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更新时间:2023-07-26 08:20:03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话题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话题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篇1

  大年初二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明白了遇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是在我们做事时的必备品质。

  那天一早妈妈就决定步行去白塔山,我听后当场崩溃,什么!没听错吧?步行去白塔山?天哪,我们家距离白塔山大概有5公里远,步行去怎么可能。但是妈妈已经发话了,我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呀!

  于是,我们从滨江路出发,一直往目的地走去,刚开始我走的'比较轻松,过了一会儿我的脚和腿就开始疼了,开口向妈妈说:“我累了不想走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没理我,我真的好累呀!精疲力尽的一步也不想走,为什么大家都不理我呢?就在此时妈妈说话了:“你才走了不到2公里就把你累成这样了,一点耐力都没有。”我听了妈妈的话就更不想走了,你们不理解我就算了,还说我没耐力,我好沮丧……突然我身旁跑过一位小弟弟,那位小弟弟跑的很快,汗流浃背的他,依然没有放慢脚步,继续的往前跑。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坚持,并暗下决心我也要坚持。我马上迈起大步,摆起手臂,往白塔山方向走去。就这样我们距离终点站越来越近,经过一段艰辛的步行过程终于到达了终点——白塔山顶。

  来到山顶,放眼望去,古城阆中尽收眼底,看着巍峨的锦屏山,浩荡的嘉陵江,心旷神怡。此刻,我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坚持这一词,就是有了我的坚持才让我能顺利的通过步行走到了白塔山,领略无尽的风光美景。这也教会了我以后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多坚持一会儿说不定就成功了。

话题作文 篇2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代君子非常重视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战国的荀况所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便是一个证明。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这不光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和自以为是。因为这些,人们常常缺乏同自己对话。即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因而常常会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损人又误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反省,是一种能力、一种品德、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过类似认识和经历。请以”审视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正如材料所说,”审视自我“,就是与自己对话,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现。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一个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内省的

  过程。正如真理越辩越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对”自我反省“。同学们并不陌生。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就是最好最生动的例子。小说中车夫的行为。使”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丽且愈走愈大,需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几年来的.文治武攻,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是别人的行为促使自己反省的例子。

  审视自我的话题,最好写记叙文。可直接写由一事一物触发的反省,也可写由回忆引发的反思。可写一段思想斗争,也可写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写议论文忌泛泛而谈。要能列举出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审视自我的方法、意义。

话题作文 篇3

  九零后这个不再陌生的话题,它常常是社会舆论关注的对象。媒体不时大报九零后某某又怎么了,而引来的是社会上各方责说。

  我作为九零后,并不是多么想来解释什么,我只是站在二道平行线的中间点,亦或是二条线的上空,我用一种俯瞰的方法,或许这样更能看清本质。

  九零后它被人们推在浪口尖上,波涛汹涌的大水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把它吞噬,任我们怎么逃避都无人来拉我们一把。九零后被人贬低、被人热火朝天的`讨论,有人说他们孤傲、他们脑残、他们思想简单、他们崇向激情和新奇,不要认为他们贪玩,不要认为他们没有责任心,只能说你们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你没有放下心态去关注他们,你没有拨开心扉看清本质。

  请不要把所有的不好之事全部归于九零后,那些被你们苦苦收集的九零后不良事件,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九零后。

  当华夏大地发生了那些灾难后,你们有没有看到他们悲心落泪,他们为那些受难者而哭泣时,你们有没有关注?没有,你们关注的只是那些大贬九零后的文章。

  我不否认社会所有人都那样,但我也不会承认你们都不是那样。

  清晨校园里,当薄雾被一缕朝霞穿透、阳光铺撒大地、鲜花盛开、香气四溢时,整个校园洋溢着勃勃生机,那些激情澎湃的学生,谁能肯定他们就一定是不好的?难道只因他们是九零后?

