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15 12:16:50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忆清明作文合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清明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啊,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走近了。行人失魂落魄,被小雨勾起了忧伤,搅乱了心绪。但对我而言,这小雨,恰恰是一首欢快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耳畔,久久不散。
走过弯曲的山道,我的目光扫过这片荒凉的大山,最终漫不经心地停留到那个老头的身上。他是我的爷爷,一个名义上是我亲戚的老头子罢了。我翻了个白眼,不愿再多看他,却只是望向窗外杂草罢了。
那老头的心很狭隘,狭隘到只能装下我幼小可爱的弟弟,却装不下他的大孙女。他能够为了弟弟徒步走半座山摘个葫芦,能够为了弟弟耐心地讲童话故事,能够为了弟弟献上自己所得的最好的东西,但他却冷冷淡淡地对我:逼迫我早上起床叠被子,逼迫我早起晨跑十五分钟,逼迫我去帮奶奶择菜洗菜。他从来没有重视过我,也没有给我过温暖。
不甘、不解、怨恨
清明节,老头要带我去祭祖。下了小雨的道路泥泞不堪,一直荒无人烟的大山寂寞而又疯狂地生长,几乎没有地方下脚,脚边的藤蔓钩着我的裤脚,使我举步惟艰。我望着几乎看不到了的老头,心中不免烦闷。远远的在淅淅沥沥的雨幕中,老头似乎回头看了我一眼,又似乎刻意放缓了步子,用镰刀将周围的杂草砍倒,为我开出了一条道。心中的柔软被触碰,但我仍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它。爷爷也为会我着想?只是一点小恩小惠,值不得什么。
经过一处陡峭的土坡时,爷爷停了下来,主动地弯下身子,拍了拍自己宽厚的背:“上来”。我有点吃惊于他的举动,于是用手指点了点自己:“我?”“是啊,这里除了你还有别人?”爷爷肯定的声音从底下传来,我踌躇了一下,最终还是伏上他的背。
他的背很宽大,很安心,有着淡淡的烟草味却不令人厌恶,我抿了抿嘴唇,终究将一直憋在心里的问题问出了口:“爷爷,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爷爷吃惊地转头看了我一眼,“我还觉得你对我很冷淡呢!”我鼓了鼓腮帮:“还不是因为你对我那么严格,对弟弟那么宽容!”爷爷勾了勾嘴角:“今天我们要祭拜的那位是我的爸爸,你的太祖父。曾经我也不明白为何我与他之间从未有过宽容和理解,每回都是他在逼迫我,我在怨恨他。但当我真正接过了族谱时,我才惊讶的发现,如若不是他那么逼迫我学这学那,我根本就不够资格去管理这么大的家族。”爷爷顿了顿,回头温柔的看了我一眼:“你是长孙啊,我们的`家风就是长孙挑大梁,背负着家族的希望的那个人必须足够独立优秀。所以,这是你该承担的责任。而弟弟,他还很小,他现在的任务就是享受生活。而你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当然要学会独立,学会帮忙,学会承担责任了呀。”“那”“你是我的大孙女,也是我的心头肉。”爷爷微笑地打断了我的话,我总是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舒展开来。
安心、自在、兴奋
在那个清明节,我解开了与爷爷的误会,也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独立能干的,有责任感的大姑娘。
清明的小雨滴与我和爷爷的欢声笑语碰撞在一起,像滚落在玉盘的珠子一样,在我的心头奏响了一曲悠扬欢快的乐曲。
忆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春季里的乡间,绿意盎然,田园里的油菜花和紫云英竞相开放,树林中忽然会迸出一片红灿灿的映山红,让人的心情格外舒畅。我和妈妈迎着春季的乡间美景来到了外公的墓前。
“孩子,过来,给外公上柱香吧!”妈妈和舅舅们拾掇完外公的墓地开始上香了,妈妈拿了柱香给我。墓碑上清晰地嵌着外公的照片,看着外公那清瘦的脸庞,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思。
外公只与我相处了短短几年。记忆里的外公十分瘦弱,两颊深深地凹陷下去,驮着背,走起路来慢悠悠的,但是眼神却十分精神、慈祥。我对外公的印象保存在甜甜的冰糖里,外公特别疼爱晚辈,他总会在书房里放着一些零食。小时候,每次来到外公家,我都会活蹦乱跳跑进外公房间。外公正看着书,喝着酒,每次见我来了,他都会连忙把酒收起来。我撒着娇向外公要冰糖吃,外公总会颤颤巍巍地从破旧的柜子里捧一个玻璃罐,拿出一粒冰糖,轻轻地塞进我的小嘴里。这时我总会乐滋滋地贪婪地吮吸着冰糖,生怕浪费掉一滴糖水。那时我认为这是这是世上最美味的糖果了,这般的甜,至今我还回味无穷。
