,他就是健康的自尊,它是孩子培养出“我能行”的信息的基础,若孩子们总是由别人告诉他们去做什么,而没有自己受尊重地参与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联系父母希望他们拥有的技能时,他们就无法发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当我们能以尊重和尊严对待孩子,并教给孩子为了形成好品格而应该掌握的有价值的人生技能时,他们就会在世界上传播和平,这也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不谋而合。

  作为班主任,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仅要传授孩子们知识,更重要是要给孩子们健康的自尊,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小魔头,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经常会让我们捶胸顿足,他们其中也不乏有故意和我们作对,捉弄我们的孩子,但退一万步讲,他们是孩子,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计较、较真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与不良行为作斗争,而不是和不良行为来一起打败我们的孩子们,有事一些简单粗暴的行为可能会起一时作用,但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却没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改掉不良行为。

  最后,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机智!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9

  《正面管教》是我买的很早的一本书,真正读起来,是上家长课程之后。原来看了个头,没有仔细看完过,没有真正理解,真正学习以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以前也总是拿给老公看,老公工作也很忙,也没有时间真正去看。我们就没有真正了解《正面管教》,当然也不知道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我们一直在关注孩子的行为,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也是越来越在被管制下生活,身心并不舒服,大人也不舒服,经常争吵。我也总是会看到老公“不对”的行为,孩子“不对”的行为,大声吆喝是常有的事情。因为这种焦虑,家庭气氛总是不和谐,也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

  自从学习了《正面管教》,我首先认识到了大脑盖子的理论,这使我放松不少,至少知道我是正常人,不是素质不好,脾气不好。我也明白了:当我一次次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老公的“错误行为”时,我是多么的无知。也明白了,因为老公的低坚定高温和,我就更加的高坚定低温和;因为我的高坚定低温和,老公就更加的低坚定高温和。这就是相反相吸效应吧。孩子也无法去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没有了心灵纽带,家庭就没办法和谐快乐。这也是不能长期有效的办法。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也无法发展出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在这样的觉悟为前提,我开始了我的正面管教之旅,这个过程没有压力,只有不断的觉察、纠正、改变、接纳和共同解决问题。有种我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以前因为长辈的无数的指责,邻居的非议产生的情绪的负积累,在慢慢地被融化。我慢慢地在老公和孩子面前变得不再那么“冷酷无情”,老公也变得爱沟通了。我们能为孩子教育的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了,改变了之前的相反相吸的状况。这让我很开心,很欣慰。我还学习到: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我会努力让每次犯过错误后尽量不去白犯,不了了之,我会思考正确的方式,并且和孩子和老公有个心平气和的互动、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让我看到了家庭生活的方向,增强了我的信心,以前犯错误后的无尽的内疚、挫败感荡然无存。是啊!错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啊!!

  读到出生顺序重要性时,我真正了解了我的儿子,他的感受,他的地位,他的处境。当他在自己在家独一无二的宝座上被妹妹替代时,我并没有持久地去关注儿子,当时反而是一直在纠正他的错误行为。当时我儿子拿遥控器的天线差点闯到邻居宝贝女儿的眼睛时,看到邻居那种愤怒的指责,我的压力太大了,当时带孩子去道歉,孩子都不知道道歉是何物了,根本就没有一点内疚的感觉,我说的话也听不进去,就是一种木然,失去了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儿子,(当他做错或者不小心做错事情的时候,得到了鼓励或者是没有及时的引导,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像傻了一样。我当时也根本不知道,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没有觉察到他的信念。现在我不再拿他和他妹妹比较,和别的哥哥比较。认识到了我对他情感的回应是那么的少,甚至都很少给他拥抱,因为忙于照顾妹妹,又没人帮助,我甚至很少去抚触到他的皮肤。所以能感觉到他有一点皮肤饥渴的感觉,并不严重,我也在不断得学着天天和他亲密拥抱、抚触。