  我漫步在林荫小道上,迈着步伐;晨曦的校园安静而充满朝气,片片青叶挂枝摇,春风微拂花绽放。娇艳欲滴碧水湖,垂柳轻摆映水中。

  我走到水池旁,看见水里的鱼儿跃水跳动,它是在宣说着校园学子的奋进心吗?学子富有激情奋进的热血,在燃烧、在涌动,激发着学子们不懈的努力。你在问我他们多大吗?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他们是九零后”。

  岁月在历史长河里流逝,人们在挫折中长大。亘古不变的定律,华夏不灭的文明。

  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老把那些贬义的词语灌溉在我们九零后头顶,只因我们是九零后吗?为什么不在说我们的同时反省自己呢!为什么他们宁愿和一个陌生人诠释心事,而不愿意对父母说呢,我想教育是最大的问题吧。我不知道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时零零后会代替我们,而你们一如既往的把社会的舆论放在他们身上。

  敬爱的读者请试着体谅我们九零后……

话题作文 篇4

  院子里的桂花又开了,星星点点的纯白点缀在绿意盎然的枝头,我抬手从树上摘下一簇,一抹暗香瞬间氤氲开来,我知道这是老屋的秋天,这淡香是沁在秋天里的。

  抚摸着树旁的墙根,粗糙的手感一如多年以前,轻轻划过,指尖便带上了颗颗尘土,我站起身,发现昔日里遮风挡雨的老墙只剩下残破的一小段,没入了丛生的杂草中,不细寻根本无法发现,我心中有些不安,急急拍了拍手中的沙,沿着断墙向后院走去。

  后院里有片竹林,一到夏日那里便是乘凉纳暑的好去处,我环顾四周,终没有发现它的痕迹,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却又安慰自己:你看那个小屋不是还在远处?我暗自庆幸:幸好,它还在!拨开疯长的杂草,我终于走进了这个小屋,我推开门,伴着吱呀一声,扑面而来一缕清烟,走进了才发现屋内也早已破旧不堪。阳光从屋顶的破洞中倾泻而下,照亮了小屋,也照亮了屋内飞扬的尘埃。我借着光,找到了依偎在墙角的一排农具,在飞尘四溢的屋中,仍保持光泽的农具。哦,我知道一定是外公,外公定是放不下陪伴多年的忠实的“伙计”,常来打理吧。脑内突然闪现过一幅画面:坐的挺直的外公,拿起脚边的布,细细地擦拭着浮于表面的灰尘,再将它们一一摆好,回首、出门。

  “囡囡!吃饭了”,外婆的声音一直从前院传到我的耳中,惊醒了沉溺于想象的我,我抬头发现天已暗了。走出小屋,我惊喜的发现在不起眼的墙角画着个张牙舞爪的小人,写着串稚嫩的文字。我眯起眼,想起了那段过往。

  “囡囡”,我匆匆转身,沿着来路回程。外婆驻足于院门口,踮着小脚朝我招手。我快走了两步,来到前院。我回头,却发现穿过狭长的过道只能看见后院的荒芜,心中的喜悦便冲淡了许多。收回目光,正发现外婆也侧着头,向后院望去,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安,我便问道:“外婆,后院是不是要拆了啊?”外婆微眯着眼想了又想终于回了话:“没有人打理了呀,拆了吧、拆了吧。”我心中一颤,脑内深藏的画面被一下子激起:夕阳下的两抹影子手牵着手,身后是个小屋……,清晨的雾里是一片竹林若影若现,午后的日光下,是一个壮汉在清理农具……。我止住心中翻腾的情绪,抬头看了眼生长多年的桂花树,却发现风华正茂的他也正老去。

  我看着满院里旧时的痕迹,无法想象它们该怎样消失。我看向外婆,发现她眼中闪动着的一滴,终是等到了一句:“不拆了吧,囡囡,不拆了吧……。”我点头,道了一声:“好!”

  我终究明白:有些痕迹深藏在岁月里,占据着你的心头,不忍让它老去。

  乡下的老房子总是笼罩着各种各样拆迁的传闻,而这么多年来,他还是保留了原有的模样。

  七岁之前我一直在老房子里长大,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其中的家具摆设。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年轻,曾祖母还健在。于是这栋保留了我记事起时的老房子,我还会时常去看看它。只可惜经过了这么多年,外墙壁的.一层石灰也剥落得差不多了。