外公对我的'爱保存在咸咸的泪水里。那年国庆,我回老家看外公,分别时,外公望着我,我望着外公,不知怎的,我与外公的眼睛都湿润了,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几个月后传来噩耗,外公去世了。没想到那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外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一生至今仍为村民们津津乐道。是他,带领村民用双手改变生活;是他,让人们走出矮小的土屋,住进明亮的砖房。他曾是村里制砖厂的厂长,制砖技术精湛。他教给工人们制砖工艺,带领工人们爬山涉岭到山间选择适合的土壤,加工烧制。一次次的尝试,一个个不眠的昼夜。疲倦时,他便把两根扁担斜架在砖块上,躺在上面草草地睡一觉;天刚亮,他又匆匆赶到镇上,为其他砖厂继续工作。在砖厂灼热的砖窑边,外公终于烧制出第一批结实的橙色砖块,整个乡村沸腾了。从此,一栋栋结实的小砖房取代了破败的土房子。但外公却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由于制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汽,外公便会喝酒去湿气,由于要常常熬夜工作,他便学会了抽烟提神,直至渐渐地上瘾了。几十年的烟酒过度,最终导致器官衰竭,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孩子,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妈妈的叮嘱让我从沉思中醒来。外公,我想您,你的爱是慈祥的眼神,是甜甜的冰糖,是饱含着疼爱的泪水。远在天边的外公,您是否能听见我的呼唤,是否能看见我思念你的泪水……
忆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是回忆逝者的日子,许多人回忆的是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似的革命先烈;如鲁迅先生、冰心女士般的文学作家;或是张恒、莱特兄弟之类的科学家;亦或是姚贝娜、乔任梁。而我要回忆的人,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便是——我的姥爷。
毫不夸张的'说,是姥姥姥爷一手把我带大的,我对他们有深深的依赖性,我的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和他们一起度过的,如果可以,我希望永远不和他们分离,但事实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我的姥爷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永远离开了我,和他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回忆却不曾离我而去。
我记得某一个冬天的夜晚,我住在姥姥家,到晚上要睡觉的时分,我却后悔了,“我要回家,我要找爸爸妈。”我一边哭一边为难姥姥姥爷——那个晚上很冷。姥姥姥爷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送我回家,姥爷推着自行车,自行车载着我,当时姥爷的脸都冻红了,可我不但不冷,反而有点儿热,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后来,慢慢长大才发现,当初的我太过于无理取闹。这件事我印象特深刻我以为我就做过这么一件伤害他们的事,可后来听姥姥说:“我记得有一次,你姥爷在做饭,你在玩沙子,当时和你说了,千万不能把沙子放在菜里面,结果你还是把沙子放进去了。还有一次,你往你姥爷酒里放沙,一喝,都是沙,回头一看,你在沙发上开心的咯咯地笑,你姥爷又生气又无奈。”当时,姥姥说这些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了那一幕幕的场景,有一幕,我永远无法忘却。
那是姥爷去世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都去姥爷家陪他,当时,我感觉他就要离开我了,爸爸和姥爷在聊天,从相识到相熟,具体内容我记不大清了。我只记得,爸爸跟姥爷说他是胃癌时,姥爷满脸的不可置信,爸爸说:“您因为化疗头发掉的很快,我们就骗您说‘味精吃多了头发就掉的快’……”当天晚上姥爷吃了很多。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姥爷当天凌晨去世了,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
有人说,死去的人会化作天上的星星,守护着他的家人,我想姥爷是天上最亮的那颗,如他的眼眸,炯炯有神……
忆清明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亲爱的祖母,虽然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
祖母是个刚强、利索、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嫁给爷爷时,正是国家风雨飘摇之时。那时,爷爷家境贫寒,靠做小生意维持家计。爷爷起早贪黑,卖豆腐,卖凉粉,卖瓜果梨枣。做一天的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唯有祖母,省吃俭用,勤劳勤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该用的地方,把一个家打理的一点不露手脚,把二男二女调教的知明达理。
