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9-04 07:29:10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4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4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一、导入

  出示填空:

  我们爱你啊,请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自己内心最爱的事物

  引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宏大国家,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当共同喜爱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1、我们爱你啊,中国!

  齐读课题,饱含深情地读三遍

  二、通读全诗

  1.布置:请大家好好读读全诗,留意读准字音读后想想,你通过朗读这首诗后,对祖国有无进一步地了解,你是否更加地热爱祖国并和同桌好好沟通一下还要留意后面的生字要会书写,然后描红临写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察指导点拨

  3学生读后进展沟通,沟通后用钢笔描红、临写

  三、学习生字新词(略)

  四、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师生纠音留意读通顺

  五、自主精读全诗

  师:我们已经通读了全诗,对诗有了也许的了解现在说说你对诗的'总体感受

  指名学生说说

  师:这是诗带给我们的初步感受,你假如深入地读,专心去体会,你会体悟到更多今日我们就来好好地细细地读这首诗

  1、布置学生自己仔细按要求学习本诗

  要求:(1)细读全诗,好好理解诗中的有关词语,然后细细品尝的思想感情

  (2)读懂后,绽开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尝到的在书上作批注

  2、学生按要求自主精读全诗教师巡察指导

  六、作业布置

  1.朗读全诗,尽量能够背诵刚刚没有完成的批注回家做好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仔细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学会其中的6个一类生字,会认5个一类生字和8个二类生字。

  2、在诵读诗歌中培育孩子喜爱和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起剧烈的求知欲。

  3、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进展语言并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和识记6个一类生字

  教学难点:

  6个形声字银、很、狠、恨、跟、根的区分

  教学预备:银河图片及诗歌的课件、练习的课件、指导书写的课件、字卡

  一、问题导入,诵读诗歌:

  (大屏幕出示银河图)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银河)那谁能说一说银河是什么样子?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问银河》,(师在黑板中书写题目)诗歌中都问了银河哪些问题呢?听教师来读一遍这首诗歌。

  1、师配乐范读。(大屏幕中消失诗歌)

  下面大家跟教师来读一遍,留意每个字的读音。

  2、师领读。

  诗歌中有些字的读音大家都不熟识,下面大家来跟教师读一下。(师领读一、二类字的读音)

  二、投入感情、指导朗读:

  1、下面大家看一下,诗歌中都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那你们想一想读这些问题时我们应留意什么呀?(读出问的语气)那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指生读)大家跟教师来读一遍。再找生读。

  2、大家想一想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要把问句的语气读出来除外,还应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范读银河,银河,请你告知我,引导学生说出应带着请求得到银河答复,带着一种剧烈的求知欲的思想感情。)指生范读、师领读、再找生读。

  3、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和那种读问句时疑问的语气把这首诗歌在下面自由的练习读一读。(生练习读)

  4、下面教师找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读一读,哪组愿来试一试。哪组能读的比他们更好,教师再找一组来读一读。

  5、那么,谁能把这首诗歌完整的给大家读一读?(指读2名)之后男、女生竞赛读一遍。

  6、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小节,“银河,银河,请你告知我。”之后问了银河中有没有我们陆地上的海水和海水中的一些小生物。我们接着看其次小节,“银河,银河,请你告知我……。”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对,表示还有很多问题要问。)现在,教师请你发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小还会问银河哪些问题呢?帮小把其次小节补充完整。(让孩子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7、大家想象力真丰富,说的都不错,那么银河里究竟都有什么呢?(让孩子猜测)银河里还有许多隐秘,教师盼望大家现在努力学习,将来能探究出银河中更多的隐秘!

  间休《数星星》

  三、识记一类生字,学认二类生字:

  1、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一类生字,大家看,题目中有一个一类生字是什么?(银)谁来拼读一下银字的音节?(师写音节)(师再写生字,边写边问)银是什么构造的.字呀?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告知学生右边的这个字念艮,并领读2遍)齐读一遍。这个银是哪个银呢?(给银组词:金银、银色、银子)

  2、大家看,这个银字(师演示)教师把左边的钅字旁拿掉,换上双人旁,谁熟悉?(师加音)开火车读一组。教师告知大家这个很是许多、很少、很高、很大、很好的很。

  3、接着看这个银字,假如教师把钅字旁拿掉,换上一个犭旁,谁熟悉,念什么?(师写生字)它和很是同音字,教师告知大家犭的字多表示与兽类有关,那么这个狠应是哪个狠呢?(声扩词:狠心、狠毒、凶狠)

  4、大家再看,这个艮字,教师再给它加上忄旁,谁熟悉?对,念恨,大家齐读。忄旁的字多表示与心理状态有关,那么,这个恨字表示哪种心理状态呢?下面大家把字典拿出来,查一查这个恨字。(让学生看着字典说意思,并扩词:可恨、恨之入骨)

  5、大家再看,这个艮字,假如教师给它加上一个足字旁,念什么?对,跟(师贴字卡),一齐拼一下它的音节。(师写音节。假如教师给它加上一个木字旁,年什么呢?对,也念根。那么,大家看,这两个字右半局部是一样的,读音又是一样的,我们可怎么区分他们呢?他们都是哪个跟(根)呢?(引导学生从形声字的角度说出跟是脚跟、跟从、高跟儿的跟,根是树根、根部、根本的根)

  6、这6个一类字的写法很相象,读音也相像,但我们依据它是形声字的特点就很简单把它们区分开。下面教师找一名同学到前面领读一遍。我们再来同桌开火车读一遍。(一人读字,一人组词)

  7、大家看大屏幕,在诗歌中还有5个一类生字,教师是用白色笔写的,在书中把它画出来,之后读一读。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在诗歌中读一读。教师把它们请到了字卡上,谁能来读一读?

