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11-24 18:38:56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6篇(精选)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5一杯的计数,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学习5以内的等量对应。
3、培养观察力和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量1—5的拼图卡片。
2、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计数和等量对应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拼图,漂亮拼图都藏在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后面,只要找出数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丽的图画,大家快来找找吧。
2、教师拿出其中一张卡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张卡片上有几朵小花?哪张卡片上的小花和红色色的数量一样多?
3、小朋友说蓝色的小花和红色的小花一样多,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等量关系。)
4、3朵红色的'花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3朵蓝色的话用几个圆点来表示?所以这两种小花一样多,我们来看看对不对?(拼图验证)
5、还有谁来把剩下的拼图找出来?
二、巩固5以内的等量对应
1、还有一些小动物带着漂亮的气球和彩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第3页的内容。)
2、小老虎拿了几个气球?谁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气球数量一样多?我们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3、数一数还有哪两个小动物拿的气球和彩旗数量是相同的呢?请小朋友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4、幼儿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儿作业,收拾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以数字,指针,表盘为主体,设计出不同造型的钟表。
2,在欣赏的基础上,迁移自己喜欢的形象装饰钟的外形。
3,在涂色时保持画面整洁,并体会成功设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白纸,记号笔,油画棒,浆,各种形状的表盘,钟的图片,钟表模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钟表模板,介绍钟表的组成部分
1,出示钟表模板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钟)
2,教师:人们很聪明,为了让大家知道一天当中的时间,于是,发明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钟。
3,教师:那请你看看呢,钟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它又有哪些特点呢?
(包括指针,数字,表盘等等)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的钟都是什么样子的啊?(造型,颜色)
重点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家的钟的造型和颜色
5,教师总结
二、欣赏各种造型的`时钟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时钟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钟,这些呢都是聪明的设计者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各种造型的钟哦,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2,出示钟的图片,向幼儿介绍各种造型的钟表,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在感受造型美的同时找到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以表盘为中心)。
重点:让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提供好的各种表盘外面进行各种造型的设计。
三、幼儿自由设计,教师进行指导
1, 教师示范:今天老师也当了回设计者,我也设计了一个钟,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苹果造型的时钟。让幼儿进一步拓宽想象,除了图片出示的有植物造型,有昆虫造型,有建筑物造型的还可设计成水果造型的,只要发挥想象,造型可以有很多。)
2, 教师:如果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也做一次能干的设计者,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子的钟呢?(汽车的,小鸟的等等)
3,请各位小设计师们开始你们的设计吧。
4,提醒幼儿在涂色的时候要保持画面整洁。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认识合作成功与失败的条件。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8组竞赛瓶、4个排球、4面红旗、8组积木、5组橡皮泥、9个带问题的卡通人物和动物、课件、录像片等。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故事过渡
小朋友们,你们爱做游戏吗?老师也很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不过在做游戏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昕一段小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很深很深的矿井里有5个矿工,可是有一天矿井突然塌方了,面对仅有的一个井口,5个矿工该怎么办才能逃生?
小朋友,你们面前的五个小球就是5个矿工,快快想出好办法!
二、游戏体验
1、体验一:抽球比赛。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球抽出。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动作快的原因或者动作慢的原因,进行比较。
2、体验二:传球比赛,夺红旗。
A、第一轮比赛球从每个学生头上传过。赛后,说说动作快的原因或动作慢的原因。B、第二轮比赛球从每个学生左肩传过。借鉴第一轮失败的原因小组调整,再试。(以搏戏导入新颖而富有情趣。)
3、体验三:堆积木比赛,夺红花。要求小组每个同学都参与,看哪个小组在5分钟内堆的积木种类最多,堆完后可以找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欣赏,并介绍你们小组是
怎样堆的。最后,学生介绍,总结堆的多与少的原因。
三、探究明理
1、讨论探究:通过前面的三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通过比较,进行总结归纳。
2、小结明理:合作r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四、延伸升华
A、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
B、学生看有关合作内容的课件,录像片,然后谈感受。
五、模拟实践
出示小朋友喜欢的卡通动物、人物卡片,在每个卡通动物的后面都有一道题,各小组根据要求分工合作.(这三个游戏设计的目的性、层次性非常强。)
(让学生收集材料充分地体现了该学科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为基础的特点。)
(电教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为学生由感性认识的积累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起到了推动作用)
(用小朋友喜欢的各种卡迪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决的问题如下;
a、小组几个人用彩粉笔将教室黑板打扮漂亮!先想好画什么,然后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b、喜欢拼图吗?那么试试看,拼出后会是一幅什么图?然后将结果贴在黑板上!
c、会捏橡皮泥吗?那么来吧!试试捏个"动物乐园"出来,好吗?
d、小组同学准备个小合唱,要有动作才漂亮!
