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07 12:11: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庄子》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庄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1

  自古以来,君主追求“万岁万岁万万岁”,普通百姓追求“寿比南山”,渴望长命百岁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养生呢?对此,道家在几千年前为我们做了深层解答。庄子认为,只有顺任自然,天人合一,无欲无求,才能实现逍遥,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一、《庄子·养生主》篇章主要内容

  《庄子·养生主》主旨在阐释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任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这与庄子一贯主张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天性是一致的,是微言大义的微妙阐述。本篇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全篇的总纲,它指出,我们在“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境况中,应当顺循中虚之道,顺任自然之理。第二节通过“庖丁解牛”道出养生要领: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第三节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毋宁置疑,庄子的养生观对于身处现实生活的我们,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二、《庄子·养生主》内容解读

  在第一节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通过说明生命有穷尽而学识无穷尽来阐释:追求无穷的知识,是殚精竭虑的,是害于身心元气的。在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金科玉律的我们看来,这句话是很费解的,我们可能会认为庄子的这种论调是不求进取的表现。但是,当我们对进取心深入挖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汲汲于知识,某种程度上仍是汲汲于名利的。进取心很多时候是由名利心来推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提高自己而追求知识的?我们总是为名利的需要才充实自己,被现实的需要牵着鼻子走地学习,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才是值得学的。现在的人心是不净的',时时都像一汪满泛波粼的水,争着、夺着、斗着。现实生活中,活得光鲜亮丽,却满腹的算计和忧惧,身心俱疲,外强中干,损年夭寿的精英比比皆是。

  第二节中,庖丁解牛的高潮技艺说明了:一个人的一生,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才是养生之主。这个要点极好地阐明了道家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为他掌握了它的机理。复杂的牛机理相近,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我们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第三节中,通过“秦失吊老聃”来说明:人活一世,不管是寂寞还是热闹,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归于同一个结局。老少哭老聃过于悲伤,是情感执着,不必哭诉而哭诉。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的生命长短,这就是逃避自然的刑法:正该来时,老聃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聃顺理而死。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这才是安心的心态,才是养生的达观,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庄子在其妻死后鼓盆而歌,这样对待生死的态度可谓已至化境。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消长,生命的长短是上天所禀赋的,不可人为强求。生者哀哭,一面是失去死者的悲伤,另一面也是执着于生的不甘心这是逃避自然的做法,是无益的。烛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之时。物质的生命终有消亡的一天,而精神的生命却可以穿越时空延续下去,薪尽火传,多么奇妙的永生啊!在自然中一切都是完满的,如果定要以人为之力去改造自然之理,必定是执着的痛苦了。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三、养生感悟

  《庄子·养生主》这三节,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了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阐释,指导我们在复杂的人生中如何科学、艺术地生活。记得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有句话,“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没有得到的就是最好的。相同的,“当我们在感叹没有鞋穿的时候,要知道,还有人没有脚”。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比我们得到得更多,所以总是欲望不止,尽全力向上爬,而忘记自己其实已经身处幸福的中心。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中才能感到快乐,但若仔细体味这所谓的快乐,也不过是一种欲望、一个贪念,这些其实与快乐无关。

  我们中国文化倡导在无欲无求中达到逍遥游的状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逍遥,无不极好地阐释了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魅力:它让我们的身心真正得到清澈宁静,不受外界事物的诱惑,在平淡的生命中享受温馨祥和,在物我之间达到完美融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在欲望与贪念的腐蚀下丢失自我,等到自己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就是那只追着自己尾巴的小狗,跑得再快,也只是在原地打圈。就像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嘉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金碧辉煌之后,才知道幸福仍旧像傍晚的阳光,你辛苦地追随它的脚步,但是它总是渐行渐远,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她不知道幸福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是自己膨胀的欲望让自己的双眼蒙蔽了。莫泊桑的《两兄弟》在金钱的笼罩下,原本美好和谐的家庭也土崩瓦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贪污、抢劫、贿赂、谋杀……我们的心灵总是在欲望的唆使下丧失良心,走上不归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智慧在历史中沉淀,我们只有真正地用心领会,吸收精华,才能够在短暂的生命中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庄子追求“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在繁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安时处顺”从而达到养生目的。这种大贤至圣的境界,兴许我们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悟透。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精华,应用于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在进入某种境遇时,保持头脑、感情、心灵的超然状态,顺任自然,达到养生的境界。