  因为在乡下长大的缘故,我那时候很顽皮。即使出生在教师世家,我能颇识些字,懂些道理,可仍旧掩盖不了我的野气。长辈们看我有灵气,也不会过于管教。

  有时候太阳已经下山,每家的围墙外都溢出了粥香,我还是随着孩子们在村外疯玩。曾祖母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她掌管了家中烧饭的任务。每到饭点,她就会倚着门框边等待着我回家。碍于锅中随时会沸腾的米粥,她只得焦急地站在那一处呼唤我:“回——家——吃——饭——”声音悠长且具有穿透力。早已跑到村外的我哪里听得见?曾祖母只能用一双残疾的小脚一下一下地跺着地,以发泄心中的焦虑。那时地面还是普通的泥土,自然经受不住她长年累月地锤炼,形成了一个自然、圆润的土坑,再加上被压得无比紧实,即使是雨天也不会被冲垮。年幼的我还是对曾祖母有敬意,总会最后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她面前。曾祖母也不恼,只是慈祥地笑笑,张罗着盛粥,准备小凉菜。我躁动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再年长一岁,村子里总不是那么太平。传言有人贩子盯上了这里,大人们都人心惶惶。孩子们哪里懂得其中的利弊,照样玩耍不误。一天,姑奶奶的小外孙回老家,我们自然要与他混熟了。姑奶奶家是另一个村,要穿过一座桥才能到。我在姑奶奶家与小表哥玩得无比尽兴,全然忘记了在家中翘首盼望我归家的曾祖母。那天爷爷奶奶去探望亲戚,曾祖母没有了依靠,便开始出门寻找我。她硬是迈着小脚走遍了整个村子,当邻居们都认为我被拐走时,姑奶奶一个电话打来,说要挽留我在她们家吃晚饭,顺便征得曾祖母的同意。曾祖母没有说出心中的担心,只淡淡地答应了。直到我回到家,映入眼帘的却是曾祖母肿得如馒头一样的小腿肚,爷爷奶奶忙前忙后地为她上药。我没有受到一句责备,曾祖母温柔的眼神却将我的心口刺得生疼。

  不知道是否因为那次的肿痛,曾祖母留下了腿疼的病根,并一直折磨着她。

  后来,我到城里读书,与曾祖母的联系越来越少。

  再后来,曾祖母去世,享年83岁……

  偶尔,我会蹲下来抚摸那个土坑,她盛满了曾祖母对我的爱。或许有一天,这道痕迹会被推倒的老房子所掩埋,可它已经刻进了我的脑海。

  在那个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庭院里,那棵高大的枇杷树下,满是我今生今世存在的痕迹,它们在我不经意间出现,深深的烙在我的生命里。

  夏日的清晨,院子里传来女孩的欢笑声。沐浴在阳光中的枇杷树下,有位穿着连衣长裙的短发少女,她手里提着已经有些陈旧的菜篮,弯着腰从地上捡起一颗颗饱满橙黄,还带着些许露水的枇杷果实,嘴角无声地向上翘起,眼睛里满是欢喜与满足。在她的身边,有一个及她腰高的小幼童,她挥舞着两只小短胳膊,不停的绕着少女跑着跳着欢笑着,试图吸引少女全部的注意,却又好像只是在向少女撒娇,讨一颗新鲜的枇杷解解馋儿。尚未变得火热的夏日的阳光,穿过枇杷树那叶子片间的缝隙,轻轻柔柔地落在她身上,又给这本该宁静的清晨更添一抹活力。他们身旁便是枇杷树那粗壮的树干,一把木头梯子架在它的枝干上,顶端没入了茂密的枝叶,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正站在梯子上,用手摇晃着结了枇杷的树枝,那些个成熟的果实便纷纷争先恐后地落下,砸到了松软的土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留下一个个浑圆的痕迹。那是我幼年的痕迹,是充满了欢笑与喜悦的痕迹。