  当侯老师告诉我们告诫的话语,要两个孩子都一样说的时候,我觉察到了我自己的错误:妹妹一哭就让哥哥让着她,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哥哥,也伤害了妹妹。当我两个都一样要求时,哥哥马上就能表现出对妹妹的照顾。妹妹也慢慢懂得了哭不是法宝,也要谦让哥哥。

  当我看到这段话: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最需要爱的孩子。我知道了我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而不是指责。“正面管教”非常明确地分为四类对错误目的和观念的有效鼓励方式: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让家长们有据可依,有方法指导,拿来就用。反复努力实践。当孩子出现表现时,我会对照着去做。

  “逻辑后果”这一章让我彻底看清楚了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我身边发生的逻辑后果的伤害太多了:女儿幼儿园一起去郊游,孩子同学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因为随便丢了一个奶袋在地上,爸爸让捡起来,孩子不捡,爸爸说“你不捡起来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大哭。我当时就明白了那个男孩为什么动不动就哭。但是当时我还没学习到“逻辑后果”,只知道在心里指责行为。学习到一切都好解释了。于是我认识了、记下了“自然后果”这个超级正能量的词语。逻辑后果只有在运用得当、正确情况下,才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有意的东西,它不能成为伪装的“惩罚”,而自然后果在运用恰当的情况下,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和大人都还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吧。

  “关注于解决问题”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指责,只有通过启发式问句、积极地“暂停”等方法把问题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一个尝试改正的过程,没有权威,大人对小孩的吆喝,小孩必须服从。这个过程大大锻炼了孩子和妈妈爸爸的合作能力。增进亲情,理解别人,为他将来的婚姻生活奠定基础。

  “有效地运用鼓励”: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但是,要对一个正在做出不当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许多成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这节课是我们家要一直修炼的。被鼓励长大的孩子肯定会比较自信,不会老找别人的缺点。如果一个孩子父母给他的批评过多,不去鼓励,他对身边的人也会只挑毛病,很难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和别人合作起来,玩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如果能先找出孩子的闪光的地方,夸奖孩子,再指出行为上不当的地方,孩子会容易接受吧。我认为如果运用好了鼓励,亲子关系就成功了大半。在解决任何问题前,相互尊重是前提。孩子的行为是孩子自己的,家长不能想当然的想着让孩子怎样怎样。我们不能让孩子变成见任何人都必须打招呼的礼貌孩子,也不能让孩子变成永远不动手的文明孩子,孩子的合作就像大人谈恋爱一样是不能强求的。是通过和妈妈、爸爸、周围亲戚、学校里的.小朋友的互动中发展出来。所以要想让自己孩子人缘好、礼貌友爱等等,我们就要牢记着眼于优点去鼓励孩子,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如果孩子打人,我们可以争取抱抱;如果孩子之间打闹不可开交,我们可以引导一起玩一个游戏。有时候下定义也很管用的,先告诉孩子“你是好孩子,”“你是有礼貌的孩子”会比一味的指责管用。我知道这个方面我还有很多的功课学习,很多的功课去做。继续努力!

  “家庭会议”:在没学习这一章时,我们家也开过一次家庭会议,大家都没目的,也不懂怎么进行。最后在爸爸的嬉笑和妈妈的指责中结束。我们开之前没有共识,爸爸没有真正要说的话,妈妈一直记着孩子闯马路的事情,很严厉地指责孩子。现在有了指导,真得觉得“家庭会议”就是“美好时光”!尤其是规定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每个人都不厌倦,效率很高。感谢环节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觉很开心,很受重视,简单利落的解决家庭生活的一个“小事情”,让每个人都没有压力,不指责,只是每个人都想办法。欧耶!太棒了!谢谢家庭会议让我们联系更加紧密!还有好吃的好喝的,再来个小小的游戏,原来表达爱可以这么简单,又不做作,没有压力。我会试着拿“安全过马路”为一个主题,来开一个“正面管教的家庭会议”的。