《庄子》读后感2

  晨曦泛泛,倚床头侧身而坐,随手翻阅《庄子》至《外篇。骈拇第八》,览之。其中有一言“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联系当前乡村学校教育现状尤为感慨万千。

  我们的一些工作不是脚踏实地的潜心挖掘自身内涵性的东西,不是致力于自身文化意蕴的酿造。而是一味的刻意雕琢表面的失去本真的华丽的时尚文化。真实的效果呢?理想吗?看看乡村学校越来越紧张的生源就知道答案了。倘若你走进校园,随便和师生聊聊天,问问师生真正关注过这些东西吗?恐怕十之八九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既然大家并不在意,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结果: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精力,更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与青春。这些东西师生其实并不认可,家长更不认可,他们会觉得学校这是怎么了?花里胡哨的,学生在这里除了玩能学到啥东西呢?他们便不得不选择了逃离。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原本有丰足的生源和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记得中等师范教育盛行乃至还没被取消前,他们想的就是回到家乡的乡村学校去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那个时代,乡村教育并不比城市教育差,几乎是一样的水平。后来为何有了偏差呢?因为许多做法,不仅仅让乡村学校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简直就是在自我毁灭。学生跑了,教师走了,我们拿满墙的荣誉奖牌和证书搞乡村教育吗?许多走了的教师并不想离开自己原本生活和工作的乡村学校,那里有他们最初的教育梦。但他们又不得不离开,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在于,他们觉得校园再也不是原来的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教育梦想的校园了。乡村教育那种没有纷扰的、宁静的、淳朴的环境和空间被繁杂的功利性、行政性的噪杂事务打破了。

  记得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人得到一张天下无双的神弓。此弓用多年生紫檀木制成,沉实,厚重,用之如神。此人爱不释手,但觉得它不够华美,太平淡。于是他找来天下第一能工巧匠雕刻美化。雕好后,果然图画惟妙惟肖,此人非常满意,觉得这才是至极完美。随手搭弓引箭,用力一拉,弓“嘣”的断了。何也?恰恰是弓承载了过多的美丽花纹。我们的学校教育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有时候就是为了这种表面的美丽装饰而失去了它本初的质地。一味的追求名不副实的头衔冠冕,结果奖牌弄了一大堆,学生却跑了一大群。校舍建得再好,倘若没有学生了,没有教师了,要它何用呢?这就是“舍本而逐末”做法造成的后果。

  当今,我们倡导新课改,进行新课改,但我们可否想过,新课改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茫然之中。就像我们现在搞课改,我们在搞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在搞创新活动,我们在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终日忙忙碌碌的,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搞,其结果,除了满屋子“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纸质档案之外,却看不到学校发展的成效在哪里。活动该搞吗?必要的活动确实该搞,而且是必须要搞。但是我们在搞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否深思过我们搞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学校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又是什么?所以我们在搞这些东西的时候,需要先理清自己的校情和学情,认清自己当下的发展目标,认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衡水中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许多人往往会说,衡水中学就不搞课改。那是你自己的偏见和误解。衡水中学不搞课改,哪里来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是人家搞的课改非常务实,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而量身打造的自我革命和创新。

