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生是什么学历

回答
爱扬教育

2022-03-15

  • 相关推荐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当初最高的学府,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北京大学的学生,但是这个学生的学历就不固定了,古代监生有举人监生,秀才监生等,秀才相当于大学生,举人相当于硕士生,北京大学的学生也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仅供参考)

扩展资料

  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

  在国子监肄业的生徒。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唐代:

  其名始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置东都监生一百人。原称在监肄业者为国子生。《新唐书·选举志上》:“元和二年,置东都监生一百员。”

  宋代:

  除国子监及其下属各学生员称监生外,司天监也有监生。

  明代:

  明初由各省选送了行俱优的生员入监为监生,举人会试落第者亦可入监。明代监生分为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举监是指参加京师会试落选举人,复由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者。贡监是以人才贡献入监之意。洪武初规定,凡天下府州县各学,每年贡举一名到国子监学习。后来名额略有变更,但因贡举学生的标准徒具虚名,致使仅以食廪膳年久者为先,往往是一些年长而无学识的人入监学习,所以监生成绩差劣。至孝宗时期,又于各府州县常贡之外,每三、五年再行选贡一名,通过考试把学行兼优、年轻有为者选贡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勋戚子弟入监读书的学生。例监是指因监生缺额或因国家有事,财用不足,平民纳粟于官府后,特许其子弟入监学习者,故又称民生。《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每负天下按察司选生员年二十以上、厚重端秀者,送监考留。会试下第举人,入监卒业。又因谏官关贤奏,设为定例。府、州、县学贡生员各一人,翰林考试经、书义各一道,判语一条,中式者一等入国子监、日本、琉球、暹罗诸国亦皆有官生入监读书。”

  清代:

  入监肄业的有贡生(即“贡监”,包括岁贡、恩贡、副贡、拔贡、优贡、例贡)、监生(恩监、优监、荫监、例监)、官生(七品以上官子弟之聪敏好学者)、经提学官考选提拔的廪增附生、及满州勋臣子弟、先贤后裔等。乾隆以前对监生加以严格考试,后来仅存虚名,一般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举而欲入仕做官者,都必须先行纳捐取得监生出身,但不一定就在监读书。〔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子三:赋诚,云南楚雄府通判,任出。赋谌,监生,刘出,皆能诗。”同治与光绪初年,稍有起色,旋又废弃。清后期捐纳监生泛滥,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此类监生多以之求官,监生之名,遂为人贱视,与往日状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