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心得

更新时间:2023-08-26 07:34:00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1

  去年,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这次研修培训令我感到深刻难忘。在这次学习中,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资料,专家点评以及网上相互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培训使我能全面、深刻理解初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等。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利用平台认真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评,积极参与同行们的交流讨论,天天趴在电脑前、读文本、写作业、发评论,感受颇深,收获很多。给自己忙碌的生活增添了又一乐趣。专家们的讲评以及优秀课例,使我从理论的高度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

  一、新形势下的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形势下教学时间的减少,我想这是在课改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讲解过多,害怕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讲知识,相应的听说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讲解过少,又怕学生不会运用,一到考试,分数变低,所以很难处理这种矛盾。但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没有效果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只能适合某一特定阶段,并不能成为永恒。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在教改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认真地、用心地去实践并总结,才会形成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课风格,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一种学生乐学,善学的氛围中,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课我觉得是一堂好课。单纯的知识讲授是不可取的。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听取了专家们的报告,教研组进行了认真的分组学习和讨论,我们都有同感,我们都感觉到新课程改革存在着区域、城乡之间的差异,有些教学活动在一些乡镇中学难以实施。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教师要明白、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真正做到面向学生,我们有些老师还得付出很大的劳动,任务很艰巨啊。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要适当增加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因地制宜,尽可能利用本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简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巧。因为这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开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运用为目的、以运用核心的教学途径,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任务型”为模块的`语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分享

  倾听了专家们的报告和课件展示以及总结性发言,还有我们的分组讨论,深感教学资源对新课标下的教学和实施至关重要。深切体会到应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开发并分享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积极参与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共同分享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和精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2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现在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小学数学读后感。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数学学习应当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主动探究,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这样的目标相对应的新的课程评价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学习中,数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调控等功能。它既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而且也为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提供了依据。

  (一)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应该继承、改善、发展和沿用下去。

  1.形成性评价。在认知领域评价中经常采用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分析,平时测验,制作模型、整理某阶段学习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师对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当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时,可对其行为进行表现性评价测试。

  (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使评价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形式转向实质、从定量转向定性、从被动转向主动的突破口。掌握自己的主要标志是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因此,自我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可分为学生评价卡、数学日记、档案袋评价法。

  学生数学评价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内容片面,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不重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二是钟情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读后感《小学数学读后感》。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教学民主的思想。三是评价方式单一,过程简单,过分依赖于笔试,夸大试卷在评价中的效能。四是评价的作用不大,大部分教师习惯于用定量的方法去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缺乏用定性的.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评价的终结,不重视引导学生在评价以后进行反思。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注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1.注重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评价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恰当确定评价内容需要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评价内容是在确定教学目标基础上确定的,而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考虑教学效果时,自然会想到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究竟评价什么。

  (1)要评“双基”要求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目前教师认识的偏差主要在于对它如何界定。大部分老师认为基础知识是指一些类似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数学事实,而把知识的运用看成是基本技能。他们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除了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这些属于“双基”内容外,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如平移、剪拼、割补等方法以及转化的思想,对学生来说是他们以后研究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这些过程性目标也应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2)要评“思、情、意”目标

  所谓“思、情、意”目标就是指思考、情感和意识三方面目标。

  由于受目前单一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学部门及教师缺乏评价学生“思考、情感、意识”方面素质的有效办法,从而影响了教师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积极性。

  2.注重参评对象的广泛性。

  (1)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教学这个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最了解学生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了解得最为全面,也最符合教学规律。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和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等,学生的感觉最真。因此,对于这些内容的学生自评是有价值的。

  (3)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因此,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3.注重评价方法的灵活性。

  (1)从评价时间看,做到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2)从评价内容看,做到单项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3)从评价方式看,做到笔试评价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4)从评价结果看,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用于能计量的情况。对于一些不能精确计量的情况,就只能用定性的办法。我们提倡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注重数学评价,运用灵活、科学、广泛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3

