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更新时间:2024-01-11 16:43:00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

  3月1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有关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后我对新课标的中提到的几点有了很深的体会.尽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通过考察、访问挖掘本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想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善于钻幽探微,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把教科书中直接呈现的(即显性的)价值取向和隐含于其字里行间(即隐性的)价值取向,都能呈现给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语文的美。现代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向学生学习,要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总之,《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方法多元化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了。

  我认为以前单纯传授知识逐步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还有量化的标准。

  在我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们承认素质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的现实。问题不是出在这样的提法不对,关键是如何去实施,要去营造一种氛围。正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阐述的:没有与之适应的生活是无法进行教育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次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课标吸取来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得要再接受考验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课标的实施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以为一学就会,一看便能实施的任何想法都是错误的!透视种种现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调整、完善自己,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2

  纵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固然有基础较为扎实的长处,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忽略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结果导致语文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以及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诸能力的要求,7月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

  一、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给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比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设计出这样几个活动:

  1、“爸爸小时候的趣事”。请你做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爸爸小时候的故事,了解爸爸儿时的生活经历,然后选择一件有趣的事记下来。有兴趣的话,可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投送给学校广播台或某报刊编辑部。

  2、请你做一天小当家,体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写一则日记。

  3、“妈妈的唠叨”。模拟一种生活场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想试试吗?

  4、“电视机前的评论”。在电视机前,你们一家人会说些什么呢?请以三位同学一组进行小品表演。

  5、想尝试一下做主持人的感觉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搞一次“家庭联欢会”,主持人就由你担当,从中还可以体验到家的温馨与幸福。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常规程序: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地判断、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演义》的导读。

  2、“小小三国迷”竞赛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多媒体播放题目,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说说阅读时遇到了哪些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4、“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引导学生评析书中人物,通过展开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5、搜集由《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或歇后语。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可以设计若干子课题,倡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比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们安排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大的主题之下包含着四个子课题:

  1、地球妈妈的眼泪(搜集资料、小组讨论)

  2、我是地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3、绿化家园植树活动(小组合作植活一棵树,并记录小树苗的成长过程)

  4、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写作、大组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小组集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以及组织擂台赛的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四、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颂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访谈。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建设工厂掩埋了多少条水渠和池塘以及水污染的情况。

  2、调查。调查马路积水、小河浑浊的原因。了解地方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管理。

  3、讨论。讨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4、写建议书。集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写成建议书,张贴在社区,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和环保意识。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走访”、“调查”,便是运用语言跟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把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写成建议书,这便是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比如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的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实地采访、网上采集,经加工、存储后成文,最后在网上传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在“我的宠物”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旁边可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环境等。我曾听过一节以“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网上搜集、整理的有关“乾隆皇帝水上游览线”、“扬州美食”“扬州园林”方面的资料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分小组成立小小旅行社,针对扬州旅游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再把这些意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各旅游景点的负责人。在这节课上,学生不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我们认为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向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出了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之相适应,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在价值观、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蓬勃兴起的,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3

  寒假中,再次认真的阅读学习了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使我知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更有力的证明了小学语文课程更是重中之重。现就自己所任学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浅谈如下:

  一、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新课标》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新课标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但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不但要注意汉字的规律、特点、间架结构,还注重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因此,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来说更应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与此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注意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

  领悟课标

  寒假教师培训

  生。《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关于写作

  《新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对于《新课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仔细研读,抓住细节,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可以说培养良好写字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也在各个年级段提出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用硬笔、毛笔写出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我养成学生写字习惯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创建区域写字特色校的活动中,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写字育人的主要阵地。

  强调“动笔就不苟,逢字必规范”。不断探究写字课的教学方法,优化写字模式。以科学的多元化写字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抓住四个环节:

  1、练字有时间。同时坚持“天天练”活动,每天午间练字20分钟,达到日日练习批改,周周总结通报,月月评比表彰。

  2、练字分类型。为了让写字教学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采用分层建制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到二年级主要练习铅笔字,三年级到六年级主要练习钢笔字。同时在三到六年级中选取部分同学组成毛笔字兴趣小组。

