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娟叙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06-19 16:48: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熙娟叙语读后感

  《熙娟叙语》读后感
  
  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有点犹豫,虽然当当网上好评不少,可我总觉得这本书有点太过个人化,太个人化的书往往不偏重雷同的技巧,我是想学点叙事技巧的。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可能接不上篇。
  
  现实又给我一个惊喜,这本书真是好看,恰恰是她非常个人化的学习经历领我这个门外汉看了一圈大观园,通过她30几年的学习和经历,对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有了初步的认识。原来,专家的个人成长故事相比技巧的书更适合初学者来读,它可以给你一个大轮廓,让你更明白的走在前进的路上,好像一棵大树,这就是主干,那些技术是装点的枝叶,枝叶你可以慢慢去丰富,但大脉络不能错,错了路就走偏了。
  
  感谢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我越来越相信,世间的万事万物上天自有它的节奏和安排,而我要做的是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频率,喜悦地接受这丰富的赐予。用《冥想》里的语言就是“此事,或更好之事,以全然圆满与和谐的方式,为着所有相关人群的最高利益,此刻为我一一呈现。”
  
  就如同“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出色的咨询师也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性格特点,比如都执着的认定自己的选择,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等。在吴老师身上,这些特质也表现突出。因为想和老公在一起,她选择了一个少有华人攻读心理学的城市,主动访问了两个学院的教授,却都因为母语不是英语被拒之门外。也难怪,心理咨询是跟人对话的工作,人家从来没有招过讲外语的。可她不放弃,终于找到一个可以选读硕士的机会,虽然要迂回才能读到博士,可毕竟是一条出路。实习时又遇到麻烦,没有机构愿意聘请这个老外做实习生,当地从来没有华人的心理咨询师。她又一次迂回救国,终于找到一家医院愿意她来试一试。我相信别人一定感觉到她心里坚定的信念,积极工作,有效沟通,她做什么都能成功。
  
  吴老师在书里反复强调做个案的重要。“通常要做5-7年,而且持续大量做个案,一年做1000小时的个案时间,逐年积累,做到5000-7000小时的个案时间,咨询师才较有可能对各式各样的个案议题接触过,而且每种类型接触过一些次数。”
  
  这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目前,内地培训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没有这么多的机会接触个案。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吴老师在国外都能大展拳脚,起码我们都说一样的中国话,一定可以有一些机会和变通的形式。
  
  吴老师对倾听的一步步深入认识和反思,还有自我照顾的理论,以及自我整合的观点都给我很多启示,特别是对挫折苦难的认识更让人耳目一新。不是通过挫折看到受挫难过的那个“我”,而是看到在困难里挣扎不放弃的那个“我”。是啊,力是相互作用的。正因为你有挣扎的能量才能和困难对抗。若没有这种力,困难根本就形不成的。这种后现代的结构让人把注意力聚焦在挫折的正能量上,让你看到被忽视,渴求需要的那个“我”,真的好神奇。
  
  一个人选择一种技术绝非偶然。吴老师博士毕业后,做了几年咨询,然后遇到叙事疗法,她觉得贴心舒适。前几天看的同样来自台湾的周志建也自称叙事让自己更舒服的做自己。我发现,他们俩的确有很多不似常人的地方。比如吴老师和她老公的关系,没有孩子,多年不一起生活,但又很亲密。而周老师则是孤家寡人。这些生活方式下,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关系的认识,对伴侣对家庭对孩子的认识一定和常人不一样。用吴老师的话来说,不要只关心那些技术,语言的表达,一定要把更多的注意放在背后的哲学层面上。我想,一门技术之所以适合某人,不是技术好用,而是哲学层面的臭味相投。所以,充分解构自我,彰显每个人独特的后现代理论更对他们的路子。
  
  那么我呢?我的路子在哪里?
  
  是不是心理从业者一定要做大量的个案,成为咨询师?如果我不想做个案,成不了咨询师,那么心理从业者还有什么路子?
  
  为什么身心灵的修炼适合张德芬?她没有做个案,只是写故事,不是个案故事,而是小说。
  
  还有《正能量》、《对生命说是》的作者,他们的路子在哪里?他们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大量的个案,或者依托什么机构,还是个人成长团体?
  
  这些事情背后的哲学联系是什么?

【熙娟叙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郭天叙的生平03-28

庆熙大学专业04-14

石菖蒲赞并叙翻译03-25

庆熙大学中国承认吗05-06

庆熙大学经营学学什么课程04-16

留法女孩麦婉娟的“网红路”06-21

庆熙大学申请需要什么材料04-02

高丽大学离庆熙大学有多远?04-03

补叙和插叙的含义和区别都有什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