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者父母心演讲稿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2-05-20 10:36:09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年医者父母心演讲稿精选3篇

医者父母心演讲稿(一)

2018年医者父母心演讲稿精选3篇

跟着教授出门诊,四五十个病人,连续看了四五个小时,教授却始终不吃不喝。我心疼她,递过去一瓶水,她却说:“谢谢你,但是我不喝水。喝了水,一会儿还要上厕所耽误时间,后面还有那么多的病人都等着呢……”何为医者父母心?尽在不言中……

出完门诊,下班回家,打开微博却看到了惊人的消息——“北京同仁医院咽喉科徐文主任被患者砍十几刀,正在抢救中……”然而,从评论和转发上,我却没有看到媒体和病人对受伤者的同情和怜悯,反而是部分人的幸灾乐祸、大呼“活该”,甚至有人由此引申出自己看病时对医生的不满:“诊室门口还有病人,医生居然去喝水、上厕所,太没有医德了!”

对比这个言论和教授的言行,我不禁为教授的“医者父母心”感到悲哀。所谓医者父母心,医生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患者。但是医生也是凡人,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的,也是会生病的。医生常常劝诫病人要勤喝水、勤上厕所,但是自己却做不到,然而最后还得不到理解,那颗脆弱的“医者父母心”被撕开、撕裂,不知还能维系多久。

又想起之前的几件事:深圳的“8毛钱事件”,让医生含冤背负上了“见利忘义”的罪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副教授被家属殴打导致颈椎脱位,却被认为是“活该”;深圳造假“缝肛门事件”,让整个社会批判助产士“丧尽天良”,真相揭露后却无人还原事实;沈阳“患者自杀,医生装没看见”,让医生被误解为“冷血的杀人凶手”;上海火灾的“医跑跑事件”,让烈火和浓烟中坚持手术和抢救的医生被整个社会批判成“无良医生”,被诅咒“怎么不去殉葬”……这一件件的恶性医疗事件和不良报道,仿佛火上浇油、伤口上撒盐,在那颗脆弱的“医者父母心”上撒上了盐巴,让医者心痛。

被砍的同仁医院主任已经被抢救回来,但是多处骨折、多处肌腱断裂、神经损伤,估计其余生是无法再次拿起手术刀了。她曾是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态度和蔼,医术精湛,然而却难逃被砍的命运。看来真的到了要维护医生的生命权的时候了!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起码要用上八年到十年的时间,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起码要用上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然而毁掉一个医生,只需要一念之间、一夕之间。如果医生都被砍伤、砍跑,都被笔诛口伐吓跑了,那谁来为我们百姓的健康服务呢?社会和媒体应该呼吁医疗环境的安全保障,因为保障的不仅仅是医生的“医者父母心”,更是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和百姓的健康安全!

我很推崇“不迁怒、不贰过”六个字。不迁怒,告诫我不要把在医院里受到的气转嫁到家人头上,不能把从一个患者身上受到的气转嫁到别的患者身上,不要让那些不良的医疗事件影响我对患者的爱心、耐心和仁心,影响我对未来的希望。不贰过,告诫我,做事不要犯同样的过错,医疗上尤其如此,唯此才能不断改进医术,让患者少受病魔之苦。

呵护“医者父母心”,“不迁怒、不贰过”是一剂良方,而最根本和关键的要从根源和体制上来保障。第一,得加强政府作为,提高对医疗的投入和社会基本保障,从根源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第二,医疗事故信息得透明化,媒体报道是否中立需要被监督;第三,商业保险在医疗过失中的保障力度需要被强化,让医患双方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纠纷;第四,医疗队伍的准入门槛和监督制度需要完善;第五,科普健康教育以及基本的法律常识还需要普及。

最后,医学的局限性应该被更加清醒的认识:医学的进步是有限的,医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一些疑难杂症,有可能面临的情况是:“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还需要被更多的人理解。

医者父母心演讲稿(二)

