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6 13:41: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文化苦旅》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
带着几分思考,随着余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阳关。
余先生说,他是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阳关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说,阳关没什么好看的。那里沙丘纵横,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滩。虽然不解但我能了解这份执着,就像我欢喜《傲慢与偏见》而去看遍简奥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续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姑娘,对水乡自是情有独钟,说实在的对西北荒漠真真是没什么兴趣。余先生的执着也让我对阳关提起了一丝兴趣,今日且随着他去一瞧。
之前随余先生的见识了莫高窟的圣洁和玄秘,但是同处西北的阳关给我的只有沧桑和悲壮。茫茫一片的雪白,什么也没有,除了空旷还是空旷。这里的雪没有中原内地的柔美,显得凄迷和厚重。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过,赋予了它特有的.沧桑与悲壮,就连胡笳和羌笛,也悲凉,成了士兵们的心头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铺陈的有点令人惊骇,这都是古战场留下来的坟堆啊!余先生在文中问道:“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自然是没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这土堆。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艰苦守卫边疆、抗御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风血雨中,在战士来不及回望一眼故乡而化作沙坟一座,没有人立碑,没有人祭拜,甚至没有人记住他们。
站在这样一个西北风呼啸着迎面扑来的荒原上,看着这铺天盖地的沙堆,余先生有点踉跄,冷的牙齿打颤,鼻子通红,更别提我一个见惯了山清水秀、温润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实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这样一个阳关,王维却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举着酒杯而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到阳关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贬谪至此的,王维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大多自信豁达,沉着安详的,带着唐人的那份风范。
他们才华横溢却不受当权者的重用,像王维这种诗画皆称一绝的文人,也只能在长安的宫殿中制造点娱乐供王公贵族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后惨遭贬谪。唐朝可以说是中国最鼎盛的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像李白、杜甫这种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在唐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惨惨淡淡度过余生。当唐朝在赵氏王朝的兴起之时轰然倒地的时候,阳关见证了历史的一切。纵然才情万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国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再看,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闹腾的时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后了,但是今天的欧洲文化发展的是何其灿烂,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就震慑了海内外多少人。而中国呢,本应该为中国文化的灿烂添砖加瓦的文人骚客却流落至凄迷的阳关。阳关依旧是阳关,但终因那么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这里有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但终究被人们隐在心底。
阳关,气魄壮丽,夺人心魄,在历史中继续沉默下去,背负着沧桑与哀怨。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2
广阔的陆上,孕育着大群大群的生灵。灵长的猿慢慢进化成两腿站立、会用火,最终会思考的人类,他们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走在千年的路上,频频回首,只为寻找最初设下的答案。——题记
《文化苦旅》,确如书名和绿色的包装一般,甘苦的味道弥漫在方正的汉字间。说是杯中的热茶还不够,应是山顶的草药,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汤汁。
厚厚的一本,从东海之滨到白雪皑皑的阳关、再到风吹浪打的北欧,余秋雨先生对于“文化”的追寻,从来不屈服于脚下凹凸不平的土地。书中几处的记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伟人的足迹,又是遗憾物是人非。
说起文化,思绪总忍不住飘忽到洋溢在耳边、千年古国的赞美之辞去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日常用语,在网络聊天中会配上一个“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学业中“语文”也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质的课文考点解析,余下的还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历史长河中个性鲜明的诗人、一心热忱向红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语文》,何尝不是中华的骄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阳关便是详细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变成了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西北没有南方的阴湿之气,与人满为患的厌倦。天拢在地上,密的不透风——但风起时,又咂着尖锐的沙,讽刺着每一个孤身前往的执着的傻瓜。太阳升起、落下,日复一日,不知何时起,近在眼前的过往成了历史,鲜明的脸庞变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生活在南方的小城里,曾有幸到千年古都西安一访。登城墙,人们说要在傍晚去最有历史味,我却喜欢天空亮透时的样子。介绍说,城墙两边都有门,从外城进,要过两个门才能进到内城去。敌人攻击时,守军就在城墙里埋伏着,等敌人进了城墙,一网打尽。我有些惊讶,却又觉得是在意料之中。耳边突然传来喊声,火光扑面而来,才恍然大悟——文化的深处,原来又是人性的结。
再西去,知道余老有关于中东的著作,却未收集在《文化苦旅》中,只好作罢。一下到了欧洲,记叙并不多。慢下来的节奏,咚咚咚、一声声拍打在岛屿上,杯子里晃悠着的是啤酒还是咖啡?一片依赖了千百年的海洋,冬天会结冰吗?
