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7-25 12:32:24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大全[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1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蚌埠地区也不例外。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过小年送灶神。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打扫卫生迎新春。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团团圆圆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拜年红吧压岁钱。
现在流行微信红包。以前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2
春节习俗作文(一)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习俗作文(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
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三)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 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 >礼物 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 奶奶 和爸爸妈妈 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 ;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 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 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 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 献上一份爱心。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3
每年春节都很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而每年最难忘的春节习俗应该就是扫尘,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这次,我和老爸“光荣”地领到擦玻璃的任务。我们家住在4楼,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吓得浑身哆嗦,我看看下面,一派“万丈深渊”的景象。但是,事情总是要干的,我连忙和老爸商量一下,他来擦“风险极大”的外面,而我,则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开始擦,我先用沾过洗洁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内侧,但是,由于一年没擦,窗户的边边角角已经积一层灰尘,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从窗户的四周边缘用力地抠一圈,紧接着,我把那块布洗干净,再沾上一点洗洁精,开始对窗户“发起进攻”。
我用那块湿布轻轻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一点洗洁精痕迹时,我拿来一块干净的干布,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点,但是,一块又一块的污点向我“俯首称臣”,唯独这几块污垢还是在窗户上,做起“山大王”,仿佛在对我说:“哼!就你这个小孩,还想来拿下我,没门!”我不服气,又抹上一些洗洁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是,这么几块顽固的污点就是不下来,我急坏,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不要这么费力,这时,爸爸窗户上抹一些洗洁精水,再用指甲轻轻一刮,那些顽固的污垢个个“举手投降”。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干净得类似新的一样。这时,妈妈在屋子里的卫生也打扫完,旧的也“辞”完。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运势都写着“胜利”。
春节习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春节重要性的标志,让我们的春节过得更加有趣,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4
“小脚清水粽”都是没有馅料的。与全国各地的馅粽相比,实在平淡无奇。但也正因为这样的简单朴实,更能体现出粽子的清香。制作昆明小脚清水粽用料非常简单,也非常讲究,一般要选用滇池边土生土长的芦苇做粽叶。这样蒸煮好的'粽子,颜色微微有些发青,透着浓浓青草香。我们昆明人就是喜欢吃这个白水粽,煮熟以后就把叶子拿掉,拿线一片片的切好,敲个鸡蛋,沾点鸡蛋,拿油煎,然后再来沾白糖,特别好吃。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 篇5
春节悄然接近,在外的游子都回家与亲人相聚,家家户户早已热闹非凡,此时若站在高处,便能眺望见每家门前的晒着的竹盘,家中的人们也正相聚一起共度时光。
一下楼便望见一家人已凑在大堂,脑中不禁生出疑问,这是干什么,个个挽起袖子,蓄势待发,妈妈招手让我过去,递给我一盆藕,跟着来到门口蹲着擦起藕来,只见白嫩如婴的藕被坚硬的擦板化成泥状,二姨在摆弄猪肉,小姨在剁肉,藕与擦板的.清脆的摩擦声,刀与剁板的碰撞声,手在热水中的搅动声,一声声,一下下,相融相和,一曲春节序曲响起,没有感到一丝的厌烦和吵闹,但脑中的疑问还是没有打消,很快,一盆藕都消失成那一盘泥蓉,猪肉都被锋利的刀一下下剁成了肉泥,这时见外婆过来将其混在一起,加些佐料,搅拌成团,接着一个有如餐桌般大的竹盘被拿了进来,只见她们各拿起一团在手中揉搓起来,我这才彻悟,原来是做藕丸子,我便跟着做了起来,手中的肉团冒着阵阵热气,熏得人身上的寒意尽无,软绵绵的肉团被我们揪成一个个小团,在手中轻轻揉着,淡粉色的肉丸在我们的掌心旋转,尽情打磨身上的棱棱角角,尽情感受手掌的温热,那团肉丸便在自己手中渐渐成型,除此之外,她们还用家乡话唠着家常,聊聊东家的侄子,唠唠西家的鱼塘,时不时来几句调侃,引入发笑,时不时抒几丝同情,引入叹息,但句句离不开身边,句句离不开生活,好不和谐,好不愉快,一颗颗肉丸,飘着藕香,一张张笑脸,散着温情,一颗颗心,传着亲情。
渐渐的,我明白,这年前的习俗不单单是一种传承,更是家人间的关心与团圆,是心与心之间的贴近与真情,那揉搓的更不仅仅是一颗颗肉丸,还有那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有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亲情,我想即使没有大鱼大肉,只要有家人相伴,时光便会被美好渲染。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07-06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
春节习俗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