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4-01 13:39:4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做老师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老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做老师心得体会

做老师心得体会1

  前阶段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XX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XX成长的印记中,我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敢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XX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对学生评价过高,过于信任他们的控制能力。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还很远。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做老师心得体会2

  前一段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过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待多动、自闭的学生,缺少耐心、恒心的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以后我一定多注意,多反省自己,对这些折翼天使一定多谢爱心、耐心、恒心。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树一代良师典范,誓为特殊教育教育事业甘洒热血,奋斗终生。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做老师心得体会3

  通过对三大主题的讨论,我内心感慨良多,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之重要,也深谙它的纷繁和复杂。然而,十几年来的经历告诉我,作为班主任总会有一般任课教师无法体会的幸福和成就感。不过,要想收获这种幸福和成就感是需要真诚付出的。我觉得想要做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好老师不外乎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心有爱才会有学生们的爱戴。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自制力也差,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很多事情想不到自己也无法处理,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爱的慧眼更加细心地关注,并耐心地教育,无论是安全、习惯还是身体状况、心理变化。平时,无论课堂还是课余时间我都会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危险情况或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并以此教育所有学生。

  二、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素来对德育看得很重,我觉得一个人他可以学识浅薄但绝不可以品行低劣,他可以学不会知识,但绝不可以学不会做人。作为班主任更是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大到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到对待脚下一片纸的态度,我都力求把最正确的.道理和方法交给学生,让他们形成正直高尚完善的人格,这是他们将来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有力保障。

  三、注重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良好的班风班纪形成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低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还缺乏正误的判断,而且自制力很差,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的提醒不断的督促,例如坐立行走的习惯、读书写字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自己整理书桌的习惯等等。平时我还注意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在班中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

  四、组建班委会,进行严格细致的分工,协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每次接过一个新班我都会把组建班委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级的孩子缺少管理经验,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扶持同时还需要方法上的指导,还需要舆论的力量作为鼓励,这就要教师不断在班内表扬帮其树立形象,当其信任度提高了其威信便形成了,此时他便可以做老师的左右手,帮班主任管理班级。

  五、与其他任课教师多交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缺点,仅凭班主任的一双眼睛是不可能完全发现的。这就需要其他任课教师的帮助。我时常向其他老师询问某某学生在他们课堂上和学习上的表现,谁有进步,谁有异常等。这样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六、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平时我会通过短信通知、电话了解、家中走访等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协助教师纠正孩子学习成长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逐渐将奖励评价纳入班级管理中学来,无论是卫生、习惯、合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我都对进步、优秀的学生或现象加以表扬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也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也都为人父母,都能明白孩子对于父母的那份信任,也能体会到父母怎样做才会让孩子信任自己,——那就是父母用心付出,孩子才会用心回报。我一直在努力,也时常自我反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我,力求让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让家长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更希望自己能帮孩子们打下成长和学习的良好基础,让他们明天的路更好走。

做老师心得体会4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做最好的老师”一直是我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与追求,是我不断孜孜追求的动力,我用整个心灵去品读这本书,静静地去品每一个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我看到了光明,我庆幸自己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某种光明。《做最好的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它像一盏希望的灯塔,一个智慧的宝典,一个你我随时可以求助的良师时时激励着我前进,前进,再前进。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我们最应该懂得的是,在应该开花的时候绽放,而且,要努力地开,开出自己心中最美最动人的那朵花。

  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接受一次新的洗礼:是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怎样的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教学水平有没有一天比一天提高呢?自己有没有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成为学生心目当中最好的老师呢?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李老师对学生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我想重要的'是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爱孩子你才能伏下身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生活点滴,你才能为发现他们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所影射的点点滴滴,才能与他们的心同步,与他们的心一起跳动,才能理解与倾听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爱而后育,正是因为有了爱,你的呕心沥血,你的殚精竭虑,才有了意义,才得以升华。李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通过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和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了我!教育就是一本书,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做一个阅读者,让自己的教育之花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老师心得体会5

  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读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感触很多,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但爱需要通过教育艺术、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来实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总是跟家长或老师对着干。在抱怨之后,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对他付出的爱打折扣了吗?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爱永远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但孩子理解了你的爱吗?懂的了你的爱吗?接受了你爱的方式了吗?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作者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给人很多启迪、启示、引导、督促。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

  当轻轻扣上这本书时,突然有种感觉:文字是如此的奇妙,当有序的排列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产生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动力,催人努力、催人奋发!