人类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文化。尽管很久以前,这一片广袤的地上战火纷飞;尽管很久以前,这厚土也曾深深地伤害过相信它的人们。可人们还是相信和平的鸽子生生不息、相信入土为安、魂归西天。
文化是什么?海洋中的一个沙岛,亿万年的积累,最下层的最古老;但文化却不是这样。余老先生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有高山长河的土地上,别了那钢筋水泥,寻找最上层的印记。
文化自然是苦的。鲜血淋漓的伤口,愈合在繁复的竹简和单薄的纸上,留下浅浅的墨迹,告诫着回首的人们:良药苦口。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3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砰砰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很深奥,反复看几遍也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秋雨先生的书会让你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着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
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教师,教育学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生活着,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真是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这件事发生在今天,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是,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4
行途万里求索文化灵魂,笔力千钧揭露世态冷暖。
近日有幸,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颇多。无论是他所写之处的文化灵魂,还是描写之下的世态冷暖,无疑都让我感动。让我再次走近这位大家,感受他带给我们的生命启示。
先生笔下的事态冷暖,足以让每一个读者感动,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他笔下的巴金先生,那位百年老人,勇敢地面对恶势力,从不退后。一个受尽折磨的生命,依旧选择高傲地站起来。一直行走,从不停歇。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一句话:“即使身陷沟渠,也要仰望星空。”身陷绝望并不可怕,因为那一片星空,我该幸运,我学会了仰望。太多的人,喜欢俯视众生,而没有人选择仰望,但天很高,我们需要抬起头。因为只有在最深的绝望中,才会看见最美的风景。还有他笔下的黄佐临先生,我真的很佩服,他在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毅然决然的回国,他虽是一介书生,但他终究是个战士,他是把戏剧当作他的刀枪,用它们来对付敌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许多作品被禁,但是黄先生依然坚持着,他从未想过放弃。在光明之后的十年黑暗里,受过的伤害当然多,但他却选择沉默。这好像一个母亲打了一个孩子,孩子会恨母亲吗?不会。尽管这是文化的浩劫,但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但这个世界光明之地还是比阴影之角多。直到他人生的尽头,他没有任何遗憾,他打开了中国戏剧的大门,创造了属于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或许大家都记不住他的名字了,但他从来没有想要大家记住他的名字。还有那句,从来不对别人的说三道四做任何辩驳,因为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时候不必证明给别人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好。但我们会永远地把他的名字牢记于心。
在《我的山河》这篇文章中先生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我回答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曾经我也这么想过,无疑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在读万卷书时,你虽未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在书中你依然可以身临其境,那时你的心在路上。而行万里路时,你确实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在看到的东西必须要入心,才算真正的领悟,那是你的脚在路上。所以,人这一生要么心在路上,要么脚在途中,这两者你必须选择一种。但两者无疑都是苦的,读万卷书,日夜与书为伴,自是单调乏味;行万里路,日夜与星辰为伴,自是艰难困苦。尽管有这些苦,可我依旧想要去尝试,尝试世人所苦,我相信那一定是我所乐。故而我想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毕竟有了知识的积淀,走到哪里才不会感到迷茫。当你真正走上这条路时,那么你就从文本世界,真正进入了自然世界。我们本就是这自然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最终的归宿,也会是自然。正是需要这样的回归,余秋雨先生才会除去一切俗务,选择踏上他的文化苦旅。只有当身体上的一切尘杂完全除去时,你才会挣脱所有束缚,离灵魂更近一步。这是他的文化灵魂。所以,该读书的读书去吧!该上路的时候就上路吧!
