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子》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11-16 17:39: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八子》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子》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子》观后感

《八子》观后感1

  每一部好的战争电影,都有一个博大的情怀做铺垫,因为其关联生死,兹事体大。定于6月21日公映的《八子》,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更有精彩的故事内核和超强感染力,无法割舍的亲情、坚忍笃定的信念,融于残酷的战火之中,营造出一种崇高之美,让英雄主义熏陶不再流于表面,真正做到了激起观众的看片热情。

  影片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一个母亲将八个儿子送上战场。当红军的八兄弟陆续有六人在战斗中牺牲,只剩下老大杨大牛和老幺满崽。故事所讲述的就是这对兄弟与战友们历经浴血奋战,直至为国捐躯。片子还原历史真实见准度、刻画人物性格带精度、体现战争残酷有力度、昭示精神内涵显高度。如此“四度”相加,让片子就如一针超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给所有观众以感官与心理上的双重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中国式战争大片,遵循“表现”的美学原则,高烈度的战争场面之下,高密度的战斗情节之中,炮火硝烟下的焦土、废墟、壕沟,犹如一片死亡随机降临的炼狱,血肉模糊的死者与伤员叫人触目惊心。阵地上尸横遍野、战壕里血水倒灌、泥水中人体浸泡,不避讳血腥的大尺度画面,带来身临其境、亲历炮火的.既视感。整个故事弥漫着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一个排的红军战士以寡敌众,展现出的血性与刚武,充斥着雄性荷尔蒙味道。面对敌军排山带海的疯狂进攻,他们宛如铁流后卫,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双方无休止的拉锯战犹如血肉磨盘,刷新人们对国产战争片的观影体验。

  同胞兄弟情、战友生死情等丰沛情感,粘合在战斗悲壮这一筋骨之上。无情的战火之下,大牛与满崽的兄弟情贯穿剧情始终。一场人与野猪的惊险搏斗,拉开故事帷幕。死里逃生的满崽找到部队,强烈要求大哥批准他参加红军。大牛虽坚决反对其火线入伍,但无法阻止幼弟成为自己麾下的普通一兵。而从弟弟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大牛对满崽的态度,就由大哥对小弟的慈爱有加,转变为军官对新兵的严厉训教,兄弟二人因此屡有冲突。满崽的视角构成了酷烈战事的观察。他也因经历一场场惨烈战斗的浴火淬炼,从害怕枪火的菜鸟新兵,进阶为无畏生死的真正战士。刘端端以用心的表演,把满崽塑造的情感饱满,刻画出角色在人性挣扎中逐渐成长为中国式英雄的过程。

  西方英雄主义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自我和个人价值。而中国英雄主义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多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救赎他人。影片较好地塑造了中国式英雄群像。那一排士兵一次次去完成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的铁流后卫。在转移行军中,捣毁杀伤力巨大的敌军炮营,避免炮火封锁大部队撤退之途,炸掉悬浮于山岭上的桥梁,切断敌军对大部队的追击之路。这种中国式英雄主义呈现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是如此感人肺腑。

  出场阵容上,一众演技派的精湛表演,显现红军战士向死而生的勇而无畏。尤其是邵兵塑造的大牛一角,最为有血有肉。作为杨家兄弟的老大,大牛谨记妈妈将诸多兄弟都带回家的嘱托,却只能眼瞧着六个亲兄弟在战斗中纷纷倒下。身为排长,他不能露出个人情绪而动摇军心,只能是每死一个弟弟,便用军刀在手臂上划出一道血痕,来掩饰心中的悲痛。而在战斗情节中,邵兵用或是坚毅、或是刚强、或是生猛的表现,来诠释人物的骁勇善战。带兵作战的严而有方,对待部下的严而有度,管教兄弟的严中有爱,也均邵兵展现的淋漓尽致。

  悲壮战争的视觉冲击,兄弟真情的灵魂涤荡,两者交相辉映,使得片子看起够燃够爽够给力。这部商业战争大片,所显露的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会让你明白何为中国式英雄!