做老师心得体会6

  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让自己全速运转,不浪费一点点有价值的东西,不漏掉一丝丝潜在的价值,个人梦想+社会理想=成功。XX的成长过程,再次让我看到一个事实,一个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是把自己的梦想与社会理想融合,与回馈社会紧密连接。XX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人的潜能也只有在大的理想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遇到困难和挫折才不至于灰心失望放弃。最简单的最朴实的想法是做最好的自己。带给学生快乐自己也快乐,给社会以好的.奉献,社会也认可了他的作为。这种小我融入大我的心态,成就了伟大出自平凡的神话!

  伤春怀远几时穷,小雨纤纤风细细

  我知道自己是中国千千万中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我所做的能改变什么?所以自己总是伤逝。XX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说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XX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读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学感觉真的事相差太悬殊了。那就像XX说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还会有让自己让孩子让同事感到遗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坚持和自己比一比,坚持不懈(我就是没有这个韧劲吧),我想我也会不断向最好的教师靠近了。

  同事们对我的评价大多。是啊,现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伤春怀远吗?没有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细节追问,审视,推敲,质疑却恰恰在怀疑别人对自己是不赏识的,这样的自己怎么可能是个好老师呢?时时刻刻为汲取名利而困扰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师,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业绩的,我们总是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身为教师的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个性全面的发展,那样我们才有资格说自己在对学生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过程是繁琐细碎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的,而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带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这些细节之中,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我们每个学生,在工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那样才会每一阶段都由创新和超越。

  暖时微波荡漾,炎时蒸腾九霄,寒时冰心守节。XX如水,性情谦和,充满智慧。XX就是这样在任何时候就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事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恩那个达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们每位教师如果都能如XX所说的做个反思型的教师,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样坚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细节,定会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今天再一次郑重的告诉自己,伤春怀远是没有道路的,像春风细雨一样真正润物细无声,只有不停的前行,做个会阅读,会实践,会思考,会写作的老师。

做老师心得体会7

  今年暑假,我读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这是于永正老师著作。书中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学习,那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爱。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具刻出来的。”他是说我们人生下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爱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这是无数教育事实所昭示给我们的一条朴素道理,尊重学生不仅意味着对学生的爱与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绝不等同于放纵,无原则的迁就,否则就是“尊重”幌子下对生命、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一言以蔽之: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尊重意味着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优化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准绳。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学生。

  二、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

  我认为作为教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严谨治学的态度,这应该是教师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德才兼备,才会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此外,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能及时发现或共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春雨润物细无声”,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把爱无私地献给学生,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相信得到的将是丰厚的回报。我们要不断进取,积极努力,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做老师心得体会8

  孔子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只有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就有可能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真正接受这个老师对学生所做的一切行为。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内涵是一回事,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又是另外一回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呢?我认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做好一下几点。

  首先,尊重关爱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具刻出来的。”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尊重、关爱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想、个性和行为。这种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整齐化——思想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前提,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其次,做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当教师难,当好教师更难。因为教师不但要不书教好,还要把人育好。教师不但要扮演“教师”的角色,还要扮演“家长”“朋友”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但要扮,而且还要扮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在给老师提建议时,一个学生这样说道:“课堂上能用眼神关怀我,当我注意力不集中时能给我提醒,课下能够静听我的心声,排除我心中烦恼的老师,才是我崇拜的偶像,学生的榜样,信赖的朋友。”是啊,作为老师我们能否读懂学生那颗既需要严又需要爱,既需要宠又需要哄的'幼稚、天真无邪、烂漫的童心呢?一方面,他们那颗充满求知欲望的心需要教师去满足,他们那颗童稚的心灵需要教师去塑造。另一方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诸多烦恼,又需要教师去引导、去解脱,使他们愉快的成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且要在生活中积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在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

