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

回答
爱扬教育

2022-02-25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在高校中不断蔓延,最近几年,“考证热”更是急剧升温。大学生考证是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筹码,但“考证热”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成因、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扩展资料

  当今受大学生青睐的证书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

  必考型或通用型证书。

  一般来说,这类证书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组织的,是大学生必考的,也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证书,因此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等。

  职业资格证书。

  此类证书种类最多,是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敲门砖”,也是公司企业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证书。包括教师资格证、外贸跟单员证书、会计资格证、司法考试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等等。

  各种能力型证书。

  主要是英语能力型和IT软件能力类证书,如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MCSA)证书、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等等。

  大学生“考证热”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考证热”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分析。

  国家政策因素:

  1993年起,我国开始推进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以前,只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等于一辈子端上了铁饭碗,而现在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学历,又要具备某一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就业市场。教师、律师、会计、护士、医生都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的行业。从此,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敲门砖"。

  社会因素:

  自加入WTO,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加大了学生就业的压力。此外,用人单位也普遍认为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招聘员工时,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看作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某种程度上,用人单位的这种态度是引发“考证热”最直接的原因。此外,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也需要人们不断升级、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多一门证书,就为自己找工作增加了一个筹码。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考证族之列。

  学生个人因素: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高峰的来临,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很明显,在职场上,那些手握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胜算几率自然大很多。为了在毕业后尽快谋求一份好的职业,众多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纷纷加入考证大军,以此增加自己的砝码。另外,很多大学生感觉大学时代空闲时间较多,他们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想虚度光阴。也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希望在毕业后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因此就想通过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拓宽就业渠道。还有些同学考证是受到教师的引导及周围同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