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21 09:30:10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忆清明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清明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清明作文 篇1
又上清明,于是我们拥有二天短小的假期--尽管周末补课是毋庸置疑的。
很久以前对清明是没有概念的,连是哪天都说不上,唯一的印象就是能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背得行云流水。而真正体会到这种切肤之痛是在四年前。那时正值大雪纷纷,干燥的雪屑从头顶的松枝上飘乎乎地跌下来,扎进眼里干涩而刺痛。褐黄的土地泥泞得站不住脚,混着消融和末消融的雪,一铲一铲地送进爷爷的坟前,我的爸爸,一个顶天立地的一家之主,几乎悲痛欲绝。“好女儿,你知道吗,爸爸没有爸爸了”。他的声音像打碎的玻璃一样支离破碎,我也跟着跪倒在雪地里。
爷爷就这样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了。生前清贫的爷爷几乎什么也没留下,也什么都没带走,只是在每年的清明,他会让他的每个儿孙内心疼痛一下。前两年的清明,我们全家都会风尘仆仆地赶回去,在爷爷墓前摆上一束雏菊。爷爷一个人在下面,会冷。可近两年我的学业满当起来了,我虽觉得这不是理由,但我又不能飞回去。只有爸爸,不管再忙,都在踩在这个时间点上赶回去。来回六个小时的车程,马不停蹄,像只日夜兼程的候鸟。
提到爷爷,爸爸都不会再流泪了。有时他也会用手抹一下脸,从额头一直抹到下巴,然后闷闷地问一句,“女儿,还记得你爷爷么?”我点点头说:“记得。”在三月霪雨霏霏的'田垄上,一个拄着拐杖踽踽行走的老人,赤着的双脚深深地陷进泥里。他弓着背,像一棵在雨里行进的老树,细长的雨丝在他身上溅起一片水雾;那只拄过拐杖的手,抡得起锄头,举得起担子,皲裂的手常常陷进泥沙,他用那只手摸摸我的小脑袋,告诉我小姑娘长大了要懂事了。我说爷爷的手好像牛皮纸。他不做声了--那就是我爷爷。我反复地回忆着,一个辛劳、沉默而又和善的老农。操劳了一辈子,一点福也没享到的好爷爷。我心里又柔软地疼着。我知道我爸爸一定深深地自责着。
悲哀之后我仿佛顿悟。就像龙应台的《目送》中所说的一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立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比较残酷的事实,任何人--亲人、朋友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一个片段。他们走远了,小路彼端的人,除了学会珍惜,还得选择坚强。
清明,没有哪个人比爷爷更值得我缅怀。
忆清明作文 篇2
迎风走在草坪之上,艾草的清香氤氲在空中……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都到外婆家。那时,总要做十几个清明饼带回家,而今年的我坐在草坪之上,回忆着童年的清明。
雨还在下着,远远望去,那连绵的山犹如舞动的花,四面环水,一条条碧绿丝带飘动着。许久,那场雨悄悄的停了,抬头望去,只是灰沉沉的一片。
我走到外婆家的院子里,闻到那浓浓的艾草香,越来越浓,越来越浓……外婆正在厨房准备着,我跑到厨房便大叫:“外婆,我来了,怎么没做清明饼?”我正环顾四周,外婆笑道:“哟,丫头来了,饼在外婆的肚子里呢!”我急坏了,我又给那场雨带来了伴奏,便放声大哭,外婆从锅里拿出几个清明饼递给我,说:“来,吃吧,只有这几个了。”我有滋有味地吃着,那绿油油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里面的馅儿流出来仿佛流到了我的心中,我抬头看着外婆,那慈祥的脸,笑起来同一朵盛开的花绽放着。我问道:“外婆,教我做一次清明饼吧,教一下吧。”外婆说道:“好好好!”外婆到院子的一角摘下几片艾草的嫩叶,清洗干净;接着等水烧开把艾草焯一下立即取出,挤出苦汁,再打成菜泥,加入糯米粉、盐和水,外婆老茧纵横的手在盆地里熟练揉搓着;然后取出小面团用手压扁,在里面放上馅儿;最后把清明饼在锅里蒸一下。慢慢地,又有一锅的'清明饼出锅了,那香气飘着,飘散到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我趴在桌前,看外婆那忙碌的身影勾起了我的回忆。