  最后,技高一筹,德才兼备,以德服人。在学生的心目中,文化修养高,德才兼备,能够在某些方面让学生产生敬佩之心,也是一个好老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苦练教学技能,争取使每一节课都能妙趣横生、充满活力,都让学生有意向不到的内容。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之功,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总之,只要教师用民主去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用智慧去启迪学生懵懂的思想,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就一定能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老师心得体会9

  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做老师心得体会10

  在xx附中实习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让我对于语文老师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想说一说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语文是什么?”、“语文怎么学?”……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语文是什么?我觉得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现在社会上对教育批评很多,对语文教学批评尤其多,我觉得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是好事,但是讨论当中需要真知灼见。我认为,语文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样的素养,使得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世代相传。

  其次,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那是舍本逐末。

  怎样才是一名好的语文老师?

  如果能把各种理论流派和考试分数放在一边,我认为,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语文老师。勤劳为益友,热爱是良师。要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当然,让学生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习诚然好,但也难;让学生通过尝试,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喜欢语文,并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则更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大概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吧!

  如何上好语文课?

  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就要讨论一下什么是能力。所谓能力就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指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从对课题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联系之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照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记忆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够获得的,所以把要求学生背诵一首诗词、背诵一篇课文说成是读死书,这是错误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多次重复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技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然后创新能力、其他的修养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狄慈根所说的“重复是学习之母”这样一个道理。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选精美之文章,这不但是一个好的途径,而且是学语文的好办法、大办法,最根本的办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已经被千百年历史证明是真理性认识的慧语哲言,一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就被抛到脑后去了呢!

  怎么读?我赞成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之中的境界。

  在初中阶段,尤其要重视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把诵读说成是死记硬背,加以贬低,我觉得是非常荒谬的。针对当前科目讲得多读得少、实效低的状况,我赞成提“返璞归真”这个口号。

  把熟读和背诵说成 “读死书”,是极其错误的。

  这里必须说明,有些人把语文教学中的熟读和背诵说成是“读死书”,这是极其错误的。如非误解,就属偏见。要知道,有时候偏见是比无知更可怕的。“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的问题是有这种追求的人太少了。诵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正是学习主体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习得的实践活动吗?

  我以为,语文课应当重视背诵。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名家名篇一贯要求背诵,只是这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那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192篇课文、106个段落,总计近300篇(段)。这一数字在语文课内是否还是少了些,可以讨论。如果课内课外加起来算,相对于12年的时间来说,显然是少了。

  如果每年能背30到40首诗词,20至30篇美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有六七百篇诗书(或者更多)装在肚子里,那就会如伯洛所言,在今后的生活里,“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了。做学问、写文章,就可以体会到朱夫子“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了。诵读工作做好了、做实了,学生因诵读而抑扬顿挫,因诵读而慷慨入神,因诵读而兴趣盎然,因诵读而一往情深,热爱母语之情油然而生,中华文化之根悠然深远,这不正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展现吗?

做老师心得体会11

  近日,我抽时间粗读了一遍王三阳老师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师》给了我很深的感悟和启迪。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十三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呢?