嘉陵江畔,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旁,一幢老式单元房被四周漂亮的现代建筑包围,显得陈旧、矮小,却又透着一股子岁月的厚重与沉稳。很少有人清楚这幢老式单元房建于何年,但很多人都知道,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清晨还是傍晚,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准时从单元房出来,在坝子里散步、舞剑、打太极,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熟悉这位老者的人都知道,他叫郑新。资深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肾病科创始人……

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包括郑新在内的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郑新由此成为重庆市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全国中医最高级别的“国医大师”,重庆市领导专程看望大师。没人知道,当89岁的郑新捧起“国医大师”荣誉证书时,心头是否百感交集,是否回望过自己走过的中医路。

1925年5月,在河南郏县呱呱坠地的郑新,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会给他带来些什么。从记事起,他只知道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他没有看到父母亲人的身影,没有看到温暖的怀抱,满眼看到的都是孤儿院冰冷生硬的墙壁、门窗,还有同他一样神情凄惶、落寞的一群孤儿。

在那样一个年代,或许郑新是幸运的,毕竟他还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没有流落街头。但他幼小的生命,却没能逃脱体弱多病的折磨。小时候,他三天两头被送到许昌教会医院看病,成了那里的常客。虽然很多人都害怕上医院,但郑新似乎对医院没有丝毫恐惧,反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尤其是看到西装革履的医生,还有穿着旗袍的护士,他稚嫩的内心甚至生出羡慕与向往。

正是这样的向往,撒下了学医的种子。1947年,高中毕业的郑新毅然报考了河南大学医学院,并顺利进校学习西医。在医学院,郑新孜孜以求地苦读,希望毕业后能成为医术高超的西医大夫。但人生并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那样发展,1949年,随着解放大西南的号召,正在读大二的郑新坐不住了,一腔热血在胸中冲撞激荡,催促他作出放弃学业参军入伍的决定。

1949年12月,郑新来到地处大西南的重庆,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旅程。然而,常常看见伤者或疑难杂症患者痛苦不堪,而自己又束手无策,他便会捶胸顿足,痛恨自己没能系统地完成大学学业,成了“半吊子”医生。那时他总在想,哪怕自己知道几个中药方子也好啊!

其实,过去郑新对中医知之甚少。原因很简单,打小生病他都是被送到教会医院,接受的是西医治疗,看到的是西装革履的医生,是听筒、温度计、针管、药片之类的东西,对中医没什么印象,也不太相信。但1953年的一天,郑新打球手腕扭伤,疼痛难忍,中医科的医师只扎了几根银针,第二天他的手腕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痊愈了。从此,他对中医的神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生出膜拜之情。

兴趣总是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同时为了摆脱“半吊子”医生的尴尬,1954年,已经29岁的郑新再次考入四川医学院医疗系,进行了3年的系统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重庆市中医院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中医之旅,也开启了大医之旅。

跨入杏林的郑新,并不清楚自己在中医领地能走多远,更不会想到后来自己会成为全国中医急症学的开拓者之一,会取得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

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疗急症,这种误解让郑新心头很是憋屈,并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那就是探索中医治疗急症。他与一批老专家成立了中医急症研究团队,组建了药化、药理、病理3个研究室,创建完善了中医急症医学体系。

虽然起步时条件十分艰苦,但郑新没有丝毫退缩,他同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黄星垣一起,携手并肩,首开中医急症研究之先河,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经方中寻找切入点,以益气、滋阴、养心为根本治法,对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内科急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中医内科急症基本治则,对温病理论、中医急症理论等大胆创新。

“医者父母心。”从跨入杏林那天起,郑新就告诫自己要时时处处善待病人,以仁德之心对待患者。无论是曾经默默无闻,还是后来声名远播,他从来没在病患面前摆过谱,端过架子。他总是把患者的疾苦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常常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患者,患者有什么病情变化,不管是白天还是深更半夜,他都要回复。