后来,爷爷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抱憾而终。这个时候,我的父亲仅仅11岁,叔父也只有6岁,家里的光景从此就日落千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祖母硬是咬紧牙关,把四个儿女拉扯长大。
祖母辛劳了一辈子,种地、纺线、织布、缝衣做饭、养儿育女,没有一刻闲暇的时间。
在她的带领下,父亲12岁就开始赶着小毛驴上山驮炭,小毛驴驮着百十斤炭,父亲一边赶着牲口,一边脊背上还背着几十斤炭。祖母不但做好家里饭食杂活,还带着两个姑母和叔父下地种田。
在祖母的精心料理下,这个家尽管也经受着战火硝烟,但到了解放前,还新买了3亩土地,一块打麦场子,新盖了4间新房。小院子虽然不大,光景还算过得殷实。
解放后,在祖母的教导下,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机智聪慧,做事扎实,为人忠厚,大公无私,很受人们信任,所以,他一直担任着生产队的队长。
我从小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祖母人缘好,记得巷子里的`年轻媳妇儿和三婆、六婆、七婆都喜欢凑在我家里,跟祖母学纺线、织布,编帽辫,订草帽,边干活边闲侃。祖母做了什么好吃的,也总是让我端着碗一家一家去送,让乡亲们尝个鲜。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祖母得了半面不遂,双腿瘫痪,不能行走了。尽管如此,刚强的祖母还是那么倔强,还依然不辍劳动,纺线,编帽辫,做一些力所能一的活。她仍然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靠她做决断。
祖母对我喜爱有加,从小就十分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严格要求严加教育。记得上小学时,一次缴书钱,是祖母把她积攒的一大把闪亮的分币塞到我的手中,让我缴了书钱。上高中时,是祖母用自己咱的钱为我制作了蓝卡其布学生服,把她几十年来舍不得铺盖的被褥拿出来,做为我上高中带的铺盖……
那年秋天,秋雨连绵,祖母的病情加重,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让本村的姑母张罗着为我订了婚事。就在那年晚秋,在冷飕飕的秋风秋雨中,祖母离开了我们。
祖母走了,但她的慈祥音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忠孝持家,勤劳处世,宽厚待人,忍让为先,是祖母的教诲;尊老爱幼,忠厚勤勉,勤俭持家,厚道贤淑,是祖母的贤良;宽容忍让,睦邻善友,乐善好施,以德服人,是祖母的美德。
四十多年过去了,悠悠岁月,留下的是无穷的财富,带走的是无尽的思念。
忆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我偶然看见这首诗篇,不经想起不久前的清明节。
每次清明节,我们家就会与一大群人聚在一起,相约在老家的“荒山野岭”上,据我了解那群人也是姓赵的。我们在“荒山野岭”上,填饱肚子后便出发了。
这回我们是要到一座山上扫墓。那是一座很高的山,直插云霄,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树木茂盛,寸草丛生,里面时时传来鸟儿的歌唱和流水的嬉笑,使人陶醉其中,仿佛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人间仙境。而此刻山外,仿佛都在于太乙真人的火炉中,我们则是药材,就要被太乙真人炼成丹药,热得不可开交,此时看见了面前的“人间仙境”,怎么能不心动呢?。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这里不仅山高,草也高,树更高!这里许多的树都密在一起,一棵树的`旁边是另一棵树,因一棵树的旁边还是另一棵树,和正常的树没两样。可唯一不同的是,它们都很细,也许是它们的“腰围”成就了他们的“身高”吧!
走了半天,才走到山腰 。周围的树木逐渐稀少,很快,我们便暴露在强烈的日光下。太阳公公仿佛是找准了时机,乘我们暴露的时候,便把自己的热量“开”到最大,想要把我们通通烤熟。眼看快要“熟”的时候,眼前忽然看见一片绿色,于是,我们再一次投进绿色的怀抱中。
终于,我们翻过了这个山头,扫完了墓,来到了山脚下。刚走出森林,你大片便卷进眼中——那是一大片花海,一大片黄色的花海。它们在风中一齐摇曳,一个个像极了专业的舞者,他们仿佛是在为刚刚扫墓完的工作人庆祝,那片美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
我爱这次扫墓,我爱大自然。
忆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灰天细雨之下,我和家人一步步迈向殡仪馆。“又要去看望爷爷奶奶了吗?”我轻轻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亲轻轻“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年幼的我脑海中闪现出无数老人的形象。爷爷奶奶会是什么样呢?我不知道,在我出生以前他们便永远离开了。
来到馆内,一个个黄铜方格出现在我眼前,原本少得可怜的阳光透过茶色玻璃更显昏暗。无风,无声,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连空气中的浮尘仿佛也来自很久以前。
看着长辈们轻轻拭去一个方格上的灰尘,贴上鲜花,我好奇地问:“爷爷奶奶住在这里吗?”
