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过年春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2-03-11 15:07:59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朝阳市过年春节习俗

  大家都知道,一个春节习俗要流传下来肯定有它的原因,一个习俗不可能毫无缘由能够流传几千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朝阳市过年春节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阳市过年春节习俗

  春条

  “春联”家族中的一员,剪裁做春联的红纸剩下的边条,用它写成吉祥颂词,贴在炕(床)边的墙壁上。在朝阳的很多家庭,如今依然保留着腊月二十四贴春条的习俗。

  挂钱

  门上的横批下面贴的类似窗花的工艺品。

  一般贴三层,表示钱多钱厚。窗户上贴绿色挂钱,意思是不会得眼病。一般和春联、春条同在腊月二十四挂。

  秧歌进村

  本村或外村组织一组秧歌队,踩着鼓点挨家扭,领头的说些拜年的话,东家给赏钱,队员谢赏,狠狠扭上几下,领头的报赏钱的时候都要大声地把数目翻一倍。

  秧歌汇演舞动正月

  2月25日,农历正月初十,朝阳县贾家店农场生态旅游度假区锣鼓喧天、欢声雷动,贾家店农场2018年春节“感受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秧歌汇演拉开帷幕。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载歌载舞,共庆新春佳节。

  汇演现场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唢呐声,一支支秧歌队伍依次在广场上拉开了架势,扭起了欢快喜庆的东北秧歌。围观的群众自发将广场围成了圆形,中间空出的部分作为表演的舞台,一个个秧歌角色身着艳丽的服装,左手拿着手鼓或方巾,右手舞着飘飘洒洒的扇子,就像戏台上的演员,有彩衣蹁跹的千金小姐,也有风度翩翩的公子小哥;有身披铠甲背负令箭的将军,也有粗布麻衣头发斑白的老妪……生旦净丑,形态各异。虽然装扮不同,但是却队伍整齐,步调一致,人们随着鼓点的轻重,两只手上下翻飞,身子也随着节奏舞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高跷

  在众多的秧歌队伍当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七台营子村的高跷了。与普通的地秧歌不同,高跷秧歌要求角色在表演时双脚踩踏约60公分的木跷,因而增加了秧歌的难度和观赏性。

  虽然站在60公分高的木跷上,却丝毫不影响演员们的表演。平日里庄稼院的干活能手,涂上油彩,穿上戏装,绑上木跷就摇身一变成了民间艺人,一颦一簇尽显东北秧歌诙谐、豪放、泼辣、幽默的特点。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但是扭起秧歌来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却不会显得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伞头

  “秧歌队队演村农,花鼓斑衣一路行,东社穿来西社去,入门先唱喜重重”,一阵急促的锣鼓点过后,高跷队伍中的“伞头”走到空场中央,开腔演唱到。伞头是一支秧歌队的统领,通常右手执花伞,左手摇响环。其主要职责是指挥全局,选派节目,带领秧歌队排街、串院,并代表秧歌队即兴编唱秧歌,向外界答谢致意。

  秧歌汇演随着太阳的落山也渐进尾声,与比赛不同的是,汇演只是交流表演,并没有根据表现分出名次,通过一下午的交流演出,各个秧歌队伍既是演员又是评委,集百家之长于一身,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力求将传统的民间习俗继续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黄河灯会喜迎元宵

  作为辽西地区的又一特色民俗,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三,建平县朱碌科镇的“黄河灯会”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小房身村黄河灯会

  黄河灯会在当地俗称“跑黄河”。据记载,这种习俗是在明末清初时传入,当时陕西、河南大旱饿殍遍野,许多灾民无法生存,只好闯关东某生,在灾民迁徙过程中,就把当地的“跑黄河”习俗带来并传承下来,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像往年一样,一进入正月,会首杨占林便组织本村村民出资出力,在平日里买卖交易的集市上用秫秸、竹杆、木桩等布成12连城的“黄河阵”,28日下午正式完成。

  黄河阵平面图

  为了不让入阵者因迷途而乱窜乱跨栏杆,防止撞倒秫秸而引起火灾,还指定了专人维持阵中秩序,确保“跑黄河”顺利进行。 夜幕降临,会首点燃灯火,宣布灯会开始,即刻鼓乐、鞭炮齐鸣。秧歌队伍首先进入阵内,随后是跑黄河的居民。人们在黄河阵中沿着曲曲弯弯的跑道奔跑、起舞,形成一股人的河流、乐的海洋。

  小房身村黄河灯会

  在“跑黄河”时,还有“偷灯”和“偷旗”一说。人们在“跑黄河”的过程中,可以将放置在秫秸捆上的灯或者旗子取走,带回家中让没有机会参加“跑黄河”的亲友也共享快乐,又能祈求庇佑,祛除邪祟,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早年有这样一种说法,黄河灯会不办则已,欲办必须连办3年,中间不许间断,否则均视为不祥。但是现在,“跑黄河”中的迷信色彩已十分淡薄,黄河阵早已不是斩妖除魔的阵法,而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丁兴旺的场所,其有益于人们体力、智力锻炼的娱乐形式仍被继承下来,成为人类文明、和谐、进步的象征,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价值。黄河盛会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人在元宵节中不可缺少的群众性民俗活动。

  除朝阳建平外,还有朝阳喀左、阜新县都举办这一活动。

  无论是秧歌汇演还是黄河灯会,都仅仅是辽西地区春节传统民俗的一个剪影,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在一代代人的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同时,这些传统习俗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朝阳市过年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07-25

过年习俗08-24

过年习俗08-24

山东过年春节的习俗12-27

福建春节习俗02-07

山西春节习俗01-10

天津春节习俗03-10

福建春节的习俗02-23

甘肃春节习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