  综合应用给我很多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避免早晨的麻烦、情绪的撤出、避免就寝时的争斗、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无言的信号等等。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这都太实用啦!切实可行的方法。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正面管教》让我真正看清楚了家庭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学会了切实可行的黄金法则。我会慢慢学会生活,幸福地生活。也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学习到《正面管教》课程,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共同学习。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0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正面管教》。这本书是美国的简尼尔森写的。我和我的父母一起读完这本书之后都深有感触。

  《正面管教》是一本如何从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去管教孩子的书。这本书有12个章节,我最喜欢的是文章的第一章节,因为第一章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我们平时吃早饭这个最简单的事情来描绘出不同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在严厉的家庭中,孩子会因为不吃早饭而被家长打,容易造成孩子暴躁自卑的心态;在骄纵的家庭中,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不停指挥别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才会突出自己在家庭的重要性,使得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一个自私傲慢的脾性。

  最后,在正面管教型家庭中,孩子不吃早饭但是家长并不会去责罚他,只会让他体会因为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让他自己去意识到错误,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即尊重了孩子的选择权,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做选择有时候也会有不足之处。这个故事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人与孩子之间三种互动方式的区别,以及从正面管教的效果是多么的`有效。

  作者还说:只有家长维护了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不移时。孩子才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但得不到自己所希望的那样,还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这会去鼓励他们在保持自尊心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这里我也有同感,只有孩子背后家长的鼓励与帮助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然后孩子才会从根源拔去自己的坏毛病。

  这本书我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平时就有爱发脾气的毛病,以后如果有我会努力让自己学会控制、克制。如果不行就会寻求大家的帮助。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1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这句话使我明白,书籍能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事物与知识,让我们狭隘的认知观得到了扩充,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无数奇妙的东西。

  来到明远小学已一月有余,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能够提升自己的,莫过于读书这件事了。在这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内,朗朗读书声沁人心脾。踏上三尺讲台,让我明白教书育人的重责已扛上肩头。在校领导的推荐下,我有幸拜读了《正面管教》这一本书,书中富有深意的现实事例,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教会我如何运用合理的管教方式。

  一、和善与坚定并行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自己往往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而《正面管教》给我提供了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其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和善不等于骄纵,坚定不等于惩戒,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孩子们才有机会培养出自尊自爱自律、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去到了美术特长教室,一位同学把自己的马克笔弄坏了,便嚎啕大哭了起来,瞬间影响了课堂秩序。美术老师见此状况并没有说任何责怪他的话语,而是把这位同学叫到自己的身前,告诉这位同学:“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的做法。”接下来帮助他调整呼吸情绪,最后在老师的指点下,该同学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重新投入到了绘画当中。

  美术老师这样的做法,不正是书中提到的“赢得合作的四步骤”嘛!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关注于解决问题。

  美术老师把书中的教育方式运用到现实教学中,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

  二、耐心同鼓励兼并

  在第七章的目录,写着这样一句话:“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的确,鼓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没有鼓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极大有可能缺乏自信,甚至自我否定。因此,我们要正确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的一节书法特长课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总喜欢在我的背后做小动作说小话,而且书写时也是乱糟糟一团。

  刚开始我还心情气和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但是他并没有改正,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捣乱,我便让他坐到了我的跟前,得到我的“特别关注”。

  每次上课我都会特地看他,耐心地指导他一笔一画书写,在他的耳旁对他说:“一次比一次好,有进步。”再到后来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进步。

  通过一次一次的鼓励,我发现了这个学生的转变,从刚开始的`调皮到现在的可以安静地投入到书写中。看到他现在这样的状态,着实让我感觉到了教师的鼓励、肯定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

  正如上面的两个例子所述,两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秩序,但是“一点点的不完美并不太糟糕。”他们能真实反映出教师运用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学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们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好的一面发展。这就印证了“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

