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

回答
爱扬教育

2022-06-10

  • 相关推荐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相互交融并且紧密联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一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指的是“五位一体”都要全面进步,不仅经济要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要一起全面进步。二是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要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扩展资料

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