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09 11:05:56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春节习俗》作文【推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习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重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孩子,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这两个字谐音,所以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由长辈用红包分给孩子的钱。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墙上、门上倒贴“福”字,表示“福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十二生肖、龙凤呈祥等。
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放烟花爆竹,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烟花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过年的前一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一般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出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和酱油等佐料沾着吃。因为“饺”和“交”形近,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饺子由于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节日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何止是春节,百姓一年到头每天都在过节啊,天天都是快乐的!
《春节习俗》作文 篇2
一想到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繁荣的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
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 篇4
今年,我们一家回老家过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使我们最值得庆幸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家里的所有人都会回来与家人团聚,不管有多远,在除夕当晚,享受着一大桌的年夜饭,大伙在一起说说自己的事业,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奶奶做的美味佳肴。听说除夕前一两天,爷爷可忙了:打扫大庭院,还要炸丸子,炸出一大锅来,这丸子可是我们那儿的特产!爷爷还要炸“苏菜”,真听不懂!吃完饭,我们就去村头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倾听者四周每一处喜庆的声音,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最值得说说的是守岁,一家大小,(除了很小的小孩子)都不睡觉,就是来迎接新年敲响钟声的那一刻,尽管很冷,但是也阻挡不了大家的那一份激情!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都很早起床——包饺子。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这是我们家乡大年初一都要做的事情,然后把一元硬币包在任何一个饺子里,谁吃到今年就会有福气。结果又被姑姑吃走了,上次也是,姑姑就在那年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把我奶奶乐死了。看来吃到福真会有好事情!从初二到初五这段期间,我们都要出去拜年,走亲访友,我们那儿一般不派红包,就是让家里的男人向长辈磕个头,我觉得这样才实际化,发红包太见外了,还要“礼尚往来”! 有些是发红包的,每当我和弟弟拿到压岁钱后,心里是美滋滋的!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自己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春节习俗》作文 篇5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习俗》作文 篇6
谈起春节,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联想起它的由来﹑特点﹑你们想不想听呀!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介绍吧!
先说说它的由来吧!从前,有一个怪兽,它住在河里,每年都会上来吃人。有一年,人们在逃跑之中遇到一个老神仙,他看到人们慌乱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问,他疑惑不解的问:“你们为什么要逃跑啊?”那位人说:“这位老年人啊!您可是万万不知道啊!我们村子里有一个怪兽,它可是每年都会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还不逃啊!”老神仙听了听,说道:“那你们为什么不用放火柴的方法把它赶走呢?”那位人想了想,笑着说道:“谢谢您老人家,我们当时咋没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说道:“不用谢!”慢慢地人们用火柴赶走了怪兽,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采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赶走了怪兽。这就是打鞭炮的由来。
再说说它的特点吧!那一次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坐在长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我们便睡着了,差不多到了12点钟左右的时候,我被噼里啪啦的声音给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现在的鞭炮叫做“关门炮”,早上起来打鞭炮的时候叫做“开门炮”。那鞭炮有些是绿色的;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黄色的,真是五彩缤纷啊!
小朋友,你们觉得很新奇吧?
《春节习俗》作文 篇7
一提到春节,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画面。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举国同庆的日子,也是韩国人民的传统佳节。那儿过年的官方用语不叫春节,叫旧正。
大年初一,天还蒙蒙亮,家里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兴奋地随着大人忙活,女孩子梳着发髻,穿着新的民族服装在镜子面前磨蹭着,男孩们也在镜子前理发整衣臭美,好一会装扮得堪称完美才离开。随后,大家偷偷摸摸去尝料理,大人看得严,可没有一次让他们“奸计得逞”。
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做料理、摆祭台、打扫,终于迎来了今天最郑重而庄严的仪式——“岁拜和祭礼”。第一个拜祖宗,客厅上方挂着祖宗端正的画像,供桌上并排长长的放着一碟碟祭品,摆放规则及其严格,“鱼东肉西”、“头东尾西”、“左饭右羹”……
祭礼跪拜的顺序也有规矩。奶奶已是耄耋之年,皱纹爬满眼角,银丝早已取代乌发,双腿弯曲的时候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但依然由爸爸扶着标准地跪下,弯下驼背第一个给祖宗磕头。爸爸那一辈人的动作明显利索,六个人迅速排成一横列,端正姿势给祖宗磕头。而我们小孩子却是一拥而上,倒地就拜。
拜完祖宗小辈就给长辈行礼,奶奶穿着新的韩服,脸上挂满了祥和的笑容给小辈发压岁钱。仪式结束,男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等着新年的第一顿饭——“米糕片汤”,寓意是迎接太阳光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甜糯香溢的味道加上非凡的寓意,不顾平日的形象,什么都往嘴里塞,到最后就差伸脖子捶胸了。
吃完一家人围在一起把音响和电视打开,把声音开得超大,仿佛是在和邻居比谁家的.音量大,一家人开始唱民族歌,说唱得越好,今年越旺。瞧叔叔唱得脸都红了,哥哥唱到最后多快成叫的了。为了增添一点艺术氛围,家里会书法的要献一手,在纸上刷刷就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会画画的也要秀一秀,松,竹,梅什么的都画了。小孩会玩一些传统游戏“抛木四”,几个一起玩输的人气得叫还要玩,赢的人乐得叫还要“抓神”……玩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心细的老人便知道大家是玩累了,便拿出准备好的蜜糯油果、枣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物来吃,大人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唱,还不忘说说笑笑。
当地政府为了让举国同庆的气氛更浓,便免费开放一些公园,大街上抛绣球,假面舞剧表演不断。这让一些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人也同样能感受过年的喜庆和温暖。
整个国家洋溢着喜庆,家家热闹欢腾着,直到深夜,渐渐平息,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
《春节习俗》作文 篇8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蚌埠地区也不例外。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过小年送灶神。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打扫卫生迎新春。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团团圆圆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拜年红吧压岁钱。
现在流行微信红包。以前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04-24
春节的习俗作文05-29
春节习俗作文05-28
春节习俗作文05-26
春节的习俗作文09-10
春节习俗的作文12-13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7-05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07-05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7-05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