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22 09:50:1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1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运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和技术装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业机械化既是技术发展的过程,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价值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善产品品质,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十分必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及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地方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且使用的农业机械都是相当的先进,而有的地方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个别地方农业生产还处在较原始的耕种状态。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程度的不等除地域、地块带来的因素外,还有当地经济、老百姓对农业机械的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如何解决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如下3方面工作做得如何,对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对发展农业机械化起到关键作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实用技术的指导服务,它是将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和机械化生产中的实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传授指导和与技术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认识和掌握技术,使之由点到面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活动和过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任务就是针对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利用资源,推广农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肩负着试验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任。所以,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
1.1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这是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必须具备能够承担公共所需的关键性农机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公益性农机化技术服务的队伍。作为这个队伍的成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而且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做好推广工作。
农业机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它不但要具备先进性,而且它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的需求,在价格上还得让使用者能接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所以,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并率先在将要推广地区试验其先进性和适用性,试验证明确实可行时,才可以在本地推广。做到运用的农业机械不但具备先进性、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要求,还必须能被使用者接受。这样,所推广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快速发展。
1.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应该创建自己的示范基地
率先运用已被证明可行的新的农机化技术、新机具等科研成果及农民接受较慢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这是加速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和新机具的关键环节。农民是讲究“实惠”的阶层,他们一般不盲目或率先运用一些没有亲眼目睹的生产技术。让农民亲眼目睹到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表现,是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好办法。所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应该建立示范基地(新技术、新机具应用的样板田),在基地进行试验示范最新引进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及新机具和推广较难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样板田的作用,要比十次以上的培训、宣传作用都大。农民亲眼所见的技术,不用宣传,自会应用。样板田对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及新机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3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者要不断总结提高推广群众中总结出来的技术经验,验证可行,将其规范化,再行推广
广大基层农机化技术人员和农民农机手,是群众技术经验的创作者。这些技术经验,无论是成套的,还是单项的,都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经实践考核具有因地制宜、实用可靠、效益好的特点,容易为群众所掌握。群众中的技术经验,不一定很完善、规范,往往在某些方面存在不科学的因素。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在总结这些技术经验时,要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为这些经验找到科学依据,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提高为规范化的技术,这样,便于推广。对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技术经验,推广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它的实施条件和适应范围,切不可不问条件和范围而盲目推广。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要重视总结群众中的先进技术经验,也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学习推广这些技术经验。
1.4推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要经常举办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培训班,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只有劳动者的科技务农和农机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速度
1.5开展系列服务,促进农机化发展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应该为劳动者提供系列化服务。例如提供市场信息和国家政策,引导农民根据国家及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并推广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帮助机械使用者向生产厂家反馈机械使用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促进生产厂家不断完善农机产品。向劳动者提供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反馈厂家的问题必须真实、可靠,既具代表性又有普遍性
1.6当好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谋
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通过自身的工作,在执行政府部门的农业生产政策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向政府部门提出农业技术方面的意见、建议或方案,供政府参考,以便政府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1.7完善和丰富科技成果内容,提出科研新课题
农机化科技成果是农机化科技人员不断认识、实践的结晶。技术推广是对这些成果的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技术推广工作者将在此过程中,通过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对科技成果检验、修正、补充、提高。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对新技术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对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促进作用只是相对的、阶段性的。在技术推广中,充分利用新技术适应和促进生产的一面,改进和避免不适应的一面。待到生产发展到新的阶段,原来的技术已不能适应,需要提出新的科研课题,产出新的科技成果来替代原有的成果和技术。新的成果和技术再由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引进试验可行后,进一步示范推广。