  有这么一个谚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里它仅仅是饲料。这是什么?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其实也是新课改的立足点。饲料是可以吃的东西,是有用的。鲜花呢?它是神秘的,灿烂的,是审美的,是启迪心智的。我们不妨放低自己的心态去想一想,我们搞的一些活动究竟对我们的核心课堂教学工作有多大的价值呢?佛祖在讲经布道,释伽牟尼拈花一朵,弟子中只有伽叶在笑,因为伽叶明白了,他懂了佛祖的意思,所以他笑。其他人呢?不懂,所以痴呆地看着佛祖拈花。佛祖讲经失败了!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明白我们做些事情时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些东西是否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呢?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以生为主,以学为本,谋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目标去做,倘若偏离了这个主体,眉毛胡子一把抓,弄得学校手忙脚乱的,或者李代桃僵、主次颠倒,那是什么都干不好的。到头来唯有“南柯一梦”。所以,我们要时时牢记我们为什么课改?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个没有纷扰的宁静的环境和空间。原本我们的一些乡村学校生源正处于困境,盲目的没有价值的.不切乡村实际情况的一些活动,把仅剩下的可怜的一点生源都折腾跑了,我们拿什么办学校呢?比如防拥挤防踩踏演练,对于城市教育来讲,这是非常必要做实的一件大事。但乡村学校却未必适合,整个偌大的学校也就几十个孩子。每个班级里也就那么一二十个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防拥挤防踩踏演练吗?更何况还非要一整套齐全的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和活动开展情况档案呢。下面的学校就那么几个老师,就那么几个学生,你让这样的学校比照数千人的学校整理同样的档案有必要吗?其结果无非就是档案盒子越来越多,师生越来越少,学校越办越颓废。

  所以,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乡村教育的今天,我们还是放下过多的名利包袱,放下过多繁杂的不切实际的盲目行动吧。一刀切的这些原本与我们的乡村教育并无多大的关系的表面文章和做派,只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把乡村教育越搞越颓靡。我们还是尊重乡村教育规律,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脚下的每一步!当我们真正的走好了,走稳了,再想着去跑,或许并不晚!(史俭明)

《庄子》读后感3

  尽管好久,就知道于丹教授要讲《庄子》,而且我也极力去了解阅读庄子其人及其书,但听到于丹教授的讲座,我还是不甚明了,和当初听她的《论语》讲座,领悟的程度差得太远了。所以我很不甘心,因为,毕竟这是一次跟着老师学习的好机会,如果糊里糊涂的过去,以后恐怕更难加深学习了。

  为此,我在网上找到有关《庄子》的系列讲座,打算学着初和平的做法,对着视频打出文字,逐字逐句地学习体会于丹教授的讲座,以期悟到庄子的思想、精神本要。但这样做简直太难了,视频和输入文字的版面来回替换,速度之慢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先生说,过几天买本书不就行了吗,干嘛这么费劲?虽然有些吃力,但我还是坚持把“庄子其人”这集讲座做完了,大约累计六个多小时吧。透过于丹教授潇潇洒洒的语言,我感觉我对庄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去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完全可以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于丹教授认为,在现代的生活中庄子的寓言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有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呢?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呢,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逍遥游》其实无限的拓展了我们的想像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世间的小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所以大与小呢,它决不单纯是一种文学化描写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在生活里边很多实用的规则,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有生之年小大之境应用起来完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

