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7-07 12:40: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经典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在前几天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作为一个经历过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人,我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同时,也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敬佩。恰好,去年出品的《唐山大地震》我还没有看过,于是今晚就抽时间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
首先说唐山地震,个人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同三年自然灾害一样,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因素。尽管已经预测到了唐山一带可能发生地震,但是还是由于那个时代所富有的某些因素,未能够成功发布地震预报,导致伤亡惨重。事后,又由于时代富有的其他因素,不接受国际上的救援,而且是号召大家发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伤亡进一步增加。比起汶川地震,除了在经济物质上的条件好一些减少了伤亡,时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以及震后对待国外救援态度的变化,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确实是在大步向前进的。
这部电影讲诉了一家四口,夫妻和姐弟,地震中父亲先去世,用自己的命换回来母亲的命,由于姐弟俩都被同一块预制板压着,在被救援人员问及先救哪一个的时候,尽管母亲坚持两个都要救,但是时间以及当时的情形决定了只能在两者当中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岁月都会遇到,建议多看一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公平:如何做是好),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这句话被姐姐牢牢的`记在了心里。随着姐弟俩被挖出,母亲以为姐姐已经死了,就带着弟弟离开。哪知道姐姐在尸体堆里面醒来,遇上了救援的解放军夫妇,并被收养。在高考前一次回唐山的机会,肄业后的很多机会她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因为即使她的父母回着,在她心里,也已经死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爱有很多种。有母亲对孩子至高无上的爱;有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爱;还有人与人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爱……今天,我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了许多爱。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亲为了救母亲而舍命,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上,撬一边虽然这边的一个孩子可以得救,而那边的另一个却会被压死。在这艰难的.抉择中,母亲选择了救弟弟。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对母亲痛恨终生。2008年四川也发生了地震,解放军不顾一切地抢救废墟下的生命,挖石头,运救灾物资……一个个场景感动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赶来抗震救灾,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痛苦的选择,最后姐姐跟着弟弟一起看望日渐憔悴的母亲,他们在激动与悲伤中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难以割舍的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催人泪下。片中母亲因为地震危难之时没有抉择女儿方登而痛心和自责了32年,32年啊!多么漫长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个32年呢?这难道不能体现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吗?在救助四川地震灾区时,女儿方登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与艰难。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亲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妈妈的唠叨,虽然有时让我感到心烦,懊恼不已,但它毕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赶回家做饭。记得那天读兴趣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正愁着没带雨伞,而妈妈早就等在门口为我送来雨伞。妈妈的唠叨又在耳边响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电影已经看完了,母爱依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
”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
”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
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
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长大的她一直没有回过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
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人。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23秒,32年”这是冯小刚导演用来概括本片的最佳词语。
昨日,很荣幸,妹妹请客请我去看电影,这种好事当然不错啊!不过,在查看当天的电影的时,我不是很想看《唐山大地震》(以下简称《唐山》)。因为我害怕看完《唐山》会太过伤感,毕竟这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次伤痛,谁都害怕再次回想起那种痛苦的记忆。但是,当我看完《唐山》时,我却发现我有些过于担心了。