“嗯。”父亲轻声回答。
“这里这么小,他们会不会挤呀?”少时天真的话语竟在众人严肃的面孔上吹开一丝笑意。在那笑意之下,分明有几颗泪珠划过父亲的脸颊。
“你爷爷以前是武钢的一个领导。”又是一个清明,父亲向我讲述了爷爷的故事。
那是七八十年代,爷爷带领大家大炼钢铁,业绩突出,备受身边人的欢迎和爱戴。整幢楼只有他家有电视,所以每到休息时,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看电视,热闹非凡。
后来奶奶患肠癌去世了,花圈摆满了一条街,有领导的,有下属的,有街坊邻居的,似乎这一片的'人儿都在为她的离开伤心。
一个威严整齐的老人形象浮现在我眼前。原来爷爷这么厉害,属于青春男孩儿的各种热血故事似乎都出现在爷爷身上。
可望着眼前熟悉的黄铜方格,一个疑问浮上心头:“那为什么爷爷奶奶还要留在这么小的地方呢?”
无言。
中考前两个月,我们再一次踏进殡仪馆,明媚的春光为我们铺路,清脆的鸟鸣在耳旁伴奏。
我知道了故事的后续。
国家一步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可曾经辉煌的武钢,正一步步淡出人们关注的视野。
而爷爷也因年龄退休了,虽然他依旧是那样的热爱武钢,关心武钢,依旧是那样待人热情,但再没有人和他同聊工作,没有人记得还有一个这样的老人,曾把自己的青春岁月、聪明才智献给了钢铁事业。
如那炼铁厂上飘散远去的青烟,他抱着日渐老去的身体被岁月无情的甩在身后。直到20xx年他离世,只有几个花圈,来铭记这位老人。
又是熟悉的黄色方格,我轻轻的用纸擦去表面的灰尘,明明阳光如此明媚,透过那玻璃,竟照出一种沧桑,一生的拼搏努力,一生的热情开朗,最后却被时间赶到这不起眼的角落。
我凝视临着的父亲。他则无声凝视着爷爷的归宿,沉默许久。
也许这就是岁月吧
忆清明作文 篇7
每逢清明时节,我心中总有那么一种难以表述的幽闷。我知道,我又在想我的父母亲了。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全家在老房子里围着桌子吃饭,父母亲还都是那么年轻健康,这不禁使我泪湿枕巾.....此情此景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满腹的怅然。
小时候我们最爱听的是父亲和母亲的恋爱史,父亲年轻时在部队当兵、与母亲是一见钟情,姥姥家的成份不好是富农,奶奶家是贫农。部队上要提干父亲,让他放弃这段婚姻,以后有更好的前途,可是父亲硬是从部队上返回与母亲结为夫妻。在我们眼里,这些是小时候的神话,可就是这个神话告诉了我家的重要和责任。
从记事起,我就觉得父亲是个英俊潇洒、性格开朗、做事豁达、从不斤斤计较的`男子汉。四里八乡见了父亲没有不点头打招呼的,父母亲生养了我们兄妹五个。在那时生活是很苦的,可是父亲从没有让我们饿过肚子,那时我们都睡在一铺炕上,父亲每逢起床时都说,我们像一个个小燕子,特好看。父亲有一个自己的座右铭:清似水,明似镜,马蹄不乱板铮铮。
我渐渐的长大懂事,这句话在我人生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了很大帮助。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美丽、温柔、善良,那时奶奶不看管我们,母亲一手把我们带大,每逢在街上玩耍时,大人们都会问我们妈妈呢,我们每逢都会说在家缝破烂,那是还觉得很可笑,哪有那么多破烂可缝.现在才明白,子女那么多母亲没让我们穿过一件开缝破洞的烂衣服,让我们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站在人群里,那就是她的骄傲。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那就是母亲辛勤劳作的硕果。
父亲有一手好的厨艺,不管谁家的红白喜事都请他帮忙。可能这也练就了他爱喝酒的毛病,久而久之,在我们渐渐长大,一个个要飞走的时候,父亲带着对我们满腹的眷恋轰然倒下。父亲的撒手的而去,母亲虽然在以后的几年没有说什么,可我们知道,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父亲。妹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母亲冥冥中可能觉得,她的使命已完成,也追随父亲而去。
我们五个失去翅膀的孤雁,互相对望搀扶。在我们刚刚想对自己的父母行孝时,她们却像一粒微尘,不求任何的回报,悄然的哪里来回归哪里去。父亲母亲你们就像树根,在我们抽干你们的养分,茁壮的散枝开叶时,你们却枯萎的化尘而去。我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亲人的离去纵然是肝胆寸裂,痛彻心扉。缅怀亲人的同时也走好自己的路。亲人们会在天堂笑着并欣慰着....