  读了这本《正面管教》,让我收获良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灵活运用正确合理的管教方式,先改变自己,再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和孩子们在更加安心舒适、自信自强的环境中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2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的家校合作,开启了我与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以往的亲子阅读都是陪伴他读绘本故事,真正的用理论指导自己参与孩子的人生这还是第一次。

  《归属幸福论》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杨洪兴老师所著,偶然一次的交谈中,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物质的丰盈并不能带给孩子满足,精神的充实也难以产生幸福感,这种感觉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有体现,这是为什么呢?杨老师的回答给了我答案:人的幸福,不是人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是人需要具备的改变世界的能力。这和我们所选择的力旺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由衷的庆幸。

  书中向我们传递了幸福是人毕生的追求,我们用感通感知幸福的真谛;用关系编织幸福的圆满;用艺术构筑幸福的环境,用归属标志幸福的实现;用生命使幸福永恒。

  结合这一年陪伴孩子的过程,我感触很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从微小生活中发现幸福快乐的能力。

  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去看所谓的“伟大志向”能不能让他更加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陪孩子这一年中不断学习到的.,这一年,我从“口耳相传”的教育观到理论学习的过渡,首先感谢的就是在家长课堂中聆听陈默老师的“不做焦虑的小学生家长”,从此我就不放过校家合作中的任何一个和教育相关的信息,从中受益良多。从每天睡前的快乐分享,到班级优化大师中的表扬优点,都默默的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快乐幸福源泉,也让我深思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二、心无旁骛,培养快乐的学习能力。

  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太难,没有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能逃开这个魔咒。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20xx年考生高考成绩分布公布后,盲校学生王蕴与本地高考分仅差3分,孩子和家长都很淡定的说:“他们从不考虑排名、比较、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小学、初中、大学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诚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心境,但我们还是要多改变一下自己,学会尊重和帮助孩子从内心去热爱学习,探索知识。孩子的世界很清澈,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慢慢改变,在上学期老师给孩子们放映《中国机长》影片,至今我的孩子还在迷恋刘传健机长,并为此查找资料、锻炼身体,保护视力等,对他而言,这些努力是实现理想的幸福的事情。

  三、不忘初心,守住家长的心理底线。

  写到这里想起了孩子小时候自己的愿望:希望他健康快乐。那时候的愿望简单而纯粹,只有对孩子深深地爱,不为他识多少字,会多少知识,只希望他健康快乐,慢慢走着可能忘了这份初心,时时反思,也使我们寻回了初心,依旧愿他健康快乐。每次讲起,都和他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这份缘纯净悠远。

  幸福的追求,不是需求的实现,而是生命状态的释放与形成。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普通人只要有健康的性格与心态,气质可嘉,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一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使世界充满阳光和快乐,影响万物的幸福。愿我们和孩子们相互陪伴,坚守幸福。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3

  有关“正面管教”的讲座,前前后后听过好几次,可都是“听”而已,不可避免都掺有演讲人自己的理解,未曾纯粹感受过“正面管教”。寒假期间有机会真正拿起《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品读,没有任何人可干扰我的理解,如此得来的感受与体会真切、深刻。

  正面管教讲究的是不惩罚、不骄纵,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一开始我并不能很好地感悟“正面管教”的内涵,且深感疑惑,带着好奇与困惑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第1页便提到了“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与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我不以为然。我承认我们主要以奖励与惩罚作为管教的基础,为的是对学生学习与行为习惯进行评价,而这个评价就像是一种“刺激”,“刺激”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这与教育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强化理论如出一辙。可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学生吗?我相信大多数老师的初心绝非如此。

  真正震撼我的是第二章的内容: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书中第11页提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取悦大人,总是寻求他人认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刻苦学习,为了努力做个好孩子而避免受到惩罚,感觉这无可非议。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提到,低年级孩子做出是非道德判断的标准正是如此,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做出道德判断,他们总是寻求他人的认可并以此作为道德判断标准。书中的一句话“你从来没有想过,你的想法和观点对别人来说应该很重要”让我错愕。

