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11-27 11:06: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篇1

  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很难想象,一名头戴眼镜文质彬彬科研人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向着星空叩问,成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在他身上,有着对梦想的执着、对事业的坚守、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支撑着他潮头登高再击桨,逐梦奋进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桂海潮学习,为梦想笃行不怠,为伟大事业奋勇向前,把目标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星辰大海”,把梦想写在广袤土地的“苍穹寰宇”,把奋斗镌刻在干事创业的“漫天星辰”,让“航天精神”也在广袤土地上熠熠生辉。

  眼前的'云雾迷蒙,挡不住眺望的“目光如炬”,把目标指向星辰大海。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学校的广播播放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桂海潮的心里埋下了遨游星空的种子,十五年之后,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尽管桂海潮已经成为一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的学术研究让眼睛“云雾迷蒙”戴上厚重的眼镜,桂海潮还是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是对未知领域的无限好奇,是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果敢,是勇于自我挑战的奋勇,支撑着他向着星空逐梦前行。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路上,亦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务必要向桂海潮看齐,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考验,聚焦主责主业,勇于跳出“舒适圈”,做“破圈”干部,锚定新目标,迎接新挑战,斩获新收获,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顶梁柱。

  前路的委重投艰,喝不退追梦的“大步流星”,把梦想写在苍穹寰宇。两千三百年前,诗人屈原在浩瀚星空下发出《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三百年后,桂海潮怀着对星空的无限向往说道:“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为了实现“飞天”梦想,相较于一般航天员,桂海潮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内容,更强的训练强度,更紧迫的训练进度,从6G的过载到8G的过载,注定是一段艰辛的跋涉,但这一切没有喝退桂海潮“追梦”的步伐,他依旧“大步流星”的追赶着。迈向新时代,使命更加艰巨,路途更为蜿蜒,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桂海潮学习,以坚韧不拔的奋斗姿态,舍我其谁的实干担当,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初心和梦想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苍穹寰宇。

  未知的浩瀚星河,吓不住圆梦的“一腔热血”,把奋斗镌刻漫天星辰。对于桂海潮来说,星空既神秘又遥远,既深邃而又博大,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把科研成果镌刻每一颗星辰之上是他独有的浪漫。飞向太空之前,记者提问道:“你准备好了吗?”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星空之下,广大党员干部“你准备好了吗?”新的征途机遇与挑战并存、群众的期盼与诉求交织、风险和收获重叠,你是否拥有强健的体魄,去承继革命先辈的旗帜?是否拥有坚不可摧的自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笃行不怠?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去迎接时代浪潮的风起云涌,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向前冲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把奋斗的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篇2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一起收看飞船发射直播,见证了85后载荷专家,北航教授、博导桂海潮“飞天”的特殊时刻。

  “观看的过程很高兴,同时也感觉到紧张,希望他能够一切顺利。”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后,桂海潮的师兄、北航宇航学院副教授钟睿告诉澎湃新闻,他与桂海潮相识多年,关系很亲近,所以相比其它时候看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这次他多了一些紧张和激动。

  不过,从神舟十六号发射的直播画面里可以看出,桂海潮全程状态很不错。“虽然他们穿着航天服,面部不能看得很清晰,但是我们熟悉桂老师的师生都看出来了,离直播镜头最近的那个就是他。”钟睿说。

  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截图,图中右一为桂海潮。通过直播镜头可以看出,桂海潮多次嘴角上扬,笑容灿烂,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飞船发射过程中,桂海潮还多次与身边的队友握手,时而看向舷窗外,期间还说了一句“舒服”。

  与桂海潮在博士学习阶段就相识的钟睿表示,能听得出来,那一声“舒服”就是出自桂海潮之口。听到桂海潮说“舒服”时,在北航沙河校区集体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的师生们,被桂海潮的状态感染了,现场发出了一阵欢乐的.笑声。

  钟睿介绍,由于桂海潮此前两年多时间一直在进行宇航员相关训练,比较忙,他们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去年年底的事了。但桂海潮是一个对待工作很严谨认真的人,他们有时在线上进行一些课题相关的交流。就在5月29日下午,桂海潮还给他发信息,请他帮忙嘱咐学生一些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事。

  北航师生观看飞船发射直播现场。桂海潮的同学、北航宇航学院副教授王悦也向澎湃新闻提到,5月29日下午,他和桂海潮还有线上交流。当时,他提醒桂海潮在“天宫”出差期间多保重。

  王悦介绍,桂海潮很爱学习,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做事很有韧劲,性格也很好,平时很爱笑。此次“太空出差”圆了桂海潮的航天员梦。

  北航宇航学院20xx级博士生殷文喆告诉澎湃新闻,5月29日,他和桂海潮共同的群内,同学们纷纷发信息“祝桂老师顺利凯旋”。桂海潮在当天下午3点多回复:“谢谢各位同学,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为北航加油,为中国航天加油。”

  殷文喆在本科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得过桂海潮的指导。

  “看到我本科时的导师随神舟十六号出征飞天,真的很自豪、很受鼓舞。昨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贴出了我之前参加北航‘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证书,证书上面的指导老师就是桂老师。这条朋友圈发出来一个多小时就获得了70多个点赞。”殷文喆高兴地说道。