  冬季的午后,阳光正好。长大了的幼女在庭院中无忧无虑地追逐着不停逗她笑的姐姐,仍然稚嫩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着,如同银铃般清脆,又好似冬日阳光般暖人。那棵枇杷树下,坐着一位头发已白了大半的老人,她矮小的身子几乎完全地陷进了背后与身下厚厚的大红垫子里,随着身体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她身下的大黄藤椅子都会发出“吱呀”的声响,在这温暖的午后竟显得有一丝慵懒。她的嘴角噙着一抹宠爱的微笑,眯着眼睛,视线随着两个孙女的身影转动着,好像那枇杷树上在墨绿叶片簇拥中的一朵黄花,隐隐约约又静谧安详。她的手上正慢慢地剥着柑橘的皮,把干净的果肉用纸巾包好,待到她的孙女们有些累了,她便好像知晓了一切似的,用有些沙哑的嗓子,拉长了声音,呼唤着孙女们来享用柑橘。这样温暖的时光直至天色将晚,空气中生出一丝寒意才结束,大黄藤椅子在土地上留下的压痕,那是我童年的痕迹,是平凡却又温馨无比的痕迹。

  枇杷树下,曾有过一道道或新或旧、或深或浅的痕迹,也许它们已被黄土所覆盖,但在我的脑海中、我的心里,它们不为岁月所侵蚀,不为烈日所干裂,那是我所独有的、独享的,名为亲情的珍贵的痕迹。

  雪把地面覆得严严实实的,我一脚踩软了一堆雪,留下了清晰的脚掌痕迹,凹凸清晰。可是,太阳一出来,雪化了,就没有痕迹了,不像从前遗下的痕迹,至今还在。

  那时年少,撒开脚丫子便一会儿就跑得没影儿了,满头乱发也满不在乎地四处奔跑,东家转西家窜,到了日暮也不会归家。这时候,便能在各处听到来自奶奶的呼唤声,冗长、尖细并且难听。反正我当初是这样认为的。

  每每听到催促的呼唤声我都会躲起来,或是在邻居家,或是在田埂上蹲着,我不愿回家,我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而家里只有砖墙瓦屋与粗茶淡饭。

  但奶奶总能一下子就找到我,在我玩得正欢的时候抓个现行。然后揪住我的一只胳膊,不管我如何挣扎如何狰狞也拗不过奶奶的大手。于是我俩就伴着余晖向家走去。夕阳的霞光总将我与奶奶的身影拉得很长,就好像以那影子的身高跨一步便能到家。奶奶仍紧紧攥着我的手,生怕我跑了一般。我一路不安分地扭动如一条小水蛇,嘴里哼哼唧唧嘀咕不停,暗自进行在牙缝间的小声抗议。

  夜深,奶奶搂着玩得累极的我入睡,月光透过老房子的木质窗户照进屋子里,映出荞麦白的光影。奶奶的怀抱总软软暖暖的,只听她用特别无奈的语调说:“下次奶奶一唤,你就要回家啊!”我正迷糊地要睡,急急应了一声,兀自神往梦驰。

  又是一日暮色苍苍,我全然忘记答应好的诺言,仍旧满村跑,仿佛一玩儿起来就有用不完的气力。在我刚要拐进物色好的藏身之处时,从家里一路追来的奶奶发现了我,我立刻掉头就跑。我小小的身子穿得很快,奶奶拖沓着塑料拖鞋在后面一边唤一边跑着想拦下我。我却比奶奶跑得快很多,似乎也特别兴奋于这个结果,我跑得更加卖力,忽听到身后有石子滚抛的声音——奶奶摔倒了。我忙折回去,搀着奶奶站起来,奶奶的膝盖上还粘着细石子,我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奶奶又像往常一样握紧我的手,说:“我们回家。”

  晚饭过后,我乖乖地坐在小椅子上,陪着奶奶清理伤口,她的膝盖上嵌着许多小石子,她用缝衣针一颗颗挑出来,混着鲜红色留下凹凸不平的伤痕。我不忍心看,用手捂着眼睛,却有热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滑下。我的心上好像也有了那些痕迹,微微发着疼。奶奶瞅我心里难过,佯装轻松地嗔道:“让你不回家!”继而又叹了口气,“幸好奶奶经摔啊。”我捂脸捂得更紧了。

  奶奶的膝盖上的痕迹至今还没有消,我从此再没有晚回过家。那些痕迹,在我的心上也一直没有褪去,我再也不愿让爱我的人担心与受伤。

  只要你一唤,我就回家。

  楼底下的紫叶桃死一般的一动不动,只是喷薄出大团大团的红色花朵,几只麻雀呆呆的立在枝桠上,静止的像是为美术生准备的一幅写生图,好生沉闷。视线转移,突然见到门前的两盆含羞草,不禁想起了些什么。