回忆伤痛,却不给人留下阴影。这是我看完《唐山》后的感觉。说实话,这次冯导确实厉害。对于曾经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来说,那确实是一次无法抹灭的伤痛。现在在拿出来还原历史,会不会在勾起人心中已渐渐抚平的痛呢?我觉得,冯导这次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处理得很好,最起码是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唐山》是这几年来我看见过的第一次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主题的中国大片。通过一个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变化,来表现唐山大地震震后32年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很深刻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我觉得编剧很好的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联系在了一起,用一个32年后的灾难去抚平一个32年前的.灾难所留给一个家庭的伤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汶川地震中那对母女之间,特别是那位母亲的取舍与不舍,很好的化解了女主角心中的伤。这以一种相当于情景还原的方式来化解一个误会,是比任何的劝说或者是道歉更具有说服力。当女主角紧紧地抱住那位母亲时,每个人都明白,一切都好起来了。
最后,在此为唐山大地震的罹难者表示哀悼,以此缅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今年的暑假更让我记忆犹新,我们一家去鲁迅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票价贵的要命,可影城里还是座无空席。
开幕时一幅幅温馨祥和的画面顷刻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一座座高楼霎时间倒塌了,到处是哭喊声、求救声,可人总就斗不过天,尸体遍布大地,活着的也是缺胳膊少腿,全身伤痕累累,方达一家也不例外,爸爸在救子女中不幸遇难,母亲在救子女时只能两者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失去胳膊的弟弟,废墟下的.姐姐用一双仇恨的眼睛盯着母亲,故事也由此展开。多年来母亲在自责中生活,而姐姐也同样在仇恨中生活,就像两条反方向的火车线永远没有交织的时候。三十二年的漫长岁月过后,姐弟俩在汶川大地震中作为志愿救援者中俄然相认了,故事由此推向高潮,最让我感动是相认之后,母女二人相跪地下请求原谅,这让知道世上亲情是最可贵的,多大怨恨误会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而父母的爱永远是最伟大的。从这个生活的故事中让我懂得天灾虽然难避免,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好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台风、水灾……我们严厉阻止那些乱砍乱伐的不法分子,自己多栽树、多环保,相应能把灾难减少很多。同时我们也应人人伸出友谊之手,多尽点自己的爱心帮助那些受难的同胞,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只要我们动员起来相信灾难会被我们打跑。
我希望世界上没有灾难,到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23秒,32年,这虽然是普通的数字,但在唐山的大地震里却蕴含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怀念和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这天,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个感人的电影。
在唐山,一直生活着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让这家的孩子失去了父亲,而不幸频频降临:姐姐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大石之下,只能救一个,而另一个会死的。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伤心欲绝,艰难的`作出了选择,一字一顿“救-弟-弟”弟弟得救了,可妈妈并不知道福大命大的方登还没有死,他被好心人收留了,她还怀着怨恨生活在人世间。
我觉得爱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因为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人类才变得如此的崇高。而母爱更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片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2年,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女儿。
一位拥有伟大灵魂的母亲用力撑起了这个家,全凭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面对挫折她坚强,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令我学习。
方登在成长的32年里,并不快乐,以为她的心里一直怀着怨恨,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体谅他人的难处,做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人。
母亲是为我们雪中送炭的使者,母亲是在风雨中忙碌的天使。
母爱无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题目叫做《唐山大地震》,我到学校时已经开始播放了,我马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开始认真的看起来。
“怎么回事?”“地震!就是地震!”“快跑啊!快跑!”声音从音响里传了出来。接着“哗啦”一声,楼倒了,一对夫妇从一座楼里跑出来,可他们的孩子还在楼上,两位孩子的母亲又要回去就他们的孩子,可被她的丈夫拦住了,她的丈夫飞快地跑进楼里,可楼又倒塌了,把孩子们的父亲砸在了石板下,两个孩子也被砸在了大石板的下面,女孩在石板的一头,男孩在石板的另一头,救人的.叔叔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抬石板的一头,另一头就往下压,所以只能救一个,那位母亲非常的犹豫,因为俩个孩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所以难以抉择,但最后还是决定救弟弟,那个小男孩虽然被救了出来,但是去了一只胳膊,但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然而那个小女孩,人们都已为她已经去世,下了一场大雨过后,小女孩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一位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她,小女孩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说话,收养小女孩的那两位夫妇就像对待自己的亲骨肉一样对待小女孩。