  自9月开学以,生本教育随着暖暖秋风吹到了利州大地。我们学校也在李校长的亲自部署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适合于我校的生本教育堂,我有幸作为首批生本实验教师,带着我的新一届一年级学生,开始了生本教育的探索之路。说实话,初遇生本教育,我只是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并不陌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教育理论,也强调了不仅要关注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但为什么郭思乐教授要提出他的生本教育理论呢?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是什么样的?我校开展了近个月的生本教育实践,我们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带着这些一连串的问号,带着学校领导的期望,我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美丽羊城的生本教育学习实践之路。

  12月1日,当我到羊城后,就看到了为期十五天满满的学习安排表:进校听、理论讲座、堂模拟、借班上、论答辩等等。但我不在乎这些形式,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门在这些形式中“挑刺”,看看生本教育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从这点说,我不是个好学生。但经过半个月的学习,我内心经历了由开始的怀疑----半信半疑----坚信不移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次学习是对我以前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重构,特别是郭教授的一些经典警句,对我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今夜在回顾翻看学习笔记,更是内心激动澎湃,现把半月的学习心得加以整理,吸取精华,去之糟粕。

  一、生本教育的核心环节

  (一)个人学(独学)

  个人学(独学),是生本堂的第一步。学什么?怎么学?----自主完成前置性小研究。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前置性小研究,前置性小研究是老师设计的,在设计小研究时,我们要遵循学生生命之“根”和学科知识之“根”,当两“根”交汇在一块,就形成了“汇根”(即:慧根),简单地说,设计前置性小作业的原则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低入的含义是:根本,简单,开放。根本:是数学学科的金标准,直指学科内容的本质;简单:就是让人人会做,但我认为,简单也有个度的把握,应简单到不失去内容的探究价值,如:我在上模拟内容中的《植树问题》时,我设计的是三棵树产生间隔的例子,再让学生试着画4棵树、棵树的间隔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郭教授指出了为什么不设计两棵树的例子?因为两棵树是发现不了规律。可见,简单承载思想,过于简单就失去探究的价值。开放,就是可以拓展,能运用,便于总结。

  其实在独学中,还有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和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尝试、画图、演示等方法技能,还要让学生养成会整理、会提炼、会质疑的能力。可见,让学生会独学,是生本堂的基础。

  (二)小组学(对学)

  在学生独立完成前置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要真正在堂上开展生本堂教学。在小组中学习时,要注重突出“帮”学,在小组内交流前置小研究的完成情况,交流时,最好让要发言的同学把研究单放中间,轻声细语指着说,学困生为第一发言人,小组内可以每人交流一道题,也可以每人交流某道题的一种方法。

  针对我们一年级做生本,在一开始训练学生小组学习时,我们要做到各科互相配合(至少语、数学),采用统一的小组分组,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机制。在一开始训练时,要一组一组地训练,训练一组,巩固一组。每天训练时,要拟定一个训练重点和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训练和评价,可以说,评价指向哪里,学生就会朝向评价的方向努力。

  (三)全班学(群学)

  全班学,表面上看好像是堂展讲,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对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交流。在这一环节,根据不同的型和内容,学生的展讲的方式和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在新授时,学生展讲主要侧重于方法探究的过程及方法的多样性。如: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学生的展讲主要放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及过程上,体现转化思想的过程。在整理复习时,学生的展讲主要侧重于知识的整理过程及整理的方法,使相关知识横成片,竖成线。如:执教《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学生的展讲应放在整理的方法和整理的知识网络上,在学生头脑中构建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及梯形的面积这一渐进的知识过程。在评研时,学生的展讲要侧重于“评”与“研”,重点是要错题分享,把自己做出的题要分析错因,对改正后的题目加以研究,并给同学们诚恳的提醒或建议。

  以上无论是何种型,每个小组展讲后都必须要或总结,或点评,或提醒。除此之外,上面的小组在展讲时,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待上面的小组汇报完毕时,下面的同学能质疑,会补充,并注重对学生质疑交流的指导和培训。

  (四)教师帮学(点评提升)

  在我校前几个月的生本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时,我们过于的放手,以至于学生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有时,我们放手把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至于上出的堂缺乏深度;有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至于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却茫然不知。