重新携上《文化苦旅》,这才明白文化本就是一场苦旅,但我们步步前行,不回头。感谢余秋雨先生,带给我们最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5
时长一个月之久,把这本历史气息浓厚的散文读完了。《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也描述了平生几位好友的坎坷一生。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支深思这一古老民族久远的底蕴,用心思细腻的笔触描慕华夏文明。读着读着,我就已经被其中的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潜心欣赏历史留给我们有形的古迹时,谁又会潜心探究这一处处潜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运其妙笔,给人们的心灵留下”震撼“二字……
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悲壮,但《风雨天一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烈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气息的古楼,这其中靠的便是他的正义和意志力。他曾顶撞过巨大权势的皇亲,而屡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道德品质。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在这个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像范钦那样不忘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湮灭在人流之中呢?读书人不能为自己而读书,而应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而读书,奉献自己微薄之力,去创造美好未来。
其次为《道士塔》初悟,我还以为这是为纪念某位伟人而写的文章,但读后却有着和作者一样的痛恨之情!狠在何处?此塔是敦煌罪人王圆箓的葬身之处,他本是到处都可以可见的一个平民,却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把莫高窟当成了家,把持着中国几千年来最为灿烂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族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向外输送,痛的是人们劳苦坚守的心。不仅如此,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太满意,为了亮堂一点,他找了两个帮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开始了他的粉刷计划。才几下,婀娜多姿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为泥团。可悲可悲!作者用文笔丑陋的批判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让我们铭记住该记住的,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所描写的景观之雄伟,不是其他书可比拟的。跟随作者走进生命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洞悉力去感受古老中华民族的人文山水,领悟的我们的祖先的精神。
余秋雨的文字正如其名,以一种细雨纷纷之势,润人间万物于无声,在我们心中播下美与文化的种子,孕育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及人群,哪一处不是深埋文化的故土呢?真的应该去辽阔的地方走走,释放自己那涌动的感动。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6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广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7
东坡先生的诗词,东坡先生的才学,东安先生的品行,哪一点不让人叹为观止,哪一不让人心生敬佩?如无数沙丘后一片青葱的绿洲,如被枯枝败叶所掩盖的清泉。他的高山景行,令他就算身处重重深渊,也能怡然自得,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可他的光风霁月,成为了使他失去自由的枷锁。
如秋雨先生所说,“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于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苏轼啊,你作为一个君子,怎会敌过那些小人的诋毁?于是乎,他们看见你被他们拉下云端,跌入肮脏而黑暗的地牢中时,他们笑了。
我也笑了。真正的才子,怎么会因身处黑暗而丧失了自己的光辉?无数次的打压,和着数不尽的`谩骂,不会将他的棱角磨平,只会使他展现出更加温润而成熟的一面。
我想,当他终于从地牢中出来时,应是带着笑的。
笑自己终于被释放?不。释放,是意料之中的。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廉官,一位让自己的政敌都赞叹不已的文豪,怎么可能就这样凭白无故地死于牢中?那么。.。.。.是笑那些人的不自量力?亦不是。君子敌不过小人,不是因为说不过骂不过,而是因为不屑去做,不在乎他们。君子是不怕任何事物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影响不到他,影响不到他想做的事。他在笑,是他发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认请自己的机会。
他被贬至黄州。在黄州,他日日耕种劳作,与此同时,他也时时剖析着自己,想找到自己至真的一面。我虽然不是苏东坡,不是和他同一层次的文人,但我知道,他成功了。《赤壁赋》便是最好的见证。
现在,我想透过他,展望整个历史。司马迁、屈原、李白、杜甫。.。.。.这些人出现于中华上下五千年。贝多芬、海伦凯勒、托尔斯泰。.。.。.这些人,出现于亚洲大陆之外。我还未曾细数当代几位著名人物,便已是一惊: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将他们的什么东西夺走,却又带给了他们什么。
我不会说,也说不出口。但我会在心中暗叹:若是每一位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都务必要受这些折磨的话,那也难怪这世上庸人如此之多,而伟人却如此之稀少了。可转念一想,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正是因为无论多大的挫折与苦痛,都无法压倒那始终挺直的骨粱吗?
如此一想,我又释然了,随即更加敬佩不已。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越懂就越发现,做出行动并坚持下来,有多困难。就像是身处于幽黑而深沉的海洋,每个人都坐在一条小船之上,操控着帆,尝试驶至彼岸。中途有狂风,有骤雨,甚至有海啸。退回起航点的路很近,可到终点的路却“长路漫浩浩”。这就是人生。成功与否,都由自己决定的人生。
纵使不知身处何方,纵使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知道,我不再慌了,在人生这场苦旅的路上,我不再慌了。有何可慌?为何要慌?到不了终点又如何?做不到又如何?