雨又下着,那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涂上灰色的水粉……
我和外婆坐在屋前,外婆看着我,又望了望天空,说:“丫头,外婆教你念一首诗。”外婆笑了,嘴角上扬45度,如阳光般温暖。我听了拍手叫好。外婆边念边和我一起拍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也随着外婆的口音念着,渐渐地,我趴在外婆的腿上半睡半醒,外婆又念起童谣:“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我也悄悄地念着:“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
外婆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无限放大,似一尊素美的画,动人无比。
而那段记忆似一幽残梦,烙印在我心中。
忆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亲爱的祖母,虽然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
祖母是个刚强、利索、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嫁给爷爷时,正是国家风雨飘摇之时。那时,爷爷家境贫寒,靠做小生意维持家计。爷爷起早贪黑,卖豆腐,卖凉粉,卖瓜果梨枣。做一天的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唯有祖母,省吃俭用,勤劳勤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该用的地方,把一个家打理的一点不露手脚,把二男二女调教的知明达理。
后来,爷爷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抱憾而终。这个时候,我的父亲仅仅11岁,叔父也只有6岁,家里的光景从此就日落千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祖母硬是咬紧牙关,把四个儿女拉扯长大。
祖母辛劳了一辈子,种地、纺线、织布、缝衣做饭、养儿育女,没有一刻闲暇的时间。
在她的带领下,父亲12岁就开始赶着小毛驴上山驮炭,小毛驴驮着百十斤炭,父亲一边赶着牲口,一边脊背上还背着几十斤炭。祖母不但做好家里饭食杂活,还带着两个姑母和叔父下地种田。
在祖母的精心料理下,这个家尽管也经受着战火硝烟,但到了解放前,还新买了3亩土地,一块打麦场子,新盖了4间新房。小院子虽然不大,光景还算过得殷实。
解放后,在祖母的教导下,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机智聪慧,做事扎实,为人忠厚,大公无私,很受人们信任,所以,他一直担任着生产队的队长。
我从小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祖母人缘好,记得巷子里的年轻媳妇儿和三婆、六婆、七婆都喜欢凑在我家里,跟祖母学纺线、织布,编帽辫,订草帽,边干活边闲侃。祖母做了什么好吃的,也总是让我端着碗一家一家去送,让乡亲们尝个鲜。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祖母得了半面不遂,双腿瘫痪,不能行走了。尽管如此,刚强的`祖母还是那么倔强,还依然不辍劳动,纺线,编帽辫,做一些力所能一的活。她仍然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靠她做决断。
祖母对我喜爱有加,从小就十分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严格要求严加教育。记得上小学时,一次缴书钱,是祖母把她积攒的一大把闪亮的分币塞到我的手中,让我缴了书钱。上高中时,是祖母用自己咱的钱为我制作了蓝卡其布学生服,把她几十年来舍不得铺盖的被褥拿出来,做为我上高中带的铺盖……
那年秋天,秋雨连绵,祖母的病情加重,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让本村的姑母张罗着为我订了婚事。就在那年晚秋,在冷飕飕的秋风秋雨中,祖母离开了我们。
祖母走了,但她的慈祥音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忠孝持家,勤劳处世,宽厚待人,忍让为先,是祖母的教诲;尊老爱幼,忠厚勤勉,勤俭持家,厚道贤淑,是祖母的贤良;宽容忍让,睦邻善友,乐善好施,以德服人,是祖母的美德。
