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
更新时间:2023-10-17 08:24:33 师德师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1
一、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第30个教师节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对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做出了新的界定。
不忘初心当良师。理想信念是师魂,好老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工作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学做真人,教好书、育好人。
教人求真成人师。德才兼备是教师努力的目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要始终弘扬师表精神,引导学生的人格形成、道德发展。
以身传教争导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互动的关系,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对一名老师来说,只有弘扬大爱精神,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开拓创新做能师。学识扎实是对老师的专业要求。在信息时代,教师更应有“一潭水”,弘扬创造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师德师风亟待提升的新形势
1.教师职业价值应进一步注重。
教师是一个高尚、自由、浪漫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使命决定了其在道德层面应是社会中境界的较高者,并致力于不断自我完善。然而在大量烦琐重复的教学工作中,在家庭和社会的多重期盼下,有的教师很难找到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激情;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职业形象有时会被模糊,少数教师甚至可能因某种压力而自我怀疑;少数教师在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不同程度地放弃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失去应有的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
2.学生成长成才亟须引领。
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②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在学生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教师教授的知识可能会遗忘、会过时,但高校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学生,直接关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教师如果品行不端,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就会成为空谈。立德树人,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3.健康校园生态少氛围。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校党风、校风、教风、学风相互制约、彼此互动,其最终影响的是人才培养的环境和质量。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背景下,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态,各项育人工作才能润物无声。坚守师德、端正师风是当好教师的底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新常态下师德师风提升路径
师德师风的提升,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优良师德师风的培育提升,需要从教师、高校、社会多方用力,把反腐倡廉理论、廉洁思想观念和清廉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道德追求。
1.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增强责任感。
学校为学生而建,老师为学生而来。育人者必先自育。面对高校内涵发展新常态,教师要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廉洁奉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理论,加强岗前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校规校纪,模范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使命感。教师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受”、“不污”,敢于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建成师德建设示范岗,通过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提升教师良好形象,不断增强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教??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师德形成的规律,正确把握加强建设的科学方法,发现师德建设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进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
2.立足师德实践养成,打造健康校园生态。
师德建设长期化、系统性,高校各部门、各学院需通力合作,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学校党委总体部署,坚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师德建设工作。高校纪委在推进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实现廉洁教育全覆盖,必须针对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廉洁教育,全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校园。各职能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会、学校教代会、院部二级教代会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实事。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承担二级学院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各党总支作为骨干队伍,围绕师德建设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在组织上有保证。
积极履行高校职责,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在师资聘用任用、教工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环节优先考虑师德表现,严查课堂讲坛纪律、科研学术道德,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制定完善有关师德建设的各项规范及其评估指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视导组织,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结合每学期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开展学生评教座谈会,发放评教测评表,使师德建设在过程上有长效管理的'载体。定时听取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情况的评价意见。
高校师德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挖掘师德优秀典型,弘扬大爱师魂,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集中宣传,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开展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先进集体、“我最喜爱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人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校园氛围。
教师资格认定和审查是门槛,与党风廉政建设相适应,教师队伍在师德、文化素质、教学水准等各个方面必须达到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优化师德师风的捷径在于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如施行“岗位聘任制”、“民主评议制”、“教师身份审查制”等,把师德师风状况与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在给教师以压力的同时,调动其积极性。
制定较全面的行为规范,使教师在涉及具体廉洁从教问题时有所依循,为教师严格自律提供明确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高校教师廉洁从教读本》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制度的重要基础,学习贯彻《读本》,可以形成领导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健全学术研究领域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坚决制止“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署名不实”等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查处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问题。
高校要创造快乐从教生涯的生态环境,从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调整奖金分配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上脱颖而出,使部分教学骨干在政治上得到荣誉的同时,也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使其多有用武之地,少担后顾之忧。
3.创设良好社会廉洁环境,政治清明。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反映这个社会的健康程度。师德师风的优化提升需要在廉洁社会中进行。因此,需要创设公开、公正、民主的教育环境,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等形式,加强师德宣传,树立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
《学记》载:“三王四代唯其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把君和师放在同等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强调政治清明。近期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党中央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出的规定,为我国教师廉洁从教、提升师德师风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
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2
一、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立足学校校情,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知行合一,务实创新”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师热心爱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的高尚师德,努力增强广大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找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活动促建设,以师德强师能,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和敬业精神,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进一步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进一步确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集中整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进而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
