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
更新时间:2023-12-25 15:10: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1
叶先生说“如果大家把教师修养的问题丢在脑后,教育的前途实在有很大的危险”,的确如此,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决定了必须有较高的修养,高尚、正直、真诚、善良、礼貌、感恩、慈爱、孝敬、认真、宽容是人格的修养,专业知识是学术修养,情趣是艺术修养。修养决定一切,一切源于修养,修养乃为人之本也。
(一)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形成的,而学校教育主要由老师来实现,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无人代替的。因此,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学业素质修养的高低,老师的理念,教育方法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他教育过的学生的灵魂,老师的修养的高低衡量着教育水平的高低。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师德特征的体现,在学生以目中,老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学生只有在认可和崇拜的基础上才可很好地接受教育,所以教师的境界是教育的起点。
(二)善是教师应具备的品格,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德行
善良,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对教师而言,善良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德行。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善良中蕴含着理解与尊重,善良中包含着仁爱与友善,善良中包涵慈悲为怀,善良是教师对待学生最基本的规范。教师德行中的善,表现在教师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
教师的善,不仅仅体现在言谈举止上,还在我们的眼神、我们的`表情、我们的一点一滴中,学生是尚未成熟的人,是有待发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抚慰的人。他们往往情感脆弱,思想单纯,经验缺乏,他们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照顾、引导和保护,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用善良去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对学生最基本的保护。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都不差,但在小学到初中整个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演变成“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善良是作为教师的底线,其总体上要求就是善待学生。善待学生,就是认真地对待学生,不对学生敷衍塞责,而是认真谨慎地对待学生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善待学生,就是不孤立地看待自己的任何一项教育工作的细节;善待学生,就是要对学生温和与严厉有度;善待学生,就是在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理解与宽容优先,以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重,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有理、有节、有度、有效、有益。教师善待学生,并不是放任学生,放纵学生,不闻不问,更不是指鹿为马,混淆是非,而是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合理合情,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绳,以教育学生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大局。用信任、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2
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深层次的认识,今后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书中把受教育者比作种子,确是很贴切的,种子要发芽必需要有适宜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等,所以要想使学生能茁壮成长,我们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事物。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叶老认为?教育?一词,有一句话概括即?养成好习惯?。他认为能使才性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做人做事上获得积极的、有益的经验,并用以指导他的生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健全的公民。叶老认为要想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必须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养成,而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中必然要有老师的示范作用在里面的。凡是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要实践,凡是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教师自己坚决不做。
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从爱出发。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积极营造爱的氛围,学生才能体验和感受到爱的存在,沐浴若爱的阳光,享受被爱的欢乐和幸福。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拒绝灌输式教学。除了拥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掌握和擅长利用灵活恰当的教授方法,将枯燥化为灵动,将无趣化为吸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完全的吸收,掌握,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学习生活中加以利用,成为其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手段。
五、引导学生自学,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学生自己能想得通的,能理解的,就不必教了。而当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再加以指点,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六、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无数教育实践证明,一个品德高尚、专业精湛、举止有礼、仪表端庄,处处为人师表的教师必然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然能得以顺利地开展,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从《我怎样当老师》这本书中既看到老师的辛苦和责任,又看到了老师的快乐和意义,同时,还学到了教育的原则与智慧。我会时刻谨记叶老的教导: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有尊严的人来看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想方设法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教育过程中,转变授课方式,融洽师生关系,研究学生心理,探索教育规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3
最近在阅读叶圣陶先生的《我怎样当老师》一书,收获颇丰,当再次读到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怎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授之以渔”呢?我想除了教授学生方法以外,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处于主动的状态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发现问题
在平日的教学里我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但还是无法避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见一些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很重要,因为学生的课堂发言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了更好引导学生,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期待学生能积极举手回答。可一旦到了提问环节,活跃的课堂就突然变得沉默不言,连爱说悄悄话的同学也停下来了。即使是简单的问题,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举手,此时我们面对的是冷场的尴尬。有时学生连抬头的勇气也没有,甚至害怕老师多看一眼?
二、解决问题
课堂中学生不积极举手回答,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课堂效率,这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我经过与学生沟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给学生足够的自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开始爱面子,会怕自己答题错误被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不敢举手发言。对于此类学生,我会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诉学生:即便是答错了也不要紧,只要你大声地说出来,就是最棒的'!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急着去否定或是批评,而应该对他们的积极举手给予肯定,如:“听了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动脑思考了,可能考虑得更深入些”“你说得不错,如果能把语言表达更完整些就更好了”。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学生的态度,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形成良好的评价导向,这样学生才会更敢于举手发言。
(二)给学生搭建平台
是否有遇见回答的声音比蚊子还小的学生?面对这样胆小内向的学生,我会耐心等待、认真倾听,鼓励他用能被同学听到的音量发言,同时利用好课前三分钟、练习评讲等机会为他们搭建平台,给他们更多说的机会,让他们得以锻炼,收获发言的快乐。
(三)让问题更有层次性
有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弱,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是真的不会,无法举手作答。有些学生则认为老师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因此,问题的设计应该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梯度且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举手发言的欲望,同时也能让不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从愿意举手发言到爱上举手发言。
(四)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一节课40分钟,让学生都集中精神听很难。因此,在课堂上我会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经常走下讲台,走近学生,遇见走神的学生我会用摸一摸、轻轻敲桌子等方法及时提醒。同时,通过发出指令,发布任务等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集中在课堂当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学有所得。
【读《我怎样当老师》有感】相关文章:
读《我的老师》有感05-02
读《我最好的老师》有感04-28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06-20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06-19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01-24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11-17
怎样当个好老师读后感06-20
怎样当个好老师读后感09-20
读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有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