  信任是一种力量,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信任。老师和学生之间更需要信任,没有信任就无法沟通,甚至会产生“代沟”、隔阂。我们是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行为还不成熟,不稳定,缺乏自我约束力、控制力,往往会犯一些“小儿科”的错误,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以信任为出发点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必要时“糊涂一回”,点到为止。因为孩子们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的尊重、信任!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话音未落,只听到有几位同学叽叽喳:“唉呀,又上……”我听到这些话,心想:好啊,看来同学们不愿意学了!学的不耐烦了!顿时一股无名火油然而生。“刚才是谁‘唉呀’的?站出来!”我呵道。学生们见我这架势,吓得都不敢吱声,立时站得整整齐齐,哑雀无声,50多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我。随后有两位同学慢慢腾腾的.站了出来,“还有一位,我都听到是谁了,看他能不能自觉地站出来!”一分钟过去了,没人吱声,二分钟,也没有,五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我心想:他要是不站出来,我作为一个老师多没脸面呀,不行,一定要让他站出来!于是我想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办法:把这位同学四周的都问一下,如果这四位同学都说没有说话,那么中间的同学要是知趣,就知道我其实是专指他的,让他自觉地承认,他也就会站出来。可是我的想法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中间那位同学稳坐钓鱼台――就是不承认!这下我可真火了,看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是不知道厉害!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上去把中间那位同学揪了出来。“是不是你?”我问道,他委屈、不情愿的点了一下头,我更火了:“那你怎么不承认?!”之后是一阵雷电交加……那位学生自然是呜呜的哭个不停。“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可是,这位同学还在哭,这样怎么能上课?“为什么哭?难道老师委屈你了?”“其实不是我说的。”他怯怯地说,声音很小,连我几乎都听不到。我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这时才想起自己确实不能确定是他说的!怎么就……唉,只怪自己一时冲动,确实是错怪他了!我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赶紧向他道歉:“噢,我知道了,老师错怪你了……”课后,我把他叫到身边,“刚刚你虽然没有说,但你也在和其他的同学在讲话,对不对”。他看看我,低下了头,说:“是的”。“那你以后上课,还要不要和别人讲话了呀?”“不了,我以后上课不再讲话了。”这件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我却一直不能忘记,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一股内疚感也会随之涌上心头。是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出现多少象我这样大大小小的事呀,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要对学生多一份信任――因为学生总是信任老师的(即使老师不信任他,让他站出来),他也相信老师不会错怪他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好的,只不过是他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清纯!学生难得有这样的情怀,作为一个老师,我想对待学生应该时时把信任放在最前!

  曾经我最忌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它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一样时刻提醒着我是一名“不会教”的老师,因为总有些学生不及格。直到读了书中“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和“莫做杀手,播撒阳光耀心灵”之后我释怀了。原来衡量好学生的尺度并不单纯的是成绩,所谓的好老师是——要把我们的爱心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地得到发展,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我们教师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学生,就会发现每班级是一幅画,每个学生都是精彩绝伦的一笔。哪怕我们用真心的付出换回的只是学生微薄的进步,也能体会到“采得百花成蜜后”的欣喜与甘甜,幸福妙不可言。

  总之,“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像王三阳老师学习,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

做老师心得体会12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当师生关系比较密切时,学生才会接受老师讲的道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视教师的职责为传道、授业、解惑。于是,教室里就有了代表师道尊严的戒尺、指点江山的讲台。做教师不易,做好语文教师难,做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更难。但为了孩子的发展,我们应该力争做个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让孩子爱上语文课。如何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为人师表。

  只有肯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教师的表率作用首先体现在良好的师德修养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自己就要有坚定正确的努力方向;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己就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对劳动、对集体的热爱,教师自己就得作好表率。

  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师,能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慕,学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注视这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在暗地里模仿他。教师乐观、平和、豁达、善于与人相处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一个性格不佳的教师,往往会带给学生逆反、消极的影响。比如,某教师的性格是粗暴的,常常吹胡子瞪眼训斥学生,那么被训斥的学生也会变得粗暴无礼。这样的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只会使学生反感,他的教育也只能是无效的劳动。因此,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性格趋于完美。教师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和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友善、宽容、鼓励、尊重、赏识并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教师公平的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也将变成积极主动和乐于去做的事。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好感,愿意和你亲近,乐于接受你,喜欢你。

  二,爱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感染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教师的一个天地,要做个学生喜欢的教师,首要的就是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关注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的原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闪光点。真诚地对待学生,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善待每一位学生,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在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再求得“良师”形象的成立,让学生真正地感到我的老师是可敬可爱、可亲近、可信赖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无压抑、无顾虑的心理环境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了。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双边活动在融洽、活跃的环境下进行。

