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3-01-09 17:09:39 梓薇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在昆明过春节,真该好好了解一下老昆明的过年习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 篇1

  过“小年三十” 小年过完过大年

  昆明人有两个“三十晚上”,“大三十晚上”就是除夕,而这“小三十晚上”就是北方称作的辞灶,又叫做“送灶君”、“南糖节”,一般人喊做“过小三十晚上”,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对象是灶君,像供在厨房灶头,像上书“东厨司命定福府君”,每天饭前都要敬三柱香。

  贴唐诗——沿街读来妙趣横生

  汪曾祺先生曾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他在昆明过春节的亲身经历:昆明较小的店铺的门面大都是这样,下半截是砖墙,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板,早起开门卸下木板,收市后上上。过年不卸板,板外贴万年红纸,上写唐诗各一首,此风别处未见。初一上街闲逛,沿街读唐诗,亦有趣。

  年三十——铺松毛,买水仙花,一室清香

  铺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据说源于彝族兄弟对松树的崇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昆明物质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过年过节较难找到人多使用的桌椅板凳,地上铺满青松毛,全家便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此外,按照习俗,从大年三十开始,家里是不能扫地或是倒垃圾的,因为怕把“运气”扫走了,所以铺上松毛还有“藏住财运”的作用。

  水仙花则是装饰应景之用,因为水仙花每年只有在过年期间这一次开花,而且花开芳香四溢、姿态迷人,所以受到了很多家庭的喜爱。以前在景星花鸟市场就有很多售卖水仙花的,许多大妈们为讨吉利,还专门要挑选有6个或8个花苞的。

  年三十——吃长菜 清清白白长长久久

  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老昆明人爱吃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菜发酸了就加许多辣椒进去。长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如蒜苗、青菜等等,都要完整的煮。

  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年菜煲,里面有猪骨头、酥肉、蒜苗、青菜,自己喜欢吃的菜都可以放在里面煮。

  吃年夜饭前先祭祖

  祭祖的菜肴必须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鱼,表示清账、有余。祭完祖后,孩子们给长辈行礼要压岁钱。然后,放爆竹、贴门神和春联。爆竹点燃后,响声不能中断,中断了会断了财气,一旦发生这种中断,必须立刻点响备用的另一串。

  除夕贴门神——大鬼小鬼进不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政府下了个命令,门神改为岳飞、戚继光,表达云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决心。

  这个“官方意志”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护,政府也印了大量门神图发放,一时间,老昆明的家家大门上都是这两位民族英雄威风凛凛的形象。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政府下了个命令,门神改为岳飞、戚继光,表达云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决心。

  这个“官方意志”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护,政府也印了大量门神图发放,一时间,老昆明的.家家大门上都是这两位民族英雄威风凛凛的形象。

  “翻梢”守岁——来年翻身时来运转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生活的7年间,就经常见到春节期间在街边“赌赛劈甘蔗的场景。”

  另一个与甘蔗有关的年俗是“翻梢”,翻梢是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颗甘蔗把门顶起来(有人家会用到两株甘蔗,代表好事成双)。年初一时,把甘蔗的梢翻过来,意味着新一年“翻身”。

  大年初一吃饵块——小小饵块寓意大

  昆明人过年一定要吃炒饵,这碗饵块非常讲究。首先饵块大多是自己做,用好米泡上四五个小时煮熟后,用“对”舂出来,舂饵块的“对”很大,要用脚踩,舂后揉成圆圆的筒状,晾干后用松毛捂起来,不让它干裂。

  做饵块很麻烦,所以常常是几家合在一起做,一次做很多份送亲戚好友,一般是今年我家做你家就不用做,明年你家做我家就不做了。所以,小小一筒饵块里,包含了你敬我我敬你的人间情意。过年的这碗饵块是用老腊肉、腌冬菜、青豌豆、甜酱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喷喷,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

  大年初二迎财神——来年财运滚滚来

  大年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财神的日子,一早需买“发烛”——过去引火的木片、纸元宝,特别是昆明特有的“元宝鲤鱼”供在财神面前,以图一年财源广进。

  大年初五不串门——避开晦气新一年顺顺当当

  传说这天最怕“破五”。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另外还有妇女不能用针缝纫、不能打碎东西等诸多禁忌。

