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1-24 10:26:08 紫阳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精选10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使与魔鬼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精选10篇)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1

  《天使与魔鬼》是丹·布朗写的一本小说。

  我在文章中看到女主角穿着短裤进入梵蒂冈被拦住,我还纳闷,是不是真的梵蒂冈是这样的呢,特意百度了一下,果然是;写小说真的要知识渊博。

  这本书开始看的.我昏昏欲睡,精彩就在后半段,教皇内侍才是标题上的,“天使与魔鬼”,从一开始以一个天使,一个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不过后来看到了微型摄录机里面的内容才让大家真正的知道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为了宣扬上帝,制造恐惧,只有恐惧与上帝并存,才能凸显出上帝,然后再以上帝之名消灭掉恐惧。他是完完全全的信徒,不过最后他竟然亲手杀死了他的亲生父亲--教皇。

  当教皇试图向他表明,教皇曾有一个儿子时候,卡洛(教皇内侍)感到了绝望,他感觉到他整个人生信仰都坍塌了,教皇是不应该有孩子的,他不是圣洁之身了,他背叛了上帝。卡洛不顾教皇的解释,就选择了不归路,如果那时候他得知,他,就是教皇的儿子,他是科学的产物,用了教皇的精子和修女的卵子在试管里诞生出来的生命,教皇和修女始终是圣洁之身,假如他知道了这些,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2

  丹·布朗的代表作是《达芬奇密码》毫无争议,但我却更喜欢这本《天使与魔鬼》。

  同样是节奏强劲、线索密集、专业词汇层出不穷的悬疑小说,《天使与魔鬼》主题更加明确,思路也更清晰,对欧洲宗教史没什么认识的人同样能比较容易理解。丹·布朗往往能将科学与宗教完美融合,再揉入神秘组织和阴谋论,用他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悬念设置技巧,给人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

  小说的主体情节是寻找四位被绑架的红衣主教,他们将分别在四个古老的科学教堂被四种不同的方式处死:Earth(土),Air(风),Fire(火),Water(水)。这个类似闯关游戏的设置,不仅环环相扣,而且每一个关卡都和别的关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稍微疏漏就全盘皆输,绝对会让人看得心跳加速,欲罢不能。而最末的高潮部分,又将黑科技“反物质炸弹”扔在宗教氛围浓郁的梵蒂冈,亦真亦假,扑朔迷离。反派的动机合理、手段高明,主角也神通广大、魅力四射,正邪双方运用科学和神学知识解谜斗法,深入地阐释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老话。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宗教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西方信教者众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套用书中的一句话——科学和宗教并非相互抵触。科学只是太年轻,还认不出宗教是它的朋友。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3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修道士有不同的两面。

  一位画家想画耶稣,可是他四处寻找也没找到一位本性纯正的人,最后画家在修道院内找到了一位修道士。无论是外形还是秉性都符合自己的要求。画家完成这副之后就享誉画坛了,当然哪位模特道士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

  后来有人提议:既然画了圣人耶稣,也应该画一画魔鬼的撒旦。画家认为有道理,于是就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位十分理想的人选,惊讶的是也是一位修道士。当修道士知道自己要被画成魔鬼时失声痛哭。画家不解的问:你问什么哭,你不想被画吗?修道士说:以前你画的圣人找的人是我,现在画魔鬼找的人还是我。画家问:怎么会这样。修道士娓娓道来:自从得到那笔钱后,我就去花天酒地,把钱花光后为了满足遇止不住的欲望,就去偷、去抢、去骗……最后锒锒入狱。

  圣人是他,魔鬼也是他,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修身养性就是要压制住自己心中的魔鬼撒旦。

  故事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虽然剧情曲折,可是整个故事的目标非常明确一一找到被自称光照派从欧核组织偷走并藏在梵蒂冈的具有毁灭城市威力的反物质。因此做到了多而不杂,乱中有序,并且因为故事中的所有地名、机构名、研究成果,甚至是绘画、雕塑作品名,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并且非常著名的,因此给人一种超乎想象的`代入感。

  科学与宗教的论战成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这一论战,从一开始便从未停止过,几百年前,不计其数的科学家遭到教廷的迫害,乃至几年前,是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宣传上帝创世仍是西方大学里争论不休的问题。

