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24 18:43:27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忆清明作文汇总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清明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忆清明作文汇总九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走在户外,一股股冷飕飕的风亲吻在面颊上,一阵阵和煦的春雨拍打在身上,一缕缕花香在空中随风舞蹈,让我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啊,这几天阴雨连绵,让人的心情也随之颇不爽,难道天气与心情也是一对孪生兄弟么?

  孤独处,我来到一片荒凉之地,见有不少坟墓,而且似乎也添了几座新坟,后人们正在上坟,通过这些古老而传统的方式来寄托着他们对亲人的哀思与怀念,也让我触景生情,想起我的爷爷,我那可亲可敬的的爷爷!

  爷爷是个高寿之人,于去年农历年底去世,终年95岁。如果算上闰年闰月,也是个足百岁之人了!除高寿外,爷爷一生无大疾,很少吃药打针,偶尔伤风感冒,用的也都是些土方,像什么喝姜汤之类的,所以他的抵抗力特强,也让我们后辈刮目相看。基于这些原因,爷爷走得非常安详,无任何痛苦,也无任何牵挂。

  说到牵挂,那得要说说我本人了。因为我弟兄三人,我排行老大,可我在个问题上走了许多弯路,两个弟弟都已成家多年,于是而立之年的我自然就成了爷爷心头的老大难。不管我是在家里工作,还是在外地打拼,每次电话内容都离不开我,千叮咛万嘱咐:早日成家呀,否则让我带着遗憾进棺材,我死也不瞑目。许是上天也有好生之德,老天也在眷念着我和爷爷,最终我寻到了一门如意的个人生活,而且爷爷临终前还见到他那可爱的重孙——我的女儿!

  爷爷是个苦命之人。记得爷爷说过,小时候家里穷,吃了上餐愁下顿。后来帮地主放牛,也非常尽心称职,甚至连地主也都很喜欢他。可是穷人的`命也穷,在爷爷十岁那年,曾祖爷爷和曾祖奶奶离他而去,孤身一人的他从湖南逃荒到湖北,就是靠这股勤劳和不服输的劲儿最终安身立足了。至今我想来,都觉得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程,足够我们这些吃苦甚少的人学习一辈子了。所以,每当爷爷向我讲述这些往事时,我都会认真聆听。

  爷爷是个多福之人。所谓先苦后甜,的确是这样,晚年的爷爷非常幸福。他一生育有五个子女,对他都非常孝顺,而且孙子孙女整整十人,标准的多子多福!人一到老年,就特别重视亲情,所以每当春节团聚时,所有的后人们围在一起,爷爷就激动得老泪盈眶,还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重孙们压岁钱。看着他那幸福的笑容,让我觉得这才是幸福的真谛——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了!

  一阵雨滴将我的记忆唤醒,我望着这些飞舞的思绪,似乎我的灵魂已在天国里和爷爷相会!是啊,在这清明特殊的时节,我更思念我爷爷了!

忆清明作文 篇2

  丝丝细雨落在门前的台阶上,“滴答滴答”,甚是好听。叫不上名儿的野花正抬头挺胸得享受着这场春雨的洗淋,煞是娇艳。巷里的孩童正打着伞踏在略有青苔的石阶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祖父站在家门口,雨滴在屋檐上,又从屋檐滑落到了石板地上。“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又是四月的雨呀,又是一年清明到来时啊!”祖父自言自语道。

  “祖父,清明是什么呀?”我好奇地从屋里探出脑袋问道。“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又或者说是水里游的?是好玩的还是好吃的啊?”