  过了初五这天,很多过年时的禁忌就打破了,故而称此日为“破五”,可以扫地,过年关门的店铺可以营业,妇女也可以用针缝纫了。

  初七初九赶庙会——不做宅男宅女

  每年初七,昆明西坝东岳庙会举行庙会,昆明人就到金汁河边拜神烧香,其实也是郊游。过年总不能天天都在城里“宅”着吧?庙会上还支起秋千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们也借机寻找意中人。

  不过,更热闹的郊游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鹦鹉山上举行庙会,庙会的摊子还延伸出好几里地,有各种杂耍表演、打把势、高跷、耍狮子、对山歌、唱小调。旧时昆明人赶金殿庙会,都是自带饮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唤友,一片热闹。

  大年初十赏灯会——昆明人也过夜生活

  正月初十之后,每天晚上,在正义路一段,一到夜里,灯火辉煌。灯会一直热闹到元宵节,老昆明人说“元宵”的意思就是“年过完销假”了,这天老昆明人才会撤去过年期间的神台及供品,晚上煮元宵吃。

  传说,元宵的名字和云南还有点关系,说的是民国袁世凯称帝,觉得“元宵”这个名字对他不吉利,下令改称为“汤圆”,但云南人就不改,护国起义一枪把袁世凯打下马来,应了“元宵”的音。

  元宵要“偷青”——剩男剩女忙脱光

  网络版的偷菜游戏竟存在于旧时的昆明,这就是偷青。“偷青”(青、情同音),偷了“青”就不再是“剩女”、“剩男”。说的是没有结婚的昆明男女要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去别家的田里偷点菜回家,之后便能够“脱光”。

  民国年间,“偷青”变成了大规模哄抢昆明郊区菜农栽种的农作物的活动,惹出不少纠纷,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这都怪老昆明人玩得太嗨,以至于这个民俗毁在了昆明人自己手上。

  封门——送走烦劳

  过去的一些老昆明人家还有封门习俗,即在大门外左右两边墙上贴印有招财童子骑龙马的封门纸。封门后,任何人都不会再随意出入了。

  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封住院里的水沟和井,当晚也不能再向沟中倒水,向井中打水。据称,这是人们以此送走一年的烦劳,要在新旧交替之时,让自己得到片刻的休息。

  正月十六送百病——新一年身体安康

  老昆明人“送百病”,就是由老人带着全家人找个十字路口焚香,老人问疾病送走了没有,大家答“送走了”,所有人再走另一条路回家,不能原路返回。

  老昆明人说,在新的一年这样做了后,所有曾经的疾病、灾难,就这样永远不会回来了。万象更新,周而复始,过年到此也就正式过完了。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 篇2

  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昆明人尤其看重春节。临近春节,家家都在置办年货、打扫房屋、添置新衣。春节是中国一年最终的盛宴,是新的一年美好愿望的起点。是忙碌一年家庭成员团圆的时点。

  置办年货是过年的重要工作,旧时老昆明人的年货大致有几类:吃的除了肉菜果蔬、糕点糖果,还必须准备大量的饵块、米花团。用的有鞭炮、香烛、春联、门神像等。与众不同的是,老昆明人过年还需要大量的松毛、松枝。

  在吃年夜饭前,将松毛撒在地上,松枝则插在院子里、门前,这叫“松蓬”,象征新的一年清吉平安,这个习俗在全国只昆明独有。

  昆明年夜饭的重要菜是“长菜”,寓意“长吃长有,长长久久”。通常又叫杂菜,是将白菜、豆腐、青蒜、韭菜、粉丝、腌肉、酥肉等荤素放在一起煮,一锅乱炖。春节期间的几天都煮了再吃。老昆明人家春节期间就吃饵块,炒饵块、煮饵块、甜饵块,就着一锅长菜汤,直到长菜汤发酵发酸。

  除夕夜的年夜饭前,老昆明人先要供天地,祭祖先牌位,祭祖的菜肴必须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鱼,表示清账、有余。