2 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促进发展农业机械化步伐
自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作业环节的机械化,也由过去绝大多数地区只有播种、整地可以见到机械作业到现在的从种到收每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发展如此之快,功劳在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如果没有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很多种农业机械,尽管作用非常之大,但由于价格高,农民不会轻易去尝试购买。例如,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前,公主岭市基本是零使用,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民特别是农机合作组织都在踊跃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超过500台,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10%以上。
现在出现的购机局面是,申请购买机械的农民数额超过政策给予的补贴数额指标。改变或缓解这种局面的办法:政府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尽可能地达到只要符合享受补贴政策想买就能买;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要坚决杜绝倒买倒卖和购买机械不是用于农业生产等不良现象发生。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田作用机械由小型机械为主体向大、中型机械为主体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农机作业组织的发展,为土地向集约经营形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不会发展如此之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更多真正需要它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这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是农机工作者的责任。
3 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对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起着较关键作用
强壮农民外出打工,弱势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是目前农村较普遍现象。这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有利。在农忙的关键时节,如果缺少劳动力,农忙时雇工价格高且劳动力供不应求。农时不等人,这时,机械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农村雇工从事农业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费要低于人工作业费,而且机械化作业速度快,不误农时。凡劳动力外出打工多的地方,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基本都较高。所以,提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较关键作用。为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服务工作,包括打工信息、培训、遇到扯皮事情的法律援助等。尽可能帮助农民寻找安全可靠的打工出路,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如果在当地创建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增加农民打工的安全可靠性,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上述方面的工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较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做得好,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成果才能得以验证,才能被广泛应用,同时,推广过程又会不断为农机科研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农机科研新成果的不断产生,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同时促使农业机械自土地承包政策以来小型机械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向大、中型机械为主体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为土地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机械化作业基础;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机化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机械化,在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又创造了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农机工作者着力做好上述工作,对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2
起重机械的基本任务是垂直升物,并可兼使重物做短距离的水平移动,以满足装卸、转载、安装等作业要求。起重机械是现代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械设备,高层建筑的施工,上万吨级和几十万吨级的大型船舶的制造,大型水电站的施工、安装等,都离不开起重机械。
1 起重机械安装与维修环节的安全监察
塔式起重机的重大事故,其中发生在拆装过程中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安装单位对起重机械的质量、安全起决定作用。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与维修施工单位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按《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的要求进行。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施工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局负责管理。起重机械维修施工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由省局或委托市局负责管理。起重机械的施工单位只有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才能开展其相应的活动。
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维修施工与电梯的一样实行书面告知制度,告知后即可施工。国家质检总局核难的检验检测机构对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施工项目经检验合格,由检验机构发给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起重机械即可以投入正常的使用,标志有效期自签发检验报告之日起计算。为了有利于今后的安全监察工作,要求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右关涉及安全性能参数的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该台起重机械的技术档案内。
2 起重机械使用环节的监察
事故统计表明,起重机械的使用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因此国家安全监察部门一贯重视对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的管理。为保证起互机械使均安全,首先,使用单位必须使用有制造许可的产品。其次,使用单位对已交付使用的起重机械的各类技术文件应核对,保证齐全。同时,起重机械要通过相应项目施L的'监督检验,以作为安全使用的进一步保障。
使用单位应对其使用的起重机械进行使用登记。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颁发使用登记证,其程序具体内容与电梯的类同。实际使用小,使用单位必须将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设备的显著位置上,标志的有效期为2年。使用单位在有效期满前1个月需申请定期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由于在超重机械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产生机械磨损,需要更换零部件;出现故障或缺陷,需要维修;到了大修周期,整机需要全面检修;起重机械需进行走期检验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依据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始资料,因此起重机械必须建立包括其本身技术文件和使用管理、有关检验方面记录的安全技术档案。
为了加强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的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必须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如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常规检验制度是指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开展的经常性检验,包括年检、月检、日检等。对于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与力矩限制器,至少每3个月宜调整标定一次。