  3、练习定规范。学校自行印刷写字专用练习本,定期举行写字比赛,定期出刊写字板报。

  4、教学重实效。中心小学每学期进行两次写字课堂教学观摩,对全乡开放,以写字教学引领有效教学,促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的做法是:

  (1)编写儿歌。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做书法韵律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3)学生体验。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4)拍照鼓励。结合教学给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帮助纠正投影中出现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5)家长配合。让家长把自己孩子的正确姿势拍照放大,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时时提醒自己。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

  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学生对笔画或结构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如:检查学生"横"这一笔画的掌握,教师边念"横"画书写的过程和用笔要点,边要求学生听后按照要点,正确写出“横”的笔画来。

  四、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5

  语文是各门学科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而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的关键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选择性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可以事半而功倍。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学到学习的方法和知识。下面是我从教30多年从教小学语文上好语文课的技巧。

  一、备好课

  有的语文老师,备课备得非常好,但是课不一定上得好。如果学生在课堂互动上,没有按照你的备课节奏来互动,老师的临场发挥接不上,很容易这一节课的节奏效率都打乱了。所以备好课也是有基本法则来支撑的,找到备课的重点,才能上好一节优秀的语文课。

  不重视备课,没办法上好课

  有的老师为了积累教学经验,认为课上得越多,经验就越多,其实是错的。课上得多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也没有时间去备课了。每个班的课上得都很疲惫,讲课的内容全部一样,认为这就是经验。这些经验是不是真的遵循了因材施教?老师没有仔细思考,而且大量的课堂练习后,语文老师是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的,哪些课文该怎么讲?针对考试考点和日常练习的能力,如何对标教学大纲,光是上课,没有停下来的老师,是没有办法上好课的。也就是,埋头上课,不备课,甚至认为自己多年教龄,连课本都不用带的语文老师,是没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这就是备课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学生,熟练自己的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节奏,才是优秀老师的必修课。有一些老师,教学任务重,可能学校能提供给老师的教学培训也比较少,所以很多老师会在一起抱团,把备课变成集体备课。你负责一个板块,我负责一个知识点,最后大家再把课程内容总结在一起。这么做好像看起来效率挺好的,也能为备课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是这是一种变相的教学偷懒。语文课是完整的,不是零碎的,你负责一个零碎的备课内容,是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授课风格进行备课的。这样的课上出来,也是没有重点地。所以集体备课没办法结合个人教学特点,进行增补教学修订。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重视结合各个班级的学习特点,备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备课重点。

  重视教参,忽略了课本

  教学参考书,是参与编写教材的编辑组对语文老师的教学指导建议,根据教学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来备课,实际是没有标准的,语文学科的标准只有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课标的使用,有的学校竟然让老师自己去解决。老师们自己解决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备课形式,直接照着教参来上课,甚至影响到学生,也用教参来抄答案。这显然就为了备课的基本原则,好的语文课一定是从课本来参考备课的,而不是教师参考用书。而且,备课不是抄写教案,不是把别的老师的备课内容集中抄写在本子上,而是先思考教什么,再找出方法撰写,然后编辑课件,最后梳理教学重点和课后练习的指导。

  只备单篇课文,不备单元内容

  好的备课方法是分层次的,备好一篇课文和讲好一整个单元,是语文老师应该重点把握的上课节奏。在讲每一篇课文前,我都会强调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生字词是怎么掌握的,课文的特点,单元的主题,阅读训练的目标,包括日积月累的阅读拓展要求。

  把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分解单元的重点,这是单元备课的方向。所以,只备一篇课文是不行的,单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阅读目标是什么?语文老师要有整体系统意识,少一些碎片化的备课模式。关于备课,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二、上好小学语文教学课,除了备好课以外,还要备学生

  1、“备”学生中尊重学生

  所谓“备”学生,我们为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那么我们就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爱因斯坦16岁准备高考时在瑞士阿劳中学只补习了一年,但这一年却对他日后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逝世前一个月写的回忆录中,他写道:“这个学校用他的自由精神和那毫无依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纯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学校的自由精神培育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最高思想。

  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活跃起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不敢发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说错、怕老师责怪、怕同学们笑话,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简笔画、剪贴画、多媒体画面等再现课文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

  例如《绿》一课,我找了很多关于绿的一些图片,把不同的绿的展现出来浅绿、嫩绿、翠绿、粉绿、黛绿等。特别是在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时,我运用彩笔画了树叶、稻田和各种颜色的菊花,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接着请学生用书中的句子对着图画说一说,然后合上书看着图画用书上的句子说,最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图画有感情地背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背诵训练积累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还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

  五、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地说明了“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别“告诉”他,他会知道得更多!

