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17:08:22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实用的春节的习俗作文(必备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每年大年初一就是春节,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想知道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吗?告诉你吧,春联,又称对联。过年要贴春联,这与“桃符”驱鬼辟邪有关。古人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来年对人们的侵袭,人们使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桃符以后被红纸取代,红纸上写上喜庆的话字就成了春联。
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年专门来骚扰百姓,但这个怪兽怕光、火、大的声音,所以放鞭炮这们的风俗就有了。
过年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呢?是为了讨一个好的“口彩”。因为,来来往往的行人见到了倒贴的福字,总会情不自禁地提醒着:“福倒了!”,由于“倒”和“到”是谐音,所以,听起来就是“福到了”。谁家不愿意福气快快到来呢?
春节会吃汤圆,还要到亲戚家去拜年,还可以得到红包。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说到节日,梅州的节日还真是不少呢。
让人第一眼想到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吧。其实,春节在梅州的习俗跟大多数地方差不多一样的。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辞旧迎新了。要拔一年的`晦气都统统赶走,从年二十二到春节过后,都不能说晦气的话,也不能戴白色的饰品,老人家最忌讳这个,他们说这样刚把晦气赶走,晦气又回来了,总之就是不好。
年二十三时,大家更忙,既要准备年货(榛子,糖,饼干,米酒……还要大扫除一次,打扫的必须像一尘不染,像镜子那样还会反光。
最热闹的莫过于除夕了。年货通通都摆上桌,鞭炮,门画,春联都贴上,装饰的更加漂亮。忙完以后,家家都来串门,这应该是最热闹的时间,嗑瓜子,吃花生,喝米酒,说说笑笑,给新年又增添了一份喜气洋洋。
晚上则放烟花,放完烟花,除了小孩子外,大家都要守岁,目的是让老人家更加长寿,守岁其实也俗称为熬夜。
正月初一就没有除夕这么热闹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守岁的缘故,大家都在休息,如果数热闹的话,那就是晚上了,晚上吃年夜饭,正月,年夜饭,圆桌,其实就是象征着团圆了。
正月初一过后,就是上街,处处都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过年的快乐时时刻刻的萦绕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梅州的春节,梅州过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春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有辞旧迎新的意思,每到年初和年终交替时,我们就会过节来庆祝一下,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一、买年货
在每年的春节将至时,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像蔬菜水果肉,花生瓜子饮料等都会准备很多,以便在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在大家看来只有准备好丰富的食物,才能从各个方面招待好大家,所以买年货就成为了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二、贴对联
贴对联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大家每年都会对门外的对联进行换新,以此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般对联都是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彰显,据了解,贴对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然后在明代盛行,一直流传到至今,所以过年贴对联不仅是习俗,更是大家的一种习惯了。
三、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在除夕夜这晚,全家人欢聚一堂,摆满丰盛的饭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可以说,吃年夜饭是春节前比较重要的`习俗了,也是春节的重头戏,而且每一道上桌的菜都很讲究,鱼代表了年年有余,鸡代表了有计,发菜代表了发财,生菜代表了生财等等,很多地方的人对年夜饭都比较看重。
四、放鞭炮
放鞭炮是每个春节都少不了的流程,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来除旧迎新,所以在初一零点开始,鞭炮声就会响起来了,一直持续到早上,放鞭炮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新年,也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热闹的氛围。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春节的习俗还有看春晚、守岁、拜大年、吃饺子、吃汤圆、逛庙会等等,这些习俗给春节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猪年的春节来了,我属猪,我的本命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了秦淮河旁的夫子庙迎接春的到来,感受春的气息。
迎着新年的第一轮朝阳我们来到了夫子庙,牌匾下显赫的“春”字跃然在目,“春”字两旁的祥云图中羊儿欢腾跳跃,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十年了,田田都12岁了,我们一家还在这儿拍张合影吧!”妈妈牵着我挽着爸爸,“咔嚓”,一张全家福,见证了我成长,定格了20xx猪年的春……
还是十年前的夫子庙,还是我们一家人,那桥、那灯、那亭台楼阁看似没变,但沐浴着春的阳光,它们沧桑变化,分明更生机勃发,熠熠生辉。这是春的活力,这是时代的发展!
时近正午,夫子庙已经是人山人海,老的、小的、中国人、外国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春风般的笑脸,我猜他们的心里都装着满满的喜事吧!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边走边看。有时停下来买点特色小吃尝尝,如状元豆;有时停下来欣赏路边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后妈妈为了新年讨个好彩头,给我买了一顶状元帽。
夜幕初垂,夫子庙的花灯就全点亮了,花灯掩映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好看极了!正是坐船的大好时机。我们买了画舫船的票,画舫船是一种装饰精致的小船,用它来夜游秦淮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船在航行中要经过很多桥,每座桥都有它的一段历史和传说。
其中最神奇的要数文德桥,因为它处在正日子午线上,所以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的午夜前后,在文德桥东西两侧的秦淮河上各有半边月亮,又称“文德分月”,这种其妙的景观令人惊叹,也让我对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充满了敬佩!文德桥对应的.是武定桥,夫子庙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为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命令文官在过文德桥的时候必须下轿,武官经过武定桥时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
之后我们又看到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家的后花园—白鹭洲公园,还有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还有江南一带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江南贡院,这座考场有30万平方米那么大,有2万多间的考间,每个考间不足15平方米,真小啊!
坐着画舫船,看着秦淮河两边美丽的夜景,耳边听着娓娓道来的历史传说,已经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画舫船已经靠岸了,但我的脑海还一直在秦淮河的历史中畅游!
河两岸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映红了人们的脸庞,画壁上两条金碧辉煌的巨龙述说着家乡的巨变,半空中绽放的礼花奏起了春的序曲……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来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个节日也都有自己的庆祝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这些也都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从远古发展而来的,从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扫尘、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但是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春节的习俗也会有所不同。然而,不管在哪里,春节的习俗含义是相同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合家欢乐。
我家过春节的习俗与大部分的南方人是一样的。过年的前几天,我们全家人就一起忙上忙下的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因为按着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一切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我们家每一个人都出了一份力,目的就是为了使新的一年家中财源滚滚,一帆风顺。
于此同时,爸爸妈妈也从网上、超市、菜场等地打年货,购买了:各种酒水、牛奶饮料、蔬菜水果、鸡鸭鱼肉、干果杂货……使家里的储物柜堆得满满的。就连从来不爱吃零食的奶奶也从储物柜里拿了一包饼干放在房间里。
在大年三十白天,我们全家还忙里忙外地贴春联、粘年画、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有点儿累,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乐开了花,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令我这个吃货最开始的莫过于是大年三十晚上的这一顿团圆饭。这顿团圆饭爷爷奶奶烧了很多菜:冬笋炒腰花、清炖土鸡、羊肉火锅、清蒸鲑鱼……每一道菜都是那么得丰盛,每一道菜都是那么得美味,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真是令人垂涎三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尝尝。在吃饭的时候,我与家人们一起喝起了饮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家里到处洋溢着幸福与温馨。饭后,大人们还给了我压岁钱,我乐得合不拢嘴。
看着家人过春节,使我不禁想到了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所写的千古绝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真希望在生活中能够月月过春节,天天是新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7
春节传说之一: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叫做“桃符”。
到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结尾:唐朝以后,除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8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
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04-24
春节习俗的作文04-19
春节的习俗作文05-29
春节习俗作文05-28
春节的习俗作文09-10
春节习俗作文05-26
春节习俗的作文12-13
春节习俗作文10-31
春节习俗作文11-01
春节习俗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