  那么,在生本教学的堂中,我们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生本老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作用(使堂有序进行,确定小组及学生的发言顺序);导向作用(使学生的小组交流展示都要围绕本的核心问题,抓住重点交流展示);慎重干预作用(当学生交流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时,我们要慎重干预,变“有为”为“无为”)。

  以上是生本堂的四个核心环节。其实,我认为,如果从学习效度上分析,生本堂实则是三大核心环节,即:个体学----小组学----全班学。而教师的帮学作用应贯穿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学生通过这要的三个环节的学习,相当于对同一内容学生学习了多次,每次的学习都是在前次学习效果上的叠加。试想:通过这四轮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学习内容及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前期我校数学生本堂的几个误区。

  (一)重演讲,轻设计。

  在前期的生本堂教学主题研讨中,我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说,我校老师们在生本堂的探索中,都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取得了生本堂上的质的飞跃,短短一学期时间,取得了一年或几年的成效。但在这次的学习中,使我更加深了对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无论是何种型,学生的独学、对学及群学都是围绕小研究展开的。而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及小组展示的研讨,缺乏对前置小研究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在下学期开学初,我们低段数学组必把如何设计根本、简单、开放的小研究作为我们的教研主题之一,遵循慧根,让我们设计的题与学生的堂“脉搏”共振。

  (二)重结果,轻过程。

  在12月17日晚,郭思乐教授在组织学习《生本教育数学骨干班学习要点》时,向与会的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年级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9+,怎么教学?要教给孩子什么?当他把此问题抛出时,我与很多的数学老师一样,头脑里快速的闪出这节要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解题。但接下郭思乐教授低沉而简短的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说:我们老师到底是带着方法(结果)见学生,还是带着学生寻方法。听到这句话时,反思自己以前的堂,有多少次我不是带着方法及结果去见学生的?这样做的原理是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出现了偏离。

  (三)重学生,轻老师。

  在前期的生本堂教学实践中,我及我的伙伴们有时是矛盾的。想讲而不敢讲,不讲却又想讲。有时我们想放手,却又不放心学生;有时我们又情不自禁硬生生地把堂拉回“师本”;到了最后,有些老师干脆完全放手,堂让学生组织,老师就坐着看学生表演。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生本堂中我们教师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讲?应该讲什么?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终于坚定:生本堂中老师的地位不能丢!在生本堂中,我们教师要“点”在迷茫处,“指”向优化时,“帮”在必要时,控制堂节奏。我们的老师讲,要讲在关键处,更要不讲在关键处(在关键处应让学生多探究,多争辩,然后再提炼总结),应侧重于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的精点拨,学习内容的精提炼,学生堂展讲的精点评。

  以上是我这个“坏学生”美丽羊城学习的些许感获。在这次学习实践中,有太多可见可闻的硕果,如:代表全体数学骨干学员到朱村小学上汇报研讨,受到了郭教授及全体兄弟学员的好评,更重要的是,被朱村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同学的自学能力、展讲能力、视频展台的操控能力等所折服。可以说,这次广州行收获是满满的。如果有老师要问我:什么是生本堂教学模式?我想借用郭教授的话:“生本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这个观点我认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任何教学探索一旦成为模式,也就是这种模式灭亡的开始。如果还有老师要问:我们学习生本教育的什么呢?那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研究学习生本教育,并不在于我们一定要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或堂模式,而是我们要学习生本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乘着这次羊城学习的翅膀,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努力沿着生本教育足迹,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之路!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4

  自9月开学以来,生本教育随着暖暖秋风吹到了利州大地。我们学校也在李校长的亲自部署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适合于我校的生本教育课堂,我有幸作为首批生本实验教师,带着我的新一届一年级学生,开始了生本教育的探索之路。说实话,初遇生本教育,我只是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并不陌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教育理论,也强调了不仅要关注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但为什么郭思乐教授要提出他的生本教育理论呢?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是什么样的?我校开展了近3个月的生本教育实践,我们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带着这些一连串的问号,带着学校领导的期望,我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美丽羊城的生本教育学习实践之路。