由于蜚声海内外,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求诊。郑新的号总是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为了排上他的一个号,很多病人头天下午就在医院守着。面对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患者,面对焦急而期待的眼神,郑新比患者更着急,恨不得自己能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变”,瞬间长出七十二双手为病人把脉诊治。但他只有一双手,只能拼尽全力。

他总是在7:30甚至更早就到诊室,经常看完门诊已是下午三四点,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虽然他有糖尿病,却从无怨言,也一点不敷衍患者。他对每个病人都非常仔细认真地询问既往病史,参看病例记录,再处方用药,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从尝百草的神农氏,到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再到今天涌现出的一个个国医大师,中医药特有的香气几千年不散,靠的是什么?是一代代的传承,是师带徒。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是每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自己探索进取的同时,郑新总是满怀激情为后学传道授业。他从医60余年,也从教了60余年,学生多达10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在郑新看来,学习中医首先态度要端正,要始终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要脚踏实地,要一丝不苟,切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照他的话说:学医行医,对医者而言或许只是一门手艺,只是为了讨一个饭碗;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却意味着生命,面对生命,谁都没有资格马虎大意。也正因如此,他对自己的弟子总是严加督促鞭策。近年来,虽年事已高,但他仍坚持教学查房,定期门诊及讲课,坚持点评医案,积极传授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他常说,“人生在世,必须有所担当。作为中医人,只要自己还活着,只要还能发出一丝光和热,就应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心,尽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听着这位89岁国医大师的自白,笔者看到的是中医药不灭之光。或许,对于这位89岁的老中医而言,“国医大师”的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自己数十年孜孜以求的探索跋涉,指出了一条攀登中医药高峰的路径。

医者父母心演讲稿(三)

看着体检报告中密集的红色标记,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医生的办公室。接诊的医生是位白发苍苍的女医生,应该跟我母亲的年龄不相上下,瘦削的身材,布满皱纹的脸,满头卷卷的银发,但老花镜后面那双深邃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看到接诊我的医生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我自然多了些信赖,不安的心情也缓和些。她说话和蔼可亲,就像对待一位熟悉的亲人,问“最近感觉哪里不舒服?”,我回答:“时不时觉得胸口闷。”她问:“大概持续多长时间了?”,我回答:“半年多了。”她又仔细询问了一般在什么时间发作,每次发作持续多久,什么情况下会缓解,以及家里人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自己都用过什么药,用药效果怎么样……;边看我体检结果,边在上面划横杠,问完之后开始认真地在病历本上书写,足足写了好几行。

看着她如此认真为我看病,又增加了我对她的信赖感。于是提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医生,像我这种情况结果会怎样,治疗起来难度大不大?”,她顿了一下,深深的望了我一眼,回答:“首先,你自己要重视起来,出现目前这种情况也是你长期不重视身体健康的结果,只知道卖命的工作,以为身体是不锈钢,永远不生锈,有用不完的精力,岂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此以往,并发症会慢慢出现,会严重影响你的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听着这些话,我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健康,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常熬夜,很少在12点前入睡,抽烟,加班,不控制饮食。想想这些不仅冷汗直冒。她接着说:“不过,现在意识到还不晚,还有逆转的机会,从现在起改变生活方式,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身体力行,身体一定会改善,记住,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她一横一竖地写字瞬间,我看到一位长者如此认真地在为我看病,听着她深入浅出的解释,循循诱导,望着她满头卷卷的银发,思绪瞬间飞跃起来,马上觉得刘教授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她像是自己的母亲一样。在我发呆那刻,她快速写好病历,并开始琢磨我适合什么药?边思考边向她旁边的实习医生解释、说明我的情况,为什么这个药适合,另外一个不太适合?在给我看病的同时还要带徒弟,我的天哪!真不简单,这个年龄看病、带徒弟,一点都看不出比年轻医生慢。当给我看好病后,她旁边的实习医生站起来,突然间,另外一个场景又让我感动一番,这位实习医生应该很快做妈妈了,这一老一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画面:一位行医超过五十年的刘医生,一位是刚工作几年的夏医生,她们这种对工作的执着、投入、敬业,让我这位患者为之感动。