二十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哭着求小女孩原谅他,女孩原谅了母亲。电影以完美的结局告终。
可真感人啊!我和同学们包括我们的老师都热泪盈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我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向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最终理解了自我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向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终连生的期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我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必须。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可是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简便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我养大的女儿恨自我。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当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最终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最近观看了一部影片《唐山大地震》。在众多网友眼中,虽然这部电影创下高票房记录,但它还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是一部赚取观众眼泪的片子罢了。可是,我却与这些网友持相反的观点,因为至少这部片子将“情”这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片子将唐山大地震缩成了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大地震,片中的女主角元妮在刚刚承受了丧失之痛后,又面临着对孩子的.决择。中国有句古话:手心手背都是肉。确实,两个孩子都是元妮的命,无论放弃哪一个都像放弃世界一般;而且,她丧失了最疼爱她的丈夫。也许是对丈夫的愧疚吧,元妮选择了救儿子——方达,后来儿子被救了,却失去了一只手臂。元妮抱着女儿的“尸体”久久不愿离去,她觉自己对不起女儿,而此刻的元妮不知道,其实她的女儿并没有死。也许是老天对姐姐方登的眷顾,让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方登被养父收养,可是在方登心中却对母亲元妮产生了无形的恨。
32年之后,5.12汶川大地震。姐弟俩从电视中看着一条一条的生命被地震吞噬着,又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大地震,便义无反顾的到汶川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汶川大地震,把这一家人重新联系在了一起。
一段仅23秒的伤痛,却用32年才抚平,而这段伤痛中并无谁对谁错。
依稀记得方达对女友小何说过:“我妈生了我三次:第一次是我出生的时候;第二次是我得了肺炎,医生说没救了,是我妈一直求医生救我的;第三次就是地震。”我被方达感动了,也许我们的父母在别人眼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可是他们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伟大的人啊!
现在,我想对大家说,对于父母我们应该多一些体谅,多一些感激,少一些埋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今天下午,潘宏约我和雨晴去电影院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电影刚开始不久,姐弟两在屋子里熟睡,突然,天空发紫,接着就发生一场巨大的地震。
因此,姐弟两都被压在了同一个石板上面,当时救护员要在姐弟中间选择救谁,母亲选择“救弟弟”。母亲的三个字深深地刻在姐姐的耳旁。
母亲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开始新的生活,而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妻领养,从此与亲人恩断义绝,她再也不想去认那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电影看到3分之2时:王登上大学期间和一位研究生的'师兄恋爱而怀孕,因方受到1976年大地震的刺激,所以方登要把孩子生出来。直到32年后,在汶川救灾前线,姐弟俩一同参与抗震救援,学医的方登深深体会到一个母亲当时的心情,她偶遇弟弟方达,两人一同回去看望母亲。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方登回到家,母亲给她下跪时的情景和方登在父亲坟前后悔,痛哭流涕的样子,一声声的对不起使我泪如滂沱。
母亲的伟大,是无法形容,在一些困难的抉择面前,无论他们做的对与否,我们都要原谅他们,因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今日放假,没事搜了“唐山大地震”来看,一句话震撼匪浅!
我首先承认我为之流泪了。我不明白要写什么,或者是凌乱的思绪,可是我已经很久没这么感动了。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可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激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我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我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然而就是那让我痛斥的天灾时,我儿子诞生了,就是国家设为哀悼日的8月15日,这为我带来莫大的幸福和成就感。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我只能说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往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明白该如何写,可是明白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大地震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大强冲进房子救他们,结果房子倒塌了,因为爸爸推了妈妈一把,妈妈幸免于难。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石头压住了,几个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救援人员老说只能救一个,方登和方达的妈妈元妮总是说都救,最后迫不得已才说救弟弟。弟弟获救后,少了一只胳膊。大家都以为姐姐死了,其实姐姐并没有死,后来姐姐被解放军给收养了。姐姐认为妈妈放弃了她,她恨妈妈,三十年都没有回去看过妈妈,也不和他们联系。弟弟和姐姐后来都去参加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姐弟俩终于在汶川灾区重逢了。最后姐姐跟着弟弟去见了妈妈,她知道了妈妈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灾难的阴影里,她给妈妈道歉,因为她认识到自己不该那么多年了都不去找她的妈妈,她不该折磨妈妈三十年,最后妈妈和姐姐都原谅了对方,一家人团聚了。