  三、具备渊博的知识。

  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语文老师也应把文化知识学好。语文老师要博学广取,成为杂家,最怕知识的狭窄。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运用本体知识外,还应具有文化知识,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好得多了。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如能用各中彩色粉笔边教学边把草、花、风、雨、人描绘出来,就会比单用语言描述得更加形象直观,更富有感染力,给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如又能在此基础上配上适当的音乐,学生自然会沉浸在图画和音乐相结合的美妙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一个语文老师只懂得本学科的知识,而不懂得文化知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是单调的,狭窄的。再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时,语文老师需要具备天文地理知识,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则需化学知识,教学《故宫博物院》、《人民英雄记念碑》则需历史知识,教学《回音》则需物理知识,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则需医学知识。如果语文老师缺乏这些知识,是不会把这类文章教好的,学生也不会学好的。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把各科知识互相渗透,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如给课文划分层次时,可引进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学生会很快划分出课文的层次。比较分析相关的课文时可借助代数中的提取公因式。在朗读优美的散文和诗词时,对停顿可借助音乐中的节奏。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诗,朗读中的停顿是有规律可寻的,就如同音乐中的节奏一样整齐,每句中都是两顿,“故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朗读五言诗句中停顿的方法,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美。读一首五言诗好像在吟唱一首动听的歌曲。如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首七言律诗,它的停顿应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每个诗句中三顿,也像音乐中的停顿一样,是有规律可寻的。又如学生有时读课文到站了还不停止,我就说同学们该刹车时不刹车,惯性学得太好了。我仅仅结合了物理上的小知识这么一说,学生就完全理解了老师要表达的意思。这要比直接去讲有趣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语文老师各种知识丰富了,用起来才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自然有一种成熟洒脱的快感。否则只能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处于窘境,难以下台,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受罪感。

  四、备课应常备常新。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谋划。备课就好似工程师设计蓝图,蓝图设计得好不好,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样,老师备课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轻描淡写,应付式的备课,实质上是对工作不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实战经验很少,对教学内容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因此备课就显得更为重要。我认为在备课时,应在大量阅读参考有关参考书、资料书,在回顾以前上课的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时代的变化来备好每一节课。因为,教学内容虽然变化不大,但学生已经换了又换,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依然按照老教案上课,必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也会对你产生厌恶感。

  五、有扎实的写作功底。

  语文教师主要的任务之一是教学生作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相应的写作经验,要有较深厚的写作功底,能写基本的常见文体的文章,还能写研究性的、评论性的文章,甚至能写文学作品。因为,“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写作方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叶老非常赞成“教师下水”,“教师下水”作文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本身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对学生作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激励作用。一个不善写作的语文老师,是无法教好学生写作的。语文教师要像重视阅读一样重视写作,通过较多的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素质。为学生作好表帅作用。

  六、不断思考和反思。

  古人云:“一日三思。”语文老师更要思考: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为学生的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寻求一种怎样的平衡呢?注重了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而黯淡无光,步入文字游戏的境地。反之,去掉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人文性失去傍依,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新世纪的语文老师,“不能再像过去的语文老师上语文课,照着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分析分析课文、划分一下段落、总结一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就行了,而要提供新的服务,教学生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课前要思考如何设计,学生会更感兴趣,更易理解,更有收获。课后要反思,课堂上的得失,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如此一日三思,力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轻松学语文,成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就不难了。

  七、既要严格要求,又能宽容学生的错误。

  学生良好的习惯必然是严格要求的结果,“严师出高徒”从来都是真理。

  现今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言堂”或“几言堂”现象,很多学生因为害怕出错,都不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之所以产生害怕出错的心理,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经常出错,经常遭受打击,慢慢学乖了,变得不再热衷参与,变得信奉“沉默似金”。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灵动起来,丰富起来,就要像郑杰说的那样:“教师不仅会宽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差错,而且会鼓励他们不必太在意那些差错,让孩子们学会从自己的差错中获得真知。”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会正确。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立场,理解和感悟就不一样。我们应该敢于发表自己独特新鲜的理解,千万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害怕不是标准答案而默然,更不应该为了迎合别人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的学习不是生硬地记住一些死知识,而是学会发现和创造。”