从刘教授的诊室出来,已经暮色苍苍了,这时候,街灯明灭,似点点星辰,霓虹灯闪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街上行人匆匆,都是刚刚下班正奔向温暖的家庭港湾吧!是啊,重视健康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从今天以后,不会再熬夜到12点了……

比如我早年在野外工作,曾有一四川朋友,嗜辣如命,一日三餐吃辣是极正常的,他的怪在于,饭后喝茶的时候,常在滚热的茶碗里加一勺辣椒酱,默默地搅匀,清茶变成“茶酱辣汤”,惨不忍睹,人家偏偏喝得通身是汗,精神抖擞,不服不行。

依我看,京城的豆汁儿也算的怪物口味的一种了。豆汁儿,不过是绿豆渣经发酵后煮成的稀汤,淡绿中泛着微黄,喝时须佐以炸焦圈、辣咸菜丝。就是此物,却为很多老北京人喜爱,梁实秋先生撰文称:“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午后啜两三碗,愈喝愈辣,愈辣愈喝,终至大汗淋漓,舌尖麻木而后止。当年我和梅州好友刘君夜逛北京,一路走到鼓楼后面的小巷里,找了一家老店,要了两碗豆汁儿,一碟焦圈,一碟咸菜,一碗卤煮,二两北京老酒,豆汁儿煮热了之后上桌,其味微酸,馊臭,又带一点霉味,喝之欲呕。刘君感叹一方水土,口味之重、之怪匪夷所思,

口味怪物自古有之。康熙年间的高明县令钮绣,撰写过《觚胜》一书,其中记载了南海孝廉李耘的怪口味。

我们一般人吃荔枝,必等到五六月红熟,这时的荔枝甘鲜清甜好味。但是,李耘同志生平最讨厌吃甜,对于甘蔗麻糖之类深恶痛绝,所以,他也特别讨厌吃熟透的荔枝,给他吃熟荔枝,就会“攒眉螫口,不可下咽。”他“独嗜纯青者,蘸以香山盐”。就是说,最喜欢吃纯生的青荔枝,而且是蘸着盐吃,一啖百枚,认为是人间至味。李耘讨厌甜食到什么地步呢?他当县官的时候,每当到治下老百姓有姓唐的人就会发火,因为“唐”音似糖,他扯着嗓子对老百姓喊:“世间万姓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姓唐?!”这不是神经病嘛。

单从口味上讲,青荔枝蘸盐巴是什么味道呢?

我就想到东南亚诸国常见的青木瓜沙拉,酸辣。在云南、海南、还有闽南这些炎热地区,也有人把青芒果用辣椒粉和盐腌制后食用。据说,没有完全熟透的青芒果,用辣椒粉和盐腌制后,去除了青芒果的青涩味道,却保留了它清脆的口感,相当爽口。可能李耘嗜好的青荔枝蘸盐,也有异曲同工的味道吧。

有人觉得我国的臭豆腐、臭桂鱼、臭鸡蛋都是口味偏激之物,岂不知国外食臭也大有人在。我到过瑞典哥德堡,此城跟广州颇有渊源,那年哥德堡号古帆船曾航行广州。哥德堡城风景秀丽,也出产世上最臭的佳肴:腌鲱鱼,渔民把新鲜鲱鱼煮熟自然发酵,做成臭罐头,广受欢迎。腌鲱鱼奇臭无比,瑞典政府为此规定不许在住宅区内开启鲱鱼罐头。当年瑞典东印度公司请客吃饭,我再三鼓足勇气,也没敢提出尝试这道臭名昭著的美食。

