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22 07:18:55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xxx年10月12日第一片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xxx市第七小学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研室何德春老师还有市七小教育校长周凤兰,七小教研室主任杨建华。

  还有片区组长、市三小校长王剑、还有市三小,市六小,榆树沟学校,硫磺沟学校,大西渠学校以及有色金属学校的老师,大家济济一堂,共话研讨。

  今年我市小学英语研讨工作将继续以课堂研究为中心,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共同设计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市七小的叶生翔老师和有色金属学校的努尔老师为大家精彩演绎了两节课。

  她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身边的教学资源,肢体语言,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构思和设计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有不同作用。

  现场教师的点评集思广益,教研室何老师的点评给我们指点迷津他对“同课异构”的精辟阐述和思考为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教研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又像沙漠中的一滴甘露,沁人心脾,受益匪浅,为了努力推进“同课异构”研究向纵深发展,让我们今天的心得,成为明天教学的自觉行为。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

  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两名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授课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两名教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听课教师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两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听课教师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听课教师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各位教师受益匪浅,让听课者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两位教师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

  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总之,这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3

  20xx年11月16日,我校召开了“同课异构”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首先由二年级xxx和xx两位老师分别讲了同一节语文课《贺年片》。虽然是同一节课,但由于教者不同,思路不同,所呈现的课堂结构、课堂风格风格等完全不同。这就让我们理解了“同课异构”的含义。

  为什么要“同课异构”?通过观摩,我们不难比较:就拿xx老师的`课来说:她注重了朗读,并采用以读代讲法来理解诗歌,让孩子在美美地朗读中,领悟小诗歌的内涵。并且在整个课的设计中,还渗透了一些新的理念:如:“学习力的培养”、“快速阅读”等。但由于缺乏经验,时间没有把握太好,提前结束了这节课。再有由于读得不够充分,读得方法没有指导到位,导致学生情感没有上来。那么戴老师的课相比之下就成熟了很多,首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就很好,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还有,戴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让孩子自学二三小节的创新,很受学生喜欢。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诗的意思,也很直观地记住了诗的内容,使课堂达到了高效。当然,由于内容过多,使这节课没有在四十分钟之内完成,这也成了这节课的遗憾之笔。

  总之,“同课异构”真的能让教师很直接,很快捷地在教学中取长补短,使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再是空喊,也为学校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4

  本周我们七年级进行了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格,老师们受益良多。

  一、下面对本周的情况总结如下:1、

  每位教师的课堂目标能够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细致分解,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周建华老师的学习目标分解到位,环节清晰,完成情况非常好。

  2、

  针对每个目标,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例如:让学生读背,默写来实现记忆目标。蔡宏伟、许丽娟老师围绕着学习目标,不停的进行强化记忆、强化练习,达到完成目标。

  3、

  教师针对目标设计一些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李延成老师的课堂对do/does的应用,设计了三类练习题。(1)有补全对话(2)有两人一组对话,(3)用动词适当形式填空。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练习。

  4、

  检查方法多样。有对桌互测,白板展示,教师抽测。1,2号学生到对组抽测等,是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学习中。范春红老师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检测,注重实效。

  5、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苏银萍老师的课堂学生积极踊跃,老师的方法层次不穷。

  6、

  课前演讲形成模式,充满激情。

  二、同时,也存在共性的不足之处:

  1、课堂上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是“三定”体现不够

  明显。

  2、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应多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方

  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尾目标反馈不够到位,反馈反思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应

  该具体,使学生能明白本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4、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备充足一些,要多注重细节。

  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控没有做好,这和之前的备课时有很到关系的。

  5、激励学生。教师如何变用不同的激励话语,不同的激励方

  法来激励学生,这点需要老师们多多学习才对。6、在“让学生做思维的主人”方面多下功夫,多想一些方法

  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的大闹动起来。我们坚信:这样的活动,对提高课堂效率,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5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教学科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多维角度、迥异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同课异构”活动应当在各个层面展开。

  一、校内同年组同学科的异构活动

  这是“同课异构”活动的最基本层面,是学科教研组的主要教育科研行为。

  在教研组领导下,确定“同课异构”集体活动年级范围、承担者、课题、时间。之后,组织示范课承担者研究教材,按照各自教学思路,设计风格各异的教学预案,再拿到教研组活动中进一步讨论,求同存异,听取其他同仁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预案,然后登台实践比较。课后马上组织教研组活动,分析总结,并在其他年级加以推广。