忆清明作文 篇8
记得去年清明节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乡下外婆家,在那儿,我们全家一起去祭拜了祖先。
一开始,外公和外婆他们把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把刚烧好的鱼肉等饭菜端到了桌子上,然后外婆在桌边正中央点上了蜡烛,最后在桌前的地上放了一个草垫子,摆设好这些后,我们全家人都来磕头,心里都在祈祷,祈祷祖先们在另外那个世界生活得幸福美满,并且保佑我们全家四季平安。等大家磕完头,外婆就找来了一个大缸,把前几天她折的所有纸钱都倒进大缸中,再把一种祭祀草撒在了里面,然后点燃火,把大缸中的东西燃烧了……
刹那间,全家人都不说话了,眼睛直盯着那燃烧的大火,心里都在祈祷,祈祷祖先们把纸钱都拿去另外那个世界用,祈祷他们在那个世界生活得更美好,并且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平安。
我弟弟见大人们不说话了,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哭声又增添了几分哀愁。这时缸里的东西已化为了灰烬,然后外婆就把这些灰倒在了门口的草地上,我们望了望天空,空中阴森森的,好象祖先们也快要哭泣了,到处是一片忧伤凄凉的景象……
后来,我们一起去扫墓,只见扫墓的人们有的在唱悲哀的歌曲,有的在放声大哭,到处纸花飞舞,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时的'天好象比刚才更阴森了。
扫完墓,我们就去踏青了,只见各种植物生机勃勃,可它们怎知道我们心里的忧伤啊!
那次清明节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们对先祖的无比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多么希望人们都能长生不老啊!这样人世间就会少了几分寂寞哀愁,世世代代的人就可以团团圆圆了!
简评:详略得当,叙写生动,准确而感人地描绘出了清明的景象。
忆清明作文 篇9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到了,清明节也就来临了。每每这时,人们又会匆匆地赶着去祭拜自己身边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和先烈了。每当到了这一天,我就会想起我的太公、太婆;每当到了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到他们的墓前去清扫墓尘、去祭奠,这是从我约摸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如今已有六七个年头了。
今年清明节,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太公、太婆那里扫墓,准备想把自己即将毕业的事情和考试成绩告诉“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刚好学校放假三天,正遂了我心愿。
今天一早,我就和爸爸到街上买了俩篮子的香菊花,昨晚我还特意让妈妈为我做了几朵纸的白花,准备戴着,显得更有诚意和敬意。今天天气不算好,没有那么阳光灿烂,幸好没下雨,不会像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样缠绵惆怅。但是天空灰蒙蒙的,倒更增添了几分我对太公、太婆的怀念和哀思之情。
一路上,我们全家十二口人共同驱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灵峰山山脚下。在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哥哥,妹妹等,她们怀着无限虔诚,也纷纷地向自己亲人的墓碑走去,络绎不绝。我想:清明节这个祭日,真是有凝聚力,每个人都要去朝拜自己的祖先。边想边下车,随着人流,我们慢慢拾级登上了灵峰山。来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公太婆的墓地很宽敞,浇上水泥,比较平坦。爸爸妈妈和奶奶拿出纸钱用小石头压在墓前,并在坟墓的四周插上纸标,我也过来帮忙,把菊花篮搁在太公、太婆墓碑面前。接着奶奶拿出了一些水果、饼干、糕点等祭品,摆在坟前,这是惯例。以前我认为这是一种迷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传统模式的继承和发扬,还蕴涵着对死者的尊敬的习俗。随后奶奶拿出了一把香,点燃了分给爸爸妈妈、大伯大妈等人,我也拿了一枝,妈妈还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花佩在我们身上,然后我们排成一行,朝着太公、太婆行礼祭拜。在行礼时,我还听到奶奶嘴里在念叨着:“爸、妈,我把儿孙们都带来一起看您们了,请您们看看她们吧,您的小曾孙都已经上五年级了,成绩很棒,知道吗?请您们好好安息吧......”听着奶奶的默祷,我似乎又看到了太公、太婆那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太婆,她是在我刚刚满六岁的时候去世,记忆很深。