  那么大家都知道,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所以呢惠子和庄子之间存在很多对话。《庄子》中写到说,惠子啊,有一天去问他,说你看魏王给了我一棵葫芦籽儿,我在家呢就种了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有五石之大。这么大一葫芦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最后我就发愁了,因为他太大了什么用都没有。他说我把这大葫芦要是一劈两半,用它当瓢去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所以叫做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举它就碎了。用它去盛米面粮食,盛什么东西都不行,因为皮薄而体积太大。所以想来想去说,葫芦这个东西种了干什么用的,不就是为了最后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得无用,我就把它打破算了”。庄子呢想了想就开始给他讲故事。庄子先不说这个葫芦干什么,说我告诉你啊,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还真是有稀世的瑰宝,就是家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呢能够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他们家有不皴手的药啊,所以就世世代代一漂洗为生。有一天,有一个过路的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了。跟他商量,我以百金来购这个秘方。全家人一听,晚上就开了个会。说咱们家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咱们也没见过百金呢。人家花这么多钱,不就买个方子嘛,干嘛不给他呀,咱卖了吧。所以呢拿了百金以后太知足了,觉得这省去多少辛劳啊。这个过路的人呢,拿了这个秘方就走,他是去干什么呢?当时战国时候,各个地方都在诸侯混战之中,为了争地而战。那么在东南部就是吴越之争。吴越之地,我们知道是靠近水乡。这个人从宋国拿了秘方直奔吴国去跟吴王讲。如果你要是选在寒冬腊月真正向越人发起水战,那么你有此秘方,军士可以手脚不冻。手不生疮可以拿着兵刃。而越人没有这个秘方,你可以去试一试这个效果。吴王就听了他的建议,拿着小小一个秘方开始向越人发起了水战。这一战吴国大胜。所以这个提供秘方的人呢。裂地封侯,马上身价非同一般。你想想,这个方子给不同的人用,它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效果。如果你有大眼界呢?你会看到同样这样的一个秘方,但它会增值,它可能会决定一国的命运。从而它会带来提供秘方这个人自身的改变。那么庄子告诉他说,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为它非要刨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用个网子把它系起来绑在腰间,用它当做游泳圈呢?所以你可以去浮游于江海啊!带着一个大葫芦自由自在地去漂泊。难道一个东西必须要被加工成某种规定建制的产品,它才一定做有用吗?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用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的价值。于丹教授认为,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即使在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说,你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下午蝴蝶你做的是没用的事。这一下午如果你练钢琴是有用的。我们可能跟孩子说,你这一下午就在那儿和泥巴,搭城堡,这是没用的。如果这一下午,你练打字他是有用的。其实我曾经见过一个科学试验。就是把一个会跳的小虫子放在瓶子里。它明明可以跳很高,把盖子盖上以后让它跳。它一跳,啪!碰到了顶掉了下来。啪!再一跳碰到顶掉下来了。看它反复跳跃,等到它越跳越低的时候。你把盖子再拧开,你看这小虫还在跳。但它永远不会跳出这个瓶子了。因为它认为,头顶上那个盖子将是不可逾越的。你什么时候打开了这个盖子,它已经不知道还有可以超越的可能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种可悲的现象,就是父母用自己全部的爱为孩子界定了太多有用的盖子。让孩子们认为,作为一个葫芦它以后只能成为瓢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游泳圈带着人浮游于江海;作为一块土壤这上面是可以种菜的也许可以种粮食,但是没有人去深入地追问土壤下面可能埋藏的矿藏。这一切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心智,而有我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这种局限本来是可以打破的。打破这种局限我们才有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其实是无羁无绊的。

《庄子》读后感4

  一部《庄子》,实在有太多无法说清的迷团,几千年仍然众说纷纭。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当然地以为《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那种天真浪漫奇崛的自由精神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其实不然,《齐物论》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恐怕超越了《逍遥游》。

  穿越岁月的遮蔽,人们把探讨《齐物论》的主旨时落脚为“齐”,其实大大偏离了庄子思想的主题。《齐物论》的核心主旨不是“齐”的问题——既非齐物,又非齐论,更非齐物论,恰恰相反清醒地揭示“分”的实质。