  六、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的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七、妙用插图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插图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在教学《挑山工》《西门豹》《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时,我就有侧重点地利用插图改变了课型及课的结构,变文字为看图写话、表演小品剧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这样就避免了说教,使“朝着一个目标一个劲向前就不会落后”“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等德育目标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

  八、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潜能,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兴趣对学生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以往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死板落后,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现象就是教师对学生满堂灌的方式教授所有学科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就是有声有色,能把死板的课文知识内容通过可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课堂气氛,对所有阶段的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都很有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让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带动全体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活动,辅助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这样课堂教学形式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九、在课堂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建立不同的教学情境,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能调动所有所有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语文课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课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呈现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是以视频有声有色模式展示出来,能把课文情境再现的,视频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按着课本单纯的讲解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学生更喜欢观看视频,学生们凭借着好奇心会全神贯注地观看完整段视频。利用课件为学生们建立教学情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十、精选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选取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虽然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有很大作用,但是也不能随便使用多媒体课件,选用所有的多媒体课件都有侧重点。多媒体课件重要展示课文的情境和文章内容,不能把教师的理论板书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就不能体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语文《题西林壁》这篇古诗词时,语文课本也会配有和古诗有关的图片资料,精选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6

  (一)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已知”

  通过课堂提问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及理解的难点所在,以便教师掌握教学重点,这种了解学情的方法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最直接反馈,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哪些知识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还比较生疏或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了解学生所学难点问题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加深学生理解。

  (二)确定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未知”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对比新知识与原有学习之间的联系,进行学情分析,重点解决学生最欠缺的知识和能力。不同于数理化学科,语文教学内容不明确,不易操作,因课文仅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课文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考虑课程目标、教材及学生的需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特性、学情特征和课文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因此,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密不可分的。

  (三)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分析学生“需知”

  教材是编辑们精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文章集合,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教育意义和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文章编写的目的`和主旨,据此进行学情分析,这是分析学情的关键一环。

  在了解了课文的编写意图后,所要做的学情分析是学生之前学过几篇类似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能感受到什么?学生在理解文章概念方面,会存在哪些难点?学生能否习惯文章的写作方法等。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四)探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学生“想知”

  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期望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是要确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能够使学生有所收获,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目标等。

  教师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起点,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学中取得收获。要对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获取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满足和心理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7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已步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创设情境、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我就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试谈几点浅显认识。

  一、电教媒体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那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一句空话。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二、电教媒体为释疑解难寻找突破口。

  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的一味口头讲解,只能使学生一知半解,被动接受。如果教师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便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此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三、电教媒体为学生朗读激发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而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表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电教媒体为我们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8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开放周活动。在易三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有幸听了各个学校老师的精彩数学课。觉得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我看到开放周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在这几节课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在这次开放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知识需要更新,教学手段也要多样化,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这一块,今后将多向年轻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9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新型的,有效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我县的教育教学中探索,实践中,“二十四字”为课堂设计的有效教学模式早已在全县推进,小问题,真问题的课题研究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全新的师生关系,体会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巨大潜能,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仍很普遍。因此我校又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知道有效课堂的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对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尽量避免课后的加班辅导,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浅谈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我认为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首先,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旦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那课就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课就会如磁石紧紧吸引住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找准疑难点、空白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比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打”字,打开学生的思路。

  尽可能找到一个 “兴奋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找出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奋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问题紧紧吸引,整个教学时段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素质的真正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基础的真正体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在教学参考书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一条恰如其分的渠道,让这些知识流淌到学生的脑海里。而寻找“兴奋点”,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我在教学一开始,就抛出“林冲棒为什么要棒打打洪教头?一问,在学生读了课文后又提出可课文中却描写的是洪教头处处挑衅要和打林冲?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在学生纷纷找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需不断得以实现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真正实现。