口味是一方水土千百年历练下来的。出现不合常规的食物配搭,食物之间会不会相生相克,像本草纲目上记载的一些食物相克的案例,声称会极大影响身体健康。据有的养生专家说,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绝非食物禁忌所能概括的。应当说,吃不合体质的食物才会影响健康。这意思也就是说,那些有着奇特口味的人,都是一些具有特殊体质的人。

已经无法计算了,我站在镜中的次数。一个人一生,镜子,大概是与自己交流和对话最多的一个物件。基本上,我们早已忘记对面映照自己的是一面镜子,只有下意识的走进和观看自己并不绝对熟悉的那个自己,试图察看,询问自己的思想和疑惑,或者仅仅是为自恋而来,以求获得满足和安慰,取得自信而进入它。面对它,你还会反思生命的种种,真或假,善和恶,回问那些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以求生的安稳,心的平定,诸如此类……

可我今日突然有些反常。我再一次地,走到镜中,同样的情境出现:那是二十多年前,我站在同学豆豆家的镜子里,端详自己,对旁边的她说,我有时觉得自己很好看,有时觉得难看。你说这是为什么?她没有回答我,也站到镜子前,对着镜子摇头晃脑地说:“我几时都觉得自己是好看的”。呵呵,我们那时十七八岁,人生最鲜活亮丽的时光,殊不知怎么都是美的啊。镜子在我们面前本为多余,我们超越了镜子,我们无需反照和证明什么,生活在我们脚下,刚刚铺展,前面只有光明与喜悦,飞翅与鸿羽。我们何须镜子给我们应证和支持呢。

但,镜子却真的能给我们更切实的快乐。所以,我们一直爱镜子。镜子也没离过我们一日。早上下床,几乎第一眼就与镜子见面,问候。化妆时呢,细细密密,或一笔一划,或一涂一抹,是它照看,监督和验收这美的工程的。真可谓严密之至的监工,美的第一应证者啊。是的,是它察看我们是否肥了,瘦了,皱纹是否增加,心情是否愉悦,人生是否顺好,这些,它都能看到的。镜子啊,它忠心我们太久了,我们似乎并未真正对他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在,我站在镜中,我想着远在北美的豆豆,很多年过去了,我们断了音讯。她在满足自己多年夙愿,去到美国,过得可好?还能如从前那般自信中透着灵气,在自己特有的孤傲性情中实现一种清寂,淡雅的人生?

我们此生也许不会再有任何连接,但我真的想念她,想念青春时代的那斑斓中透净的光亮,那种清丽的空气,那份无所顾忌地向梦的深处冲去的豪情啊。

此刻,我站在镜中,我确定地知道,镜子里,那时的我不能说出我是谁,我无法看得清谁是我。她也无法说出。二十多年后,当年困惑的问题如今依旧难以有答案。谁是我呢?我一直在辨认,这辨认,大概要到人生的最后。

如今,我完全看不到当年那个镜中的自己。我看到另一个人,却是我与她在一起——

饱经沧桑,依稀散发鲜活的气息。鱼尾纹遮蔽了曾经的天真,我怀疑,依旧细腻的皮肤是自己的,那还算清晰的面部线条跟我有关。我得问自己,那已丧失掉的透净和明丽去了哪里?上帝,我是老了,还是被另一个我代替?这被黑洞吃掉的二十多年啊……

今天,我很想对十八岁的我和豆豆说,我大概能看到世界明亮的部分,感到混沌过后的真实和自由。但我无法说出理由,这是几十年苦寻无门的结果。也不能说,这仅仅是一个虚妄。

【2018年医者父母心演讲稿精选3篇】相关文章:

医者仁心观后心得05-02

感恩父母心得05-14

珍惜父母心情说说04-16

学生开学父母心情的句子02-02

孩子生日父母心情说说03-06

孩子感冒父母心情说说03-22

智慧父母心得体会12-04

感恩父母心得体会11-13

关于感恩父母心得体会05-31

做智慧的父母心得体会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