  “知”,实为全篇之心。知,有客观认知之义,也有主观感知之意。客观认知,是建立在人类具有共同遵守的理性标准之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但是主观感知,是建立在人类具有独特个性的感觉思绪之上的,在一定程度是具有主观性。前者,可以求得统一;后者,不可齐。《齐物论》,反复揭示这个道理。庄子痛苦地明白,世界是不可能真正齐的,生死有无也是有分别的,但是他又很庆幸人的感知在特别时空、某个阶段、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齐的。实际上,世界万物与人类感知,在终极意义上是否齐,都是不可预知的,正如世界宇宙的开始起源于无或有一样。那么,庄子在《齐物论》中追求的便是个人感知的齐——吾丧我——的精神自由境界,这与《逍遥游》的精神主题是相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表面上《齐物论》与《逍遥游》完全相反,实际上比《逍遥游》更进一层,蕴涵了太多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哲思: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耶?”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熟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氐-鸟鸦蓍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猶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开头的三问三不知,表达的意思其实与庄惠关于濠梁鱼乐问题的争辩一致,意在表明人的认识千差万别,表明世界万物的分别是显而易见的。鳅、猿、猴均不知正处;麋鹿、虮蛆、氐-鸟鸦、蓍鼠均不知正味;人、鱼、鸟、麋鹿均不知天下之正色。这些客观的差别,非某人某物所能明了穷尽。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感知更是难以统一。庄子提出物齐的着眼正是在人的主观感知,提出物齐的方法就是“吾丧我”,就是“不知利害”,即人放弃自己的自我感知,放弃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分门别类。当每个人的感知在这个角度上达到了一致,那么我们可以说“物齐”。在这里,很显然“知”是作为感知来理解十分合适。在这个角度上讲,庄子才发出“至人神矣”的感慨:火烧感知不到热,河汉冱感知不到寒冷,雷击使高山爆炸,裂风使大海震荡,却感知不到惊慌。

  这正如老子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何等深刻残忍。《老子》以深刻哲思、简洁明了、一语中的见长,而《庄子》以奇崛想象、丰富渲染、层层揭示为佳,但是两者的思想精神高度一致,由此可见一斑。《老子》没有建立“感知”的理论概念,但是以“患吾身”的角度,从侧面朦胧地表达了出来。《庄子》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感知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以“吾丧我”的角度,即是放弃自我、放弃感知、从而追求精神自由的角度,从反面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才说《齐物论》与《逍遥游》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揭示了人的感知性,为人类的思想注入了主体性的智慧之根,为人类的持续超越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和源泉。

  在西方,十六世纪的天才哲学家笛卡儿第一次发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声音,以主体运动作为主体的存在性,即从主体自身来解释主体。他的完全主观主义哲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但又增加了认识论的元素。因为理性,而不是感知,意味着存在。

  此后,巴克莱首倡“存在即感知(知觉)”的哲学观点,给欧洲哲学引入了本体论的主观主义。他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归结为主体的知觉活动。尽管这种武断的经验主义学说,漏洞百出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如此强调人的感知与主体性的关系,倒是在沉闷的欧洲颇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把“存在即感知(知觉)”反过来说就是,虚无即无感知(知觉)。人失去了感知知觉,形同植物人,那就是虚无,无意义,非存在。实际上,巴克莱的哲学思想与庄子所提倡的逍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可谓隔代的异域知音。所不同的是,老庄开创的中国古典哲学一派纯粹地走向了精神领域,而西方却走向了物质领域。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一说:“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若以老子、庄子的思想来看,那是远远不够的。若以近代以来欧洲的哲学思想来体味,则足矣。

  返观尘世,身为现实所累,心为虚无所牵,身心各不得就其位,痛哉苦哉。一瞬越千年,千年亦一梦,古今相通,生命纯一,幸甚;然则,一己囚于樊笼之中,实难游荡于天地之间也。樊笼,天地,实有分也。悲夫,吾既难与世相谐,又与上苍无系,何立于大地。

  注:这是几年前草就的一篇习作,今日重新翻开,权当自勉,心境无甚变化,幸甚,抑或哀哉?