  当一户人家经历过拆迁,金碧辉煌的水晶灯高高悬于天花板,它使得屋子灯火通明,像是皇宫举行了一场盛宴。42寸的液晶电视威风的盘踞在客厅内,脚踏着红木地板,四周的瓷砖锃光瓦亮,一切充满着现代气息。在父母的声声念叨下,我家终是摆脱了那个久远年代的房子并且装修风格如出一辙。没有了庭院前的小花圃,没有了房屋后的小菜地,有的只是条条框框的防盗措施,禁锢着我。

  思绪飞到那时的小花圃里,里面的花不名贵,但它们却装饰着这个家,给我们带来一点小资情调。最喜欢的是那两盆含羞草,我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一次触碰每片叶子,它们果真娇羞地遮掩自己。然后我会静静蹲着,等待它们再次释放。就这样,我可以气定神闲地呆上一个下午。老舍先生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心中安闲无适,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也算是能理解了。那时我还给它们测过“含羞时间”,听,够文艺范儿!像物理实验一样,为了减小误差,我在早晨、中午、傍晚分别给它们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制成表格。我把这一不是有病就是有才的行为发到网上,下面大多是赞扬我这水滴石穿的精神。可怜了那几株含羞草被我碰来碰去,希望不要“抽筋”、“面瘫”什么的。含羞草的绿清新、养眼,不至太过浓烈,但乏深度,为此,我给它们拍了好多艺术照:春雨后的滋养照、黄昏时的明暗照、温婉可人的娇羞照。

  含羞草所带给我的不仅于此,它真正使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当然稍加自诩了些。我一度欢腾地拿着小花洒给它们浇水,渐而渐之,我开始研究各种浇水姿势,听起来像是中国茶道,但我只是个业余的。

  真的,现在回想起这一切,心里还为之动容,但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感觉,我深知。或是想的太入神,手中转动的笔飞了出去,在空中画出了不规则的线条,“啪”的掉落到地上。无色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笔管,被分解成一道微弱的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复杂而不凌乱的颜色。我趴在窗台上,仿佛听到阳光透过空气发出的寥廓声响……

  岁月的痕迹我不敢淡忘。

话题作文 篇5

  一袭白裙,衣袂飘飘,高歌一曲,余音袅袅;音符如银珠落地,旋律似流水潺潺。如同一只飞舞的白蝶,闯入年少的梦境,她的身影,不经意间在我心中溅起满天繁星。

  “我要像姐姐一样厉害。”钢琴前,我立下诺言,踏上了学琴和歌唱的路。

  不曾想,学琴路上原来如此荆棘丛生,加之学业愈来愈繁重,弹琴的时间屈指可数。“或许,我没有资格像姐姐那样吧。”琴上的灰尘越积越厚。

  暑假,我随母亲去了澳洲游玩。南国正值冬季,冷风挟着枯叶,盘旋飘落。走进一家商场,我瞟见一个与富丽堂皇的环境格格不入的身影:不高的身材,因驼背而显得伛偻;深色的大衣,在流动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发白。兴许是个工人吧,我想。

  不一会儿,他走进大厅,在一家三角琴前坐下。在泛着深邃光泽的钢琴前,他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但随着指尖轻跃,乐音飞翔,他毫不犹豫地开始唱起了歌。

  开始时,玲珑的高音好似白昼的月亮,在蓝灰色的湖水边升起柔柔的光晕。逐渐地,歌声转向了高潮,跃动的伴奏和着雄浑有力的嗓音,恍若牧羊人在山坡高歌,浸透着不加掩饰的欢乐。