  12月15日,当我来到羊城后,就看到了为期十五天满满的学习安排表:进校听课、理论讲座、课堂模拟、借班上课、论文答辩等等。但我不在乎这些形式,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门在这些形式中“挑刺”,看看生本教育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从这点说,我不是个好学生。但经过半个月的学习,我内心经历了由开始的怀疑----半信半疑----坚信不移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次学习是对我以前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重构,特别是郭教授的一些经典警句,对我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今夜在回顾翻看学习笔记,更是内心激动澎湃,现把半月来的学习心得加以整理,吸取精华,去之糟粕。

  一、 生本教育的核心环节

  (一)个人学(独学)

  个人学(独学),是生本课堂的第一步。学什么?怎么学?----自主完成前置性小研究。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前置性小研究,前置性小研究是老师设计的,在设计小研究时,我们要遵循学生生命之“根”和学科知识之“根”,当两“根”交汇在一块,就形成了“汇根”(即:慧根),简单地说,设计前置性小作业的原则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低入的含义是:根本,简单,开放。根本:是数学学科的金标准,直指学科内容的本质;简单:就是让人人会做,但我认为,简单也有个度的把握,应简单到不失去内容的探究价值,如:我在上模拟课内容中的《植树问题》时,我设计的是三棵树产生间隔的例子,再让学生试着画4棵树、5棵树的间隔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郭教授指出了为什么不设计两棵树的例子?因为两棵树是发现不了规律。可见,简单承载思想,过于简单就失去探究的价值。开放,就是可以拓展,能运用,便于总结。

  其实在独学中,还有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和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尝试、画图、演示等方法技能,还要让学生养成会整理、会提炼、会质疑的能力。可见,让学生会独学,是生本课堂的基础。

  (二)小组学(对学)

  在学生独立完成前置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要真正在课堂上开展生本课堂教学。在小组中学习时,要注重突出“帮”学,在小组内交流前置小研究的完成情况,交流时,最好让要发言的同学把研究单放中间,轻声细语指着说,学困生为第一发言人,小组内可以每人交流一道题,也可以每人交流某道题的一种方法。

  针对我们一年级做生本,在一开始训练学生小组学习时,我们要做到各科互相配合(至少语文、数学),采用统一的小组分组,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机制。在一开始训练时,要一组一组地训练,训练一组,巩固一组。每天训练时,要拟定一个训练重点和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训练和评价,可以说,评价指向哪里,学生就会朝向评价的方向努力。

  (三)全班学(群学)

  全班学,表面上看好像是课堂展讲,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对学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交流。在这一环节,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内容,学生的展讲的方式和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在新授课时,学生展讲主要侧重于方法探究的过程及方法的多样性。如: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的展讲主要放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及过程上,体现转化思想的过程。在整理复习课时,学生的展讲主要侧重于知识的整理过程及整理的方法,使相关知识横成片,竖成线。如:执教《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学生的展讲应放在整理的方法和整理的知识网络上,在学生头脑中构建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及梯形的面积这一渐进的知识过程。在评研课时,学生的展讲要侧重于“评”与“研”,重点是要错题分享,把自己做出的题要分析错因,对改正后的题目加以研究,并给同学们诚恳的提醒或建议。

  以上无论是何种课型,每个小组展讲后都必须要或总结,或点评,或提醒。除此之外,上面的小组在展讲时,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待上面的小组汇报完毕时,下面的同学能质疑,会补充,并注重对学生质疑交流的指导和培训。

  (四)教师帮学(点评提升)

  在我校前几个月的生本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时,我们过于的放手,以至于学生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有时,我们放手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至于上出的课堂缺乏深度;有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至于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却茫然不知。

  那么,在生本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生本老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作用(使课堂有序进行,确定小组及学生的发言顺序);导向作用(使学生的小组交流展示都要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抓住重点交流展示);慎重干预作用(当学生交流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时,我们要慎重干预,变“有为”为“无为”)。

  以上是生本课堂的四个核心环节。其实,我认为,如果从学习效度上分析,生本课堂实则是三大核心环节,即:个体学----小组学----全班学。而教师的帮学作用应贯穿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学生通过这要的三个环节的学习,相当于对同一内容学生学习了多次,每次的学习都是在前次学习效果上的叠加。试想:通过这四轮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学习内容及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前期我校数学生本课堂的几个误区。