  抓住切入点,“删繁就简三秋树”。“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体现。要达到有效互动,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课文。在上《穷人》一课时,要求学生就课题质疑,穷人他穷表现在那儿?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读得认真,想得仔细,在解决了这个疑惑后我话题一转,说但老师却认为他们很富有,你有同感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目标迎刃而解。这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

  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

  同样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义是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体验又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并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听过特级教师金感芳老师的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金老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德国城市的一道美丽而奇特的风景:每家每户种的花,怒放的花朵都是对着外面的,不但姹紫嫣红,而且很奇特。面对异国他乡的美丽风景,金老师设置了体验点:如果你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清晨走在街道上,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如果你是医生、是建筑工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你辛苦工作了一天,当你走在这花团锦簇的街道上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是有残疾、有困难的人,走在这花的海洋里,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间纵横,深刻体会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境界。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 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落实语言,重点在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难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习、掌握语言。《林冲棒打洪教头》第7自然段描写非常精彩,我让学生理解了把火烧天和拨草寻蛇的招式后,反复朗读, 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表现力。,语言了有生命力。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段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矢志追求的。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0

  曾经有位老者说过:名师就像园丁,能改善一方环境,且能给游着带去一片欢心。更重要的是,名师给我们带来了启发,让我意识到课堂是个有灵魂,神圣地方。于是,我渴望能游更过的机会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维,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更好的让自己从中受到启发,向他们靠近一点点。10月13——14日,有幸聆听了全国专家型教师贾志敏、薛法根和李卫东等的新课程教学的观摩课,我受益匪浅,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概念,新思维”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以及对生活那炙热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几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会”、“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特别是贾志敏老师对学生的读书、写作给予实事就是、不盲目鼓励,甚至严厉得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短短两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

  通过参加这次观摩学习活动,使我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她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1

  小学语文课文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要求老师精讲精炼,略读课文往往被老师忽略了,但我认为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课文,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对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今的教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对略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略读课教学,读是基础,读中悟情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陶冶情操都有明显的作用,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朗读。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基础,学生只有自己熟读了课文,才会被课文中的内容所吸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把自己初读的收获写出来,那怕只是一点点,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同桌互读课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也可常用。这样同学之间可以利用互读的机会纠正读音,更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朗读的技巧,改善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再一次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

  再次、学生读后谈收获,这是初读的最终目的。读完课文,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是集体交流。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对于学生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给予补充。

  二、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在教学略读课文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文本中来。让学生体验文本带给他们的`快乐。

  如在学习《半截蜡烛》这一课时,学生对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不是很熟悉。在学习这一课是我把重点放在了剧本的排练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人),在组长的领导下,都参与到排练中,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热情投入,准备很充分,在小组展示的时候非常成功。学生表演的有模有样,特别是有的小组还准备了简单的道具。学生在这个参与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剧本这种文学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快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厚了,更重要的是多利用这样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三、设置符合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略读课文不可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去渗透,所以设置符合学生阅读的问题,显得很重要,问题的设置不能马虎,应带有启发性,最好是课文的的一条线,能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完成略读课文教学的任务,学生能围绕问题自觉去获取课文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

  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享受到的种种乐趣,课文中描写的内容挺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于是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做过许多的趣事,你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呢?请同学们先找出来,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你喜欢的原因。我把要求一说,学生马上投入到课文中去了,并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积极与学习小组的同伴们交流。同学们个个都说的挺带劲。最后,在班级交流中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在回答问题时同学们脸色都洋溢着笑容,此时的学生已经融入到课文中去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和作者一样的快乐。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多为学生提供质疑的锲机,使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疑点,并能够带着疑问去读书,深入地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收获。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阅读、爱阅读、并且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多花心思,全心全意地充当好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路人,一定能让学生提升阅读的能力,并对于我们精读课文的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学生将来的阅读也能起一个垫脚石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2

  在这不到半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身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研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协助。在我个人认为,保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假如把音乐,美术和扮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沛抓住学处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终究小同学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同学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赶海>这一课,在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歌词局部时,让同学改读为唱,会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二.插入扮演,激发同学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同学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同学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同学来讲,假如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朋友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扮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假如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雪儿>这一课的最后两段的时候,有意识的把"我"对雪儿的呵护,雪儿终于可以展翅飞翔时的样子等让同学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课后,同学们还不停的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扮演来扮演去.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小朋友的心灵.