四十多年过去了,悠悠岁月,留下的是无穷的财富,带走的是无尽的思念。
忆清明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没有扫墓,没有祭拜祖坟;没有寒火,也没有吃上寒食;没有约上三五好友去踏青,放风筝。这些都是小时候必须完成的作业。如今,清明节虽然有假了,却没有童年时代的原汁原味,每每想起记忆中的清明节,那一幕幕总在脑海中萦绕,令人难以忘怀和感动。
每年大寒后跟着父亲到祖先留下来的墓地去上坟,老家把墓地叫坟林。坟林占地约一亩,里面有好几十座墓,听父亲讲他也不清楚有多少代人埋在里面了,大概就是三四百年吧。每个坟的形状差不多,都是用泥土垒起的,一座坟分坟头和坟尾,头大尾小,坟头用条石砌成,每座坟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坟与坟之间的排列整齐,并且有很多讲究,都是由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算好再选好时间位置下葬。坟林绿树成荫,高高的柏树都是上百年的树龄,树上鸟搭起许多鸟巢繁殖后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见证了树下人间离别的悲伤。坟林前方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一一西河,滔滔不绝的河水朝着这片林地涌来,又在墓地右前方转了一个弯,消失在那片翠绿的丛林中。恰似一幅凝固了的油画倒印在河水中,美丽动人。文革前墓地前方竖立着唯一的一座碑,正中的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左右的.碑低于正中的碑,不过都刻有文字,图案雕刻精美,文革时期碑被砸坏了,碑石被拿回各家做了猪圏用材。后来进入的逝者坟前都立起了一块简单的石板,上面刻的碑文也简单的很。我们先要用锄头铲除坟上的杂草,然后挖来新土洒在坟上,完后便烧纸,点燃香烛插在墓台,叩头、放火炮,整个过程从中午忙到傍晚,收工回家,在夜幕下紧跟着父亲的背影不拉开半步,总怕有鬼来拖住你,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可那时候是多么的神圣、神密而庄重!
一转眼大年来到了,我们却盼着年十四的挂灯笼,点上长明灯,一家人都要到屋前烧纸,保佑来年平平安安。然后去看花灯,跟着花灯队从东村跑到西村,就是为了一个好奇,让你兴奋好多天。正月十五年一过完,热闹的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忙起了春耕。时间一晃三月到了,蝌蚪在水中抱团,小尾巴掉了,青蛙叫了,燕子忙碌着衔泥做窝准备繁衍后代。山间的草泛绿了,母亲早早的把我们几兄弟叫起来上山放牛,有的下河割草。这时,我们偷偷的砍来竹子做起了风筝,尽管飞不高,但飞奔在山野、河滩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绵绵细雨总是下个不停,但走五里山路去上学还是要,坚持的,泥泞的小路根本无法穿鞋,我们干脆把鞋子脱下来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放学回来再穿上回家,这样做经常把鞋掉了,免不了棍棒照顾,但仍然觉得在雨中光着脚打水仗方便的多。
泥土的芳香越来越浓,越来越甜,冬水田开始育秧,母亲悄悄的准备起清明节要给孩子们吃的,还要供放在堂屋神台上的糕点,甜饼等食物,这些自制的小饼上面还有很多图案,都是鸡、狗、蛇等各种动物和神仙的肖像,非常好看。还要准备请人忙春耕的待客食品,就这样母亲年年都做着清明食物,我们享受着母爱在渐渐长大,让我们懂得了孝敬,学到了关爱,教我们做纸币,跪拜祖先亡灵那些仪式,母亲像歌一样的生活,像诗一样的在重复,像画一样的定格在每年的这个节日。
今天,我们再也难找回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了吗?三千年的传统美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弄丢啊!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在我眼前浮现,他也正在华夏儿女心中升起,清明节通过国家法定假日逐渐恢复,传承。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呀!