  流动的人群停止了,驻足聆听的人越来越多。

  他继续歌唱着,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

  听着这样的音乐,霎那间,心中冷雾散尽,一片粲然,仿佛注入了旖旎的'春光。

  记忆中,儿时在老家听到的山歌,突然像二重奏一般,回荡在我耳畔。那歌声称不上高雅,却是内心真实自然的流露。如眼前的人儿一般,他们歌唱,虽不是最优美,却最动人。

  原来,芸芸众生,只要揣着热爱和希望,每个人都有歌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声音。

  一句短诗忽然悄悄漫上心头:酒风清清木笛吹,我心倦与杨花飞。花开花落,物是人非,唯有歌声中包含的希冀,长久不变。

  走出商场,湛蓝的天空迤逦着几朵白云,草坪上鸽子的羽毛闪着熠熠的光。

  回到国内,掀开琴盖,久违的歌声又起。

  蓦然回首,时光薄雾间,那只白蝶轻颤着翅膀飞回,在心间缓缓落下,恍若一颗星子闪着鹅黄色的光芒和希望……

话题作文 篇6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患上了绝症,只能活一百天了。虽然他们的状况都差不多,可是表现却截然不同。那个小男孩得知自己快要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还总是不停得抱怨周围的人。因此,他的最后一百天一点点快乐都没有,直到最后,这个小男孩终于在一个安静的早晨逝世了,他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起他。而那个小女孩,当她知道自己的病状后,便让妈妈将自己送到老人院,她要将自己的快乐全送给那些慈祥的老人。她每天给那些老人讲故事,唱歌,把自己所有的快乐都表现出来了。她每天如此快乐地生活,直到一个安详的早晨,老人们再也没听到这个小女孩的歌声,笑声了,但是小女孩的微笑却永远留在了老人的心中。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为之一振。同时走在生命的.尽头,两个少年却表现得如此不同,人们都说,一个人死了只是他的躯体走了,而他的灵魂还是在的。文中的小女孩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最美丽的东西留给大家,她的灵魂闪着金光,永远留驻人间。而那个小男孩,他直到最后一刻也不肯将自己宝贵的微笑展示出来,所以,等待他的,只有被遗忘和抛弃……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在第六章中也写到:“我究竟有什么使命,有什么理由,什么必要去杀人流血,去袭击这些人呢?”是啊,有时候,一些生命是无辜的,你不应该去伤害它,而应该去敬畏它。

  在动物世界里,有许多动物也会敬畏生命。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他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只母豹在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支撑着要给洞中的小豹喂完最后一次奶……其实,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敬畏生命,动物们要比我们更懂。

  泰戈尔曾说过的一句生命格言: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对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敬畏生命吧!

话题作文 篇7

  春天:冰川化为泉水,向着山脚流淌,鸟儿,飞到树上唱着欢快的歌谣;花草树木也尽情的开放、生长,向大自然展现它最美的一面。这是一个所有生物重新活跃的季节,所有希望开始的地方。

  如果你考试失败了,请不要失落。你只要走到这被春意环绕的大自然中去走走,你会发现:去年已经枯死的花草重新绿意盎然,被密蜂和蝴蝶围绕着团团转;你还会发现那掉完了叶子,光溜溜的'树枝上,又变生生机勃勃;小鸟儿们又飞到上面唱着轻脆的歌曲。更何况,你是一个人,你的生命没有植物们那么脆弱,也不是只有一年四季的生命,可为什么不像它们一样,重新燃起新的生机呢?

  如果你的一生是坎坷的:父母离异,生活困苦,遭人嫌异的,或是其他自然条件引起的因素。你有没有就此放弃,从此堕落下去呢?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请你先别急着去实行。你得先出去散散心,你会看见春天里的草地上长出的嫩芽,它是那的小,那么的不堪一击,如果谁不小心踩了一脚,它就可能粉身碎骨,可当你重新看见它时,它以经变得绿油油的,不像先前的那般稚嫩,它已经重振光彩。在小草的生长周期里,它要冲破厚厚地土壤,要被风吹,要被雨打,可能还会发生些其他的意外。可在这美丽的春天,它一样不逊色于其他同类,正因为它的点缀,让大自然变得更美丽,不是吗?

  春天,花红柳绿,让人回味无穷。但其中的艰辛却没多少人知道,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最后也还是照样光彩四射,照样大自然献出了自己的棉薄之力。这都是因为它们对生的渴望,对希望的信任,才能换来今日的美艳。所以,春天是每个希望开始的起点。

【话题作文】相关文章:

话题作文范文:以友善为话题的作文_话题作文范文08-05

话题的作文11-29

话题作文07-20

话题作文[经典]07-21

话题作文(经典)07-23

(精选)话题作文07-23

[经典]话题作文07-24

以回眸为话题的作文-初三话题作文12-21

以尝试为话题的作文400字_话题作文范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