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的一员,其设备构造、操作性能与吊装作业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求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保养与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通过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事实表明,无证上岗作业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的事例较多。使用单位应当对起重机械司机、吊装指挥人员、起重上等作业人员阶段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作业人员获得更多的安全知识。
3 起重机械检验环节的安全监察
从事起重机械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形式试验的检验检测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考核,获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工作中,应当认真为生产、使用单位服务,不漏检,不误判,不以其他人为因素随意处理。检验检测过程中.若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立即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起重机械应按《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和《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施工升降机是起重机械的一个特例)进行检验。以《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为例,安装、大修或改造后的拟投入使用的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起重机,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起重机并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内容、方法、合格判定规则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其检验内容主要大项包括技术资料审查、作业环境及外观要求、金属结构、轨道、零部件与机构、液压系统、电气、安全装置及防护措施、试验。根据检验报告中重要项目与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4种结论。对于结论中的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械,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
为了便于安全监察,根据起重机械的分布特点,对于起重机械数量较多而且具有起重机械独立检验机构的大型企业,采用白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成立的企业自检站应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方可以承担本企业内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但不得承担本企业在用起重机械的管理、维修保养和技术改造等工作。企业自检站出具的检验报告只对本企业负责。另外,企业白检站检验范围内的在用起盟机械应当接受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目的是为了确认企业自检站的检验结果的质量,并督促企业白检站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3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局《关于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部署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工作,加快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刚才,我们听取了荣成市的经验介绍,观摩了荣成市滕家镇的花生收获机械化演示、苹果植保机械化示范,宁津镇的茶叶机械化加工演示,我看了以后,感觉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应该说,荣成市在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方面体现了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热情高,先进机具引进及时,注重机具创新,措施到位,为我们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希望各市区认真学习借鉴荣成市的经验,切实谋划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增强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业走向工业、商业及各类服务业,农业生产越来越多地依赖机械作业。几年来,在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机化事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90%,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彻底改变了“一年到头天天围着土地转”的传统落后低效耕作方式,广大农民初步过上了“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的新农村城镇化生活。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机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机械作业主要局限于耕、整地环节,联合收获程度不高。目前我市花生种植面积1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1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16万亩,水果48.9万亩,苹果37.7万亩,茶叶1.8万亩,无花果5万亩,经济作物在我市农村经济中占了半壁江山,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作物机械化问题不解决,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全面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上不去,农民的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对于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市区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切实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摆上农机化发展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推进步伐,不断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全面提升我市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
二、分析形势,增强信心,努力实现农机化发展重点向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转变
当前,我市农机化发展已逐步跨入高级阶段,粮食作物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将实现新的转变,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成为我们今后发展方向。面对新的任务,我们要分析形势,抢抓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一)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随着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已经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日程。自去年以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提升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今年市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目标考核、工作督导、表彰奖励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第一批购机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经济作物机械500多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20%。同时,市局还鼓励对花生收获、茶叶加工等重点机具实行累加补贴,补贴额度超过40%,调动了农民购机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积极性,提升了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水平。
