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过年春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2-02-15 10:05:17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邵阳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所有传统节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邵阳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欢迎阅览。
湖南邵阳春节的风俗
在邵阳一般是农历腊月29才开始进入真正的过年。
【农历29晚——团年】
农历29晚上是老家真正的“除夕”。要是严格照国家法定放假时间,在外工作的人是赶不上过年的,年30往回家赶的话,家人人会觉得初一回家没区别。农历29这天晚上,全家要“团年”,是全家清理人丁的时间。无论你在什么地方,这天晚上你得赶回荚冬不然一家就有缺憾。假如你在路途中,无论多晚,全家人要等到聚齐才能用餐。
【30和初一早上——过年】
这两天,早餐就是正餐了,中晚餐是很随便的。一年最后一天和第一天的早餐都要在天亮以前完成,是什么文化原因一直没打听清楚,有人说是寓意“越吃越亮”,我以为不会这么简浅。这两餐十分隆重,一般家中主厨的人要在早上5点左右起床做菜煮饭,6点左右叫醒全家老小,然后点烛上香,开始供神、供祖先等等,在供神的时候家家都要燃放鞭炮。
讲到鞭炮,在老家是不可少的。从前日子穷,有些家庭连过年的肉都买不起,但也会买一大挂鞭炮在这个时候放。现今经济条件好了,这事可是变本加厉了,家家的鞭炮(还有雷炮)放得震天响,并大量燃放湖南的特产焰火和礼花。
一般到了早上五点半以后,各乡各村的炮火会燃亮天空,而实际上整夜炮火是不中断的。供完神、放完炮后,全家便开始饮酒、吃饭。在吃早餐(年饭)的时候,非本户人丁决不能进来,否则就是被“撞破年门”,一年多难。所以一般是关上堂屋大门后才吃饭,吃完了才开大门。犯此严重错误的一般是小孩,特别是从前。由于小孩喜欢捡鞭炮、放鞭炮,一兴奋就不管谁家了。加上从前几户人共一座房屋的情况较多,小孩常串门,所以没管住“犯事”的更多。
【正月十五以前——拜年】
拜年也是有讲究的,初一是家族串门拜年,只要同村同姓的晚辈(辈份为主,年龄这辅)都要尽量往辈份长的家往串门问好。我的辈份大,故辈份小的七、八十岁的老人见了我也要说给我拜年之类的话,而我则不能说给他们拜年,只能以祝福语代替。给亲人拜年的次序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无论父母住多远,只要分了荚冬儿子也要在初一天亮后放着鞭炮、带上礼物往拜年的;初二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日子,初三则给姑姑阿姨等拜年。现在固然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这个顺序。
拜年放鞭炮确是老家一大特色。除了前面说的在自家燃放鞭炮外,晚辈在往给长辈拜年时也要燃放鞭炮。首先是放雷炮(就是一个一个点燃扔着放,非常响的那种)。雷炮一般在间隔拜年“目的地”几百米以远开始放。除了喜庆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提前告知主人有人来拜年了,以便做好迎客预备。在湖南山村之中,没有北方那种同一的进村的路口,谁家客人到可以看得见,而是四面八方均可进村,往往只有客人进了家门才能知道。而过春节是比较隆重的一,当客人到了家才知道而没出门迎接是失礼的。有了鞭炮就不同了,村里的人只要凭东南西北方向的雷炮声和响起的时间,不出门查看就基本能判定是谁家的客人到了。比如:我家女婿离我家大概2小时路程,从后山来,那么正月初二11点左右后山响起雷炮声,八成就是我家女儿女婿来拜年了,全村人都会这么判定,就会出六张看。到了家门口几十米,拜年的客人还要点燃鞭炮,一直放到长辈的堂屋中往。往往鞭炮的多少还代表拜年者的虔诚度和经济实力,因而也成了攀比现象。(在湖南衡阳则正好相反,是被拜的长辈燃放鞭炮接晚辈,也要放鞭炮送行)。
习惯城里生活的人一到老家过年,比较难对付的是两个主要的年饭,即三十、初一的早餐。由于没天亮就起床,睡意朦胧不算,饮酒吃饭没有胃口,并且吃的还只能是白米饭加大鱼大肉,哪能吃得下?更可怜的是孩子,睡得香香的非得硬从床上拖将起来,由于吃年饭所有人都要上桌。我家女儿从前回爷爷家过年就说不吃饭、不放鞭炮、不起床,我警告她这事没得商量。这是风俗,说得好听些也是非物质遗产、是使我们生活丰富多采丰富多采的文化。就是出于对几千年承传下来的文化的尊重和一份传承责任,也必须依程序办事!否则,今后过年,全中国只有“打牌睡觉吃饭”,想看个新鲜也没得看了,多单调。
【正月十五以后——接老客】
由于在正月十五以前属于“拜年”阶段,是老长之辈在家坐堂、年轻子弟上门拜年,所以老人们没有走动、也不能走动(否则叫拜年了,逆了辈份)。但是一年总有个走动开始,这便是十五以后的“接老客”,这个时期则以年轻人坐堂而老人们走动了。通常晚辈会派子女或亲身再上门一次接请(以前没有电话,路途可能又较远,也有拜年时就说好哪一天的),把所有的长辈都接到家里来款待一天。实际上,这中有个矛盾是线性规划的理论也是难以解决的,就是你总是无法请到所有的老人和长辈,由于长辈会有很多晚辈同时相请。
我家老爷子对此有过比较深刻的评价,说:过年总是老的分歧算,一是要发压岁钱,二是拜年时要做饭给年轻人吃,三是接老客时吃大家剩下的。哈哈,真是,以前大家都穷,过年的一点点东西一直吃了留、留了吃,要攒到接老客。但又没有冰箱,到了按老客的时候,一些菜差未几快坏了。好在现在不必了,365天只要有心情,天天可以过年,天天可以接老客。
相信全国各地过年的习俗都会有所相同,也会有所不同吧?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祭祀祖先,又或者拜年拜节等等的形式都会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
拓展内容
邵阳,古称宝庆,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越岭逶迤
东、南,雪峰山耸峙西、北,资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中间为丘陵盆地,东与衡阳为邻,南与永州和桂林接壤,西与怀化交界,北与娄底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24平方千米。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其中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邵阳市常住人口为6563520人。
邵阳历史悠久,名传潇湘。境内早在商代即有先民繁衍生息,西汉初置县,历经昭陵、邵陵、邵阳、敏州、邵州、宝庆,最后定名为邵阳。清代,宝庆府城资江绕郭,邵水穿城,环城墙炮台林立,加之山环水复,攻之不易,留下“铁打的宝庆”美名。
【邵阳市过年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07-25
过年习俗08-24
过年习俗08-24
山东过年春节的习俗12-27
福建春节习俗02-07
山西春节习俗01-10
天津春节习俗03-10
福建春节的习俗02-23
甘肃春节习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