  (一)重演讲,轻设计。

  在前期的生本课堂教学主题研讨中,我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说,我校老师们在生本课堂的探索中,都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取得了生本课堂上的质的飞跃,短短一学期时间,取得了一年或几年的成效。但在这次的`学习中,使我更加深了对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无论是何种课型,学生的独学、对学及群学都是围绕小研究展开的。而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及小组展示的研讨,缺乏对前置小研究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在下学期开学初,我们低段数学组必把如何设计根本、简单、开放的小研究作为我们的教研主题之一,遵循慧根,让我们设计的课题与学生的课堂“脉搏”共振。

  (二)重结果,轻过程。

  在12月17日晚,郭思乐教授在组织学习《生本教育数学骨干班学习要点》时,向与会的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年级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9+5,怎么教学?要教给孩子什么?当他把此问题抛出时,我与很多的数学老师一样,头脑里快速的闪出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解题。但接下来郭思乐教授低沉而简短的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说:我们老师到底是带着方法(结果)见学生,还是带着学生寻方法。听到这句话时,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有多少次我不是带着方法及结果去见学生的?这样做的原理是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出现了偏离。

  (三)重学生,轻老师。

  在前期的生本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及我的伙伴们有时是矛盾的。想讲而不敢讲,不讲却又想讲。有时我们想放手,却又不放心学生;有时我们又情不自禁硬生生地把课堂拉回“师本”;到了最后,有些老师干脆完全放手,课堂让学生组织,老师就坐着看学生表演。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生本课堂中我们教师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讲?应该讲什么?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终于坚定:生本课堂中老师的地位不能丢!在生本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点”在迷茫处,“指”向优化时,“帮”在必要时,控制课堂节奏。我们的老师讲,要讲在关键处,更要不讲在关键处(在关键处应让学生多探究,多争辩,然后再提炼总结),应侧重于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的精点拨,学习内容的精提炼,学生课堂展讲的精点评。

  以上是我这个“坏学生”美丽羊城学习的些许感获。在这次学习实践中,有太多可见可闻的硕果,如:代表全体数学骨干学员到朱村小学上汇报研讨课,受到了郭教授及全体兄弟学员的好评,更重要的是,被朱村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同学的自学能力、展讲能力、视频展台的操控能力等所折服。可以说,这次广州行收获是满满的。如果有老师要问我:什么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想借用郭教授的话:“生本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这个观点我认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任何教学探索一旦成为模式,也就是这种模式灭亡的开始。如果还有老师要问:我们学习生本教育的什么呢?那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研究学习生本教育,并不在于我们一定要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或课堂模式,而是我们要学习生本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乘着这次羊城学习的翅膀,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努力沿着生本教育足迹,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教育之路!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5

  无论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都以情感态度教育或情感态度的形式作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并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新千年、新世纪世界竞争非常激烈,中国要在激烈地竞争中立于世界之林,关键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教书育人并重,重在教会学生做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使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受到有益的熏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情感态度。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学科特点,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目标教育,谈几点认识,与同仁交流。

  一、重视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有很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阐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情感态度教育,使小学生认识到,每个参加现代化建设的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将来更好地参加祖国建设,同时结合有关内容与生动事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渐树立好数学的信心和志趣。例如教材试题:“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卫星经喷气式飞机每秒快多少米?”我讲的目的的其中之一就是让他们知道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创造出这么先进的装备,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精心计算出谁的速度快,最适应当今社会,谁就有更高的利用价值,才会被人们所利用,去推动社会的迅猛发展,这个重担将放在你们肩上,从而让我的学生坚定信心和毅力,更有兴趣的去学数学,学好数学,成为高科技人才,创造出比这更先进的飞机。让他们有自己的目的性,有自己的理想,学生将会个个聚精会神,认真听讲,都暗暗在为这个方向在奋斗、在努力。