  缺少信仰的年代,在科学加速发达的现代社会,许多古人无法解释、只能托辞神迹的奇异现象都有了合情合理的客观解释,我们不再相信上帝造人,因为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因为在茫茫星球中,地球只是其中渺小的一颗,在地球之外,还有更多的星球,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生物。

  上帝不能操纵生死,但科学可以,它可以延缓衰老、减轻病痛,甚至还能克隆一个你自己。这在科学的前进中,宗教节节败退。宗教曾经试图蒙上人们的眼睛,试图以残酷的对抗来阻止科学的进程。光照派,一个被宗教蛮横对待的科学家们秘密组织起来的地下组织,最后却在一个宗教狂人的操纵下复活,并险些声名狼藉地成为这个他的垫脚石。宗教狂人最终在事实败露后自焚,但他在失势前的一番演讲或者能够让科学停下高昂的头来。科学是没有灵魂的,它或者可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类心灵需要的指引,科学却毫无办法,这或者也是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最后会矛盾到折磨自己肉体的缘故吧。人们面对大自然,不再敬畏,甚至蛮横地对待与自己共存的资源。人们忘了善与恶的界限,盲目地为着一时的利益奔忙,毫不顾及自己抛却了什么。当心灵不再向善,科学带来的是否只能是毁灭?当人类不再忌恶,我们的前方是否还有光明?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4

  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题记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到别人的哭声结束,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新名词——苦难

  苦难是噩梦的开始!

  他摧毁了人的希望,消磨了人的意志,多少人因为苦难而选取了一个极端方式——轻生,被苦难逼得无路可走,跳入了这个万丈深渊。人们从此害怕苦难,害怕他那双魔爪,和那双凶神的眼睛。苦难史最大的不幸,曾经有个小男孩,他非常热爱足球,可天总是不尽人意,苦难偏偏降临到他的腿上——重度骨折,这对他无疑是晴天霹雳,苦难那双魔爪,深深扼住男孩的喉咙,用最狰狞的面孔朝向了男孩,度过的每一日里,都像在地狱般难受,没有了心爱的足球,生活还有什么希望?

  他的世界变得昏暗,他开始堕落,苦难的折磨令他颓废,他艰难的.爬上了窗台,风吹乱了他的发,他闭上了双眼,做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

  一阵风吹过,卷走了蜡烛的火焰,只余下几缕白烟。

  苦难是幸福的开端!

  苦难来了,幸福还会远吗?

  那位音乐史上的巨匠——贝多芬,他视音乐为自己的生命,或许是上帝吧,给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夺去了他聆听这美妙的音乐的耳朵,有多少痛苦,有多少无奈,只有他自己懂得。苦难就是如此折磨人,难道这么一位音乐奇才也会被苦难扼杀么?当然没有,世界的寂静更深刻了他的坦然,在苦难面前,他竟然看到了天使在向他招手!

  这个看似可怜的贝多芬,其实是最幸运的,若没有这份苦难,谁会保证他会创作出现在妇孺皆知的《命运交响曲》呢。

  同是一阵风,却把篝火吹得越来越旺。

  一份苦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是一只凌厉的魔鬼,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她就是一位美丽的天使。

  所以,心志与心态最为重要。

  苦难造就懦夫,苦难也造就英雄,苦难可能带来一场噩梦,苦难没准也换就一分幸福,苦难或许把你淹没,苦难或许磨练的你愈挫愈勇!

  一场天使与魔鬼的较量,谁胜谁负,权靠意志揭晓。——后记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5

  我不仅对科幻小说很喜爱,对一些有内涵的悬疑小说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比如蛮久以前的《天使与魔鬼》,我记得是在08年的校运会上看完的,当时着实是看得入迷,在吵杂的校运会上都浑然忘我,完全投入到《天使与魔鬼》构造的极其复杂的剧情中了。

  这本书的主题应该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著名的作品《达芬奇密码》的前传,讲述了哈佛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破解一个又一个谜团,在6小时的紧迫时间中,一面与自称要毁灭天主教圣地梵蒂冈的“光照派”周旋,一面探秘梵蒂冈所隐藏的秘密的故事。整个故事紧凑到了极点,一个个秘密不断的出现,又一个个不断的被破解,从科学圣地“欧洲原子核机构”一直探秘到宗教圣地“圣保罗大教堂”,从神秘的“光照派”教堂,到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剧情紧凑丰富,让人一旦翻开就难以合拢,完全被那充满了悬疑的'故事所吸引,跟随罗伯特.兰登一起进入了一场惊险刺激,只有6小时的极限之旅中。