  是啊,孩子们的想法与观点何其珍贵!他们也具有独立意义,不应只是一昧地寻求奖励,寻求他人的认可。为了管教,多次的惩罚与奖励不是强化了孩子们寻求他人认可的动机,而忽视了他们内心情感的需求吗?看到这里,我就感觉到了,正面管教所带来的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颠覆。果不其然,紧接着书上就将正面管教和传统的行为学派两种理论基础做了一个对立比较,这让我感到震撼,作者列出了一张表格,从多个方面对比呈现两种学派理论的内涵,并且在标题上明确指出“人类行为的两种对立学派”,我想这张表格是整本书的理论支撑。

  在本书中,基于行为学派奖励和惩罚的管教方法是受到批判的。正面管教理论认为,惩罚和奖励在短期内有效,对于长期的行为改变是无效的,甚至带来伤害。因为这好比一座冰山,孩子们表现出的行为就像是裸露可见的冰山,而冰山下面却是隐藏着更多的情感需求。当孩子们出现异常行为时,用“惩罚”这一行为去解决,

  “行为解决行为”这一方式终将无效,因为这忽视了行为背后的根——情感。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先进行情感联结。在触及头脑之前,必须先触及心灵!

  我对书中的一句话甚是喜欢,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的确如此,一个孩子表现出所谓不良的行为背后也许隐藏着偌大的情感需求————缺失自我价值感与归属感,从而变相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书中详尽列举了“四种错误目的行为”,把孩子们的异常行为分为四大类“寻求多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针对每一项错误目的,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孩子的心理,并指出老师或父母能够给予、赋予孩子力量的回应。这对于刚踏入教师行业的我来说,特别受用。

  书中大篇幅的提到了“鼓励”,因为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通过鼓励的方式,而不是赞扬和奖励,不是寻求他人认可,更不是惩罚,而是和善而坚定的鼓励,从而真正帮助孩子们形成内驱力,在具有安全感、平静的、倍感关爱的氛围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与归属感,学习人生技能,并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双轨道”并行。

  正面管教是英文positive

  discipline的翻译,在台湾被译为正向教养力,可以理解为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可我想“管教”替换为“育导”更为契合。因为书中彰显的人文主义精神,儿童中心的教育观与“育导”一词更为匹配,而“jiào”很多时候的意思是“指导,训诲、使、令”,“管教”一词含有管制、教导、有控制学生之意,“管教”一词会让人有所误解。于是,我翻阅相关资料,发现20xx年李培挺在一篇论文中提出“育导型”教育管理观,其中“育导”一词与本书观念颇为契合。

  初识正面管教,这是一次思维碰撞的过程,采用既不骄纵、也不惩罚的方式育人,转变“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传统行为强化理论的思维,“育导”不再建立在奖励与惩罚的模式基础之上,不再强化孩子寻求他人认可的动机,唤醒他们心底的力量,帮助他们培养自我价值感。

  和善而坚定地鼓励孩子,与其进行情感联结,用“情感”唤醒“情感”,赢得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赢了孩子。对于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而言,每一次的学习与借鉴都让人如饮甘露。教育理论流派如此之多,可理论终将需付诸于实践,方可出真知!但愿孩子们能良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有着优秀的社会和情感技能、优秀的品质,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这是我唯一不变的初心!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4

  今后的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两个字,人才。人才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如:作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办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长的技术能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我们这些做家长就在给他们做着不断的规划,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在我们“好心”的规划化中,他们在一代代失去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与幸福。现在的孩子们固然可以有着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们作为家长又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何为养育?其实就是生养和教育。生养孩子,就是赋予他们生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茁壮成长;而教育就是用最合适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家长,养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不断需要我们家长学习的课题。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现在与我相同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实不论用什么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积极有效的和消极无为的。

