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3 16:40:10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忆清明作文合集七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忆清明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忆清明作文合集七篇

忆清明作文 篇1

  清明节临近 ,记忆中的清明碎片就会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那时对孩子们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值得期盼的节日,因为过清明节能吃鸡蛋。在那家家贫穷,吃穿都不能满足的时期,能吃上鸡蛋是一种奢望 。 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节, 母亲都会 煮上鸡蛋,吃饭时每人分上两个, 但都舍不得吃,装在口袋里拿给伙伴们炫耀一番后才吃掉。

  清明节打秋千 。据说是由历史典故演变而来。记得小时候过清明节家家都会在自家院内打上秋千,供孩子们玩耍。生产队时,村里会打上杆秋千,让青年们比赛打秋千,一般是两人合伙,一男一女。杆秋千能有近十米高,荡得好的,能荡平上面的横梁,荡不好的`,也会摔得鼻青脸肿。但青年人都会跃跃欲试 。此时全村的人都聚在一起观看比赛,人们的欢呼声,孩子们的嬉闹声, 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变得其乐融融。

  清明节是气候转暖,大地复苏,植物返青,百花争艳的季节,人们摆脱了冬日的严寒, 换掉了棉衣,开始了春季生产 。春华秋实 新的轮回便开始了。

  记忆中的清明节是多彩的,是值得怀念的。

忆清明作文 篇2

  十三年前的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烈士公墓扫完墓回到学校,经过门房的时候门卫大叔将我的一封家书递到了我的心里。信封上依旧是父亲浑圆而有力的字迹,这样的家书我每月至少会收到两封,大都是母亲催促父亲对我问寒问暖的话语。于是随手塞进衣袋里,下午忙着征集社团的爱好者关于清明节的主题文艺作品,回到宿舍已是深夜。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才想起父亲的家信来,坐起身轻点蜡烛,仔细的读了起来。

  父亲在信中说,盲爷在农历二十号那天病故了。这是我离开家到省城求学以来听到最惊天的消息。盲爷,那个看着我长大的盲爷,竟然离我而去了。我躺在床上,不知觉两眼的泪水纵下。父亲说,盲爷亡故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母亲去了一次爷爷家,盲爷还说很想我,还说梦里梦到过我呢。我已读不下去了,眼睛变得很模糊……

  自从我能记事起,盲爷的眼睛就已经看不清了。盲爷与我的外公是亲兄弟,因为眼睛看不见,一直跟着外公一起生活。我曾经问过外公关于盲爷眼睛为何看不清什物的由头,外公并没有告诉过我,外婆更不清楚。村子里与盲爷年纪相仿的老人也没有人能说得清。后来还是父亲告诉我“实际”的原因。那次我与表弟去河里游水,从河里上到岸上时我们发现表弟的脚上粘着一条长长的水蛭,吓得表弟哭闹不止。父亲在这个时候告诉我盲爷的眼睛是被水蛭弄瞎的,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下河玩水了。现在想起,父亲告诉我们的“实际”并不是真实,而是吓唬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子罢了。

  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我便出生了。我的'出生对于父母而言喜忧过半。喜的是得了一子,忧的是父母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光景落在别人的后面。好在我的父母是同一个村庄的,不能下田干活的盲爷成了我的“保姆”。父母每天下田时将我抱到外公家,塞到盲爷的怀里。我是盲爷的怀里长大,表弟和表妹还有我的两个妹妹也都是盲爷的怀里长大。陕甘两地的人把“哄”小孩子称之为“搞摸”,于是我们都喜欢叫盲爷为“搞爷”,意思为“搞摸我们长大的爷爷”。

  那时,躺在盲爷温暖的怀里,听着盲爷给我们唱道一首又一首的童谣。我以前会很多童谣,都是从盲爷那时学会的,只不过时间久了,大多已经遗忘开了,至今只记得童谣里的片言碎语:

  打花花手,卖凉酒。凉酒高,闪闪腰。腰里别了个黄连刀。割黄草,喂皇马。把皇马喂的壮壮的,老娘骑上告状去。告的撒状,告的扁担状。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鸡嘴不会掏辣辣,一掏一个瞎妈妈。瞎妈妈不会养娃娃,一养一个瞎大大。瞎大大不会耕地,一耕一个大冷屁。

  娃娃乖,睡觉觉。睡着醒来要馍馍,馍馍哪,猫吃了。猫哪,上山了。山哪,雪盖了。雪哪,消水了。水哪,和泥了。泥哪,漫墙了。墙哪,……

  这些西北地区流传甚广的童谣,在盲爷苍老的声音下伴着我成长,从他的怀里挣脱了开来。我摸着壁墙行走时,表弟又被塞到了盲爷的怀里。一直到我了上初中,原本想我们兄妹们长大了,盲爷就会轻松一点,至少我们是不会讨搅他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嫁了人的表姐这时候把她的孩子又塞到了盲爷的怀里。盲爷笑着对她说:“我抱大了你,抱大了你们兄弟姐妹,现在又要抱你们的孩子了。嘿嘿,这孩子跟你们小时候一样调皮。”盲爷笑着,笑得很开心。

  没有我们在他身边吵闹的日子,盲爷说他的生活只能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盲爷说:“被你们吵习惯了,白天晚上都是一个人,觉得失去了很多。”

  我离开家乡要到外地求学,盲爷说要送送我。他的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外公外婆的反对:“你连咱家的院子都没有离开过,别去了。”盲爷拉着我的手,我感觉到他的手在颤抖,温暖而光滑的手像是捧着我至宝一样慢慢地抚摸着我的脸庞,好像要把我的脸刻在他的脑海里一般。

  第一次放假回家,盲爷嘱咐我母亲让我一回家就到我外公家看看他,他说他太想念我了。

  那是我和盲爷第一次分开那么久。而我那时见到盲爷时发现他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了,胡须也是花白的。盲爷的胡须短而刚劲,记忆中盲爷总是用他那钢针般的短须“扎”我们的脸与脖颈,我们总会用稚嫩的小手边推着盲爷的下巴边嘻嘻呵呵地笑着。

  盲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的听力却非常惊人。我们兄妹在一起时,时常捏着自己的鼻子或者捂着嘴发着声让盲爷猜猜是哪一个。不管我们怎么“伪装”,总是骗不了盲爷的耳朵。盲爷说:“你们是我抱大的,你们发什么样的声音我都能分得清。”

  我们慢慢地长大,而盲爷却渐渐变老。我时常看到盲爷在严寒的冬天穿着一件羊皮大袄,躬着身拐着他那根永不离于的拐杖,独自摸索着到了牛圈——那个人畜合一房间。那时日子过得紧,外公在牛圈里给盲爷设了一蹲火炕。盲爷吃完饭替外婆洗了锅碗,自己烧了火炕就独自睡去了。听外公说,盲爷半夜还会起身给他房间里的牲口们加夜草呢。

  那天,盲爷睡在半夜感觉到火炕有点冷,下了炕给牲口添了夜草,推开房门到了烧火炕的地方,蹲下身子往火炕里加了点麦秸,顺手摸到了火柴盒,轻轻抽开盒子,取出一只火柴,摸着火柴头,捏着火柴要划起来。然而,火柴并没有划着,盲爷失望地“唉”了一声。谁也不会想去,那一声却是盲爷离开人世的最后的叹息。

  外公天还没有亮要去山下挑水,走到院子里才发现盲爷依旧蹲在火炕填柴的地方。外公叫了一声盲爷的名字,盲爷一动不动。外公跑到盲爷的身边,发现盲爷早已咽了气。

  又是一个清明,不知觉中怀念起我的盲爷来。盲爷给我了我们无限的疼爱,我们却没有机会报答他。家乡的山花正艳,绿意装扮着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枝头,盲爷静静地躺着,没有人去吵闹他。而此时,我的睛睛又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耳边依旧响着盲爷教给我的童谣。