  八、善于赞美学生。

  正如郑杰所说:“我们其实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凡受过别人赞美的人,都曾感受到了甜蜜,相较于受人指摘,人们从心底里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人夸奖。”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渴望赞美,可是赞美却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的稀有之客,我们的赞美总是送给极少数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只能“望洋兴叹”。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赏识教育尤为奏效。课堂上给一句表扬,或在期末的总评上加上2分品行分,他会高兴上好几天,上课会更认真,作业会更工整,考试会考得更出色。这种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的动力无穷无尽。可有的时候,我们把这表扬的话语或奖励的分数看成了宝贝,不能慷慨地奖给学生,让它成为学生的宝贝,这样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也难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在作业批阅中,多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的潜力无穷!”“这样的见解真是很独到!”可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嗔怪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以鼓励,以感动,有时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但要教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有用心关爱,才能收获未来,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让学生真正的喜欢。

  总之,语文老师具有优良的品质,过硬的本领、较强的能力、灵活的教法方可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课堂语言幽默风趣,教学素养多才多艺就更好。试想:有谁会喜欢没意思的人呢?偶尔亮亮嗓子,让学生还唱唱歌,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这不仅将三者综合在一起,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如果还能在课下跟他们一起参加体育运动,那就更能博得学生的青睐。

做老师心得体会13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值空闲之余,充实的自己暑假生活,在假期即将到来之际,心不由己地走进教师图书室,寻觅我的精神粮食。平时喜欢看书的我来说,是件无比愉悦的事情。走进图书室,看着书架上摆放得玲琅满目的书籍时,不知在寻找拿一本了,无从下手。指尖在书架与书本之间不断的舞动着,此刻,一本叫《做幸福的老师》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由自主的拿起这本书。“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期望,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去践行我想要的幸福。是的,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我想要在我热爱的教师职业找到属于我的幸福,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而我也一直都相信幸福是有方法的,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幸福是可以传递的。于是迫不及待的将它收入囊中。

  一本书,一盏茶,一缕阳光。轻轻地抚过《做幸福的老师》这六个字,开始了我的寻找“幸福”之旅。翻开寄语,“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是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所写。他说,本来,“优秀”与幸福并不矛盾,但很多时候,我们孜孜以求所谓“优秀”乃至“卓越”,却失掉了幸福。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中确是如此。因为,“优秀”总是相对而言的,总是要和别人比较的,也正是因为比较,我们求胜心切、精益求精、永不满足,这是我们上进的表现,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若的心态,备受折磨,于是,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也时常彷徨、无助,觉得自己平庸如是、碌碌无为,想着上进、想着优秀,却是倍感压力、恶性循环。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到这里,我合上书本,思绪静静的流淌。追求优秀固然是无可厚非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也是我的职业追求。但是在追求优秀的路上,我总是那么的着急,以至于都忘了我们追求优秀是为了更好地幸福,以至于我们都遗忘了当下的幸福。此刻,我的脑海中涌现了孩子们一句甜甜问候、一个依恋拥抱、一个真诚的热吻,满满的幸福呀!也只有幸福的老师,才可以给孩子们更幸福的童年。是的,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保持宁静、淡泊、乐观的心态。我从孩子们的成长中收获满满幸福,我要开启寻找幸福之旅。

  书中有一段“劝老师莫生气”。我想,这“莫生气”似乎是幸福的起点吧。也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这样一句话,情绪控制的好的人更容易幸福。作为教师,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情绪。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人总是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孩子呢?然而,当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教师很容易发脾气,忍不住要批评。对于“犯错”这件事,我认为要客观的对待,成长的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其实,平心静气后,也会发现这样“生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想平日生气时,我也都该问问自己:我是为了生气而教学吗?我是为了烦恼而教学吗?不!我是为了快乐才教学的!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中就不会生那么多无谓的气了。