  “清明啊,不是飞的`、爬的,也不是好吃的,就跟你喜爱的元宵节一样,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过就是习俗不一样罢了。”祖父微笑着说,大概是被我的十万个为什么逗得哭笑不得了吧。

  “元宵节,我们会吃汤圆,那清明节我们干什么呢?”我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祖父。

  “自然是祭祖,吃艾粄,俗话说得好‘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节,你可要吃艾粄哦。”祖父说着,看了看我身旁的风筝继续说道。“在以前啊,每逢清明小孩子都会成群结队地去放风筝,可不是放现在这种风筝,以前的风筝可有趣了,上面有一个竹笛,只要风一吹,竹笛就会有发出像筝一样的弹奏声,风筝起,竹笛响,这样可以玩一整天呢。”

  “现在的风筝虽不如以前的好玩,不过还是可以玩的,不远处刚好有个草地,等雨停了,在那放风筝是极好的呢!你想去吗?”一听到有得玩,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此时雨刚好停了。

  祖父和我,两人走在弯曲泥泞的小路上,闻着路边不知谁家种的杏花的清香,一路来到了祖父所说的草地。拿起风筝,抓着风筝的细绳,使劲儿跑起来。风来了,风筝也就飞起来了。风筝在空中飘扬,虽没有祖父所说的竹笛,同样也没有发出像筝一样的响声,不过我已十分满足。多年以后,我的脑海中还时常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老一少拿着风筝在草地上追逐,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今年的清明,母亲把做好的艾粄端上桌。看着这个薄青色的团子,我陷入了沉思了……

  那年过后,祖父有一次不小心摔倒了,从此便卧床不起,神志也开始变得不清醒,常常认错人。可每次只要我到他床前喊他,他总能认出我来。

  死亡不是终结,不能带走所有的东西,至少不能带走我们对故人的思念。只要我们还记着他,他就依然活着,活在我们的回忆里,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又是淅淅沥沥的细雨,一下就是好几天。不知谁家的孩童,打着伞互相追逐。不知何处飘来淡淡的杏花香,顿觉心旷神怡。不知何时杏花香没了,孩童也散了,许是都归家吃饭去了,许是找地方放风筝去了,只剩下细雨在歌唱……

忆清明作文 篇3

  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

  直到现在,脑海中依然会隐约浮现出幼时清明节,奶奶在一块块方正的土地中种下种子的情形。小锄头把土地刨出一个个土坑,一个坑,播下一粒种子,松软、湿润的土壤将种子覆盖,赋予它爱的力量在地下成长。

  就这样,一把锄头,一袋种子,一抹弯腰的身影,一个上午。人们常常说劳作是苦累的,但奶奶却格外享受这份明媚闲适的时光。那时每每看到奶奶滚落的汗珠,我都担心奶奶会太辛苦。可奶奶总是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对我说不辛苦。

  清明节,奶奶带我去扫墓。路上我望着她佝偻的背影,不禁陷入了沉思。来到墓地,奶奶没有流泪,但脸上不再有平静温和的笑容。清明节,总勾起我们对已故之人的思念。褪色的墓志铭,坚硬冰冷的坟茔,黄土之下,仅一碑之隔,却再也无法靠近那个人了。尽管伤痛被时间慢慢冲淡,但总是无法抑制住心底的沉郁。

  死者长已矣,生者永怀悲。希望那些去世的人,真的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灵魂仍然在发光,用微弱的光默默守护者自己的天使。