《庄子》读后感5

  近日来,看了《庄子》的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和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深有感触。下面根据这两点,谈谈我对幸福的理解:

  一、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题为《逍遥游》,《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地幸福。

  幸福生命是美丽的,活着便是幸福的。

  病痛中,健康是幸福;黑暗中,光明是幸福;寒冷中,温暖是幸福;分离时,团聚是幸福;伤心时,有一个可靠的让你流泪的肩膀是幸福;失意时,有一双紧紧的拉你的手是幸福。这是人生的精华。

  我觉得,简简单单就是幸福,不求轰轰烈烈,只愿真真切切。和爱人分居四年了,每当一家三口在一起时,我就会觉得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我看过许多关于重病房里躺着很多靠药物、导管和呼吸机在维持生命的病人,他们时刻都在与死神博斗着。他们困难的每一次心跳、每一声呼吸都凝聚了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他们渴望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实现这个愿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我们有健康的四肢,灵活的头脑,可以在宽敞的图书馆阅读可以在阳光下自由的奔跑,可是幸福是什么滋味,我们总抱怨感受不到。什么才是幸福呢?饿了,一顿美食就是幸福;渴了,一杯白开水就是幸福;累了,一张沙发就是幸福……

  其实,触手可及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时时抱着“知足者常乐”的心态吧,你会发现,只要用心体会,梦里的幸福,一点也不遥远。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是三位前辈对人生的感悟,他们生活的年代参杂了太多的环境因素,也造就了迥异的生活态度。我们追求的却是平凡的幸福,让我们对生活的事事非非“宠辱不惊,看窗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惊喜与意外了,抱有一颗平常心,生命的疆域会拓展的更宽。

  亲爱的读者,你对幸福的感悟与我一样吗?

  二、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在《逍遥游》中还说到: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他是个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是个至人,圣人,神人。它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他也许治天下,但是他的治就是只让人们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让每个人充分地、

  昨天晚上,我忽然觉得,要幸福,也许其实就两个条件。而幸福的程度,也取决于这两个条件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条件一:自己要很强(有多强大,就可能会多幸福);条件二:要有好的态度(态度有多好,就可能会多幸福)。二者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也许很多人认为,幸福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心里觉得高兴,觉得幸福了,就幸福了。可是,如果没有能够觉得幸福的机会,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我考虑的是,怎么样能让自己心里觉得幸福呢?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幸福呢?得先给自己创造幸福的可能性。我觉得,一个人越强大,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而被越多的人需要,就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就会很开心,不容易觉得孤单。谁不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呢?尤其是那些自己最在乎的人。

  当然,光自己强大,如果没有好的.心态,那幸福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在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处理得不好,结果就会自己也烦别人也埋怨,通俗点讲就叫出力不讨好,这样的情况,肯定没办法觉得幸福。或者,如果认为自己很强,而对于别人就不屑一顾地话,很显然,别人也不会轻易给自己好脸色看。有些人,是愿意对别人付出主动关心,而从不计较的人。心胸宽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当然,对于那些觉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无所谓的人,我这些理论,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我认为,良好的心态就是:平和、热情、心胸开阔、不计前嫌、乐于助人……

  反正呢,以上两个条件,其实缺一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只有第一个条件,那就容易出现“高处不胜寒”的状况了。而如果只有第二个条件,而自己啥都不会,啥都做不好,那对别人来说,真是可有可无。当然,第一个条件,不是要说明自己是否强大,而重点是在于有多强大。越强的人,越懂他人的人,自然就越受欢迎,越容易体现自己的价值啦。

  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昨天晚上,我忽然觉得,要幸福,也许其实就两个条件。而幸福的程度,也取决于这两个条件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条件一:自己要很强(有多强大,就可能会多幸福);条件二:要有好的态度(态度有多好,就可能会多幸福)。二者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也许很多人认为,幸福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心里觉得高兴,觉得幸福了,就幸福了。可是,如果没有能够觉得幸福的机会,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我考虑的是,怎么样能让自己心里觉得幸福呢?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幸福呢?得先给自己创造幸福的可能性。我觉得,一个人越强大,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而被越多的人需要,就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就会很开心,不容易觉得孤单。谁不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呢?尤其是那些自己最在乎的人。