  “教师应该像树一样的生活。”这句话是书中的.一个比喻,令我特别喜欢。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少有些婉转凄凉。而书中把教师比作一棵树,一方面,教师的“教”就如大树的转化、净化、光合反应等作用,通过释放氧气服务孩子;另一方面,教师的“学”就如同大树扎根土地汲取营养,不断的成长。而教师所要的营养来自于幼儿园、班级,来自于家长、同事、孩子的滋养,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我觉得在相比之下,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一棵“树”吗?力所能及的服务孩子,又不断的自我学习,已然慢慢长成了一棵风姿婆娑的小树了。我从自己的成长中收获幸福,不断寻找幸福之旅。

  有时我在想,幸福的智慧就在于此吧!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清楚的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最珍惜的是什么,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这样,你就能抓住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或许,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在我们焦头烂额时,在我们喘不过气时……我们需要停下脚步,聆听时间的轱辘欣赏路过的风景,寻找在自己身边的幸福。

做老师心得体会14

  暑假期间读了《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给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带来了如何做好一名教师的最初的启示。想要做一名好教师,不是简简单单的爱学生就可以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教师,作为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理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塑造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本身。”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要不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改造,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品位。

  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重视个人修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人格能够影响人格,只有教师自己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时要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短处。”这是中国教师形象代言人、优秀教师于漪在回答“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个问题时所作的回答。只有教师自己拥有完美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必须准备好这“两把尺子”,时时刻刻把自己与其他教师进行测量,找差距,想办法,改进自己的方方面面,这时给学生的爱才不是笼统的糊涂的爱。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因此,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

  热爱学生表现在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们的优点,能够接受来自学生的正确意见,对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等。

  热爱学生更要表现在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要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

  其实爱的作用是相互的。给学生爱的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心,让我们很感动。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很明显,能跟随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数,而是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只有在点滴的教育生活中渗透这两方面的教育,教师的影子才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灿烂的阳光记忆,让他一生受益。孩子需要老师的宽容、信任、关怀、帮助,只有先得到老师的信任,孩子才能肯定自己;只有老师的爱与理解,学生才愿意改变自己,接受自己。

做老师心得体会15

  炎炎七月里,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名师培训班第二次培训活动,聆听了肖远军、李更生、高亚兵等8位教授精彩且充满智慧的讲座,在得到专业提升的同时,又时时被他们感动着、激励着。肖远军教授的“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李更生教授的“教师有效沟通的艺术”、高亚兵教授的“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周建达教授的“国际化视野下的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责任” 等讲座为我们打开了教育的视窗,充实了我们的教育理论知识。尤其是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肖培东校长的成长历程带给我内心极大的触动,也促使我重新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做一名成功而快乐的教师!

  长期以来,琐碎的`工作、过重的压力、超负荷的运转让教师的生活沾上了一层灰色,使得我们的教育变成了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高度决定视野,角度转变观念,要想改变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面貌,提升教师的素质:

  一、开阔眼界,博采众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化,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专业教师,要不断汲取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担当起科教兴国的重任。当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都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应该审视与他们的客观差距,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所用,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决不能固步自封,做一只井底之蛙。

  二、提升专业,碧海探珍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中小学教师的学习伴随其教育教学专业生涯的始终。随着新课程的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精深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知识,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在培训中,肖培东校长提出了“三心二意”的概念,“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坚持之心、学习之心;“二意”是指写意人生、新意课堂。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所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渠道,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反思自我,才能使自身专业得以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三、有效沟通,和谐共建

  “德者,师之帅也。”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生活道路前进,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所以,教师首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其次,学生作为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在生理、心理方面,还是在生活和社会经验方面都还没有成熟,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耐心、爱心,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用自己人格和道德的力量来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此外,教师还要学会与家长、同事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商教育对策,协调教育步骤,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

  我想,能做到这些方面,哪怕我们的工作依然劳累、依然忙碌,但我们的内心一定是快乐并充实的,也一定能用我们的努力描绘出教育事业的春天!

【做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做老师的心得体会11-12

做老师的心得体会及感悟08-01

做老师培训心得体会05-14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3-02

做老师的心得体会(精选30篇)01-30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心得体会03-31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5篇05-16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8篇04-18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5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