  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后,殷文喆表示,镜头里,身穿航天服的桂老师看起来跟平时一样,镇定自若,笑容灿烂。

  “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乘着航天飞船上天,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我也更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殷文喆说。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篇3

  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下成功飞入太空。此次进入太空的三名航天员中,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博士生导师桂海潮,成为中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位载荷专家。从小镇大山走向浩瀚寰宇,桂海潮一路的历程是青年人成才路上最生动的“教科书”。青年干部要以桂海潮为学习标杆,品悟成长成才之道,争做可堪大用的栋梁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开创属于青年一代的新功绩、新篇章。

  品“矢志不渝、逐梦航天”的初心如磐,悟“固本培元坚信念”的成才之道。

  桂海潮从小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报效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种子。这颗梦想的种子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成才,指引着他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不断开拓奋进。广大青年干部当学习桂海潮坚如磐石般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必修课”,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品“增技赋能、可堪大用”的檠天架海,悟“勤学苦练强本领”的成才之道。

  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领域跨度大、舱内外载荷数量、实验项目多,实验设备、实验机柜精密,维护维修操作标准高,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关键项,要求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百分百熟练的程度。面对困难与挑战,桂海潮坚持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准则,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训练,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娴熟地掌握了所有操作要求。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时刻对自己的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保持清醒认识,不断地更新知识,努力向书本学、积极向榜样学、虚心向群众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丰富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品“全力以赴、勇挑重任”的笃行不怠,悟“踔厉奋发担使命”的成才之道。

  从陆地到太空,从科研者到航天员,名称的变化承载着的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与期待。而担起这崇高责任的背后,是桂海潮无数的艰辛和付出。在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你准备好了吗?”的问题时,桂海潮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青年干部身逢盛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胸怀“国之大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怕担子、不撂挑子。要保持“实”的前行姿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以实干进取开新局、谱新篇,善作善为、久久为功,以青春力量和热血奋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篇4

  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6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升空过程中航天员们难掩激动之情:“感觉良好!”“很舒服!”“非常平稳!”“相当漂亮!”“太壮观了!”桂海潮还说:“坐火箭太爽了!”

  桂海潮出生于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姚关社区。昨天一大早,村里的乡亲们就赶到桂海潮姨妈杨美平家的小院中,等待观看直播。村民们都在谈论这个曾经黑瘦的男孩成为了代表祖国出征的航天员,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小院里围坐着30多名村民,他们手举国旗,期待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昨天从电视里得知这个消息,作为亲人我们非常激动。”桂海潮的表弟刘辉说。一直只知道桂海潮在大学任教,家人也只知道桂海潮最近要外出一段时间执行任务,没想到是代表国家出征太空。全村人都非常激动,村委会更是凌晨6时多就开始布置场地,方便村民集中观看。当发射成功后,村民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一片欢呼。

  桂海潮曾经的母校——施甸县一中和三中也组织了学生集中观看直播,尤其是进入发射倒计时环节,学生们难掩激动之情,纷纷欢呼鼓掌。他曾经的高中班主任杨兆东老师感慨:“在教育并不算发达的小县城,桂海潮出征太空,对于国家而言意义非凡,对于小县城的学子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在北航校园,同学们一起在屏幕前共同关注火箭发射,并为桂老师加油:“祝我导圆满完成任务!”“出征顺利!圆满凯旋!”

  桂海潮从小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

  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桂海潮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刊物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当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个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桂海潮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20xx年的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心潮澎湃。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20xx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将是目前开展在轨实(试)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

  “你准备好了吗?”

  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的提问,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

  成为航天员后,桂海潮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驾驶飞船穿越在各个小行星之间,穿越黑洞……如今,他的梦想之舟、探索之旅已正式开启。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 篇5

  桂海潮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是中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个载荷专家。

  “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桂海潮说,正是有了中国空间站这个新舞台,才能有飞行任务的新角色,才能有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机遇。

  20xx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这一年,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桂海潮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比起从空军飞行员队伍里选拔的航天员,他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底子有些薄弱。

  “干就好了!”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

  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是,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是一段艰辛的跋涉。

  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被牢牢压住,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训练结束,他找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通过在练习中不断修正,他不但克服了2G过载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

  第一次进行水下训练时,桂海潮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姿态,尤其是头低位姿态时,整个身体的重量挤压着头部、肩部、胸部,特别不舒服,还伴有恶心。

  操作不好就反复练。他在水下反复练习四五个小时,衣服都湿透了,连手套里都是汗。

  20xx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3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但也充满压力。

  “要是现在让你飞,你是不是有信心?”乘组刚成立时,景海鹏这么问,当时,桂海潮选择了沉默,他说他的底气不是很足。

  通过刻苦训练,在一次次的磨砺和指令长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桂海潮的信心越来越足:“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挑战。”

【神舟十六号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神舟十四号心得体会10-27

神舟十四号心得体会优秀09-21

神舟十三成功发射心得体会优秀11-14

神舟十三成功发射心得体会(精选12篇)08-12

神舟十一发射成功心得体会03-22

观看神舟十二号返回直播心得体会03-10

神舟十二号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09-14

202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心得体会04-29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心得体会05-05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