  九十年代初,鉴于学校当时高中语文后继乏人,青年教师亟待迅速成长,于是,在笔者组织下,在陇西一中高一年级组确定姬涛、范治文、李世雄三位初登高中讲台的教师,以朱自清的《绿》。为同一课题,承担组内对比课,也就是今天说的“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当天,示范课教室,密不透风,不仅本学科教师、而且其他学科教师,都竞相观摩活动,在学校产生了极大反响,激活了当时学校沉闷的教育科研空气,当为全县“同课异构”的肇始行为。

  再后来,陇西二中政治组,也锐意进取,坚持多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锻造了一支过硬的学科队伍,打造出了在全县高中教育中叫得响的学科品牌。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此类活动,成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

  二、校际间的“同课异构”科研行为

  加强校级交流,形成城乡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区域内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方面,校际间的.教学观摩自然是惯常之举。但若要有所创新,还更要在“同课异构”四字上多做文章。

  它会使很常态的工作变得不“常态”,它会使校际间的教学观摩更具有预设性,更具体、更有策划色彩,更富科技含量。

  我县曾有过一次极为成功的这样的城乡互动活动。陇西二中政治组和陇西县渭阳初中这样一所农村学校,以七年级政治组为活动年级和学科,两校参与对比课的教师跟随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进度,以同一教学内容单独备课,然后在该年级不同班级上对比课。之后,参与活动的两校教师说课评课,比较异同,总结经验。活动获得极大成功。活动形成了很好交流,农村教师质朴踏实的教学风貌、城里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影响。

  三、跨区域的“同课异构”科研行为

  要使教育科研有宏大的气象、高远境界,仅有以上做法是远远不够的。不管县域内的互动交流多火热,还是视野受限的。要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更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能走出去,向全国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学习;要请进来,引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流名家传经送宝。近年来,我县大兴教育科研之风,先后组织不同学段教师远赴山东、江苏等地,学洋思、学杜郎口、学衡水;我县还多次邀请山东杜郎口中学、广文中学、昌乐二中、江苏洋思中学专家名师来我县传经送宝,互动交流。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6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上段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授课者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主动获取知识。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较严重,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个别课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为同学对老师全新的课型感到惊讶、木讷,回答问题好象是背下来的固定答案。

  5、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迷惑不解。

  优秀教师有

  语文:于翠萍 张百艳

  数学:刘秀玲 傅秀华

  英语:葛德芬 郝明玉

  理化;孙 娜 马立杰

  常识:褚秀梅 张效芳

  北孟一中

  20xx年12月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7

  20xx年xx月xx日,在教科室和教研组的组织下,高一政治备课组三位老师即孔老师、文老师和孙老师,就《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从三位老师课堂上可以看出:

  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具体在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都有所差异。虽然他们课堂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具体来说,文老师的课紧紧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形成本课的一个亮点。孙老师的课,构思上,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新课程理念的巧妙结合,他以声情并茂的课堂点拨,彰显了青年教师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孔老师的课,很好地运用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老师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是一种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很好地达到了学习目标,值得学习。

  通过这三节课和组内的点评总结,引出一些我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师如何变演员为导演。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师如何变单一为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要交流、对话、沟通,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心里话;想做就做,做的最好,教师帮助引导,师生合作,相互促进。

  3、教师如何变牵引为放手。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为不同的学生创设自我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和张扬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使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

  总之,通过这三节成功的同课异构活动,使我组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冲击和震撼!使大家对新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新的认知,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0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上段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授课者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主动获取知识。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较严重,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个别课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为同学对老师全新的课型感到惊讶、木讷,回答问题好象是背下来的固定答案。

  5、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迷惑不解。

  优秀教师有

  语文:

  数学:

  英语:

  理化;

  常识: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8

  “同课异构”字面上理解就是同一授课内容的不同授课方式,具体实践中先让主讲教师设计出教学方案和流程,然后再由课题组的几位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补充,这样一来,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来启发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完成知识内化迁移。下面笔者总结几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践同课异构的心得体会。

