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见闻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5-13 12:07:28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见闻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为今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扫墓。
今天的天气真好,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呢。扫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爷爷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远着呢,但是不管有多远,我们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伯伯叔叔们说我小不懂事,说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过我知道我看不见疼我的爷爷了,他永远不会回来了我对爷爷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爷爷在我未满周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听爸爸妈妈说爷爷很疼我,每当其他同学提起爷爷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的坟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除杂草,他们很快就把坟墓上的杂草给锄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爷爷的坟墓上,大人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肉……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
传统节日清明节是缅怀去世的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回老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者。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 篇2
清明节放假三天,我们没有回老家,也没有去较远的地方玩,因为我家正在装修一套新房子。星期一,工人要铺瓷砖,爸爸妈妈带我去现场参观。
新房位于美丽的枫林意树小区,里面绿化非常好,有黄绿色的、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的冬青树,有几棵玉兰树还没长出叶子但开满了洁白的玉兰花,有开满粉色花朵的桃树……我最喜欢的'是体育运动设施,有许多小朋友在尽情地玩。来到新房,我看见地面上堆了沙子、石灰、水泥等东西。有一个叔叔正在将水、水泥、沙子混合在一起,用铁锨上下翻动。我问:“叔叔,你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干嘛?”他说:“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就是水泥沙浆,铺瓷砖要用的!”我去主卧门口看了一下,亲眼目睹了这一系列的过程:首先在地面上刷上大约5cm厚的水泥沙浆,再拿出瓷砖,在背面也刷上水泥,然后轻轻地放在地面上,对齐,最后拿榔头轻轻砸实,让瓷砖压到水泥深处,就好了。我说:“这也太简单了吧!”爸爸说:“你可别小看铺瓷砖,这可是技术活,有点难度哟!”我看叔叔们十分辛苦就想帮忙,接了一小盆水,摇摇晃晃地端过去,不小心还把水洒到裤子上了。
装修房子真不容易呀!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 篇3
清明节到了,我和母亲、爸爸、爷爷、奶奶等一起去老家上坟。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老家,只见那的场景和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的一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吃完饭了以后,一起去拜坟,因为时间久了,经常没有来清扫,有一些坟上面已经有很多杂草了。其中有一个我们老祖祖……的坟,杂草多得我都已经看不出那是墓了。爸爸叫我给他的爷爷奶奶烧了点纸钱,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烧纸钱呢?”“他们在阴间要用这种钱。”爸爸说到。
在清明节不仅有扫墓的,而且还有踏青的`习俗。我们扫完墓后,迎着春风,看着迷人的景色,坐在草地上吃着零食。
在这令人着迷的春光里,我心情十分愉快。到了下午,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见这句,想起这句,念起这句,总会想知识渊博的曾祖父。
清明节是每个儿女该敬孝的时候。今年我又来到了曾祖父的坟前,旁边的`一花一草都有回忆。
早年,曾祖父是个教书的。曾祖父总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是不听。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样子,他就更加严厉,更加严肃,更加严格。只要他看我头没向他那儿,就要被他骂。可我还是不听,但是他看我的考卷总是说不好,我问他哪儿不好,你看看基础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该呀。还有阅读也被扣了5分。你看该不该呀!还有这个,还有那个那个。你还不知道,我平时叫你多读课外书,你是不听,问题一来你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了吧。
曾祖父我对不起你呀!我不应该不听你的话。可是现在又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
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
可是时光飞逝!曾祖父已经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个世界了!……
——我会记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见闻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清明见闻作文02-11
清明见闻作文15篇02-17
清明见闻作文(15篇)02-17
清明见闻作文(精选15篇)02-17
清明节的见闻作文02-04
清明节见闻作文10-06
清明见闻作文四篇04-02
精选清明见闻作文9篇05-03
清明见闻作文4篇05-03
【精选】清明见闻作文3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