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4-14 14:00:3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1

  5月22日,全国妇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xx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安排,同时发布贫困地区0-6岁儿童营养及家庭养育状况调研报告要点。通知指出,节日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帮扶、关爱慰问活动,特别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5月24日中国文明网)

  六一儿童节,是最能让人产生无限温情的节日。节日还没到,全国各地就组织开展庆祝和慰问活动。置身于活动之中,孩子们阳光般的笑颜、银铃般的声音,和清泉般的眼神,让人心生暖意。然而,由于家庭、经济、社会等原因,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在学习、生活上还有不少困难,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更应该唤起人们潜藏心底的爱与责任,思考如何给困境儿童群体以关爱,共同呵护这脆弱的蓓蕾,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幸福,让所有的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孩子们的未来,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的制度关怀,和社会的热情关爱。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处于极端贫困的3597万人群中0-6岁之间的儿童大约有330万至400万。早期营养不良和养育不当,直接影响儿童发育和身心健康。对此,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在儿童营养、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实施制度性保障措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其实,关爱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人员的责任,也许一个小小的倡议就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比如:在冬季来临之际,不少地方组织开展为贫困学生捐衣捐物公益慈善活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开展为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活动;儿童节前,开展“爱心妈妈认领贫困儿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大多数生活条件好的`家庭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献出的是一份爱心,会让贫困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而当这种活动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志愿服务行动时,单个的爱心就汇聚成强大的爱的力量,给贫困孩子及其家庭带去更大的阳光和希望。

  关爱贫困孩子,既要在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帮扶、关爱慰问活动,更要研究日常的援助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比如,一些地方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的成功开展,已经证明了这一道路的可行性与其优势所在。民间公益较之于统一性的社会保障,更具灵活性,且能够发挥自身的社会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公益组织与公益人士参与,实现公益效应的扩散与复制。当然,政府部门更应该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政策优惠。

  爱是甘甜的雨露,滋润幼小的心灵;爱是火红的太阳,点燃生命的希望。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得到同样的关爱。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对未来的责任担当。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真切的爱心为贫困孩子点燃生活的希望,让贫困孩子跟所有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2

  在我县的部分乡镇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们,他们远离父母,常年跟随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一起生活。他们中有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也有父母离异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父母的孩子,其中一些孩子的家庭还非常贫困。虽然学校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健全,也会导致孩子们的身心、学习、成长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保护的缺失,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我委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摸底调查,目前,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共有1—18周岁留守儿童250名,其中98。8%分布在各乡镇,43。2%集中在北部山区,7周岁以下的占30。4%,家庭情况较差的占57。6%。这些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监护,和父母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学费和生活费。

  调查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思想健康,自我要求严格,对父母外出务工持理解支持态度。但由于隔代教育、缺少亲情陪护等因素,也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不佳。由于隔代教育,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而由亲友监管的情况下,更多的则体现为只要孩子能平平安安就好了,不敢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对孩子有所责备。据调查问卷统计,“你在学习方面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一项,填写最多的就是“没人辅导,没人监督”。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学业上长期缺乏辅导和督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仅有13。6%,良好的占20。4%,中等及以下的却占了66%。

  二是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由于留守儿童们长期没有父母陪着身边,家庭的“缺陷”使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等等问题,这样长期处于心理缺乏疏导的状态,便会出现内向、孤僻、缺乏安全感、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强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等心理发展异常的'表现。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调查问卷显示,“你有心理话最想对谁说?”一项,选择“父亲或母亲”的达到95%,选择愿意和老师讲心里话的仅有4。5%,却没有一人选择“临时监护人”。

  四是有效监管缺失,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监管的责任主要落在了学校,然而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学校与家庭间的安全教育衔接上出现“真空”,爱玩是小孩子们的天性,加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往往会出现烫伤、烧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调查中,虽然81。8%的留守儿童目前从未受到伤害,但仍有18。2%的留守儿童曾受到过人身伤害或发生过安全事故。

  五是家庭经济差,生活质量不高。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即使是父母双方全部外出打工赚钱,其家庭生活方面也是非常贫困的。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往往没有规律,有些寄宿生的饮食常以方便面和零食为主,营养根本得不到保障。另外,在农忙时,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要承担一部分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营养不良以及繁重劳动都会导致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为解决留守儿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委启动了“爱心筑巢工程”,围绕“奉献四种爱,温暖留守心”这个主题,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用真心真情为留守儿童筑就“爱心巢”。一是奉献教师之爱。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和乡镇组建关爱留守儿童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关爱活动,通过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安全教育为留守儿童增补成长“钙片”,弥补人间亲情,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目前,全县已有110名志愿者结对202名留守儿童,集中开展各类活动6次。二是奉献亲人之爱。深入开展“与留守儿童共度周末”系列活动。今年中秋前夕,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15人到高庙堡乡高庙堡村等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与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交流、写家信、包饺子,让孩子们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三是奉献朋友之爱。组织县城小学生走进乡村小学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组织实验小学与膳房堡乡谷威第二希望小学开展“心连心,托起一片天”手拉手互助活动,结成“一对一”小伙伴,互赠了友情卡和自己准备的小礼物,并通过开展文艺表演、趣味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间的友谊。利用同龄人最易沟通交流的特点,使留守儿童与结对小伙伴相互了解、交往,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使心情开朗起来。四是奉献社会之爱。整合社会资源,以“六一”、中秋、春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和助学活动4次,捐助物资共计1万余元,累计帮助61名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委将继续推进此项工作,并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号召社会各界不遗余力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3

  日前,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通知要求,节日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帮扶、关爱慰问活动,特别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第66个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关心、关爱儿童,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稳定、幸福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

  儿童是最美的社会风景,他们天真无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的七彩童年。然而,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是肢体残缺,或是自我封闭,或是远离父母,或是颠沛流离……我们把这群孩子叫做特殊困境儿童,上帝在他们那里给了他们更多的磨难,他们比其他正常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救助。然而,当下,我国对特殊儿童的保障机制尚未能建立、健全,他们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救助。

  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中长大,在他们的成长中承载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困难,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和救助,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六一节的“走过场”,而应该将这种关爱、救助机制做实。

  困境儿童不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孤独角落,党和政府对困境儿童的关爱不能止于六一,而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当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困境儿童救助机制至关重要,要切实将困境儿童的疾苦放在心上,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爱;进一步建立困境儿童志愿者帮扶队伍,让志愿者深入困境儿童,为他们带去常态化的帮助和扶持;对于困境儿童的相关资金扶持,要有健全的监督机构确保其每分钱都落实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对福利院、孤儿院等公共救助场所的投入,在必要时候提供安全的场所,给他们基本的生存空间保障。

  关爱困境儿童不能止于六一,愿所有人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给予特殊的他们更多关爱,让六一的快乐持续在他们生活的每一天。

【关爱困境儿童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心得体会05-31

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心得体会01-08

困境儿童帮扶方案09-01

救助站关爱困境儿童寒冬送温暖活动方案01-24

救助站关爱困境儿童寒冬送温暖活动方案9篇01-24

关爱困境青少年活动方案(精选12篇)07-11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得体会12-18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11-24

(合集)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