忆清明作文 篇4

  迎风走在草坪之上,艾草的清香氤氲在空中……

  小时候,每逢清明节都到外婆家。那时,总要做十几个清明饼带回家,而今年的我坐在草坪之上,回忆着童年的清明。

  雨还在下着,远远望去,那连绵的山犹如舞动的花,四面环水,一条条碧绿丝带飘动着。许久,那场雨悄悄的停了,抬头望去,只是灰沉沉的一片。

  我走到外婆家的院子里,闻到那浓浓的艾草香,越来越浓,越来越浓……外婆正在厨房准备着,我跑到厨房便大叫:“外婆,我来了,怎么没做清明饼?”我正环顾四周,外婆笑道:“哟,丫头来了,饼在外婆的肚子里呢!”我急坏了,我又给那场雨带来了伴奏,便放声大哭,外婆从锅里拿出几个清明饼递给我,说:“来,吃吧,只有这几个了。”我有滋有味地吃着,那绿油油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里面的馅儿流出来仿佛流到了我的心中,我抬头看着外婆,那慈祥的脸,笑起来同一朵盛开的花绽放着。我问道:“外婆,教我做一次清明饼吧,教一下吧。”外婆说道:“好好好!”外婆到院子的一角摘下几片艾草的`嫩叶,清洗干净;接着等水烧开把艾草焯一下立即取出,挤出苦汁,再打成菜泥,加入糯米粉、盐和水,外婆老茧纵横的手在盆地里熟练揉搓着;然后取出小面团用手压扁,在里面放上馅儿;最后把清明饼在锅里蒸一下。慢慢地,又有一锅的清明饼出锅了,那香气飘着,飘散到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我趴在桌前,看外婆那忙碌的身影勾起了我的回忆。

  雨又下着,那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涂上灰色的水粉……

  我和外婆坐在屋前,外婆看着我,又望了望天空,说:“丫头,外婆教你念一首诗。”外婆笑了,嘴角上扬45度,如阳光般温暖。我听了拍手叫好。外婆边念边和我一起拍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也随着外婆的口音念着,渐渐地,我趴在外婆的腿上半睡半醒,外婆又念起童谣:“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我也悄悄地念着:“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

  外婆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无限放大,似一尊素美的画,动人无比。

  而那段记忆似一幽残梦,烙印在我心中。

忆清明作文 篇5

  清明,是我们追念先人祭祀先人的日子;同时也是亲人相聚的时刻。

  今年的清明,风和日丽。我们是上午10点半左右到的青龙冈墓园,只见墓园区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到处香烟缭绕。我和弟弟妹妹三家十几口人来到父亲的墓地,点上香烛敬上祭品,每个人都向父亲的墓碑三鞠躬,将祭酒洒在墓碑前。然后烧纸钱,每个人都在心里默念,祝父亲在那边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此刻,人人都是那么的虔诚。追念先人也就是追念美好的往事,祭祀先人就是感激美好的生活。

  在青龙冈墓园祭祀完,我们来到宾馆的星宇包厢,在这里聚餐。餐桌上的气氛显然活跃许多。平时妻子和弟媳话语不多,今天居然滔滔不绝。儿子已过而立之年,妻子却聊起了三十多年前生孩子的事情。

  “我生孩子那天又打雷又下雨。他爷爷要到医院来看我,但是那天下的是暴雨,上不了公共汽车,半路上又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就来看我,他不知道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又不好意思问,一下子在房子里转一下子又到外面转。”妻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爷爷不是重男轻女的吧!”我打断她的故事插了一句。“哼!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喜欢男孩的!”妻子接着说,“爷爷还是忍不住了,问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告诉他生了个孙子,爷爷可高兴了。”

  “是的'!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还是喜欢男孩的!”弟媳小杨接过来说,“他奶奶重男轻女思想更严重。那年我差不多要生了,奶奶说,看你的肚子应该是生男孩。我说可能是生女孩呢!”小杨顿了顿说,“你们猜,奶奶怎么说?”大家都好奇地问:“怎么说?”“如果生的是女孩,你就回姥姥家去!” 小杨说。大家都笑了:“没有这么厉害吧!奶奶真厉害!”“哼!真是这么说的!还好,我生了个儿子。”

  两妯娌也真是厉害,说起爷爷奶奶的往事记忆犹新,劲头十足。我和弟弟接着把话题引向了外甥卿卿的身上。我妹妹当年随军在外,她的儿子卿卿的幼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和弟弟经常带着外甥玩。弟弟的同学小元很喜欢卿卿。“卿卿知道吗,小元叔叔差不多天天都来抱你。”妻子对卿卿说。“小元叔叔每次来都要把你放在他肩膀上,带你去玩。宿舍区的青年工人都喜欢来抱你。”我补充道。

  说起往事,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候。弟弟说,明年的清明,中午我们各家带上吃的,简单地吃一点,晚上再在酒楼吃。我说,就这么定了。