忆清明作文 篇3

  上个清明是怎么过的,我已不知晓了,大概是闷在家里——几乎是前年,我才知道清明节是用来做什么的。我未见过祖坟,但也曾想象青冢旁人们悲恸欲绝的泪水幻作阴雨绵绵而下。那兴许便是清明的滋味。对于先辈,也许历史尘封,也许墓上最后的花朵已全部凋零,但我无不是怀着一种虔敬的心情的。只可异身在异乡无缘见。

  这一天,我们还是出门了,但过的却是另一种清明——踏青。那晴朗的天空竟全不见本应出现的愁云惨雾,温煦的春日令我陶醉,令我想起多年前和伙伴们共同玩耍的情景,今天我们约了一起去爬山。

  这是一座恍若隔绝人迹的山,狂野的绿意和恣意的溪流交叉在森林的山岩间。山不高也不矮,但山路绵延曲折,人迹罕至。难得和伙伴们在不同的城市相邀一聚,他们曾经和我住在同一栋古老瑰丽的高楼上,楼上楼下可以随时互串,然而上学后就都搬家。在一起玩的次数自然减少,此刻又是难得的'一约了。我看着身边两个伙伴有些矜持的笑容,不禁怀疑时间是否跑得太疯狂。

  大家向上奋力攀去,尽管天气晴朗,脚下仍是潮湿。在这里人文的措施破败而简陋,人心在鸟鸣与虫叫中似乎有些返璞归真了。路很狭窄地穿梭于地人问津的湍急的水流之上,戟张的树木森严而又略显凌乱,狭窄的瀑布清澈而又略显孤单,脚边独语的青苔总使人欲滑辄止。空气有些燥热,山路穿过山顶后竟无尽头,真似个“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意境。一路的谈笑声不绝。孩子在前家长在后,如同儿时。

  若不是我的心过于浮躁,我也就不用品尝一个人站在终点的孤独了。爬着爬着,我总觉得步伐太慢太拖沓,于是一个人向前冲去,只想着到山脚下休息。一路无心理睬虫子们的呼唤和瀑布的呐喊。我一无所获,只是气喘吁吁站在山脚的绿草地上孤独而焦急地眺望,还有空虚的等待。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丢下你们。

  曾经我奢望你们不要丢下我一个,而如今我有能力超越时,竟是我抛下了你们大家。我迷惘茫地掉进岁月深处。

  一个并不平凡的清明节过去,相聚的日子再次成为未知数。我想:既然有些人无法在此时祭奠先人、缅怀过去,那么还是要珍惜现在与未来,珍惜每一次相聚,珍惜一同度过蹉跎岁月的他们。只可惜我不能保证山间的小路永没有分岔,同行的人们没有异志。如果超越,将不会再停。

  珍惜一些可能默默消失的东西。这兴许是清明的味道。

忆清明作文 篇4

  ——远远的传统,沉沉的哀思

  四月,初春时节,忆清明。大自然绿了,铺了满天满地,遍山遍野的绿。

  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林间新发树叶了,碧绿。梨花也是在这个时候白的。点缀了大地,为即将举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

  近了!近了!踏着伶仃飘落的白色花瓣,觅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手里大捆大捆的黄纸钱,绑着红绳,带到墓前。

  杀鸡、煮肉、倒酒,放碗里供奉了,两边是伫立的'红烛、梵香。点起火来,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光燃烧起来。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骤起冲天的哀愁。

  悼念着,悼念着,炙热的火光,闪烁的泪花。为已逝的亲人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愿相思顺着这仪式寄出。

  此时此刻,黄帝陵也是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赶来悼念这五千年华夏的始祖。

  清明,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兴起,家家残羹剩饭,昏暗烛火,为了悼念这位忠臣。

  现在随着岁月流逝,成了全中华儿女悼念祖先的节日。每到这月这天,站起来的是巨大的一个中华的传统与民族的一种精神,它是我们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

  忆清明·祭祖,每当想起,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风中摇曳。

忆清明作文 篇5

  感受着风中飘来的细雨丝,又回忆起去年的清明。

  隐约记得那是四月四月,正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一起出发至奶奶家,奶奶已准备好了米粉,青和馅,就等着几双手将它们揉合在一起。