  二、加强“三爱”的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有不少内容是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资料来反映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我结合教学内容加以说明或作一些补充,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我注意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加以介绍,培养小学生爱祖国和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热爱科学,将来献身祖国建设。例如试题:“第十一届亚运会,我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和铜牌的总数多多少枚?”在讲这题时,我特意找了有关前几届的统计资料与十一届运动会这个统计资料比较,显而易见,中国的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健儿们勇敢拼博,为国争光,我们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自信,这就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作自己最大的.贡献。使中国名列榜首,作一名国家的好儿女,进而达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教育。

  三、渗透辩证观点的教育

  数学内容充满着辩证思想。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条件得天独厚。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它却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例如自然数和零的概念,都是从客观实际和需要抽象出来的。教学中,我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从直观操作中,让学生逐步抽象出数的概念。从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小学教学内容中,简单的大与小,多与少,长与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都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运动变化的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也随处可见。例如:数的组成,是变化着的;锐角变为直角,也是变化着的;等等。这些都充满着变化运动的观点。在教学中,我注意研究教材,系统整理了解,并灵活地掌握在教学中,有机渗透,适时引导,效果良好。

  四、强化意志品德的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克服困难精神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等思想。我结合教学,特别数学练习,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作风。例如:教材“做一做”中的练习,像9×4+7×3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让学生观察,有乘、有加,要先算什么。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这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精神,能不能减少几步运算,进而引导学生9×4和7×3可以同时计算,再算加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做题格式,对自己工作上的事以“身正为范”为原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对学生的模范作用,对学生意志品格的教育。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索行为的精神。小学数学教材既是教师讲授的教本,又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为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替力服务。我们的教育方法唤醒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体会到:获取数学知识不能只依赖老师讲解,要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内心的领悟才能学好。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不退位),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算法。36-2=?36-20=?

  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形成算法表象,然后再说算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理解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很快自己说出“36-2”要先算“6-2”,“36-20”要先算“36-20”迸而总结出“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减”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多。学生学习主动,创新精神得到了切实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6

  《小学数学教育》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育》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育》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育》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育》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育》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育》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数学教育》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范文7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莫旗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一次特别的中小学老师暑期继教培训,所有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无论是年长者还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并且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研讨中,使得本次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暑期中小学数学继教培训心得体会我也从中受益匪浅。说到这里,您一定对我们的培训内容特别感兴趣吧,那就是新一轮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

  本次培训分三期进行,每一期培训老师都设计了周密的安排;第一天上午:崔老师对“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进行讲座。然后利用下午和第二天的时间各个研修团队进行备课、交流,第三天由培训老师进行检查验收。可以说在整个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数学教研员崔老师非常的辛苦,她不仅要关注整体,还要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指导,而且对每一个细节都指导得特别到位,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让我们每一个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大有所获。

  “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训练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与确定教学流程;教材处理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编制教学预案。可以说通过本次培训,我在这六大环节中都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我就教材处理深入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新课程倡导“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从而实现“现实生活资源于教材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我们不具备大城市那些优越的教学条件,也没有优越的校外课程资源。例如: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但我们老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说到这里,我不禁止想到自己在教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点滴经验,本节课最让学生难以理解的是“间隔”,如果用术语来解释学生会感到很抽象。教材中也没有具体介绍“间隔”一词的含义,而它还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基础。这可怎么办呢?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际,我注意到很多小学生都玩拍手的游戏,两个手指间的缝隙不就是间隔吗?于是我在教学时利用学生表演“幸福拍手歌”入手,表演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一只小手,问“你能发现什么数字?”生答:“5”。我说:“你们说的很对,我们一只手的确有五个手指。可老师除了发现你们说的5以外,还发现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一时全用诧异的眼睛看着我,又看看自己的小手,很快有的同学发现了:“老师,我知道了,是手指间的缝隙。”我称赞地夸奖那个同学:“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于是我轻轻松松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间隔”这一词语,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就像新课程倡导的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材仅是个例子。”而如何把握教材,利用教材是我们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教师要想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就应该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体会12-30

小学数学教育心得体会20篇12-31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总结05-04

数学教育心得体会01-08

幼儿园数学教育心得12-01

小学数学研修心得02-10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10-13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12-27

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