(二)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随着农民群众对经济作物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市场空间愈来愈大,许多目光前瞻、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裕的企业、科研院所,相继对经济作物生产所需机械进行了研发和生产,不少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已成熟,机械已成型,进入批量生产;全市农机部门围绕突破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实施了花生收获、生姜收获、茶叶加工等农机化创新示范项目,着力进行机械试验改进和示范推广,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加快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创新和推广步伐。可以说,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技术已经成熟,机具、机械等物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三)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农忙时节,经济作物生产劳动力出现了短缺的现象,农民渴望使用经济作物机械的需求十分迫切。同时,利用机械化手段不仅替代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为机手拓宽了增收的渠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从增产收益来看,利用机械播种能够保墒保温,提高出苗率。利用机械收获,可延长生长期5—10天,花生机械化每亩可增产40KG(皮果),生姜每亩增产300KG。从节支增收来看,花生联合收获每亩节约支出25元,生姜机械化收获平均每亩节支80元。从节省劳动力情况看,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大姜机械化收获效率是人工的60倍左右。经验告诉我们,经营经济作物机械投资回报率高、周期短、风险小,一般1-2年就能收回成本。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适应了供需双方的需求,拉动了农机化作业市场的形成,为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广阔前景。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仅通过购机补贴就新增各类经济作物机械3000多台,增量之多、增幅之大前所未有。
(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工作基础已经具备。省、市农机部门一直把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在抓重点和重点抓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构建了层层示范推广和处处宣传培训的工作机制,为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农机化培训推广体系的健全完善,特别是各级农机化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为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舞台,特别是我市近几年来实施的苹果提质扩量增效工程,为机械化作业留足了空间。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开辟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新渠道,拉长了农机推广短腿,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的总量已达80多个,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和规范化建设,不但发挥了带头推广示范新机具、新技术的作用,而且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有组织的规模化作业发展,为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保障。
在分析有利条件和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一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如经济作物机械缺乏,总量太少,有些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还是空白等;二是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模式多样、多数种植规模较小,机具配置、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难度较大,对机械化生产形成一定制约;另外有的市区农机部门的领导和干部,对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认识不足,研究不深,工作措施不实、力度不大,影响了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对此,大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总的要求是,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尽快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通过考察引进、创新示范,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着力解决经济作物机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有到优的问题;通过示范推广,实施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形成区域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强化措施,发挥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和技术服务作用,构建符合市情、各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机制。
关于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问题,市局前不久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发展重点、区域布局、主要措施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市区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发展重点。根据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十二五”期间,全市要围绕花生、苹果、茶叶、生姜等主要经济作物,进行农机化创新示范,选择关键生产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并按照谁有条件谁就先行一步、哪里种植面积大,哪里就要率先突破的原则,建设经济作物机械化重点推进区。由于各市区具体情况不同,种植品种和模式差异较大,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上不可能齐头并进,应当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各市区都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全市的总体布局和本地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作物,选准各自的重点经济作物、关键环节和主推区域,做好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进行突破。
(二)加强机具创新和示范推广。“十二五”期间,市局将针对四种重点经济作物分别建设四处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各市区都要把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创新示范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安排,围绕当地的主导经济作物,建立各自的示范点。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围绕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坚持实施级级建立示范基地,层层组织现场演示,处处开展宣传和培训的活动,既做给农民看,又带着农民干,加速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进村入户步伐,承担创新示范工程的市区要走在前。万事开头难,要象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那样,注重依托示范基地,边引进、边试验、边选型、边改进、边推广,把示范基地建成机具创新的重要平台,技术推广的重要阵地。荣成市做法是选准多个点,一点带片,由片连村,以村带镇。市积极争取领导,抢抓机遇,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进入政府决策,纳入全市农村环境保护综合考核,每个镇都要有规模示范区,政府投入扶持资金。工作全面推开。荣成市和市的做法各有特点,值得大家借鉴。
(三)强化政策引导。要把经济作物机械作为农机购置补贴、创新示范和财政支农等资金扶持的重点,优先安排、优先扶持。要充分发挥国家补贴资金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各市区可增加经济作物机械补贴额度,利用地方资金实行累加补贴,加快发展关键生产环节急需机械,尤其是高效、低耗、节能、环保机械,实现装备总量的快速扩张和发展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其它新的政策扶持措施,提倡有条件地方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实施作业补贴或以奖代补。
(四)搞好社会化服务。积极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与作业效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广泛组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积极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新模式。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使机械化作业成为农民增收节支的必然选择,成为农机手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做到有机和用机农民互利双赢,构建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