  一、课前充分准备,统筹教学思路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教学实践也需要我们进行充分准备。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组织教研组的各位同仁首先帮主讲老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认知“软肋”,才能设定有针对的教学方案;其次要根据实际学情从不同的角度参研教学方案,最后经过商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主讲老师再转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就帮我进行了课前准备:大家分析了目前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集宠于一身,享受权利多而尽义务少,立足这个社会背景和学生实情,王老师强调:我们可以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形象活泼中感受和体会如何去尽义务,也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假如人人都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将会有怎样的后果;李老师指出可以通过多媒体集声影一体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视频更加直观和形象,便于理解和强化记忆;马老师说: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他们独立去设计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各位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观点进行统筹归纳,敲定了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活动异构,把准课堂脉搏

  教学活动我们不能只对思路进行意见整合,课堂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细节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集合众人之力重点对课堂过程和细节进行充分的把脉会诊,立足学生实情整合各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定意见及细节关注。例如,我们在教学《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因为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潜力没有自信,有的学生懒于实践,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是,大家经过对学生这些情况的认知、分析和意见统一,分别提出各自的教学建议,有的说通过讨论法;有的说通过故事法更生动些。最终通过意见整合决定选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来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课是灵活互动的,因此,活动课也是最难控制的,因为学生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不同风格的问题,我们要时时准备应对,这就预示着我们必须能为课堂把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编排,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们都能有所准备。

  如,李老师反应在学该课时,某位学生用故事的分享来说明潜力,故事中说,小时候他被疯狗追着,情急之下竟然跳过3米高的围墙,说完学生便哄堂大笑。这样的问题,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去一味地批评,否则打消大家分享的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于是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他对这次“危机”的应对:高度可能因为当时年岁,没有尺度概念,所以记错了,但是当人在被狗追着的时候的爆发力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平均能力,这就是我们潜能的激发,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小例子。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形象地说明了强大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的规律。

  三、课堂反思异构,迁移学生能力

  课堂异构不仅体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堂细节中,还需要我们在课堂反思中加以完善。在课堂反思中引进“同课异构”有助于大家相互学习,最终达成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具体操作中,授课教师回到教研组利用短时间对刚才的授课过程进行回顾,并分享给大家,首先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比较成功的地方和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然后各位同仁坐在一起从前至后对该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进行参评,大家要不避亲疏、不讲情面,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对授课的整个情节进行鞭辟入里的评议,并指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而授课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各同行的批评和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反思对自己传统的教学风格和一贯的教学作风进行彻底的改进。

  比如,做教师初期,笔者针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总是严厉地指责学生先遵守课堂秩序,等教师讲完再发问。后来在同课异构课堂经验评论和分享过程中,笔者见识和学习了诸如上文李老师等同仁的积极处理方案,认识到不同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对自己错误的做法进行反思和改进,逐渐转变为鼓励和提倡学生质疑问难的互动课堂的教学风格。

  有一次笔者在教学《人生当自强》时,我刚刚说出教学内容的题目,就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唱了一句“我是男儿当自强……”惹得大家轰然发笑,当时囿于教学经验有限,就将这位学生以扰乱课堂秩序进行了点名批评,直到他脸发红,低下头,一节课乖乖地没敢多说话。然而当课后反思阶段,我给大家说了这情况后,许多老师指出我的做法不妥当,这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他那节课虽然乖,但是肯定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马老师教给我以后遇到这类情况该这样引导:听到该男生的歌词,完全可以顺着说:哎!对了《男儿当自强》就是对当时特殊背景下的《人生当自强》的呼唤,而当今社会男女平等了,女生女人也肩负起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先放下歌词,来学一学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自立自强呢!这样因势利导,既缓解了冲突和矛盾,又给足了学生和自己面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活泼参与的精神,一举多得,可以借鉴。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经验,对实践同课异构设定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同课异构就是集合教研组诸位老师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献计献策。如此构建,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条路走到黑”的单一思维模式,建立充分考虑实际学情和知识点各个角度的多角度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契合新课改理念,对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效完成课堂目标有奠基性的作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9

  为了落实中心学校的同课异构安排,也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法特点,研究熟悉语文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加大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和深度。我语文教研组依照中心学校的安排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在第十二周安排八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同上《小石潭记》公开课。语文组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观课、议课活动,学习不同的构思和教法形式,取长补短,教研气氛甚浓。在议课时,大家毫不保留,畅所欲言,共同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快使,使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落到实出,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现将大家议课意见综合评议如下:

  张忠梅老师:朗读教学很成功,能分层次朗读(听读,齐读,分小组读)。板书详尽,突出重点。但有关知识(作者、写作背景中的“永州八记”)介绍过于详细,教师包办太多,会导致学生懒惰习惯的养成。学生没有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老师不说不记。学习比较被动。由于时间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少,这样安排,无疑会加重第二课时的负担。

  张雪蓁老师:课件制作情境创设较好,直观形象。结构紧凑,授课条理清晰,讲析详尽。作业布置能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拓展。但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时间紧,导致对重点的内容点拨不透。如:讲到潭中气氛时,应点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这与作者的不幸遭遇密切相关。朗读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堂课的讲解中,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是一堂优质课、有效课。

  两位老师的课,可谓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教法各异,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课异构是集体备课下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下的不同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多样展示。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同课异构不仅仅是对比,更是交流互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同课异构不仅能让教师拥有更多自我钻研的空间,而且更能激活教研组集体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0

  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按照“同课异构”的基本过程【定教学课题—研究教材—收集材料、整合资源—初次备课、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发现问题)—评课、听取意见和建议(会诊式研讨)—修改原教学设计—再上课—再调整—形成个人成熟教学案例(写出课后反思材料)】教学,选择《政治生活》中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同课异构”。

  【案例一:郑凤霞老师】

  凤霞老师以介绍本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在本书及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播放《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大的开设,使学生对人大制度有更直观地认识。通过一组图示详细介绍各级人大及各级国家机关的关系。由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总结归纳出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在此基础上,以全国人大为例,讲述人大的机构、职权;以选举身边典型的人大代表为例,介绍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及职权。本课的重点放在分析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以实例讲解和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要点。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设计了巩固练习,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案例二:本人】

  以复习旧课作为导入,直接介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有初步了解。通过知识点讲解,分析人大及人大代表的职权,再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本课的重点在于民主集中制,采用的是一点一例的模式,启发学生思考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归纳总结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本课知识框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凤霞老师的高中政治教龄比我长,她的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充实、饱满,内容紧扣时政身边热点,很多事例直接选取于泉州本地实际,学生听了很是亲切,整堂课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踊跃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我本人由于是第一轮上高中的课,对课本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模式,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解释,虽然逻辑结构也比较清晰,但所举事例较多、较杂,容易造成学生混乱,课堂容量小,知识点的讲解难免不够透彻。

  如果说“同课异构”的“构”作为“教学结构”理解,那么,根据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郑老师的教学结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而本人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比较研究法是“同课异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同课异构”课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活动。通过听课和评课等一系列过程,老师们共同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此项教研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研究活动,教师既是学习者、研究者,也将是受益者。通过听不同老师的课,我亲身领略到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到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使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基于此,我对高中政治课“同课异构”有以下思考:

  一、贯彻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意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还给学生,把创造的可能还给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然而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前应先“备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分析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调整、改变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我发现文科班的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稳不是很爱回答问题;反倒是理科班的学生可能是政治科没有高考的压力,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比较关注时政热点,爱讨论。针对文理科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备课选取材料时,侧重点就有所不同。文科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高考例题,经典的材料结合时事背景进行修改,进行讲解。而理科班则可相对灵活一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选取材料,能把问题讲透就可以了。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学生所需,以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像案例一中凤霞老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二、要有与时俱进的资源整合意识

  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要备“教材”,这里的教材不仅仅指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教师参考书,还应该包括与高中政治教学密切相关的时政热点、新闻热点,尤其要适时关注本地、本省的实际,这是政治课生动有趣的重要基础和来源。特别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为课堂加分。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时代感比较强的政治学科,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政热点材料、媒体、诗歌、案例、视频、歌曲等新鲜有趣的材料,创造性地进行使用,对教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在资源使用中,要注意:(1)针对性要强,所使用的资源要围绕主题服务,要能说明问题,不能离题太远。(2)材料要注意典型性,能直奔主题。案例二中,我就犯了资料杂乱不得章法的错误,材料过多,反倒冲淡了主题,重点不突出,时间也浪费了。

  三、要有集思广益的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一堂政治课更加丰富和饱满,更加顺畅。“同课异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会诊式的评课过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会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第一轮上高中课程的老师而言,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主动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在各个教学环节的优点,再结合自身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利于个人的业务成长。