人生本不完美,因为品味了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8
正如余秋雨所说,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过着许多与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了这种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题记
我想从敦煌刮过来的黄沙是不会被埋没的,它会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风化了文化史上那个千古的罪证。
莫高窟,千佛洞,多么响亮的名字,萦绕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在那坚实的墙壁上凝结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体的生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咆哮,翻腾,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饱受千余年风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诉说着奇迹的诞生。
然而,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终究还是毁在了中国人手上。哪个王道士,为了少得可怜的几枚银元,恭敬地让人从中国大批大批地运向国外。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让文化强盛,仔细想想,也许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因为中国的文化,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来维护的。
莫高窟,是整个民族的伤口,千百年来,鲜血汩汩流淌。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发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岁月没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镇一样,反而更显清闲、幽静。这一份鱼水之乡的环境,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但大多只是进来小憩却不愿长久居住,因为这里太过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气。
正是因为这里的水,才养育出了江南人的朴实与清丽,才筑造了江南的园林瑰宝,正是这里的洒脱,才让唐寅、金圣叹、仇英大肆挥毫,谱写了非官方文化的潇洒与悠扬,在沉重的中国文化里添上了几笔艳丽。
也许,只有在江南的`小巷里游走,才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这里的静,韵量出了文化的内涵,这里,是中国文化宁静的后院。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靠文字这一条坚硬的览锁紧紧串连,漫长的历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阁,正是为断残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栖脚之地。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固守的梦。
天一阁,圣洁、崇高,神圣不可亵渎,因此,钱锈芸的命运注定要成为悲剧,哪怕庄严面前仍飘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阁,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欣赏了一下文化的瑰丽,但这一看,却看了整整几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我们可以说,天一阁是成功了,它不仅将中国文化四处翻腾的火星珍藏,更将中国人努力维护文化的投影剪辑,这是一个极端艰难的过程,而天一阁,成了这个伟大过程的见证者。
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都对中国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中国的文字,能描绘出其他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脱俗,这种美,征服了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中国的文化旅途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几经磨难,大起大伏,但最终,中国文化坚强的站起来了,更多了几分锐利与气魄。像天一阁、青云谱、庐山、白莲洞,还有很长的路,如今,我们只是拾起了历史的截头,中国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继续走下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冥思,许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苍苍的大地,面对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文化苦旅读后感。拈起一脚脚尾页,方才知这《文化苦旅》的厚重。却又如酒般荡醉,麻痹你的经络。于是,我将文化含在唇间,味道比秋茶还要苦涩。当我凝神文化圣洁的神韵时,思绪随风飘散。
冉冉的日光,唤起我沉醉许久的无限遐想。他正用破旧的扫帚,刷去百年的灿烂;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盖千年的辉煌;他正用苍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为是”的.鄙薄。他,一个道士,活生生地掳走了我们的遗产。我看到了驼队远去的背影,我听到掳略者大声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阳血染一般的红。古老的民族,滴血的伤口,在溃烂……
我真想化作那根缰绳,勒住那罪人的喉咙,不让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触佛家瑰宝,不让他将人世的污浊渗入瑰丽的文化。我还要去阻截远行了的车队,“和你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钝。我留不住被驮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将永远带着悲痛与苦楚。
什么才能镌刻隽永,我带着迷茫与痛楚义无反顾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纵他山远水长,我都要用深层的记忆打响前奏,叩开历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场苦旅,即发的记忆,是被人们遗忘的步履。而时间将我蚀成战火中的残垣,正如些许文化嫣然老去般长久。
因此,守望变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与羌笛,缺少了些悲壮的情意。若我将我心给予阳关,坟墓是否会将我掩埋。如峰的沙堆,如剑的月光,如冰的躯壳。烟缭绕,我心也朦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卷半壁华荣?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释放我内心的渴望,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一切都在远去,而无半点追逐的脚音。我面对的苍凉的文化,看它们如雨一般的落下,转眼又是风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沙漠中,光影斑驳交错。只有从沙漠中走过,才会有脚印证明来过。林则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拥有他的个体,他的灵魂,他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顽石。是他,倾泻了这一袭华裳。