  1、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

  2、消极无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例如:骄纵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无原则的宠溺自己的女子;严厉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控制,严厉的管教,似乎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身为家长的我们选择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学习方法之前,我更倾向于先了解,为什么别的家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存在的本根,我们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我是家长听我的权威思维误区。

  我们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个思维误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养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盲目的、没有原则的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这个是多么自私的父母才会做的事情啊。设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级的前一名,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何种感觉?而现在我们为人父母却反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这个是多么苛刻的要求。他们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个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么?还是冠名了“为孩子好”来实现我们年轻是未曾做到和实现的人?孩子不是我们拿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对象,而是造就未来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梦想家。我们不应该做折断孩子梦想的侩子手,而是应该做孩子梦想的灯塔、指南针,帮助他们找寻方向,为他们插上翅膀,向着他们梦想的方向起飞。

  于此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个我觉得是开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只有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他才愿意真正打开心扉与我沟通他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们表达的态度和气氛首先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这样他才愿意听我说或是跟我说。

  其次,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觉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行为产生,但是产生各种行为的最终导向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让他不要做什么他就是会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让他不要做的时候,他越是要做,让他往西越是往东。然后我们会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叛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停话?是不是他在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对于家长对他的忽视的反抗,或是简单的说,他就是有一种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亲的爱。然后他通过跟我们“反着干”的事实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身为家长的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这种忽略让他慢慢养成这样的行为态度。然而一旦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更多的办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了解了这些,现在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和孩子约定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暂时丢开一切,仅仅和孩子共同相处玩乐学习,一同成长。“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最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我们是怎样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成就或是影响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的环境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氛围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尊重沟通,同学之间的友善相处,俗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均能改变孩子,但这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无能为力改变的。对于家庭环境,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如何?是遇事积极合作的、还是相互抱怨的,这个首先会给我们的家庭定下一个家庭环境的基调。而日后我们的育儿行动中也会慢慢改变这个氛围,会趋于更好,亦或是更糟。我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它一定是拥有一种和善的、坚定的、富有爱的力量的环境。当然,在育儿行为中,家庭成员越多,参与的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成员战线。在这个战线中,我们家长之间要相互约定,不可以用消极的抱怨的方式对待家人。这个行为其实是另一种的骄纵孩子,因为孩子很会看颜色,他会在家人之间对教育产生分歧时找那些“最容易心软”的家人,然后哭闹着,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样慢慢就衍生出众多的骄纵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环境是要让孩子学会彼此坦诚交流,然后用爱和包容来影响和改变家人。让孩子懂得争执、讨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趋向统一。

  同样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建立首先在与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本身。从我这个父亲开始自省和改变。

  我是积极向上、热情、真实、真诚的人,那作为家长,我就要用这些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而是要孩子仰望着说:“看,我拥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爸爸,我要成为他这样的很棒很棒的男人!”这个就是让孩子在影响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让他了解他是社会人,是社会人就有社会责任感,就有在社会生活的行为导向。我们身为家长其实很多时候小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大脑,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看到的,用耳朵记录听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这样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脑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长发芽。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从我们孩子口中会不经意间吐露出那些经典而又老成的话语,开始跟你凯凯而谈人生真理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忘记了什么时候,什么人教过孩子这个人生道理。这就是社会生活和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相处中对孩子深深浅浅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其花时间想办法让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钢琴班,不如让孩子用最真实的心拥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学会更多的道理,懂得为人的基本,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自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学习让自己如何成为拥有正向能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信念,在这种教予中孩子会体悟到更多的关心和责任。言传身教总比呆板的说理强的多,这个可以更加真实的让孩子体会到,了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我成长,更让孩子成长,我愿“赢得”一个先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赢得”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父亲的职责。

  最终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断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来星和梦想家,相信未来一定更美好。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5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6-20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03-25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3-03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范文03-29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4篇03-21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4篇03-26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4篇)03-26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15篇04-04

读正面管教有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