  四、要有化零为整的反思意识

  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每个人都有惰性,再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也会把反思当任务做,再加上自己反思什么不明确,慢慢的,反思成了一种形式,甚至到最后没有反思。同课异构,教师通过备课、钻研、上课、听课、比较等环节以后,对自己教学中的有效环节、无效环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学生学情的把握、细节处理……都比较清楚,反思什么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一个老师一般都不止上一个班,我们不仅可以把自己的课和其他老师的课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班级上的课进行比较,在不断的比较、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积累,化零为整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高中政治课的“同课异构”是老师学习、交流、改进教学的良好平台,我正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学习和反思,在与同事的思想碰撞中,以期不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促进个性的发展。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1

  一、探索中,同课异构明方向

  众所周知,品德课程标准的推进与落实已有较长的一段时

  间,虽然有一定的成功之处,但我们的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却“无动于衷”,置品德学科于次要地位。造成这样的局面,教师是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学个性的迥异,必然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当前,为了提高教师的理念、教学的能力,举办了教学观摩、教学的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各个地方学生的接受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把学来的教学设计生搬硬套地用到个人的.教学中去,却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他人鲜亮的品德课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没有让学生离生活更近,更没有使学生改变什么。而且这种活动具有单向性,教师仅仅是以观摩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没有参与教学过程的体验,没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根本无法将别人的教学设计“占为己有”,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升更是遥不可及。

  因此,“同课异构”成为一种日渐流行的教研模式。它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某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可比性和针对性、双向性和多边性。异构的课堂能培养学生对品德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实践中,异曲同工展风采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同课异构”呢?

  20xx年3月,学校的陈老师参加了丽水市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选择了三年级下册中《我们这样生活》这一课题。而学校里的李老师曾经在县教坛新苗评比中也拟过这一课堂,我们便想到了让她们俩通过“同课异构”这样的方式进行比较性教学。实践以后,异构比较如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两份设计、两种特色,各显风采。她们的教学流程条理清晰、轻松、流畅,学生的认知过程此起彼伏,情感、态度、价值观交融碰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过程。

  三、总结中,累累果实尽丰收

  因为教师的素质不同、学生实际不同、教学条件不同,决定着课堂设计的不同、结构的不同,方法和策略也会不同,所以同课异构极有必要。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禁思考,相对于其他教研模式,同课异构更能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对象为源头,创出教师奇特的灵感,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学生是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学过程的主体,缺少了这一因素,就谈不上教学。平常,我们品德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选什么内容,用哪些教学方式呈现,却忽视了怎样教学才能适应学生的已有的学习实际和学习水平,极少预设学生学习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要改变备课点,从重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在真正意义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去启发、引领学生

  的“学”。

  2.以发展为目标,引发教师智慧的碰撞,催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真正爱上品德课,“爱上老师”就是最为实际的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发展自己的专业,形成教学魅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离不开捕捉信息、自我反思、教学指导。在同课异构中,要经历“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再次评议反思、撰写反思案例”的过程。期间,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建构上注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断更新教学行为,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独立处理,迥异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更让教师在激烈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观点得到历练,理念从中拔节。因此,同课异构可以给每一位品德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个性的机会,使教师寻找到教学的方向,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并扬长避短,拓宽教学思路,发挥其创造性。不断进步、富有特质的教师及其课堂对学生而言肯定有一种吸引力,可让他们喜欢上品德课,乐学品德知识。

  3.以合作为手段,展示教师集体的魅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研究品德教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因为很多教师虽然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面对鲜活的学生,如何贯彻新课程的理论知识、整合教材、选择教法,不少教师都信心不足,犹豫不定,无法找到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便捷之路。如果继续依靠个人苦苦在黑暗中摸索是不可行的。同课异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升华版,它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展开平等的、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借助群体反思,激励教师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和他们为什么做。这种教研模式能让参与者在比较性的研讨中找到实际问题之所在,并各抒己见,扬教学之长,补教学之短,使教师真正把课程教学理念落在实处,真正显现了教师学术的合力。

  总之,“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模式,它强调学生个性的差异,尊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层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本教研氛围,激发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检验同课异构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我们品德教师在同课异构的实践中要进行合理扬弃,积淀智慧,努力创新,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执著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别有洞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2