  三.布置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笼统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笼统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布置同学进行绘画,不只能很好的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打破保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同学动起来,不只能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同学广泛的兴趣喜好,全面提升同学的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3

  这几年的教学常有一种感觉: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一个问题,一件事,

  要反复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不见。我们大家清楚孩子的学习不比学前学习,增添了很多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孩子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语文来说,包括四方面的要求:听说读写和习惯。我们一直都觉得读书、写字很重要,至于听说,孩子们不教也会,其实不然。对孩子来说,怎样把话听明白,说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看聪字,怎样才能“聪明”?“耳”听才是聪明的根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有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在受不会倾听的苦。看因为不会倾听,作业不知道做哪里,回家忙活了半天,到校后还要重写。因为不会倾听,老师上课讲的不会,于地回家加倍补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等等。这些家长和老师是深有体会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呢?

  一、让孩子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孩子们从心里明白了学会倾听是学习的第一步后,从心底里就想要做到,那么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今年重新从一年级带起,就下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一天起,我就以趣解“聪”字引出“学会倾听”是变得聪明的首要条件,企图以此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平时的课堂上我时常以孩子们都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为诱饵,来引导孩子们听讲。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生的要好心,让良好的习惯能常驻他们心中。

  二、 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

  孩子们明白了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听,还要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大部分孩子是不会倾听的,他们往往只听一字半句就走神了或插上自己的想像的翅膀神游太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告诉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直视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要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自己会回答,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我在布置作业,作业时首先让所有的小眼睛都看着我,然后再说清今天的作业,最后还请个别小朋友提问,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另外我们有些家长也做得非常好,他们自己站在外面听,放学后问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如果孩子说得对,就表扬他是个会听讲的好孩子;如果说得不对,自己并不忙着告诉他,而是带着孩子让他再回班问老师,问明白后,告诉孩子要认真听讲。如此几次后孩子一定会进步的。

  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不仅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话,长期以往,孩子一定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 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仅仅教给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给孩子做好榜样。在和孩子交谈时,我们要平视孩子即所谓的蹲下倾听,其实也不必蹲下,只需要自己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认真听孩子讲话即可。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让孩子感觉你在认真地听,给孩子树个好榜样。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从引导疏通的角度去帮助孩子,给他提供解决的方法或建议。这样的话,孩子就愿意和我们交谈了,他自己的习惯也就容易养成了。如课堂上我会认真倾听每一个小朋友的发言,同时也要孩子们模仿老师,做到认真听讲。以此让孩子们学有榜样,在如此的熏陶下,孩子们会有进步的。

  四、以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体会认真听讲的好处。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倾听的好处,有助于孩子们更努力地调整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我经常对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那些做得不对的孩子,让他们重做,做完后,告诉他们造成今天个结果的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倾听。想以此引发孩子们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五、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听的能力

  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上时常教育引导,在课间的与小朋友的谈话中,我也会

  引导他们意识到倾听的好处,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间我在改作业,时常有小朋友围到我身边问这问那。

  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

  从生活中写起,从细微处入手: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作文教学,不过我的作文教学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指导,一般以学生自己写为主,然后从生活中,从细微中着手,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作文写下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是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等我们稍大一点,拿出它来读时,会觉得自己那时候多有趣,达到这一目的就好了。当然如果有写得好的,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这一思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自由写、多写为主。

  让他们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最有趣的事,有则长,无则短。每天选出几篇较好的,读给孩子们听听,有时会把孩子们的作文收集汇编成册,在班级中传看。他们听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学写进了作文那是一种幸福。那么写作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各种机会渗透写作方法

  刚开始要求写日记时,每天放学,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说说聊聊,一方面帮助孩子们回忆,也拉近自己对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对当天发生的事进行一个梳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写些什么。

  经常给孩子们读到一些好文章,我们会共同探讨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他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呢。这些都是我给孩子们创造的一些机会。

  对于一些偶然的机会,我也会紧抓不放,如今天数学课上一个看图作业(一年级):龟兔赛跑。

  我们小朋友以后说话时要注意说清别人的神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那一定会很吸引人的。看来我们平时生活中不仅要会用(我手指耳朵)耳朵听,还要会用(手指眼睛)眼睛看,再动(指大脑)脑筋想想才能收获更多!”