  8、在诗歌中教师用黄色笔写的是二类生字,在书中用三角形把它画出来,同桌间相互读一读。之后师出示字卡,指生领读、齐读。

  四、练习稳固、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大屏幕出示练习课件)小花猫来到河边去钓鱼,钓鱼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还要把鱼身上的字和词都读对才可以,我们来帮帮小花猫好不好?(读6个一类字及其组成的词)

  2、下面大家把虚宫格本翻开,我们一起来写一个一类生字“银”。大家先看大屏幕,看一看银字的每一笔都在虚宫格中的哪个位置。(生看大屏幕)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虚宫格中书写“银”字。

  3、最终,请大家把书翻开,让我们带着感情一齐把这首诗歌读一遍。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推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推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通过观看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讨论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育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用物理学史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现性沟通,增加自信,树立自尊、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功》这一节以前,学生已学习了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等学问,功是力的另一种效果。学习功是对前面学问的连续和应用,同时也是学习后面功率、机械效率、能等学问的必要学问储藏。本节从日常生活常见的详细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然后介绍了功的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应用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解决力学问题时,假如从能量角度讨论,有时会更简便。讨论功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做功讨论能量的变化,为讨论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根底。对功的概念的熟悉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局部构成。其中,“力学中的功”通过讨论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学生熟悉到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为功的计算打好根底。“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讨论功。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难点是推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辨析,对做功有初步的熟悉。结合实例,区分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熟悉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强调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全都。要求学生能应用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

  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推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三、教学策略

  学生已学习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学问,但对于什么是做功还没有直观的熟悉。本节课从物体对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及其光滑水平面上拉动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引出物理学中功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见的详细实例入手让学生分析力作用在物体上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理解什么是功。对于“功的计算”公式的得出、应用公式进展简洁的计算均采纳演示试验方法,让学生直观观看、思索中使学生总结得出本节所授学问,避开生硬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来学习学问。

  四、教学资源预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含有“功”的成语或词语,指出其中“功”的含义。

  针对学生的答复,教师点评:现代汉语中的“功”主要有成效、胜利、奉献的意思,物理学中的“功”汲取了其中“成效”的意思,但它又有特别的含义,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力学的“功”。

  板书课题:15.1力学中的“功”

  学生思索并答复。

  将学生的语文学问与物理课堂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含义

  课件展现:

  (1)叉车把货物举起;

  (2)小明想把大石头移开,但没有搬起。

  让学生争论叉车和小明的工作是否有成效?

  引导完成物体的受力分析,明确是哪个力对货物的移动做出了奉献,从而初步得出物理学中的功的含义:

  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课件展现:

  (1)人把物体提到楼上;

  (2)工人推着车向前运动;

  (3)小孩子用力推车,车未动;

  (4)吊车吊着重物静止在空中。

  让学生标出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再说出几个事例中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一样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举例说明在你的四周你发觉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看得最认真?学生可能举出许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确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教师引导:下面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状况存在?

  例1:起重机吊起重物静止在空中,问拉力是否做功?货物的重力是否做功?

  例2:起重机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例3: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逝,小球将会怎样?

  学生答复后接着问:假设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冰面上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引导学生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物体不做功的状况:(1)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不做功。(3)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

  学生思索并答复:叉车的工作有成效,表达在它施了力,并且把货物举高了。小明的工作没有成效,表达在他虽然施了力,但并没有使大石头移动。

  学生分析并答复。(1)人把物体提到楼上时,人施了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人做了功;

  (2)工人推着车向前运动时,工人施了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工人做了功;

  (3)小孩子用力推车时,小孩施了力,但车没有移动,小孩没做功;

  (4)吊车吊着重物静止在空中时,吊车施了力,但重物没有移动,吊车没做功。

  学生积极思索,并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分析争论后答复,有力没有距离,不做功。

  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不做功。

  物体靠惯性运动,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

  运用事例比照进展思索,学生易于承受新学问。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出详细的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索问题,使抽象的学问详细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熟悉,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力量。

  对于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特殊是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完全全都的状况,学生不简单理解,通过对哪几种状况下,不做功状况的分析,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与熟悉。

  二、功的计算

  教师引导: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行,又知道有三种状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测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猜测的依据。

  总结出功的计算方法: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表达式:W=Fs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1焦=1牛?米(1J=1N?m)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重力是否做功?为什么?

  学生熟悉到:力越大,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越多,做的功越多。所以功与力和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有关。

  学生明确,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马的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全都,因此马的拉力对物体做功。计算功的大小时应当利用拉力大小800N与水平运动的距离3000m。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因此重力不做功。

  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力量。也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

  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熟悉,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试验问题的力量。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试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答复,或相互沟通,在沟通的根底上进展学习小结。

  促进学问的稳固把握。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4

  一、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响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依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发觉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觉的过程来学习科学讨论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猎取新学问的力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力量”。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学问、进展力量、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学问的猎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猎取学问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力量。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表达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响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根底。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别等学问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进展有关的试验和探究,按所设计的试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试验操作。学会掌握自变量,观看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比组和重复试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试验结果,②参加沟通,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试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掌握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响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学问根底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试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响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响,这么多的化学反响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展,完全是由于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响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明显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①酶降低化学反响活化能的原理。②掌握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响的活化能。②通过比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试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掌握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消失,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生疏。化学反响之所以能进展,就是到达反响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展反响的物质发生了反响,是增加了反响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响所需的活化能?通过试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29

【经典】教学设计方案08-2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8-1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8-29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1-2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08-2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范例15篇08-16

设计方案07-30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方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