《八子》观后感2

  在上世纪30年代的革命摇篮赣南,红军面临着白军的重重包围和封锁,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着敌人飞机、迫击炮和重机枪的疯狂进攻,只希望为主力部队撤离争取时间。而在当地,很多人家把自己的孩子全部送上前线,父子齐上阵、兄弟一起牺牲的情况并不罕见。

  即将于6月21日上映的战争片《八子》,讲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热血故事。影片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刘端端、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等主演。

  在赣南某地,一位母亲生养了八个孩子,她将七人送去参加了红军,只有留下最小的满仔(刘端端饰)守护家业。但在红军事迹的鼓舞下,满仔也偷偷跑去参加了红军,并与大哥杨大牛(邵兵饰)一道,书写了家族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也堪称红军作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往曾执导过《血战长空》《马上马下》等战争题材剧,高希希导演驾驭这一类型可谓得心应手。而江西当地政府,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援。因此,《八子》的战争场面可谓真实宏大,视效强片,甚至不输《红海行动》《血战钢锯岭》等大片。

  这场三十年代的战争戏,却是飞机、大炮、轻重机枪同时上阵。隔着银幕,我们似乎都能闻到浓浓的硝烟味道。战争戏份的密集,显然是国产电影中不多见的;戏剧冲突的强劲,也让观众相当过瘾。

  从小规模的遭遇战,到大范围的狙击战,从端掉敌人的炮兵营,到拦截白军的大部队追击,场面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进程越来越惨烈,对主角的考验越来越严重。影片最后在极其悲壮的氛围中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了长久的震撼与感动。

  《八子》的战场戏份营造得特别震撼,特效制作相当逼真,拍摄剪辑手法非常考究,精准的配乐也有效烘托了影片气氛,主要演员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但是,影片的意义却绝对不止于此。

  高希希导演说,他更希望电影《八子》是一部充满情感、充满温度、诠释爱的‘非典型’战争片。作为江西人,在自己家乡拍片,他当然会倾注更多的真情实感。

  美式战争片突出英雄的作用,毫不掩饰地艺术化个人的突出作用。但《八子》显然无意于此,它是结合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历史与故事来打造的商业战争片,强调的是中国式英雄的特质: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真诚朴实,不追求张扬个性,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

  作为排长,杨大牛带领着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敢玩命,特别能折腾的队伍,他们屡立奇功,战果累累,称得上铁军。但跟着他干,真的随时有牺牲的可能。大牛不但打仗牛,境界更牛总是带头冲到最危险的地方,而不是躲在后面让别人牺牲。唯其这样,才能让战士们真正服从和尊重。

  瘦小文弱的弟弟满仔,怎么看怎么不像个钢铁战士,他听到枪声就害怕,见到流血就头昏,明明是自己主动来到投红军的,却待不下去想逃跑。但是,在哥哥和战友们的帮助鼓励下,在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真枪实弹的战斗,送别了一个又一个战友之后,满仔实现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战士,并且有效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完成了其他战友难以完成的任务。

  一部电影之中,兄弟情,母子情,战友情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民族大义与家族使命之间的取舍,也诠释的自然合理。影片并没有一味地渲染舍小家顾大家的理念,无意刻画高大全的英雄,而是让他们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豪情也有纠结,正因这样,影片的进程才令人信服,最后的结果,更起到了强劲的催泪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在枪林弹雨之中,有人性之光的闪耀。

  另外,现在有种提法,说不应歌颂中国人打中国人。表面看来,这不无道理。但是,在关乎中国命运和前途选择的时候,战争基本上不可避免。红军的奋起反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卫,为了北上抗日,是带有崇高使命的。

  而最终代表最广大民众利益的一方取得胜利,也是历史的必然,是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必然,中国人打中国人的说法过于狭隘,过于民族主义。而烈士的流血牺牲,无疑永远值得今天的我们缅怀。

【《八子》观后感】相关文章:

《八子》观后感1000字03-18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03-23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05-05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1000字05-20

关于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优选05-20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4篇05-20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300字05-20

小学生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05-20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观后感200字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