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增80万到锐减36万,“考研热”降温了吗?
更新时间:2024-05-01 16:55:55 信访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开考。教育部此前发布消息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这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自2015年来首次下降,引发了大家广泛关注和讨论。持续火爆的“考研热”为何突然踩下了“刹车”?1、毕业生没少,考研的少了数据显示,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近年来可谓是一路“狂飙”:2015年为165万,2017年达到201万,2020年飙升至341万,2023年达到峰值474万。相比此前连续6年的大幅增长,尤其是2022年净增长80万人,2024年的报名人数下降显然让很多人意外。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179万人。也就是说,毕业生还在增加,但考研的明显少了。实际上,2023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就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仅有3.7%,和2022年净增长80万,增长21%相比,已经显著下滑。2023年,很多省份与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出现增长停滞甚至是下滑。比如2023年辽宁、黑龙江的报名人数均出现下降,四川仅增长0.4万人,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出现报名人数下降。一些招生量较大的学校近年已经出现停滞,甚至减少。有专家认为,相比过去几年曾经出现的爆发式增长,这次“降温”显然是一次正常的回调,不必大惊小怪。
2、考研人数为什么会下降?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重因素对“考研热”产生了分流、分心以及理智的降温影响。研究生就业未必有优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创下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认为本科毕业已经“不够用了”,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学历,来获得理想就业的保障。于是考研报名人数快速增长,大家纷纷涌入了考研大军。随着近两年各类招生就业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考生意识到,如果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未必比本科毕业更好,考研对个人求职竞争力的提升也相对有限。大家发现辛辛苦苦读完研究生也未必有一份期望的工作,于是不得不开始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与此同时,今年国家在提升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方面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尤其注重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就业,也带来了更多就业选择。在好的就业机会面前,一些应届本科生优先选择就业。大家回归理性,不再盲从考研了。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部分高校专硕、学硕比例的调整,客观上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读研经济成本。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在专硕扩大的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缩减学硕的人数。有专家认为,相比于学硕,专硕的国家补贴少,学费通常也更贵。很多人计算过经济账后决定放弃考研。研究生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与本科生以知识性学习为主不同,研究生是探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生质量控制措施的完善,尤其是论文外审等措施的落实,导师与高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要求。今年以来,部分高校陆续宣布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也就是说,往后读研想混毕业越来越难,考上并不等于就能顺利毕业,于是一些人也会谨慎考虑到底要不要读了。高校延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教育部严控研究生论文审查、加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这些举措都加大了毕业的难度,犹如为研究生加上了一道“紧箍咒”。对于指望通过考研镀金的同学来说,似乎也成为一道劝退的门槛。考公考编出国留学等分流了考研人群近些年,考公考编持续升温。据统计,2023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近260万人报名过审,比2022年新增76.07万人,增幅达41.41%;2024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共300余万人报名过审,比2023年新增43.53万人,增幅为16.76%。读研究生未必有一份期望的工作,但考公考编就可以直接达到目的,于是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有的人就直接放弃了考研。此外,随着疫情的放开,出国需求释放,赴外读研人数有了上涨,这也给考研人群带来了分流。
3、让“考研”逐渐回归理性考研报名人数连涨8年后首降,反映出社会对研究生学历的认知越来越回归理性。归根到底,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能够沉下心来投身在科研事业里的研究生只是少数。在研究生持续扩招之时,很多高校的软硬件建设并没有跟上,导师数量也严重不足,反而降低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长远看来,控制和缩减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让少数更合适的人真正投身高水准的科研工作,对社会发展、资源分配都是利好之举。一些应届本科生可以优先选择就业,日后有机会再以在职攻读等方式获取硕士研究生文凭,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人生规划。事实上,一个积极、包容的社会,应该把职业生涯发展的选择权交还给青年人,而不是仅仅提供有限的“成功学模板”。从让青年人有得选,到每种选择都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还需要全社会做出更多的努力。
近年来,“考研热”一直是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考研热”的热情有所降温。据统计,从年增80万到锐减36万,“考研热”似乎正在冷却。
“考研热”的高峰期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考研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在那一年,考研人数增加了80万,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的迹象。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就业环境逐渐改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就业市场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就业环境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好转,许多人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或者其他渠道顺利找到工作。由于就业形势的改善,一些本来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而非继续深造。
其次,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考研热”的普及,各个高校的考研人数都在增加。因此,考研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录取率逐渐下降。许多学生意识到,考研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情况,权衡考研的利弊,最终有些人选择放弃考研。
尽管“考研热”有所降温,但这并不代表大学生们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已经消退。实际上,一些学生选择了其他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例如,他们可以选择出国留学,以获取更高的学历和更广阔的就业机会。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者自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总之,“考研热”虽然有所降温,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已经消失。他们可能会选择其他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始终是大学生们努力的方向。
"【从年增80万到锐减36万,“考研热”降温了吗?】相关文章:
四平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四平中2024-04-30
营口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营口中2024-04-30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最新条例中的优2024-04-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有什2024-04-24
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都有什么?2024-04-24
改革开放40周年锐意进取论文《二2024-04-21
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2024-04-21
政策解读《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2024-04-21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学考与高考2024-04-19
幼升小的家长们看过来!潍坊市小2024-04-17
- 云南法宣在线登录平台【入口地址
- 关于拼多多管理后台登录入口
- 济宁安全教育平台【官网入口】
- 中国税务网络大学官网登陆入口,
- 暑假作业安全教育平台入口,中小
- 北京教委紧急通知: 中小学生停
- 新疆2022年考研初试成绩2月22日1
- 福建2022年1月高中学考成绩查询
- 安徽2022年专升本报名及志愿填报
-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杨振宁
-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英雄精神,
- 浙江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11
- 北京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
- 2022年湖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
- 北京自学考试2022年上半年申报学
- 2022内蒙古民考汉三级笔试准考证
- 海南2022年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
- 重庆2022年高职分类考试成绩查询
- 湖北:2024年拟在鄂招生普通高校
- 林业工作总结(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