  赶到奶奶家后,已临近中午,我们米粉,青,水放在一个盆里,开始做皮。一双手在盆里搅拌着。如做面包一般,双手做制成的是一团黏黏的团,只不过颜色不同。接着,一个个团被取出,放在铺好桌布的桌子上,搓成一长条,又拿来刀把它切成一小块的,呈球形,再用擀面杖把它压平,形成一块青皮,一块块铺在桌上,就把皮给准备好了。

  接着,就开始做馅。豆沙馅就是外面买来的,但菜,则用肉,笋蘑菇等东西杂拌而成的,再用勺子兜一勺菜,或一勺豆沙,放进那圆形皮中,合起,将结口处捏得十分严密,毫无一丝漏洞。更巧妙的还是奶奶手中的工具,将放着馅的皮放在上面,轻轻一夹,一个精致的青果就崭现在眼前。

  比这更重要的,自然还是祭祖到街上买个鞭炮,一束香,纸钱,菊花,来到昌化,到坟墓前,这就开始了祭祖。

  先把菊花拿出,放在墓前,与其它的花对齐,摆放得工工整整。这时,下起了绵绵细雨,被微风吹斜了,无情地洒落在地上,留下点点痕迹。然后,拿出一束香,将它点燃,发出了缕缕轻烟,隐隐带着点香味,拿在手中,拜了几拜,又将它插进盆,随轻烟散尽,随香味隐去。接着,将鞭拿出,点燃,只听炮声啪啪,湛蓝的天空中蹦出几朵火花,随后便是一阵烟,挥散在空气中。

  这绵绵细雨,仿佛是老天在哭泣,无尽地撒下泪水,为我们的.孝心而感动,为亲人的逝世而悲哀。当然,还有最后一个环节。将纸钱拿出,用火烧着,眼看着纸钱被火焰吞噬,化为丝丝灰烬,想必,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不但收到钱,还收到了一份心意吧!

  忙忙站起身,回到那温馨的老家,只见门前已经放上了两株艾草,香味扑鼻。传说,这种艾草不但能驱逐蚊虫,还可以赶走妖魔,让这户人家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避免灾祸。

  细细的雨丝将拉回现实,我望着漫天的雨丝,心中默念道:清明细雨落

忆清明作文 篇6

  每逢清明时节,我心中总有那么一种难以表述的幽闷。我知道,我又在想我的父母亲了。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全家在老房子里围着桌子吃饭,父母亲还都是那么年轻健康,这不禁使我泪湿枕巾.....此情此景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满腹的怅然。

  小时候我们最爱听的是父亲和母亲的恋爱史,父亲年轻时在部队当兵、与母亲是一见钟情,姥姥家的成份不好是富农,奶奶家是贫农。部队上要提干父亲,让他放弃这段婚姻,以后有更好的前途,可是父亲硬是从部队上返回与母亲结为夫妻。在我们眼里,这些是小时候的神话,可就是这个神话告诉了我家的重要和责任。

  从记事起,我就觉得父亲是个英俊潇洒、性格开朗、做事豁达、从不斤斤计较的男子汉。四里八乡见了父亲没有不点头打招呼的,父母亲生养了我们兄妹五个。在那时生活是很苦的.,可是父亲从没有让我们饿过肚子,那时我们都睡在一铺炕上,父亲每逢起床时都说,我们像一个个小燕子,特好看。父亲有一个自己的座右铭:清似水,明似镜,马蹄不乱板铮铮。

  我渐渐的长大懂事,这句话在我人生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了很大帮助。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美丽、温柔、善良,那时奶奶不看管我们,母亲一手把我们带大,每逢在街上玩耍时,大人们都会问我们妈妈呢,我们每逢都会说在家缝破烂,那是还觉得很可笑,哪有那么多破烂可缝.现在才明白,子女那么多母亲没让我们穿过一件开缝破洞的烂衣服,让我们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站在人群里,那就是她的骄傲。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那就是母亲辛勤劳作的硕果。

