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的意义
2022-02-06
- 相关推荐
扩展资料
1. 执行力就是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
很多博士生在读博的过程中时常都会有一种无助感,在面对困难重重的课题研究,这样的情绪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没有人会对你负责的,你的导师不会,你的师兄师姐不会,除了你自己。从这个角度上看,读博也是一个学会对自己负责与成长的过程。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你需要积极面对,寻求解决方案,沉沦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通常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很有魄力的,他们雷厉风行,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著名的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就是典型的代表。1946年10月14日,文特尔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一个平民家庭里。利用6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差点毕不了业的高中生成为了生理学和医药学的博士。在后续的研究生涯中,执着、坚韧与果断的品质使他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个人也因此成就荣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被评选为“千禧年年度科学家”。
2. 转变思维方式,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如果博士毕业之后想继续做研究,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科学的基础很重要。这里所说的基础一方面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们知道科学就是为了追求揭示事物的真相,无限接近真相需要具备客观的态度,这是正确处理许多事情需要秉持的精神。另外,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习惯和应用。简单地讲,就是开始对周边的事务、事件开始进行批判性分析,投入更多的思考与洞察力,从一个全局的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向看似已经无需改进的事物提出深刻的见解,从而扬长避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3. 提高自己的逆商,创建独立的精神世界。
读博期间,博士生面对的压力是多源的,它们来自教授、学校、父母、同门等等。可以坦诚地说,做科研除了会给我们带来正面的拓荒者的快感之外,还有就是负面的焦虑情绪:我的研究课题陷入沼泽之中,在困境中该如何有效地推进?可能有些博士生导师采取完全放养的方式培养学生,凡是在这样的实验室,博士生都不免会出现精神迷茫,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痛苦和压抑。这时候,你的逆商就非常重要,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显得迫在眉睫。只要你的精神世界不荒芜,我们随时都有逆袭的可能性,这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4. 提高认知交流能力,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
做过科研的人也知道,适合做科研的人并不像大众认为的“书呆子”,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很open的。在基金申请和答辩中,如何才能把课题研究的意义充分展示给评委老师,这就是个人认知交流能力的体现,而且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你博士毕业投身企业界,公司有一款你新研发的产品,需要你在大众面前进行推广,怎么才能把晦涩难懂的“科研八股文”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大白话”,让大众接受。一方面,这需要你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深度要够,准确地阐释该款产品的性能,让大众抓住产品继续流通的价值所在,应该说只要读过博士的人看问题都还是有一定深度的;另一方面,这需要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空间,这也是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格局大小的体现,也是一个从优秀追求卓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