忆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是我们追念先人祭祀先人的日子;同时也是亲人相聚的时刻。
今年的清明,风和日丽。我们是上午10点半左右到的青龙冈墓园,只见墓园区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到处香烟缭绕。我和弟弟妹妹三家十几口人来到父亲的墓地,点上香烛敬上祭品,每个人都向父亲的墓碑三鞠躬,将祭酒洒在墓碑前。然后烧纸钱,每个人都在心里默念,祝父亲在那边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此刻,人人都是那么的虔诚。追念先人也就是追念美好的往事,祭祀先人就是感激美好的生活。
在青龙冈墓园祭祀完,我们来到宾馆的星宇包厢,在这里聚餐。餐桌上的气氛显然活跃许多。平时妻子和弟媳话语不多,今天居然滔滔不绝。儿子已过而立之年,妻子却聊起了三十多年前生孩子的事情。
“我生孩子那天又打雷又下雨。他爷爷要到医院来看我,但是那天下的是暴雨,上不了公共汽车,半路上又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来看我,他不知道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又不好意思问,一下子在房子里转一下子又到外面转。”妻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爷爷不是重男轻女的`吧!”我打断她的故事插了一句。“哼!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喜欢男孩的!”妻子接着说,“爷爷还是忍不住了,问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告诉他生了个孙子,爷爷可高兴了。”
“是的!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喜欢男孩的!”弟媳小杨接过来说,“他奶奶重男轻女思想更严重。那年我差不多要生了,奶奶说,看你的肚子应该是生男孩。我说可能是生女孩呢!”小杨顿了顿说,“你们猜,奶奶怎么说?”大家都好奇地问:“怎么说?”“如果生的是女孩,你就回姥姥家去!” 小杨说。大家都笑了:“没有这么厉害吧!奶奶真厉害!”“哼!真是这么说的!还好,我生了个儿子。”
两妯娌也真是厉害,说起爷爷奶奶的往事记忆犹新,劲头十足。我和弟弟接着把话题引向了外甥卿卿的身上。我妹妹当年随军在外,她的儿子卿卿的幼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和弟弟经常带着外甥玩。弟弟的同学小元很喜欢卿卿。“卿卿知道吗,小元叔叔差不多天天都来抱你。”妻子对卿卿说。“小元叔叔每次来都要把你放在他肩膀上,带你去玩。宿舍区的青年工人都喜欢来抱你。”我补充道。
说起往事,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候。弟弟说,明年的清明,中午我们各家带上吃的,简单地吃一点,晚上再在酒楼吃。我说,就这么定了。
忆清明作文 篇6
清明节临近 ,记忆中的清明碎片就会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那时对孩子们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值得期盼的节日,因为过清明节能吃鸡蛋。在那家家贫穷,吃穿都不能满足的时期,能吃上鸡蛋是一种奢望 。 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节, 母亲都会 煮上鸡蛋,吃饭时每人分上两个, 但都舍不得吃,装在口袋里拿给伙伴们炫耀一番后才吃掉。
清明节打秋千 。据说是由历史典故演变而来。记得小时候过清明节家家都会在自家院内打上秋千,供孩子们玩耍。生产队时,村里会打上杆秋千,让青年们比赛打秋千,一般是两人合伙,一男一女。杆秋千能有近十米高,荡得好的,能荡平上面的横梁,荡不好的,也会摔得鼻青脸肿。但青年人都会跃跃欲试 。此时全村的人都聚在一起观看比赛,人们的欢呼声,孩子们的嬉闹声, 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变得其乐融融。
清明节是气候转暖,大地复苏,植物返青,百花争艳的季节,人们摆脱了冬日的严寒, 换掉了棉衣,开始了春季生产 。春华秋实 新的轮回便开始了。
记忆中的清明节是多彩的,是值得怀念的。
忆清明作文 篇7
细密的雨斜织着落在青草地上,竹子林里,小河边。撑着小伞,踏着悲伤的步子来到你的坟头?如今你的坟头长满了杂草,那棵茶花树也在缓缓长高,是你他们来守护你的吗?
