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端午节黑板报内容
更新时间:2022-05-20 01:40:10 黑板报版面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年最新端午节黑板报内容
端午节相关谚语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山东)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江浙)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
端午节挂葫芦传说一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用柳枝扎成葫芦状,糊以红纸,挂在门口。此俗相传由黄巢起义演变而来。
黄巢举兵起义的时候,传说黄巢的兵就象当年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杀人放火,啥坏事都干,特别是见小孩就杀。就在端午节这天,黄巢带队伍行军路过一个村庄,见到一个村妇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领着一个小孩子,非常惊慌地往外跑,就象逃命一样的。
黄巢见此情景很是蹊跷就下马问村妇:“老夫人你跑啥啊?”“听说黄巢的兵杀小孩啊!”村妇喘着粗气回答,但脚步并没有停下,黄巢又接着问:“那你怎么还背着大的,领着小的啊?”村妇说:“小的是我亲生的,大的是别人家的。”
黄巢闻听此言很受感动,就对这个村妇说:“你不要跑了,回去在你家的房檐下挂个黄葫芦,黄巢的兵就不会杀你家人了。”随后又叫卫兵给村妇一袋米。端午节挂葫芦就是这样来的,这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端午节挂葫芦传说二
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
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
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眉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
端午节挂葫芦传说三
关于门上挂葫芦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在古代有一位卖油的老翁走村串乡卖油,他这样喊:“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注:在过去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为八两),于是,很多人为讨便宜都打四葫芦。
这时唯独一村童只打一葫芦,老人问他为什么不打四葫芦,村童说出了其中的原由,卖油老翁认为这孩子诚实,就告知他,五月五日将有大灾大难,如在自家门上挂个葫芦便可免灾。
村童回家将其卖油老翁的话告母亲,并如此照办,果然在五月五日这一天避免了一场灾难,从此在民间便有了五月端午门上挂葫芦的习俗。
端午节挂葫芦传说四
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端午节挂葫芦原因:
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的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2018年最新端午节黑板报内容】相关文章:
端午节黑板报内容02-09
最新记者节黑板报内容05-05
最新国庆黑板报花边纹样集内容05-24
最新期末考试黑板报内容大全06-16
足球黑板报内容05-21
2018年初中端午节黑板报内容大全05-20
最新端午节黑板报设计图文05-12
最新国庆节黑板报图片内容十篇05-24
中国梦黑板报内容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