  20xx年12月15日,在教科所领导的带领下,由平凉七中、四中、八中、十中等兄弟学校的九位教师来到铁中,和铁中的教师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规模之大是平凉铁中建校史上未曾有过的:初中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九门学科全部参与,每门课都由外校教师和铁中教师共同完成。我校的张娟丽、马方方、肖萍、陈茸、仇进宝、任育文、张起和窦旭玲九位教师参与了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执教老师说课,最后的部分是课例点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校提前做好周密安排,按照教育局要求由本校教师按照授课进度确定九门课的授课内容,每门课分别由一名外校教师和一名本校教师分别进行备课。所有科目的课堂展示全部安排在十五日上午的前两节课。我校初中部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授课教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整个教研活动,全校老师从备课到评课都积极投入,热情高涨,

  使这次活动真正起到了查找不足、确定方向的作用。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如下:

  1.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本次活动是由区教育局组织的,九位来自全区不同学校的教师,都是学科教学的名师,在各自所教的学科中都有所建树,这样高规格的的交流分享,对本校的青年教师是一次方向的引领,是一次很好的指导。我校本次参与讲课活动的九位教师中,青年教师有八位,占到总数的近90%,这样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更加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优秀的同行一起备课、上课,共同参与研讨,面对面的指导交流,对上课的青年教师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对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校的'教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每年的校内赛课,参赛选手之间都太多熟悉,很难有新鲜感。久而久之,教师难免会有倦怠感。而区教育局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的教研带来了一缕春风,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我们的教师更增添了激情与活力。例如在语文同课异构活动中,我校的青年教师张娟丽在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备课,潜心磨课,教学设计简约,思路清晰,课堂上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而八中陈海龙老师是崆峒区名师,市课堂教学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几乎全部中学部语文教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就连小学部的语文老师也有近十人慕名向名师学习。他执教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设计独特,课件制作独具匠心,展示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功底和魅力,更是为七年级语文组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活动中,教师带着问题备课,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反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打开了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3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尽快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学期9月份底开始,学校语文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是要求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研读教材,独立设计教学预案,然后分小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学校同一学科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所有学科教师都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操作程序

  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就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中心校辅导站、各基点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1、组织动员: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2、确定备课课题。

  根据教学进度表选择四年级《猫》一课。

  3、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4、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基点校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在基点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辅导站教研员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5、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本学期举行同课异构讲课时间定为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听课,下午在团结点基点听课,并集中研讨交流。要求全校同学科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6、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设计,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教研组内互动评课,要求评课教师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评价授课教师,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要分析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优点要少谈,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通过集体智慧的对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要求

  1、活动人员:本中心校四年级语文科教师必须全部参加本次活动。

  2、活动以基点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除了参加本教研组活动外,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其他教研组的活动。

  3、要求四年级语文科教师都必须思想重视,人人做好讲课准备,体现“异构”的独特性、创新性、全员性,任何教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随意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应付本项活动。

  三、活动成效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还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根据教研室通知精神,我校制定了《新屯中心校同课异构赛课活动实施方案》,按方案的安排,我校于3月15日、3月15日分别举行了三年级品社、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科学的赛课活动。参加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他们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从呈现给我们的课来看,可以说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其中,王红艺老师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以亲切的教态,独特的.语言魅力进行教学,通过操作、演示、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赵新莉老师执教的《我们都是好朋友》,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郑淑艳老师执教的《人娄改变地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采取用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等方法,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掌握知识。

  回顾活动过程有三方面收获:

  1、“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锻炼了教师队伍。

  本次活动对上课的各位教师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对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课异构”赛课活动,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本次赛课活动,同时也是我校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带着问题备课,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反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打开了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3、“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

  参加活动的教师课进提前确定讲课主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理论水平,在公开教学中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通过观课议课,来看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什么好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实现了校本研修。

  存在的不足:

  一:年轻教师独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前期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都凝聚了本年级的老教师的心血,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发现年轻教师在独立把握教材上还要多下功夫。个别环节的设计有待商讨。

  二: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一些准确的数学语言,这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教研的一部分。

  三:问题设计要简明扼要,切忌多而碎,低年级问题要具体明确,避免使学生产生歧义。

  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及时,注意积累评价语。

  五、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小组活动时要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

  六、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读,逐步提高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今后,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课堂的有效性。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4