  父亲有一手好的厨艺,不管谁家的红白喜事都请他帮忙。可能这也练就了他爱喝酒的毛病,久而久之,在我们渐渐长大,一个个要飞走的时候,父亲带着对我们满腹的眷恋轰然倒下。父亲的撒手的而去,母亲虽然在以后的几年没有说什么,可我们知道,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父亲。妹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母亲冥冥中可能觉得,她的使命已完成,也追随父亲而去。

  我们五个失去翅膀的孤雁,互相对望搀扶。在我们刚刚想对自己的父母行孝时,她们却像一粒微尘,不求任何的回报,悄然的哪里来回归哪里去。父亲母亲你们就像树根,在我们抽干你们的养分,茁壮的散枝开叶时,你们却枯萎的化尘而去。我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亲人的离去纵然是肝胆寸裂,痛彻心扉。缅怀亲人的同时也走好自己的路。亲人们会在天堂笑着并欣慰着....

忆清明作文 篇7

  回忆叙事

  记得五年前,第一次拿到祖父舌癌的化验报告单时,我从医院里出来,泪流满面地骑着自行车穿过市中心那条最繁华的人民路,街上川流不息的人们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却不能感受到我心中那种巨大的悲痛。那时候,整个世界像是被谁按了静音键一般,除了自己的抽泣声,一切都变得死一般的寂静。而在20xx年的秋天,祖父驾鹤西去,我坐在黑夜里用一些力不从心的文字去总结祖父一生的时候,眼里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详述抒情

  在我记忆中,祖父瘦瘦高高,威严中透着仁慈,严肃中带着和善。祖父在小镇上任教的时候,每天清晨都会拿着那个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杯去集市上买豆浆。祖父一路走过去,用他沙哑的咳嗽声唤醒小镇寂静的清晨。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得祖父,见他来了都会让他先买,店老板总是盛得比别人满一些,而祖父在最后付钱的时候总是会多掏一分两分。说实在的,在我的记忆中,早年的祖父也就只剩下这么一点印象,我一直都不知道祖父曾担任过解放后梅江区校的第一任校长,而且还当选了浦江县第一至三届人大代表、兰溪县第四届人大代表,所有这些都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那些发黄了的证书和奖状才知道的……

  祖父退休后又应邀去过好几个学校,为他们管理一些基建项目,像一块燃尽了的木炭虽然没有激情的火焰却仍然发挥着余热。回到村里后,又一直热心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没有一次不是带头捐钱捐物的。后来的舌癌手术割去了差不多1/5的舌头,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口齿不清,这使得本来就沉默寡言的祖父话更少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点个头,或者发出一些鼻音来表示自己的看法或态度。

  祖父是在20xx年5月1日再次入院的。在这之前,他曾多次表示过疼痛,可是一直没有去复查,以为只是一般的淋巴疼痛,自己到药店里买一些止痛膏贴着,以减轻疼痛。特别是在20xx年的秋天祖母去世后,祖父形单影只,生活中缺了个伴,身体也日渐消瘦。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同意来兰溪治疗。

  医院初步诊断是肿瘤转移,要入院治疗。鉴于祖父年纪大,再做手术风险太大,于是采用化疗。到第三次入院化疗的时候,祖父脸色苍白,身体瘦得差不多只剩一副骨架了,护士打吊针的时候都找不到血管了。由于淋巴的疼痛,祖父已经沙哑得说不出话来了,曾经好几次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字给她们看,纸条上写的却是:请把我的讲话医医好!

  祖父最后一次出院的时候,脸上焕发着孩子般的天真与喜悦,他跟同室的.病友们一个个点头微笑,向护士医生们报以感激的笑容。在汽车离开的刹那,祖父向身后阳光下的那座住院大楼投去最后深情的一瞥,或许,祖父那时就已经知道自己不会再回来了,他在心中默默地向他所熟悉的一切作最后一次的告别。

  感想总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站在祖父的坟前,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野,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刚刚祖父还在给村里人写着春联,还在告诫村里年轻人别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里倒,还在为村里修缮祠堂用心操劳……一转眼之间,祖父就已驾鹤西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像雨中的水汽,无论我怎么抓,都已经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湿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