  故事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虽然剧情曲折,可是整个故事的目标非常明确一一找到被自称“光照派”从“欧核组织”偷走并藏在梵蒂冈的具有毁灭城市威力的“反物质”。因此做到了多而不杂,乱中有序,并且因为故事中的所有地名、机构名、研究成果,甚至是绘画、雕塑作品名,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并且非常著名的,因此给人一种超乎想象的代入感。

  这是一部悬疑小说的巅峰,甚至超越了传世之作《达芬奇密码》,或许世界上能把这个复杂而又充满内涵的故事讲得那么好的,除了《天使与魔鬼》,再没有第二本书了。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6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科学与宗教的论战,这一论战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几百年前不计其数的科学家遭到教廷迫害,时至今日,是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宣传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仍是西方大学里争论不休的问题。人类从何而来,世界的起源到底在哪里,这一直是科学与宗教试图解决的问题。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古老战争已经结束。”教皇内侍说。“你们赢了,但你们没有给出答案,因而赢得并不公平。你们如此激进地重定社会的方向,我们一度视为指路标的真理变得似乎不再适用,就是这样你们才赢的。宗教无法跟上你们的步伐。科学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它以自身为能源,如病毒一般。每一项新成就都为更多新的突破提供了契机。我们观看飞碟,热衷于通灵术,灵魂接触,魂游体外,心智探险活动—所有这些古怪思想都披着一层科学外衣,这些思想真是荒谬至极,他们竟然丝毫不觉羞耻。这都是现代灵魂绝望的呼声,他们孤独而痛苦。因为自身的文明发展以及无法理解任何技术之外的意义,他们感到残缺。”

  这个科学之神是谁?那个给人以才智却没有给出道德标准告诉人们如何使用才智的神又是谁?给孩子火却又不警告孩子有危险,这是什么样的神?科学的'语言没有任何善恶标准。科学教材教我们建立核反应堆,却从不问我们这个主意是好是坏。教会已经累了,我们一直试图做你们的指路标,现在已筋疲力尽。就在你们盲目追求更袖珍的芯片及更高的利润的时候,我们为呼吁和谐,已经竭尽全力。我们要问的不是为什么你们没有约束自我,而是你们如何才能约束自我?你们的世界转得那么快,哪怕你停留片刻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某些更能干的人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你甩在身后。因此,你们不断前进,你们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教皇云游世界恳请各国领导人限制使用核武器。你们克隆生物,是教会提醒我们考虑这种行为隐藏的道德问题你们鼓励人们利用电话,视频,电脑进行交流。是教会敞开大门并鼓励人们面对面交流,而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打着研究治病救人的方法之名,谋杀尚未出世的婴儿,又是教会指出你们的谬论。

  一直以来,你们都宣称宗教无知。但不管你信不信,你都要相信这个事实。当我们人类不相信存在比我们强大的力量时,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感。宗教信仰,所有的信仰都告诉我们有些事物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有些事情是我们要承担责任的。由于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宗教的不完美只是因为人的瑕疵。

  如今,这个世上还有许多的宗教信徒,有,有天主教。或许对于大多数相信科学的我们来说,我们不会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但我们却无法否定是否每人心中都有上帝。相信上帝,但上帝不会让你什么也不做就带你到光明,这只是信仰,信仰上帝,相信你只要努力,他会引你到光明。相信上帝,有信仰,才会有坚持。科学与宗教并不冲突与矛盾。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7

  读这本天使与魔鬼的时候,我恰巧完成了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的阅读,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了宗教与科学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的作用。可能是一种缘分,我打开了这本书,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给我带来了更深的思考。

  文特思克教皇内侍和欧核组织的大多科学家代表了宗教和科学在世界上的冲突。双方看似都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对于文特思克来说,科学的发展干预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人们开始失去了许多道德底线,失去了许多伦理规章。对于科学家来说,宗教的发展使得民众陷于愚昧的境地,抵触现代化的科学,抵触接受一些世界的真理。看似宗教与科学的矛盾已经激烈到不可调和,但无论是从宗教的源头和科学的本质来看,对互相都有着相应的尊重。宗教的创始推动科学发展,科学也尊重未知的迷。