忆清明作文 篇6

  清明节,又来临了,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对外公的怀念。因为在我那绚丽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公给予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旧记得,外公的那张脸和那双手,那张布满皱纹而又充满精神的脸和那双苍劲有力却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们曾经和外公一起……

  儿时,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随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张小木凳上看着外公扫地。外公拿着一把扫把在街道上扫,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点儿的扫把乱舞,常常弄得到处都是灰尘。外公性情温和,也不说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扫,毫无怨言。那时侯,我还小,看到外公天天清扫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纳闷,常常扯着外公的衣角,略显淘气地问:“外公,为什么,你天天要清扫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洁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继续扫地了。我看着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不时“噢”几句应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外公清扫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里对外公也不免产生了几分敬佩。

  一次,冬天时分,天气寒冷,我刚起床下楼,又见外公在扫地。我走出去,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托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外公,过了好一阵儿,外公才见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当时再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已,冻得通红,嘴唇泛青,可那时外公已经在扫地了……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欢的桃花又开了,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您,可闻到了它们的芬芳,感知到了有个童稚的心灵在呼唤您,在呼唤您啊!

  现在,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因为,外公给我那无私的爱实在太多了,他那勤劳朴实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点评:作文开篇点题,并回忆了儿时和外公在一起时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的外公的思念。如果能够在文章中稍微说明下外公扫街道的原因,也许文章会更加的完整,也让读者更能了解外公令作者敬佩的原因。

忆清明作文 篇7

  又是一年清明时,细雨蒙蒙,回家扫墓。静静地伫立在坟前,望着那一方低矮的坟墓,任泪水随风飘落,任思绪在雨中纷飞……

  童年的记忆中,就数曾祖母最疼我了。两岁时,我与父母住在离老家很远的地方。那一年,我学会了走路。不知是否是风将这信息捎给了曾祖母,还是冥冥中的心灵感应,在第一时间内,她便获悉了这一消息。“我们家星语长大了,都会走了,我得送她两张小板凳,让她多坐坐休息,省得跑坏了两条腿。”至今依然记得曾祖母满含爱意的笑语,依然记得她幸福的笑脸,深深的皱褶中洋溢着盈盈的笑意。以后的日子,她立马忙前忙后,张罗着请邻居伐木,请木匠做工,请专人漆色……不出几天,两张红红的小板凳便大功告成了。

  奶奶告诉我,小板凳做好后,曾祖母可高兴了,满怀欣喜地反复轻抚着它们,目光中充满着柔情,恨不得立即送到我的手中。

  那时候,交通不是很发达,处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路,所以,走这一路并不容易,摔跤是常见的事。现在想想,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肩上一前一后挎着两个小板凳,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花个半天时间,就只为她年仅两岁的重孙女送板凳,这是十分令人心酸的。

  中午时分,满身泥泞的.曾祖母喘着粗气出现在我的面前,阳光下,曾祖母额角的汗珠闪闪发光。不容歇息,她就放下板凳,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向我,蹲下身,一把揽住我的腰,不由分说地不断蹭着我稚嫩的小脸,脸上笑开了花,然后起身,拉起我的小手四处走着。真是很难想象,年逾古稀的她当时怎么有如此充沛的精力。除了爱,还能有别的答案吗?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常见曾祖母了。十岁那年,我们见了最后一面,只不过,她已躺在冰棺中,从此生死两别,她在里头,我在外头……我抱着棺材失声痛哭,任谁也劝不住。

  去世博会,爸爸给我买一张可折叠的板凳,比家中的木头板凳好看多了,坐着也更舒服,但我还是更喜欢曾祖母送给我的小板凳。只要一看到它们,我的鼻子便酸酸的、涩涩的,我好想念我可亲可敬的曾祖母啊!

  现如今,我又来探望你了,曾祖母。我伸出双手,对着您的坟茔,好想再次握着您嶙峋却温暖的手。

  一阵清风吹来,抚过我的脸,拂过我的手,曾祖母,这可是您老人家对我深情地回握?

