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要求
更新时间:2022-06-18 13:46:54 高考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高考改革下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要求
北京市2016年发布高考改革方案,今年8月,北京市教委又发布了《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将高考改革方向进一步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如何理解高考改革初衷,并且能够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在的主题发言中表示,我国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目的就是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课程要与学科课程的选修课程结合,与学科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相结合。
“高考改革只能进,不能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在发言中表示,高考改革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从“指挥棒”变为服务人才成长发展的“服务器”,虽然目前高校招生有了一定决定权,但要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还需要从教育管理放权、教育评价多元方面着手。
新高考在推动高校招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各所中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促使各学校尽可能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在介绍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经验时表示,高考综合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挑战是深远的,它推动了教育观、教师观、基础教育课程观、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管理模式,以及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因此需要各校结合自身情况创新育人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调整管理结构,搭建管理平台,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新高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如何帮助教师适应变化,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院长廖中扬介绍了初步探索的经验。
对于新高考的认识,廖中扬认为“首先是作为教学的管理者、教研的管理者不断的突破自己”。
廖中扬谈道,新高考背景下专业的能力包括一般性的知识、特殊性知识。
特殊性知识包括:第一,对考试的适应能力或者是对命题方向的研究能力,比如考试院有些数据、有些资料,好多老师是不看的,甚至是没有的,那能不能把这东西给老师配齐?解决老师会不会看的问题。老师能不能把这些数据与教学相结合?第二、新高考更强调的效率意识、目标意识、规划意识,规划意识是人生的规划、学业的规划、职业的规划,有了规划以后考哪个大学、专业、目标,有了目标之后有效率意识。比如选科依据我们的战略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比如文化技术一方面强调人文底蕴、一方面强调科学精神,有很多的学生不愿意选历史,就会发现区分类的科目考不好是语文。选科需要老师要有能力帮助学生去解决。
如何让老师有意愿去帮助学生,廖中扬认为会有一些挑战,因为如果不能给老师明确、可衡量、可达成的指标,老师很难改变其行为。精华学校目前探索的解决办法是给予量化,比如通过系统在每次考试完之后来计算“弱科分差、学科的排位与总位次差距核算出来的分数,这样可以让老师把心思放在教学上。
“我们总结老师有两重任务:一个是完善人格,一个是提高成绩。我们做了很多年的高考实践,发现学生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性格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就会做性格上的调整。
【新高考改革下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要求】相关文章:
适应新环境英语04-14
适应新环境的英语短语02-03
新常态下中国新的增长方式是什么03-16
社团招新如何吸引新人03-18
如何去除新毛巾的浮毛03-25
2020年高考新规06-19
高考加分有何新规03-27
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06-25
关于适应新环境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09-13
高考新专业要不要报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