  可能是纯洁性收到了玷污,宗教与科学因为自身蕴含的力量引起了多方的觊觎,为了政治为了人民为了各种目的,宗教和科学被举到了互相的对立面,许多不属于他们的矛盾也被他们承担下来,只是为了某些人或组织的个人利益。长久以来,矛盾的不断积累,终于使得两种原本共生的事物被误解的无法挽救。

  在宗教或科学的眼里,对方总是扮演着魔鬼的角色,为自身天使的命运相对应。对于任何一方来说,对方都是拦路虎,都是自身的死敌。可在西方神话中,天使与魔鬼本是一家,上帝在创世纪中所创造出的.一整个世界,有善有恶,有明有暗,善恶明暗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分开,天使与魔鬼的区别也就渐渐显现。既然本是一体,又为何不能相容。就像宇宙的本源,奇点,亦或是物质与反物质的区别,从无到有,又相遇于虚无。

  也许宗教和科学就像物质与反物质一样永远无法弥合,但可以互相包容,就像装着反物质的物质盒。宗教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精神依托,科学提供求知真理的物理工具。两者结合,人们岂不是可以在无缺的世界欢悦前行。也许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之前,可以先考虑一下万能的共存之道。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8

  现在的社会,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得人们对于科学几乎达到了一种膜拜而几近盲目跟进的地步,有时候很少停下来想想有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必需,是不是给我们的人类带来了幸福,解放。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科学知识,在科学和信仰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以求在物质欲求极大满足的情况下,不至走入精神的荒原。就像书中说的,各种电子设备使得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人们又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独。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们想要得到吧。

  “……现在,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可看到科学上的进步,其发展速度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但当宗教被抛至脑后时,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我们迫切需要寻求意义。说真的,我们确实需要……”

  “……自伽利略时代起,教会就试图减缓科学无情的进军,虽然有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但一直都是出于善意。我提醒你们,看看你们周围的景象吧。科学并未坚守自己的诺言。它所承诺的高效而简单的生活带给我们的只有污染与混乱。我们只是一个遭到破坏而发狂的物种……正走向一条毁灭之路……”

  再次想起稍早时候和老爸说起的“中庸之道”。科学和宗教似乎不再是两个必须严格分界的概念,盲目信仰科学和全心相信神迹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人类需要相信存在有比自身更强大的力量才能继续保持责任感和敬畏心,当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能由科学解释时,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敬就会迅速流逝,人类的'妄自尊大一旦走到了尽头,世界的毁灭便在所难免。宗教被认为是“精神鸦片”,对科学奉行到极至也可以让思维混乱,曾听说有科学家试图通过基因分析解释人类的各种情感,以待有朝一日可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情绪”,这样的“科学进步”其实是很恐怖的,如果一切美好的感情、油然而生的心动,甚至独一无二的思维都能被创造出来的话,人类还能被称之为人类吗?

  “中庸之道”教我们尽量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尊重科学给我们的种种现象的解释,当科学不能给我们解释时,相信有另外一种力量制衡人——自然——宇宙之间的关联。狂热的信仰产生邪恶,毫无信仰则带来空虚,平衡是一种艺术,人类需要了解这种艺术,并努力掌握它。

  比较有趣的还有一处,就是科学家列奥那多成功证明了上帝在虚空中制造物质(创造宇宙),即上帝创世论是可能的,这本该得到神职人员的欢迎毕竟他更好得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但是他却被杀害,罪名是,如果让人们看到上帝创造宇宙的神迹竟然能在实验室被模拟出来,这根本是科学的胜利,而不是宗教的。这说明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并不存在绝对的胜利和失败,就像为教堂设计壁画的艺术大师可以是严谨的科学家一样,世界充满矛盾,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我在宗教方面的书籍读得还是太少所以在某些概念方面仍然保持迷惑和不认同,不过《天使与魔鬼》给了我很多启发,一些微妙的、令人惊叹的词句将思维的触觉引导到更深的层面,我将试着多做一些独立思考,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必须读更多的书、思考更多让这棵思维之树生根发芽。

  在读书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进而寻找智慧,我想这是让脑力激荡的最好方法,也是读书的最好方法。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9

  《天使与魔鬼》的作者丹·布朗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数学教授,曾荣获总统数学奖,母亲是一位宗教音乐家,在教堂演奏管风琴。他就在这样一个科学与宗教相结合的家庭环境中产生了《天使与魔鬼》的灵感。