忆清明作文 篇8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没有扫墓,没有祭拜祖坟;没有寒火,也没有吃上寒食;没有约上三五好友去踏青,放风筝。这些都是小时候必须完成的作业。如今,清明节虽然有假了,却没有童年时代的原汁原味,每每想起记忆中的清明节,那一幕幕总在脑海中萦绕,令人难以忘怀和感动。

  每年大寒后跟着父亲到祖先留下来的墓地去上坟,老家把墓地叫坟林。坟林占地约一亩,里面有好几十座墓,听父亲讲他也不清楚有多少代人埋在里面了,大概就是三四百年吧。每个坟的形状差不多,都是用泥土垒起的,一座坟分坟头和坟尾,头大尾小,坟头用条石砌成,每座坟头都朝着一个方向,坟与坟之间的排列整齐,并且有很多讲究,都是由风水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算好再选好时间位置下葬。坟林绿树成荫,高高的柏树都是上百年的树龄,树上鸟搭起许多鸟巢繁殖后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见证了树下人间离别的悲伤。坟林前方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一一西河,滔滔不绝的河水朝着这片林地涌来,又在墓地右前方转了一个弯,消失在那片翠绿的丛林中。恰似一幅凝固了的油画倒印在河水中,美丽动人。文革前墓地前方竖立着唯一的一座碑,正中的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左右的碑低于正中的碑,不过都刻有文字,图案雕刻精美,文革时期碑被砸坏了,碑石被拿回各家做了猪圏用材。后来进入的逝者坟前都立起了一块简单的石板,上面刻的碑文也简单的很。我们先要用锄头铲除坟上的杂草,然后挖来新土洒在坟上,完后便烧纸,点燃香烛插在墓台,叩头、放火炮,整个过程从中午忙到傍晚,收工回家,在夜幕下紧跟着父亲的背影不拉开半步,总怕有鬼来拖住你,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可那时候是多么的神圣、神密而庄重!

  一转眼大年来到了,我们却盼着年十四的挂灯笼,点上长明灯,一家人都要到屋前烧纸,保佑来年平平安安。然后去看花灯,跟着花灯队从东村跑到西村,就是为了一个好奇,让你兴奋好多天。正月十五年一过完,热闹的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忙起了春耕。时间一晃三月到了,蝌蚪在水中抱团,小尾巴掉了,青蛙叫了,燕子忙碌着衔泥做窝准备繁衍后代。山间的草泛绿了,母亲早早的把我们几兄弟叫起来上山放牛,有的下河割草。这时,我们偷偷的砍来竹子做起了风筝,尽管飞不高,但飞奔在山野、河滩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绵绵细雨总是下个不停,但走五里山路去上学还是要,坚持的`,泥泞的小路根本无法穿鞋,我们干脆把鞋子脱下来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放学回来再穿上回家,这样做经常把鞋掉了,免不了棍棒照顾,但仍然觉得在雨中光着脚打水仗方便的多。

  泥土的芳香越来越浓,越来越甜,冬水田开始育秧,母亲悄悄的准备起清明节要给孩子们吃的,还要供放在堂屋神台上的糕点,甜饼等食物,这些自制的小饼上面还有很多图案,都是鸡、狗、蛇等各种动物和神仙的肖像,非常好看。还要准备请人忙春耕的待客食品,就这样母亲年年都做着清明食物,我们享受着母爱在渐渐长大,让我们懂得了孝敬,学到了关爱,教我们做纸币,跪拜祖先亡灵那些仪式,母亲像歌一样的生活,像诗一样的在重复,像画一样的定格在每年的这个节日。

  今天,我们再也难找回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了吗?三千年的传统美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弄丢啊!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在我眼前浮现,他也正在华夏儿女心中升起,清明节通过国家法定假日逐渐恢复,传承。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呀!

忆清明作文 篇9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

  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