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17 13:44:09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春节习俗的作文[经典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习俗的作文 篇1
过年真好 过年真好,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一进腊月,就渐渐地露出了过年的气息。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过后,人们就真正地开始忙活起过年来了。 最难忘的是除夕,这一天才是迎接新年到来最重要的一天。一大早,妈妈就忙着做菜做饭,爸爸忙着打扫卫生、贴对联,我则把鞭炮拿出来晒了又晒,准备“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夜饭真是丰盛,没有什么客人,但十个八个的菜都端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美酒,喝着饮料,吃着美味的饭菜,很自然的,话题就是总结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我的心中感觉很充实。晚饭后重要的活动项目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深夜也不休息,大人们说这叫守岁。 从下午时分一直到凌晨,接连不断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早已按捺不住了,几次想燃放那晾晒好的鞭炮,可爸爸不同意,说是凌晨时分燃放才更有意义。
凌晨十二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和爸爸将鞭炮点燃了,听着那阵阵鞭炮声响起,看着那片片礼花在空中闪耀,我兴奋得连蹦带跳。 鞭炮放完了,春节联欢晚会也看过了,我竟然毫无睡意,妈妈劝我早些睡,说是明天一早要回老家拜年呢。除夕过罢就是初一,回老家拜年,不但会得到大把的压岁钱,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 就这样,鞭炮声会“噼里啪啦”地从除夕一直响到十五,这才算过完年。
春节习俗的作文 篇2
每年春节,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那就是拜祖先。是在大年初二的凌晨回老家拜!
开始,你一进去之后,没过几分钟你就会泪流满面了。不是因为个个人都在祭拜而想起了祖先。是因为烟太熏了,你无法承受如此熏的烟!
而对面黄家的放鞭炮,你看着觉得好玩吧?可放完风这个“顽皮的.孩子”偏偏把放完炮的烟吹到我们陈家来,还没把眼泪擦干顿时又泪流满面了!
现在要到我们放鞭炮了,轮到黄家泪流满面了吧。开始放炮了,我在远处看见一个人用香点燃了鞭炮之后,狂奔跑了100米后,看着鞭炮一个个爆炸!可烟又被吹进我们那儿了。
放完炮剩下的纸全着了,那画面真壮观啊!后面有一群人拿水扑灭火,还有人拿有叶子的树枝把火打灭!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一个习俗!
春节习俗的作文 篇3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所以因地而异各地春节习俗也各有千秋,就北京地区来说。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如果那年我能在北京过春节那该多爽啊。
春节习俗的作文 篇4
放寒假了,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过了腊月二十,家家开始忙乱起来。路上车水马龙,超市里人山人海,从高处看,就像潮水一样,因为人们都开始准备过年了。年货是春节的根本,人们都往超市里挤,买什么呢?要买的年货可多了:蔬菜、糖果、酒水……买完这些,提着大包小包,一脸笑意地走出超市。再去买对联。对联有镀金的和油墨的。镀金的更受大家的青睐,因为金色、红色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腊月二十三,是大扫除的日子。新年新气象,不能让家里太晦气,房屋的每个角落甚至房顶都要打扫地干干净净。预示着来年呈现万象更新的新局面。腊月二十八,家家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做年菜。杀完的动物都在桌子上趴着,身上的伤口被红纸遮住,眼睛还睁着,看着新年的来临。
在除夕那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春联。“福”字一定要倒贴,寓意福到。贴完后在门前放一根棍子,让福到了跑不了,保佑来年福气永存。在除夕的下午必须在家中吃团圆饭,团圆饭里必须有肉馅的饺子。在吃团圆饭前要先放一挂鞭炮。吃完团圆饭后,又要包守岁时吃的饺子。还要晚上十二点以前家家灯火通宵,一直守到十二点,并且鞭炮声日夜不停。在我们这里,年轻人守夜是给父母延寿。老人守夜是代表珍惜光阴。吃完饭后过四个小时,八点钟要祭一下自己家的车。要给车放一挂鞭炮,给车祭一下酒,祈求平平安安。然后给请来的老人下饺子吃,祭酒。除夕过去就是大年初一了。这是要拜年的。这时家家都要准备好糖、水果和冲好的茶等客人来自己家拜年。拜完年后,孩子们赚钱的时候到了。小孩子要给大人叩头,大人要给孩子红包。不过最快乐的是放鞭炮。鞭炮红,孩子的脸更红;鞭炮响,孩子的笑声更响。
过完大年初一,人们就要开始走亲访友,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忙,正好趁着这空闲时期彼此交流一下情感,互相赠送一下祝福。不知不觉,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来临了。元宵也早已悄悄上市。灯展也在夜幕中亮起来了。灯展可真美啊!各个单位的都别具一格:有书形的,有心形的的,有地球形的……有的地方还把自己的风景线——勃勃生机的桃树在比较寒冷的冬天也搬到了现场呢!当然是假桃花,但是也可见做灯者的苦心了。
元宵节过后,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了,大人们也开始工作了。
我家乡春节的习俗真是丰富多彩啊!
春节习俗的作文 篇5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儿的新年处处张灯结彩,门口悬挂着各行各色的灯,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团圆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传统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我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鱼类禽畜海鲜,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而从起,“过年”也就开始了。到了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长年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则有年年益寿的`意思。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是先对长辈说吉祥的话才给红包。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就是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非凡,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气氛之中。
这就是我们过新年的过法,这就是独有的过法。
【春节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的作文12-13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8-09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经典)08-04
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08-04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经典]08-04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8-04
春节习俗的作文[经典]08-06
春节习俗的作文(经典)08-06
(精选)春节习俗的作文08-05
【经典】春节习俗的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