学校要教育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恪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智力成果,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学校在新教师上岗后,要指定德才兼备的教师带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要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职务培训内容。对具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要在政治和业务上给予更多地关心帮助,通过党员发展工作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教书育人的骨干;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师德演讲等活动,使广大教师自我教育、自我加压。
2.强化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
学校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有条件时可以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
3.以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抓好集中整改。
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学院在师德教育、师德建设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教师在政治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向、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采取上下联动、集中整改的办法予以解决。
4.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监督机制,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1)制定执行教师教风建设实施细则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出题考核等环节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2)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教师考核体系
学校应把师德建设作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考核应听取被考核者和有关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3)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学校通过领导和教师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可以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巡视员,检查教风、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4)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制订违反师德规范的处罚条例,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要予以批评教育,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且在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务;对经批评教育无效的,可缓聘或解聘教师职务,直至撤消其教师资格。
5.弘扬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学校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学院要善于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要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做法,并加以宣传推广。每年推出若干先进典型加以重点宣传;经常举行师德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并在教师节组织有影响的主题活动,营造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四、组织实施办法
1.各高职院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多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布置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
2.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全校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并督办计划的完成。学校各部门应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及师德考核实施细则,要将师德建设工作列入部门常规工作。
3.评为师德标兵的教师,评聘职称或职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当年师德考核为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即为不称职。
4.学校每两年教师节设立师德奖,对师德标兵予以大力表彰和宣传,以起到示范、感召、辐射作用。
五、师德考核办法
1.师德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核在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学校相关部门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考核结果归档。
2.每位教师年度师德考核采取评分制,其分值由三部分组成。即:教师根据师德要求进行认真总结自评,占30%;学生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评分,占30%;学校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占40%。三个分值相加为每位教师该年度师德考核得分结果。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1)公开散布错误言论或出现有失教师身份言行,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者。
(2)受到党内或行政警告以上处分者。
(3)无故不参加考核,或者弄虚作假慌报成绩、剽窃他人成果者;
(4)无故旷教或无故拒绝接受分配的教学、科研及其他任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者;
(5)违反职业道德或违反法律正在审查处理者;
(6)工作不负责任,在学生中或院内教职工中造成重大影响者。
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3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学院师德师风现状
1、学生对我院师德师风状况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这说明学生对我院教师总体的师德师风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二成多的学生对教师由更高的期待和希望。
2、在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中,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3.74%;这一数据说明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离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从学生对学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从教师自身角度来分析目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功利化严重”、“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不强” 、“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分别列前三位,分别达到34.5 %、27.6%、24.1%,而“育人意识淡漠”仅为3.4%。学生和教师对“育人意识淡漠”这一点认识还是由很大的差异,学生认为教师育人意识还比较淡漠,而教师则认为育人意识方面都做得还不错;教师可能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此外,学术功利化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是目前影响着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很负面的因素,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引起一定的重视,加强学术评价方面的引导工作。
4、在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上,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都为17.2%。这足以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辅以必要的制度建设和奖惩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组、辅导员等组成。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是学院领导、专业教师、实验室人员、办公室人员与辅导员。建立健全“师风师德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及时反映沟通学院师德师风情况。
2、坚持严格的教师准入制
要进一步规范新进教师的选拔鉴定,坚持用严格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业务标准选拔新教师。每学年举办一次“新教师谈心”活动,开展学院领导一对一联系与指导。加强青年教师上岗前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3、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研讨与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和专家化培训,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开展模范教师表彰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学院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评选等,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对有失教师形象的言行,领导小组要对有关教师及时劝诫、警示或给予处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中评为不合格。每年举办一次“新老教师话师德”座谈会,邀请学院领导、新老教师参加。
5、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
学院领导小组要善于营造氛围、发现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事迹,及时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告栏、校报等媒体加以宣传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在寝室楼道、学院教学楼、专业教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悬挂标语、口号、图片等,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总结】相关文章:
2022师德师风总结01-16
2022师德师风工作总结03-07
2022师德师风总结15篇01-16
2023师德师风工作总结02-22
2023年师德师风的个人总结03-24
2023年师德师风个人总结03-22
国开的学习行为表现怎么写03-13
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