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柳永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3-02-14 16:50:20 雪娥 诗句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蝶恋花柳永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词了吧,诗词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什么样的诗词才是好的诗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蝶恋花柳永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写作背景
柳永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原是前朝旧臣,后归顺于宋。少时柳永家境颇丰,是当地有名的阔少爷,常常一掷千金。从小,他对于文字就有异于常人的禀赋,十分受范仲淹地赏识。
柳永偏爱婉约秀丽之词,人长得也是白净秀气,范仲淹曾劝阻他不要把才华浪费在靡靡之词上。后来他家道中落,仕途又极为不顺,年少时原本的意气风发都被时光慢慢地腐蚀,他只得以卖文为生。后来,又爱上了一个青楼女子,遭到家族的严厉反对,后来幸得范仲淹的帮助才能与那女子结为连理。然而,好景不长,上天似乎总是这样,在某一方面给予你太多,在另一方面总是亏欠你。柳永有天生的文学之才,写得一手好词,自小生活无忧,年少时声名也曾大噪于天下。然而,成人之后的柳永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在仕途上都是屡屡遭受挫折。第一个爱的女人,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第二个好不容易爱上的女人,却因早产而死。两个妻子的相继死亡,第二个妻子死后的窘迫之境,令他对于人生有了更为绝望的理解。
他时常留连于烟花之地,他与那些青楼女子虽是交好却是只和她们一起吟诗做对,笑谈岁月,一切都止于君子之礼。一是为了能让自己的词被更多人的知道,二是为了帮助那些青楼女子,他作了很多迤逦之词,供青楼女子们弹曲演唱。蝶恋花是一个风格婉约的词牌名,其间流露的愁思很符合青楼女子的心境,它作于柳永仕途受挫后流连烟花之地之时。
蝶恋花翻译: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蝶恋花字词解释:
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⑺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与"对"意同。
⑻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⑼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⑽消得:值得。
蝶恋花背景:无
词牌格律
词牌说明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格律对照
(上片)
伫倚危楼风细细。
中仄中平平仄仄。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下片)
拟把疏狂图一醉,
中仄中平平仄仄。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说明: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加粗体字,表示韵脚。
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蝶恋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柳永的这首蝶恋花的全名是《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反柳永婉约轻软的风格,以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的繁华美丽。柳永也因这首词而声名大噪。二十四岁,柳永进入汴京。当时的北宋都城十分繁华,商业发达,天子与民同乐,整个京都呈现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柳永为此深深地赞叹,做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凌云辞赋,将汴京长久的太平景象用词曲描绘地淋漓尽致。二十五岁,柳永参加当时的春闱,本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必登榜首,奈何宋真宗因为他诗词太过浮糜为由而使他名落孙山。此时的柳永仍有入朝之心,六年后再次参加闱试,仍失败了。又三年,他第三次落榜。
仕途的坎坷深深地打击了他,少年他一腔热血,志气高昂地进入京都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将至中年,四次落第令他黯然退出京都是,流浪于西北。半百之时,仁宗特开恩科,他才终于进士及第。任职余杭县令之时,他劳心尽力,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称为“名宦”。
【蝶恋花柳永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曲玉管柳永翻译赏析09-27
蝶恋花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全诗及赏析11-17
定风波柳永赏析09-01
定风波翻译及赏析08-17
望岳翻译及赏析08-20
太原早秋翻译及赏析08-24
《使至塞上》翻译及赏析08-19
沁园春长沙的翻译赏析08-19
初到黄州赏析翻译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