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0-08 08:42: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1
最近,闲暇之余看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让我非常的有感悟。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2
孝道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弟子规中,对待长辈的态度有明确的规定。“孝”的观念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而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这些故事中充分表现了出来。
在文中,当作者读二十四孝后,看到做孝子并不容易,于是放弃原来的做一个孝子的计划。事实上,我认为,做孝子不一定要把一些事例套到自己身上上,只要真心替父母着想,别让他们担心自己,为他们分担家务,减轻他们负担,这样做也是孝的表现。虽然这些平常小时不会感天动地,但是会让父母感到温暖,是实实在在的孝道。
硬把一些事例摆在自己头上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在变。如果说有一天你的父母想吃鲤鱼,你想,好,我想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是去卧冰求鲤。这样行得通吗?现在冬天不像古代那么冷,湖面通常只是一层薄冰,恐怕你还没有站上去,冰就被碎裂了,不要说让父母吃到鲤鱼,恐怕他们会吓得迅速跑到湖边去救人。再说了,现在明明有鲤鱼在市场上出售,为什么还要这样费功夫去求鱼呢?
其实,这些案例所要说明的',是“孝”的精神,“孝”并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精神,普普通通的“孝”反而更甜,会让家中飘散着一缕淡淡的香气,让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没有必要那么惊天动地,平凡的“孝”,一个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更温暖,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