  然后放爆竹贴门神春联,爆竹点燃响的声音不能中断,中断了会断了“财气”,一旦发生中断时,立刻点响备用的另外一串。

  做完这些才能入席吃饭,年夜饭的'菜肴琳琅满目,年菜不是太固定,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得有条完整的鱼——连年有余,讨个口彩。但传统菜是:长菜(鸡、肉、火腿、香肠、酥肉,筒子骨,苦菜、芹菜、白菜、葱、萝卜、蒜苗等),八宝饭,整鱼,整鸡,炒饵块,千张肉,粉蒸肉,蒸蛋卷,青蛙抱玉柱,藕圆子,炸干巴,火腿夹乳饼,烤鸭,滇味凉米线,油焖大虾,炸花生(或者荞丝)。

  在昆明村里的杀了年猪,老昆明传统的“猪八碗”菜肴自不可少,很多人家还要烧起滇式火锅——“炊锅”,煮上白菜、豆腐皮、木耳、蛋卷,热热和和地开吃。

  吃完年饭,用一根甘蔗根部顶住家门封门,开始“守岁”。“守岁”是一家人在忙碌一年后,阖家团圆,专门用这个时间来好好沟通交流的一个很好的习俗,家事国事天下事,老人子女小孩子,围坐一起,度过一年的最后一晚,其乐融融。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 篇3

  初一子时,也就是凌晨0点,新旧年相交,妇女要到厨房灶前,供上点酒茶糖,把新的灶王爷画像贴起来,迎灶王爷回家。男主人则要把顶门的甘蔗翻过来,叫“翻梢”,赌场中称钱为“梢”,也就是“翻本”。甘蔗甜甜蜜蜜的味道,预示着新的一年发财加甜蜜。

  初一,蒸一笼米糕大家当早餐,称之为一年比一年“高”。初一不剃头、不泼水、不扫地、不动菜刀、不讨债。老昆明人一起床换上新衣,查查老黄历,看喜神在哪一方,向喜神行礼。

  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财神的.日子,一早将纸元宝,特别是昆明特有的“元宝鲤鱼”供在财神面前,以求一年财源广进。

  初五,忌串亲访友,不准串门。到了初五,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妇女不能用针缝纫、打破东西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初七,到了正月初七,举行庙会,其实就是郊游。

  初九,金殿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鹦鹉山一座山上,庙会的摊子延伸出了好几里地,有各种杂耍表演、打把势、高跷、耍狮子、对山歌、唱小调。旧时昆明人赶金殿庙会,都是自带饮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唤友,一片热闹。

  初十,正月初十之后,昆明灯市开始,每天晚上,一到夜里,灯火辉煌。水景灯、走马灯、宫灯,各种彩灯聚集,游人观灯购灯通宵达旦。

  正月十五:灯会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昆明人说“元宵”的意思就是“年过完销假”了,这天老昆明人才会撤去过年期间的神台及供品,晚上家家煮元宵吃。

  正月十六:正月十六晚上,老昆明人“送百病”,由老人带着全家人焚香找到十字路口,老人问疾病送走了没有,大家答“送走了”,所有再重新走一条路回家,不能原路返回。老昆明人说,在新的一年这样做了后,所有曾经的疾病、灾难,就这样永远不会回来了。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 篇4

  年货备得齐

  昆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俗是,要在房梁上挂一个大大的米花团,上面画上各种花纹,最常见的是写一个“福”字,倒挂起来,如彩灯一样,寓意喜庆。说起米花团的味道,周家骅摇了摇头:“这米花团特别硬,吃的时候很费力,要用刀子将其剁开才能吃。现在一些老街子还见得到。

  年三十团圆饭苦菜不上桌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要在祖宗牌位前供奉香橼和佛手这两种水果,有拜祭祖宗之意,也有敬佛礼佛、期待结下良缘这样的心愿。拜祭了祖宗之后,才能吃团圆饭。

  说到年三十的团圆饭,就不得不提“猪八碗”。农村里杀了年猪的往往都会按传统做出琳琅满目的佳肴,有千张肉、炸黄条、煮白肉、宫爆肉、回锅肉、小炒肉、红烧肉等,统称“猪八碗”。虽同为猪肉,但是因为做法不同,因此吃起来也不会生腻。