(五)加强调度考核,确保工作成效。市局制定了《市经济作物机械化考核办法》,对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做了详细规定。市局将于每年11月底对各市区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考核,考核情况和工作位次定期通报,并作为创新示范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4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产业快速发展,建筑机械设备在提升建筑质量、施工精度、工期进度、压缩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位于东南沿海城市,为回迁安置房项目,占地面积1.10万m2,总建筑面积为50 489.8 m2,其中6#楼、7#楼下设地下室一层,建筑面积为3 921 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6 568.82m2,容积率3.5,建筑密度30%,绿地率30%。项目为剪力墙-框架结构,总工期289天,总投资7 600多万元。本项目施工涉及起重、运输、土方等多种机械设备,合理选型、做好保养、检查、修理,及时更换、报废、升级机械设备,增强使用效率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1 PDCA循环管理理论
1.1 PDCA循环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循环管理体系由“计划和建立、实施和行动、检查和评价、优化和改进”四部分组成。在执行某任务时,首先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将预期目标逐层分解;其次,要狠抓落实,增强执行力,按照计划稳步实施各项步骤;再次,要做好执行中的跟踪检查;最后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并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提出机械管理优化方案,从而形成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全周期控制。
1.2 PDCA循环特点
PDCA循环控制模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周而复始。PDCA循环模式并非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螺旋式的循环上升,如图1所示。因为,每次检查后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带入下一轮循环中解决。因此,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也是不断螺旋提升的过程。
②大环带小环。PDCA循环模式,采用大循环中设中循环,中循环中设小循环,形成能够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复杂循环体系。每个单项循环均有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四部分组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每项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小循环,整个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是大循环,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的循环体系,如图2所示。
2 计划(P)――机械设备前期规划
2.1 机械设备规划
机械设备规划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项目要求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纲要主要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包括管理团队组织构架、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等;其次,机械设备购置,包括购买、租赁、改装等方式,以达到施工企业的要求;再次是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包括机械设备的各项操作规程、保养规定、常见质量问题的维修、报废处理,以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
2.2 机械设备选型
机械设备选型以施工组织方案为依据,需要满足若干原则。即生产适用,符合现场施工作业要求;技术上先进,具有较高的精细化、自动化,操作便捷,生态环保;经济上合理,追求性价比,降低投资总额,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施工机械设备还应具有生态性、环保性、安全性等特点。项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见表1。
2.3 机械设备建档与库存管理
购置、租赁、改造机械设备的基础资料要进行登记和备案。主要包括机械登记卡片、机械台账、机械档案等内容。机械登记卡片反映机械的型号、出厂、规格、主要技术性能、检修情况等。机械登记卡要求一机一卡、专人管理、系统编号。机械台账是记录施工企业机械设备资产情况、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机械运作及分布情况的资料。机械设备档案是指由购置至报废的全周期机械设备数据资料。
3 执行(D)――机械设备操作维保
3.1 施工机械设备保养
规范操作和定期保养是实现机械设备正常运作的关键。本项目维护与保养要求,见表2。
3.2 机械设备维修
施工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维修,根据维修工程量的大小分为大修、项修、小修三类。大修即是对机械设备的大部分零件、基础性构件进行更换和维修,尤其在材料磨损已达极限的时候,还需进行专项技术鉴定。项修即是以机械技术诊断为依据,对磨损至极限的局部零件进行更换,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小修即是对机械设备运行中的突发问题进行临时性修理,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本项目采用事后修理、定期修理、按需修理、预知修理的形式开展机械设备维修。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方式,见表3。
4 检查(C)――机械设备检验磨合
4.1 机械设备检验
①仪器检验法。仪器检测法能够保障检验的精度和质量。一是采用量具检验机械设备的尺寸和形状。主要是游标卡尺、直尺、卡钳、分离卡尺、百分表及齿轮量规等。这些工具的测量精度在0.01 mm之间,用于测量间隙、锥度、同轴度等数据。二是弹力、扭矩检验。常用于检测机械设备中弹簧的性能,包括自然长度和拉伸(压缩)长度中的弹力。三是平衡检验。主要是高度旋转机械轮毂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②物理检验法。电磁探伤是通过磁场在金属机械中的磁力线分布,确定金属部件是否存在破损缺陷的方法。当金属部件完整时,经其周边的磁力线保持完整。若金属部件存在破损,则经其周边的磁力线出现弯折等情况。
③超声检验法。超声检验是通过声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折射的速率不同,从而形成金属部件的完整影像,进行机械设备探伤试验。
4.2 机械设备磨合
机械设备大修后,应进行磨合试验,以增强零件接触精度,提高机械运行平稳性。本项目机械设备的磨合试验在空载、满载两种情况下实施,加载程度逐步递增,并达到工作荷载,但加载时间不宜过长。空载磨合在2h内,满载磨合在20 min内。
5 优化(A)――机械设备管理与重组
机械设备的优化阶段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机械设备管理,即对本项目机械设备规划选型、建档入库、维修保养、检查磨合等环节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二是机械设备重组,即对本项目使用的机械提出闲置、报废、新购(租)等建议。
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要注重选型的经济高效,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控制投资成本。要落实机械设备资料数据归档整理,确保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运行、处置各阶段的图文资料。要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磨合的检查,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作,避免超负荷运作。此外,还要做好各班组、各部门的协同,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
机械设备重组方面:根据计划、执行、检查的情况,给出机械设备的处置方案。闲置机械设备是指除备用、维修、改装等情况外,连续停用时间超过1a的建筑机械设备。报废是指机械设备的淘汰。磨损严重,主要结构损坏,经大修也无法恢复使用功能的机械设备;技术性能落后,产能较高,无改造价值的机械设备;修理费用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换其他设备。新购(租)是指根据建设活动需要新增的机械设备。
6 结 语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关系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种类繁多,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本文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某回迁安置房为例,提出机械设备前期规划、机械设备操作维保、机械设备检验磨合、机械设备升级与报废四个管理环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机械行业工作经验总结】相关文章:
机械行业口号03-14
机械行业年终工作总结10-02
销售工作经验总结04-23
物流工作经验总结06-03
小区物业工作经验总结12-22
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03-31
学校2023工作经验总结范文05-19
护理服务工作经验总结09-28
活动经验总结01-11
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