我觉得方登在汶川大地震后自愿去救援做得很对,她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很好。但是她有的地方做得很不对,当时她妈妈虽然没有先救她,但那也是情非得已,她也不应该这样去折磨她的妈妈,不该三十年了都不去看自己的妈妈。我还觉得方达在汶川大地震后做得很好,他给灾区的人们捐了很多的物品,还有他很孝顺,他要买新房子给他的'妈妈去住,他妈妈都没有答应,那是因为他妈妈怀念他的爸爸和姐姐。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给人们的伤痛是永恒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昨天,我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频道播放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1976年的唐山。父亲,母亲,还有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四口之家,过着平安的生活。一天夜里,一场大地震突然来临。方登和方达两个孩子被一块厚重的水泥板子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抢救他们,由于只能用撬棍,救一个,另一个就会被压死。母亲希望两个都救,由于时间紧迫,这是不可能的事。母亲最后决定救弟弟。幸运的'是,姐姐居然没死,醒了过来,从死人堆里走了出来。后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收养。姐姐不明白为什么要救弟弟,十分恨她妈妈。尽管知道她的家人的名字和地址,但她一直没有联系。
三十二年后,汶川发生更大的地震。经过大地震方登和许多的唐山人一样,参加了救援的队伍,尽管那时她已移居到了加拿大。方登遇到一对母女,女儿的一条腿被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救她,但是,要救她女儿就得把废墟中间拆掉,在抢救过程中,已经牺牲了抢险队员。继续这样做,对女儿和抢险人员都有危险,母亲决定截肢。当母亲见到女儿失去一只腿后,悲痛欲绝。姐姐方登看到那个母亲伤心的样子,也了解了她妈妈当年的.心情。世界很小,在地震救援的时候,方登见到了32年未见的弟弟方达。从方达与别人的交谈中,也知道了母亲这些年因为放弃救他所受的心灵的煎熬。后来也看到为她立的“墓”里母亲为方登买的一本本的课本,更是体会到了妈妈痛苦的心情。
这部电影体现了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每个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子(女儿)的。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比如说,在战争期间,母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当兵。为了保家卫国,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牺牲。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一直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很好奇,终于在这个周末,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认真地欣赏了这部影片。直至影片放映结束,我才察觉泪水早已挂满我的脸庞。“登啊,登啊”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仿佛就萦绕在我耳畔,心头,挥之不去。
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李元妮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唐山。那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天,可是,地震来临了,短短的23秒,地陷了,屋塌了,李元妮的丈夫为了救她死了。而她,却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可是,面对两个至爱的生命,母亲怎能做出抉择呢?李元妮在痛苦中挣扎,如果可以,她宁可用自己的命去换孩子的命。最终,为了一个生命的存在,她无奈地说:“救弟弟。”就是“救弟弟”这句话在意外获救的'姐姐心里却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姐姐方登活下来了,可她活得似一具行尸走肉,封闭,叛逆,充满仇恨。因为她怎么也无法接受妈妈将她抛弃的事实。
痛苦纠缠着方登,可事实上,更多的苦痛也折磨着她的母亲元妮。方登不知道,母亲在抉择时的心如刀割;方登不知道,母亲在失去女儿后的日思夜想;方登更不知道,每个祭奠日,母亲那一声声肝肠寸断的“登啊,登啊”。
天灾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可亲情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不离不弃。它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改变,更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失,就像李元妮和方登时隔32年的相遇,所有的爱恨都化作两行清泪,默默地流淌。
亲情是一瓶陈年佳酿,经历的时间越久,越醇香四溢,因为那酒里只有一个字——爱。因为爱,李元妮救下了儿子;因为爱,李元妮固守他们的老宅;因为爱,方登解开了几十年的心结;因为爱……
让我们将这份爱永远珍藏在心底,用心关爱你爱的人,用心珍惜爱你的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文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14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09-0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07-06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热门】11-2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11-26
【精】《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26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推荐】11-26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