  其实这样渗透着,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暂时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用处的,可是我想,如果长期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写作技巧,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三、关于评价

  一般来说我对孩子们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我读的作文有时只读一句,有时会读一段,当然全篇好的,我绝不会吝啬时间,通篇全读,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总之,我觉得作文我们在定位时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只说是写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时再注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多写,老师多鼓励,孩子们一定会爱上作文的。

  有时候觉得让学生理解那么深有些拔高了,不过如果按高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在跳一跳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童话,小短文,那么儿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有感情地朗读就存在着可能性。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X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已经成为我教学工作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有效途径。其中,《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对我意义非凡。

  初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里面所记录的新颖教学方法所吸引。这本书是特级教师张敏华所著,书中所涉及的研究范围非常全面,全书共分为思维导图与语文观念、思维导图与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与教材解读、思维导图与课例评说和我与思维导图的故事五个部分,几乎涵盖了小学三个学段的语文教学,包涵了小学语文的常见课例,既包括一定的学理知识,也有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导,对于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更多的是关注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都有哪些思维导图的类型思维导图以及具体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等。当时,书还没有学深学透,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了。并且,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思维导图的使用时机分别是在课前使用,预习新知;课中使用,学习新知;课后使用,复习知识。于是,我就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构想,我的想法是先在课前预习时应用思维导图,就这样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第一次应用思维导图的尝试。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思维导图比较陌生,不懂得怎么使用,而我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就自己跟着学生一起学着画,先介绍最简单的鱼骨图给他们,接着找关键词。慢慢的,当我们多练习几次后,就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也很有兴趣。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通过整体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第一次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尝试还算比较成功,自己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近期当我再次阅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之前的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的,对于书中的精髓还是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于是,我原原本本地再次细读这本书,深深感受到了思维导图给我的教学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思维导图真的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可以说,这本书真的已经走在了语文教育的前沿,书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列举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比如,在书中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从识字、句子、语段、篇章、习作、口语交际以及复习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每一章的第一节陈述了各个教学内容的“学理分析”,展示了非常多的导图实例,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在识字教学中,从“图解汉字类型”“图解字音”“图解字形”“图解字义”“图解识字巩固法”等列举了大量导图实例,大大降低了识字难度,解决了识字教学枯燥无味的问题,又增加了识字教学的思维含量,可谓一举多得。在句子教学中,通过“图”显成分——明确句子的完整;“图”现语序——正视句子规范;“图”释句中关系;“图”示句间关系;“图”助积累;“图”促仿写……思维导图与句子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句子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基于此次阅读和学习,我想我还会继续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且不仅仅是在语文预习阶段,而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都进行应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如果能有效、科学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并且,思维导图非常受学生欢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让学生们喜欢上学习、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5

  考前复习经验总结,使我增长了许多的知识,每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复习方式,不仅增进了同事们之间的交流,更能充实自己的教学工作。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以趣味性的方式充实课堂,杜绝枯燥乏味的复习方式。例如,在我们班会认的字,可以采取课堂上逐个认读的方式,明显可以看出来,会与不会显而易见,其他同学跟着他们读,然后有不会的同学大家在一起教他,这样他的记忆比较深刻。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多背、多读、多记、多写、我觉得非常好,在语文教学中,背、读、记、写这四项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这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信复习的质量一定是非常好的。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免写作业,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了。教师要让学生进入状态,使学生没有一个消极松懈的状态,同时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教师对于会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把关,会写的字一定要让他们会默写。

  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心态,降低浮躁的情绪,争取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回家的时间学习,是对一天知识的总结和回顾,与家长做好沟通保持联系,提高复习效率,把家校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对孩子门有信心,他们确实努力了,也很踏实,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努力,结合改进合理的班级风气,相信会收获良好的果实。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0-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10-11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5篇11-1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11-16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6-02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通用26篇)04-12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集合15篇01-11

语文教学心得11-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