那时侯,爸妈上班忙,经常不在家,爷爷奶奶也上班,我就经常跟着太婆,她给我喂饭,穿衣服,还带着我到邻居小店去玩。别看太婆年纪大,八十多岁,还挺有力气,我一不乖,她就背着我,等我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她就想办法哄着我睡觉,还给我买东西吃,直到爸妈回来,才放心地离开。还有一件事情我记忆特别深,就是太婆很勤劳,那时候,我们住在老家,没有矿泉水,太婆就经常为我们烧开水,记得我泡奶粉的开水,都是她烧的。听阿爸讲,太婆直到去逝那一天的上午,还在烧开水给我们吃。因为脑溢血,一下子就走了,而且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鼻子一酸,呜咽地说:“太婆,我真的好想您了!”。是啊,这么多年来,太婆对我的疼爱和关心,我始终不会忘记,尤其是她勤俭朴素的身影更让我久久挥之不去。正是她的这种勤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习上不断奋进,考取了好成绩。我想:她的勤俭不正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一种龙族精神吗?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吗?往上追朔,一代一代延续,我们不能弃根,应该发扬下去。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在山上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将近中午,又到了即将告别太公、太婆的时候了,我有些不舍,但又无奈,只能在心头默默地祝祷:“太公、太婆,您们好好安息吧!让这里的青山和碧水永远伴着您们长眠;让这里的绿树红花永远为您们遮风避雨。”
再见了,让明年的清明我们再来看望您们。
忆清明作文 篇10
说起清明,许多人的心头不免滋生出一种莫名的哀思,一种缠绵悱恻、欲罢不能的忧伤在心底荡漾开来,如同一种忽远忽近的思念,让人无法捉摸,又满怀期待。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全家人都要花上大半天工夫准备各种祭祀用品,有糍粑、豆粉、芝麻、米酒、白糖、橘子、纸钱、蜡烛、鞭炮、纸花圈、金元宝……满满一桌子摆放着,五颜六色,像过年一样。
扫墓通常是下午才开始的,当四周劈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时,全家人也跟在爷爷身后向墓地出发了。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路边新生的野草泛着暗绿色的光芒,仿佛也在怀念自己的亲人。
爷爷扛着一把锄头,找到坟地后,先和父亲动手扯坟包上的杂草,然后松一松坟头的土。奶奶和母亲这时已将篮子里的物什呈一字摆放好了,毕恭毕敬地站立一旁。爷爷点燃纸钱,嘴里念念有词,年少的我虽不懂爷爷在说什么,但从全家人的庄重神色里,我知道这一定是十分神圣的仪式,容不得半点马虎。爷爷把米酒一杯杯洒在坟头,再将各种精美的`纸花圈插上坟包,父亲便点燃了鞭炮。劈啪作响的鞭炮声传向远处,祭祀仪式这才宣告完毕。在乡下,逝去的亲人们并不是安葬在同一个地方,有的要翻好几个山头,于是我们跟着爷爷一个个去寻找,去祭祀。
我曾经傻傻地问爷爷跟祖先们说些什么,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说:“爷爷在跟他们说悄悄话呢,爷爷求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安,保佑我的乖孙子长大后有出息!”
转眼间,我从外地求学到参加工作,已经好些年没回家过清明节了,父母随我来到城里定居。爷爷今年80多岁了,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几年了,每年的清明扫墓只能爷爷一个人去。每当想起爷爷撑着一根拐杖、提着竹篮独自行走在荒野之间,他佝偻着腰身在坟头上扯杂草的情形,我的眼泪不由簌簌而下。
爷爷,明年的清明节我一定回家!
【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忆作文02-25
忆清明作文02-23
忆清明优秀作文03-02
忆清明作文5篇03-29
清明忆作文15篇02-25
清明忆作文14篇02-25
清明忆作文13篇02-25
精选忆清明作文6篇03-11
【精选】忆清明作文4篇03-10
精选忆清明作文8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