夏夜的繁星闪烁着乡间的小院,你抱着我,我心安地倚在你的身上,嘴角微扬,抱着我,眯着眼,为我讲有趣的民间传说,茶花那缕缕芬芳萦绕着我,将我包裹在茶花香之中,享受着你手中蒲扇扇出的.阵阵清凉。一摇一摇地,我听着故事,缓缓进入梦乡,在梦里伴着那甜甜的茶花香缓缓入睡。
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石砌的老房子。你正在客厅打席子,我好奇的看着你是如何将那一条条细细的竹条做成大大的,整块的席子的。我左转转右转转,你看见了之后慈祥的对我说:“阿慧在干什么呢?别跑热了,婆婆都被你绕晕了。”然后唤我拉到席子上坐着。
我贪玩好耍,不小心将你心爱的花瓶摔了个四分五裂。你闻声而来,见了后扬手要打我,落到我头上的只是轻轻一拍,叫我安分一点,担心我被划伤。你去前在床上唤我,我一步一步缓缓的挪到床边,叫出的“婆婆”为那样的生涩?你如今己去,时过年迁,物是人非了呀!你去了让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生死离别。如今我来看你,你看到的是褪去了曾经的幼稚和青涩的我。
两行萧然悄然划过脸庞,泪与眼不断的告别,味道会咸。泪和雨同时浸入地里,之中的不是悲伤,而是对你的思念。婆婆你在那方安好吗?
忆清明作文 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那淋漓的雨,少了往日的清新,带给了我们淡淡的哀愁。每年清明节前夕,我们一家人都会去给奶奶上坟,以表达我们对她的思念。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我刚出生只有10天她就离开了我们。我对奶奶的了解只能通过奶奶生前的照片和爸爸妈妈对我的讲述。听爸爸妈妈说,奶奶是因为不幸患上了癌症。奶奶生前是个很好的人,温柔、善良、贤惠。她曾是我们长阳县的第一个女兵,在我们长阳的县志里就可以找到她的名字。奶奶退役以后,一直就在长阳县人民医院工作,直到退休。可没想到的是,奶奶退休后几个月便查出了癌症。癌症的痛苦一直折磨着她,但她一直默默地忍受,甚至还安慰其他人说她没事。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奶奶为了能看到我出生,一直都在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当我出生后,爸爸连忙把我抱给奶奶看。虽然那时奶奶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但奶奶仍坚持抱着我,一直不愿意松手,嘴里还说着:“要是我能多活几年,看着你长大该有多好!……”
奶奶虽然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但我们的亲人、周围的邻居、奶奶生前的同事,包括一些商店的老板看到我就会提起奶奶:“你奶奶可是个好人!要是她还在该有多好!”是啊!要是奶奶还在该有多好,现在我们一家人一定非常幸福。
今年我们和往年一样,来到王家棚给奶奶上坟。清明山间的小路格外幽静,路边的树木和小草都挂着雨珠,犹如我此刻沉重的心情。来到奶奶坟前,爷爷细心地为奶奶除去坟头上的杂草,眼睛也开始变得湿润了,轻声说着:“培秀,我带着孩子们来看你了!”听着爷爷的`呢喃,我的泪水也不禁流了下来。我感觉心上像压了块重重的石头,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泪眼朦胧中,我们给奶奶烧了纸钱,爸爸说这些是给奶奶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爸爸又递给我一只点燃的香,看着袅袅上升的烟雾,我似乎看到了奶奶在微笑地看着我,目光是那般的温柔、慈祥……我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奶奶,我一定要像您一样,做个好人!
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后,我们便下山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奶奶,您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爸爸妈妈会照顾好爷爷,我也一定会听爸爸妈妈的话,努力学习,做您的好孙女。
【忆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忆作文02-25
忆清明作文02-23
忆清明优秀作文03-02
【精选】忆清明作文77篇03-29
【精选】忆清明作文10篇04-02
【精选】忆清明作文九篇04-10
【精选】忆清明作文六篇03-18
【精选】忆清明作文7篇03-27
忆清明作文六篇03-23
忆清明作文(精选38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