e、有一座房子光秃秃的,你们能用玉米粒做屋架,
红豆做屋顶,绿豆做窗户,再配上图案,将它打扮一下好吗?
f、你们几个人试着组合成"术字形"、"米字形"、"梅花型"图案(要求站着组合)
g、你们小组能团结一心,那么大家都来想想,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干点什么!给大家个惊喜!
h、这是一朵大红花,每个花瓣都被白色花片遮住了,白色花片上的问题需要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书中寻找答案,只要大家齐心合力从十本书中找出答案,就能揭开白色花片得到这朵红花。i、图中有七种水果的横截面图,小组努力,猜猜这是哪七种水果,如果答对了,小动物就是你们的了!学生小组准备,(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然后全班展示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深化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主评:
1、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后感悟,在感悟后运用。
"活动、体验、感悟、运用"是本课设计的最大特点。本课针对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选择了学生感兴趣又能体现出合作重要性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这个载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情感和态度上有了积极的体验,也对他们逐步明确合作的重要性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讨论归纳,再体验、再感悟,以此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2、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的实践性在本课中,除了上课教师能以准确的角色定位,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之外,看课教师也能在看课过程中,被同学邀请参与活动,这一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合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3、开放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
教材是一个载体,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教材中是以"捏熊猫"这一活动,让学生讨论"合作成功的条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我们认为只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感悟不会太深,因而设计了抽球、传球、堆积木这三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多次感悟后明白道理。同时对于教材中提供的两项活动一一捏熊猫和做花环,我们也没有采纳,而是重新设计了让学生更愿意接受的12个活动,这些活动种类不同,形式各异,其趣味性和生活性都很强,使本课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其次,我们根据教材提供的图形,进行大量充实后制成课件,并选用石油开采、汽车制造为内容制成录像,使本课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加深。
4、合作意义的内涵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加深。"合作意义"内涵是很深的,学生通过身边事例只是对其有了浅显的了解,老师通过游戏活动一一讲身边事例一一延伸到社会大舞台,这一由浅入深的设计安排,使合作意义的内涵在体验、感悟中不断加深。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⑵ 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⑶ 自由选词说话。
2、我会连
⑴ 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⑵ 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⑶ 动笔连线。
3、读读背背
⑴ 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⑵ 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⑶ 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⑷ 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⑸ 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⑹ 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设计方案 篇5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情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校许多学生家长进城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辅导成为空白,加上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他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本课题以四年级几名学困生为实验样本,运用观察、调查、统计、实践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具体原因,因材施教,恢复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力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有益的探讨。
2、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来看
从五年级期末的考试成绩中看出,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数学素质有所下降。出现了较多的低分,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学习数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不断的积累、沉淀。出现低分不是“一日之寒”,是对数学学习逐渐放弃的过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学困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如在中年级数学学习学困生转化取得突破并得以推广,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和历史意义。
3、从数学观的角度来看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对数学学习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还很不正确和到位,他仅仅认识到数学基础对于记数、算帐有用,不了解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看到了数学工具性浅显的一面,而数学工具性更深层次的一面,以及数学的人文性,学生的认识十分肤浅。一个人的数学观支配着他从事数学活动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决定着他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学生的数学观,并积极地引导他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指导学生效地进行学习,获得学习数学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真正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是数学教师应该做好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工作。
4、从新课标来看
新课标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题从中年级学困生入手,以一切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良好基础,符合课标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
1、课题研究目标
(1)在学困生成困基础上,搞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
(2)根据学困生成因,寻求转化方法策略。
(3)争取转化成功,使其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课题界定
学困,指学习上有障碍,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
数学学习学困生,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学困生中较为严重的是连续得低分的学生。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即是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一定形式的辅导下,学习上有了好的改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因材施教的应用;
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里包括从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表现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
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开小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5.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前期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小远离不良风气的侵袭。
五、研究方法及对象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方法,以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2.研究对象:本班38名学生特别是本班3名学困生。
六、研究步骤
研究起止时间:20xx年9月—20xx年7月
1.准备与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A、确定课题。
B、学习有关理论,筛选教学改进经验,做好理论准备。
C、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A、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个人情况分析,家庭情况分析。对其学习数学动机和兴趣了解,行为、智力及周围其他因素了解分析。分析造成其学困的主要原因。
B、探索并阶段性总结转化学困生策略。
C、对自我教学上进行反思,对教材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课堂上加以改进,使学困生乐学、爱学。
D、积累、收集、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案例。
3.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A、系统分析、整理实验资料、研究数据,总结经验
B、成果交流与推广。
设计方案 篇6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执教时间:3月1日——3月3日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7-30
[经典]设计方案11-22
设计方案[荐]08-10
[精华]设计方案09-02
(精品)设计方案09-12
【经典】教学设计方案08-27
【热门】设计方案08-28
设计方案(优秀)09-06
实用的设计方案08-13
设计方案【优秀】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