亭台楼阁,清风寒雪,白莲洞胜似烟雨桃源。一个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浑然天成的作画。“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没有文人,山水也在,却不会有山水的诗情画意,不会有山水的人文意义。”我在亲近人文,正在亲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镇,乡野随风,有志趣高雅的文人为伴,自然小镇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诗意。江南小庄,我只能对着记忆中的周庄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泽是你别致之处,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致的明眸。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自能读懂书的年纪以来,便一直与之相伴。记忆里那窝在被子里温暖的冬日,那踩在落叶上声音细碎的秋,那寂静清凉的夏天夜晚,同那晨光仍熹微的春晨,都被书香浸染。那些读后唇齿留香的字句久久萦绕,编织着我与书的情结。
一直以为,书中人物同读者心灵是息息相通的。读一本书,便让我得以走进许多人的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悟他们之所悟,同苦同乐,也受到震动,获得启迪。
初读《文化苦旅》尚在二三年之前。虽然以一个十几岁学生的学识与体悟,还不足以将这本书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挖掘出来,但其中字句确令我动容。
文字始于《道士塔》一章。仅览此一章,便令我深受震撼。王圆箓,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农民,偶然地逃荒到了甘肃做了道士,又不幸地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明。卑微愚昧的他不懂这墙壁上釉色图案的重大意义,以一个农民的想法,让外国冒险家们一次次将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运走,以换取极少的钱财,还沾沾自喜。“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对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读到这一句时,我仿佛亲眼看到晚霞之下流泪的莫高窟,看到了一个民族曾有的悲剧。
我于是痛恨那个道士,并为这平白的流失而深深痛惜,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民族的不幸而感慨万千。但愤怒的同时,也深深领悟到,他们是历史的必然存在,正因有了他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才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才是一部由人书写的历史,才以一轮明镜的姿态,照出万代得与失,爱与恨,愚昧与丰稔,开明与腐化。
历史之完整,便从他们而来。从此,不再过分在意这些人怎样令人恨之入骨,渐渐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收获体悟。正如秦桧,正如嬴政。
书中,作者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众多历史记忆也被一点点挖掘。在长江,有那个坚强的绝代女子王昭君,有一身傲骨的屈原,更有潇洒浪漫的诗人李白,在某日清晨悄然顺江远去的身影;在都江堰,有那个朴实的郡守李冰,他手握长鍤,世代守护这片谓之天府的土地;连在偏远的柳州,也有柳宗元等历代文人留下的一札札泛了黄的诗文。这些人仿佛都从书中站起了身,随之而站起来的,是一个个或光辉灿烂或哀婉沉重的故事,一份份因了经岁月酝酿的笔墨香而更加美丽动人的真性情。
读着这本书,我的思绪也随之走遍大江南北。忽然又发现,这些历史如同构建了通道般,同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每个人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存在坎坷,就连一代文学大师柳宗元,也免不了被皇帝天南海北随意玩弄,但他在柳州度过的荒凉晚年生活里,仍凭一个文人的心意留下了其正直品质的有力印证;李冰,再简单不过的文人,却因他的朴实想法,为百姓造了福,为四川大地的千秋万代造了福;更不必再提齐王昭君带来的感动,不必再提李白的荡气回肠。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1
《文化苦旅》是一本读来让人觉得很沉重的书,每次的阅读,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无尽的叹息。原因就在于看着曾经那么辉煌的历史古迹,那么伟大博学的名人,那种种的文明,最终都遗憾地或消失,或破坏,或被攻击诽谤……明明这样的极尽伟大为何却又无一例外地让人扼腕叹息?或许是我只看到了它们未被珍惜的一面,无论如今它们存在与否,它们在飘摇的千年历史中,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刻的感动。
直到如今,满溢着自豪与幸运,我还是不停地感叹中华文明,它不愧于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鱼尾山屋》的这一章里,余秋雨先生向我们简单地叙述了考察完众多古文明遗址后的感想。除中国之外的人类主要古文明,都几乎与“盛极必衰”脱不开关系。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它们曾与中华文明并肩而行,如今却在历史的`征战中所剩无几。“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来了最密集的征战刀兵,这儿由反复拉锯而成了一个永久性战场,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战,既是文明的‘他杀’又是文明的‘自杀’。”人类无尽的征服欲望使其冲洗掠夺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独属于自己的文明,这样,陷入无尽的循环,于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来短暂的文明盛世后,更加彻底的文明屠杀席卷而来。雄伟的庙宇轰然倒塌,无数的难民怎能将亲手创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样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层层地烙印,然后以无尽沧桑与天空恒古不变的白云持久相望。没有思考,更无叹息所有的人和事随时间的洪流互相裹挟着向前而去。
当其他文明在征战时,中华文明仍在顽强地延续。其实这样说也很疑虑,因为“盛极必衰”,但中华文明的“衰落”应是朝代更替之时,且在清朝时尤甚。假若没有这些摧残,是否中华文明会更加丰富?可惜没有如果,毕竟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真的已是“异数中的异数”了。虽然文化断层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但我们应该感谢,感谢历史上那些热爱文化,并努力或者无意识地将文化传承下来的他们,感谢他们,我们才可以捧着《诗经》《楚辞》《论语》等等文化典籍。感谢之余,亦不应忘记我们肩上也承担着将这些文化传承延续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难比现在还多,如果我们却在这时丢弃了文化,岂不可笑,可悲?