  当然,光自己强大,如果没有好的心态,那幸福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在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处理得不好,结果就会自己也烦别人也埋怨,通俗点讲就叫出力不讨好,这样的情况,肯定没办法觉得幸福。或者,如果认为自己很强,而对于别人就不屑一顾地话,很显然,别人也不会轻易给自己好脸色看。有些人,是愿意对别人付出主动关心,而从不计较的人。心胸宽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当然,对于那些觉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无所谓的人,我这些理论,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我认为,良好的心态就是:平和、热情、心胸开阔、不计前嫌、乐于助人……

  反正呢,以上两个条件,其实缺一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只有第一个条件,那就容易出现“高处不胜寒”的状况了。而如果只有第二个条件,而自己啥都不会,啥都做不好,那对别人来说,真是可有可无。当然,第一个条件,不是要说明自己是否强大,而重点是在于有多强大。越强的人,越懂他人的人,自然就越受欢迎,越容易体现自己的价值啦。

  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庄子》读后感6

  说实话,关于《齐物论》,我只读了一小部分。当然,要想读完这本书,我想还是个浩大的工程。即使是这样,我对《齐物论》还是颇有感触的。当然我认为读一本书要先学会读一个人。想要真正领悟《齐物论》的精髓,当然要先了解庄子的生平。

  据史料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便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而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土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些谬论。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很多大智慧。

  所谓齐物论,顾名思义就是包含齐物和齐论,这便是其主旨。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行和感情,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究底却是齐一的,这便是齐物;而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千差万别,但世界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是非与不同,这便是齐论。

  《外物》中有说“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也许并不完全自食其力,但毕竟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对当时人民困苦生活有较多了解,而且自己一生穷困潦倒,这使他不禁对各诸侯提倡的仁义有更多的怀疑。当然没有什么能超越阶级属性,一定的思想总是为阶级服务的。所以用脚趾头想想也该知道那些诸侯所提倡的仁义肯定是为本阶级服务的,又怎么会顾及到平民百姓的利益呢?这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促使先进的人们{当然包括庄子]摆脱愚民的政策的禁锢,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庄子揭露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的智慧不能达到大道,人如果区分是非好坏,那么就只是小成而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想必大家早就知道这句话。正如这句话所说,一个人若是锋芒太露,必遭到别人的嫉妒。树大招风啊!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比别人好很多,别人只会仰慕你;而倘若你只必比别人好一点点,必会受到他人的嫉妒与排挤。针对这一点,庄子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圣弃知,人们把明慧,聪慧,智慧,德性藏起来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庄子要人们大智若愚,不显露智慧,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的思想,可是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庄子的哲学则是“出世”的哲学。两者似乎截然不同,但深思一番又是可以理解的。评定一个人的思想,必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当时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战乱频频,而诸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些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然就理解了庄子的出世观。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竞”,庄子在其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与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庄子认为想要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庄周梦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单方面看来,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认为人生如梦,没有必要执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认为,人不知自己是人还是蝶,那么蝶与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另一方面梦蝶的故事又体现了万物合一的思想。似乎蝴蝶已和自己融为一体。其实蝴蝶又怎么可能只是蝴蝶呢?蝴蝶乃是万物的,庄子用这个浪漫的故事含蓄委婉地表达出万物合一的思想。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在《齐物论》中表现了他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的观点,智慧有止而道无止。让人浮想联翩,感受到其思想的跳跃性。

  纵观《齐物论》,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就是乌托邦。他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

  理想终归是超越现实的,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庄子的世界里,万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那里,人们是忘我是的,没有成见,开放心灵。即使不能实现,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庄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庄子的名言02-17

庄子散文的特点09-10

庄子的思想主张09-10

庄子经典语录01-01

庄子的读后感03-09

庄子读后感04-08

《庄子》的读后感01-20

庄子的名言名句大全02-17

庄子座右铭60句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