  9月16日至20日,我校一行6人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专委会在黑龙江佳木斯市举行的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我校参赛的是初中地理梅老师和初中班会鲁老师,他们双双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获奖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课后点评时,评价极高。比如,对梅老师的评价是:年轻有活力,能将教学当成事来做,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同时学生的学校气氛又感染了老师,师生一体,共同探究。鲁老师的班会课令人耳目一新,是班会比赛课中一个让学生自己主持的,它让每位学生真正受到了一次教育,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受什么样的教育。

  本次赛课从申报、磨课到赛课我都全程参与,感受如下:

  1.学校领导重视很重要。本次赛课准备时间段,但学校领导王校长非常重视,邀请了县教研室领导和史地教研员及县一中袁主任、南湖中学地理老师进行观课、磨课指导,为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2.团队精神要用发扬赛课前,两位老师在家都经过了几次磨课,每次磨课都有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集思广益。上课者的教学设计在集体智慧中不断修改,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观课着也受到熏陶。到了佳木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6人团队辗转三个校区,见教师、学生,熟悉电子白板、安装软件,地理课前发学案、摆地球仪;班会课前,宋主任、董老师、陈老师等分组、分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彩排。可以说,没有团队的精诚合作,就没有今天取得的成绩。

  3.与教师个人努力分不开。两位教师参赛前担心自己的水平,于是查资料、买学具,认真听取观课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终于取得了好的成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5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本学期东华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从10月中旬起,各教研组开始了准备工作,并在学校各个级部依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活动中,各级部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不仅使老师们发现别人的长处,还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差异,学生的学力差异,也彰显了文本价值的丰富性,纵观这次教研活动,综合表现为三个方面:

  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粗犷、或细腻,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3、目标、内容层面因材施教。教师除了吃透了解文本内涵之外,还要了解文本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设计、取舍教学内容,可谓“因材施教”。

  本次所有教师均参与“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他们以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博得听课教师的好评;以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激荡着无数求知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他们也在用勤奋努力精彩演绎了教育的艺术,诠释了教育的无限魅力,他们追求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育的喜悦。

  聆听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老师们用精美的板书描摹母语的魅力,用优美的朗读播洒传统的感动,用真心的交流对话滋养孩子的心灵,用精辟警策的点拨涵养学生的思维。他们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语文艺术浸染得醇香四溢。

  同教五年级的《我的战友邱少云》,张海英老师以深沉的爱意、深厚的功底、深挚的情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邱少云精神的魅力与内涵;而玄丹英老师则是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双基,挖掘文本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人生旅途上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同教四年级的《搭石》,付春红老师的课教学结构合理,通过自然美、心灵美体会和谐,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感受思想情感的美;而耿卫平老师以自然流畅的教学流程,极富亲和力的态度和干脆利落的语言,像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原来可以这样美丽。

  同教三年级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许晨老师以流畅的设计,辅之以欣赏的眼神、赞誉的话语、巧妙的引导,处处流泻出来的是语言的美、语文的美;高安兰老师注重课前的渲染烘托,巧妙铺陈,课中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谓用心良苦。

  同教二年级的《我是什么》,郭雪静老师精巧的设计先声夺人,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好的烘托了教学氛围;刁宇君老师的课,流程顺畅,过渡自然,衔接恰当,用深刻的思想演绎了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用优美的语言诠释了语文教学的情趣;李俊梅老师以文本为切入点,及时点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良好的对话氛围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同教一年级的《自选商场》,程霞老师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自然流畅的教学流程,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唐楠楠老师以夯实的教学基本功,实在的教学设计,稳健的教学风格延续着传统的常态化教学;卜慧元老师,虽然年轻,但稳重踏实,注重双基教学,精巧的设计,适时的引导,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新生力量的高素质。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的研讨,我们老师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在反思本次活动时,有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新课要设计问题,提前预习。二、备课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三、充分利用教材,大胆创新。四、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

  五、勇于抛弃与教学目标不太相关的内容。六、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七、教学手段要恰当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江平视野阔,风正好扬帆”。学无止境,教艺无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以扎实的业务功底,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在东华小学这片教育沃土上,不断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共享知识,共享理想,共享情趣,共同书写教育的精美华章!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1-19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12-02

中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11-25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03-15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01-1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01-20

英语组同课异构总结11-22

2018年最新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最新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大全05-18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