尽管现在“日漫”,“韩流”,“欧美热”出现在大街小巷,但我们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实说这是文化侵略也不为过。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赋予的灾难,而是生生地被进行文化移植!幸好,当下努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正一点点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这队伍中,捍卫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创造文化难,保护文化亦难。在生生不息的广阔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之重任!
伟大的中华文明呵!“我们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荣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2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3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即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的一场艰苦的旅行。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故事,历代文人艰难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风雨天一阁》
《道士塔》,余秋雨先生将这篇文章小说化,而表达的内容只用三个字即可说明,那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泪腔而仿佛在那几卷古书面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无力回天的哀怨叹恨道:“我好恨。”我仿佛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却无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为家成为了道士,在这段期间王道士对莫高窟进行粉饰,绘上了西游记的故事,这看上去美妙但却是对中古历史文物的一种亵渎。王道士的作为也的确反映出当时的教育落后,也为后来的损失埋下伏笔。不就王道是发现了这莫高窟里的经书,并视其为珍宝。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知道这件事便前来,这里,余秋雨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桥梁似得人物,那边是湖南人蒋孝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类桥梁似得人物往往被掩盖,但它却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蒋晓婉帮助英国人用仅仅30英镑换回了那几卷古书。可是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阅读时发出的疑问。但我想可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迫吧,毕竟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国文人也只有到异国他乡谋出路了。
当王道士听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闪躲、拒绝。这说明当时的他还算有点良知,但后来他却又同意了,这也就是因为他之前的.经历,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时一年化缘化来的钱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于善意希望中国文化能在各国展览,但却是这一念之差酿成终生遗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拦住他,但后来却又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怕官兵私藏呢?还是怕军阀混战搞得古书葬身于战场呢?原因数不胜数,最终让它在异国展览可能还会完整吧。
这便是《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们年轻人在面对祖国文化遭受侵略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护,不像王道士那样愚昧软弱。同时也在呼吁保护历史文物。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于一朝;三千里的搜集,可焚之于一夕”说的便是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这一可笑的词,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献给康熙帝。古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的掌权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是一个酷爱书籍的女子最终抑郁而终。这也反映当时在既缺少人文气息有无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读一点书,其实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败了,却让我很感动。《天一阁》的真谛大约是叫我们坚持文化的积累,沉淀出浓郁的民族情节。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华民族文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许如秋雨先生所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也罢,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碟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4
用历史的距离丈量历史,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这深奥的道理。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礼貌!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最终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仅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简便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我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终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向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仅有走过万里长路,才能真正读懂自然这本书。我愿跟随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向走下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6-20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4-17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6-30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2-18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3-01
《文化苦旅》读后感02-18
文化苦旅读后感05-13
【经典】《文化苦旅》读后感07-27
(精选)《文化苦旅》读后感08-07
文化苦旅读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