  本书讲了杰出科学家列奥纳多·维特勒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他和养女维多利亚,一个天资聪慧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高度机密的试验,成功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强大的能量——“反物质”。这个重大成就尚未对外公布,列奥纳多就在实验室里惨遭杀害,胸口赫然印着一个神秘的标记。更令人震惊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质”不翼而飞,这些“反物质”一旦与物质相遇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城市。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应邀前来调查这个神秘的符号,在查找的过程中与神秘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足迹遍布古老废弃的教堂、巷道、地下室,还有阴森可怖的地下墓穴,一个个惊世之谜也随着情节的深入而被揭开……

  小说所涉及的罗马艺术品、陵墓、地道、建筑都是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之上。他在小说中还大量地引用历史资料和历史人物,将真实的人和事纳入虚幻的空间中,制造出一种亦幻亦真、虚实难辨的氛围,因此,这本书令人一读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一直读下去,甚至废寝忘食。

  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却陷入了沉思。在科学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的今天,难道信仰失去价值了吗?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科学也许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单调乏味的工作,并提供一系列娱乐与便利设施,但这让我们的世界不再有奇迹。我们看到的壮观日出简化成了波长和频率的问题;宇宙的复杂性被切分成一个个数学等式……如今,我们每个人都通过电子装置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但我们却因此感到孤立。科学通过探查未出生的胎儿来寻求答案,它甚至设想重新排列DNA组合。它把上帝建立的世界分割成越来越小的碎片,就为了寻求一种价值……可结果呢?反倒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科学称如果重力和原子量发生哪怕极其微小的变化都会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一团没有生命的薄雾,而不是现在这样一颗由大片海洋包围着的天体,可你们难道就没看到信仰发挥的作用吗?人们真的就那么容易相信我们仅仅是在无数张纸牌中抽对了那一张吗?难道我们人类已经变得如此空虚,情愿去相信如此巧合至极的事情而不愿相信一种比我们强大的'力量吗?

  科学给自己披上了一层美丽而缥缈的外衣,看上去如同天使般美好且能带给人们希望。但是谁为了克隆生物便肆无忌惮地把传承了几百万年的生育规则践踏,从而制造了无数畸形的生命?又是谁鼓励人们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交流,因此我们身边出现了无数低头族?

  相反,我们都要相信这样的事实:当我们人类不再相信存在比我们强大的力量时,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感。而因为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看到在这个飞速发展而失去控制的世界里,不完美但却率直的灵魂都会因渴望寻求超出我们人类现有的思想高度的真理而产生的一种手足情。而正是这种手足情,才会让整个人类团结起来,去创造真正且属于我们的奇迹。

  宗教与科学,谁是带给人们希望且让我们团结一致的天使?谁又是令人类内心变得既空虚又麻木的魔鬼?我相信,我们的内心早已有了答案……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 篇10

  《天使与魔鬼》是丹·布朗写的一本小说。

  我在文章中看到女主角穿着短裤进入梵蒂冈被拦住,我还纳闷,是不是真的梵蒂冈是这样的呢,特意百度了一下,果然是;写小说真的要知识渊博。

  这本书开始看的我昏昏欲睡,精彩就在后半段,教皇内侍才是标题上的,“天使与魔鬼”,从一开始以一个天使,一个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不过后来看到了微型摄录机里面的内容才让大家真正的知道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为了宣扬上帝,制造恐惧,只有恐惧与上帝并存,才能凸显出上帝,然后再以上帝之名消灭掉恐惧。他是完完全全的信徒,不过最后他竟然亲手杀死了他的亲生父亲--教皇。

  当教皇试图向他表明,教皇曾有一个儿子时候,卡洛(教皇内侍)感到了绝望,他感觉到他整个人生信仰都坍塌了,教皇是不应该有孩子的,他不是圣洁之身了,他背叛了上帝。卡洛不顾教皇的解释,就选择了不归路,如果那时候他得知,他,就是教皇的儿子,他是科学的产物,用了教皇的精子和修女的卵子在试管里诞生出来的生命,教皇和修女始终是圣洁之身,假如他知道了这些,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使与魔鬼读后感04-28

魔鬼训练心得体会02-25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05-01

魔鬼训练营心得体会04-13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是什么地貌08-25

《天使的铃铛》读后感03-16

天使的铃铛读后感04-11

天使的翅膀读后感04-11

天使雕像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