  除了“猪八碗”以外,鱼、长白菜和青蒜都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的餐桌上必须有鱼,并且最好是一条完整的鱼,寓意年年有余。长白菜可以和萝卜一起煮,萝卜切成圆片,类似铜钱形状,若是谁吃到萝卜就相当于吃到了铜钱,那是一个好兆头,而长白菜则意味着“长命百岁,常吃常有”。青蒜炒肉则意味着要对过去的一年进行“清算”和整理。但是,这天晚上唯独不吃的就是苦菜。这些菜肴,皆是取其谐音,并非迷信,不过是讨一个好彩头之意。

  年三十晚上是全家大团圆的好日子,这种团圆比中秋节更加隆重,因此全家人(除了小孩)是不睡觉的,这也叫守岁。守岁其实是“守祟”,传说是因为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吃小孩子的心肝,大人们为了守护小孩,不得不彻夜不眠。

  “从下午五六点到子夜12点,人们就开始不停地放鞭炮,气氛十分欢腾热闹。放鞭炮的*俗也是源自对‘祟’的驱赶,不过鞭炮里的硫磺对驱赶鼠害虫疫也有一定的作用。”周家骅说出了自己对于鞭炮的看法。

  另外,在守岁的这一晚,街头会有舞龙耍狮的表演供市民们欣赏。据周家骅回忆,舞龙最多的地方是桃源街和青云街,龙灯队爱在这些人多热闹的地方表演。“当年耍得最好的龙狮队要数‘两广消防队’了,那些大狮头憨态可掬,摇头晃脑地十分招人喜爱,几乎每一家门口他们都要去舞一下。”周家骅说起来还是神采飞扬,仿佛还置身于小时候龙飞狮斗的欢天喜地里。不过,他似乎也有几分遗憾:“不过,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免去给龙狮队放鞭炮和发红包,我们只能关起门来,从门缝里偷看表演。等到人家走远了以后,我们才敢开门观望。”旧时因为没有其他娱乐条件,看龙狮大赛几乎是老昆明人最愉快的事情了。

  大年初一不能花钱

  大年初一一大早,首件事就是“翻梢”,昆明人在备置年货的时候会挑一根长长的甘蔗,带回家倒置在门后,进行“封门”,待到大年初一一早将其翻梢,取“在新年收入翻梢”的意义,这也是昆明这边最为特别的一个年俗之一。而家里妇女一般会早起蒸米糕,米糕最表层是红糖,吃米糕寓意年年高。而大部分人早起会到圆通山看日出,周家骅说:“过去站在圆通山上一望无垠,能看到天边,很多人都是去迎接新年的第一缕光。”

  初一当天会吃得比较节省,老风俗规定那一天不能动火、不能动刀、不串门、不走亲戚、不惹是非、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特别忌讳“死”字。而在饮食上,午饭吃糖煮饵块,有的家庭还会放上白酒或者蛋花,意思就是甜甜蜜蜜,几十年过去了,周家骅老人至今依旧保留着这个传统。除了年糕和糖煮饵块,这一天都是吃现成的食物,也就是大年三十剩余的饭菜。另外,初一不能花钱,老的说法是初一花钱,一年都在花钱。总体说来,大年初一给人一种很俭朴的`感觉。“初一是一年中最节省的一天。”周家骅说。

  大年初二走亲访友

  昆明人从初二开始就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饮食上则吃得更为丰富,主妇们把年前备的年货能用的都拿出来大显身手,有兔子、鹅,甚至海鲜。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炒饵块。炒饵块,也就是“大救驾”,需要有鸡蛋、木耳、韭菜、番茄和火腿等配料。

  而这样的状态,要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七,当然,经济拮据的家庭一般就过3天,而按农村的说法则是要到正月十五年过完才出去干活。

  正月十五吃包心汤圆

  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做包心汤圆,吃完汤圆这个年过得也就圆满了。过去,昆明最著名的就是四喜汤圆,馅里有花生、豆沙、芝麻等。

  另外,赶街灯也是一个传统*俗,在文明街、景星街一带可以看到张灯结彩,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白兔灯,能得到白兔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而在农村,则是请剧团的人到村里唱传统的滇剧花灯、京剧等,那时候的表演有点像现在的“文化三下乡”。

  过完正月十五,整个年也就结束了,大家恢复正常生活。

【昆明市过年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05-11

过年习俗08-24

过年习俗08-24

春节习俗07-25

山东过年春节的习俗12-27

过年的习俗作文02-05

春节习俗作文05-26

春节习俗的作文09-24

春节的习俗作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