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2023-02-21 18:15:55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掌握一定的规律。
2、知道公共场所中符号标志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按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禁止驶入、禁止行人通过、火警电话、灭火器、人行横道标志、禁止燃放烟火等各种常见的信号标志;录音机、磁带、挂图及场景布置。
2、事先带领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符号标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手式“暂停”“安静”“真棒” 安定情绪,疑惑口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手式——暂停〈左手横平放,手心向下,右手食指顶掌心〉、安静〈食指放在嘴上〉、真棒〈竖起大拇指〉)
问:刚才老师都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要安静呢?——会说话的符号。你们还看到过哪些会说话的`符号呢?
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会说话的符号,它们不用说出来也不用写出来可是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
2、寻觅会说话的符号
师:今天咱们班也来了许多会说话的符号,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
要求:找到后说一说它们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可自己说一说也可告诉老师或小朋友)
3、提问,讲述。(出示符号标志挂图,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师:你看到了什么符号?能不能在图中找到?它有什么作用?看到它你应当怎么做?
4、发现规律,认识禁止符号。
师:有一种符号,如果看到它这件事情就一定不能做,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适当提示,引导幼儿找出共性——禁止符号,举例说明如吹喇叭前面加禁止符号就是“禁止吹喇叭”,吸烟上面加禁止符号便是“禁止吸烟”)。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2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在讨论、听辨水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
2、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不同的“水声”关注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文字卡片和图片(四种水声的:水滴、水泡、雨、海浪); 多媒体课件; 幼儿倾听过水声;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水。
1、出示“水”字,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水。
“老师这里有一个字,是什么呢,看看谁认识。”(出示水字)“对,是水。”
“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天天和它见面。那么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水呢?”孩子应该会想到海水、矿泉水、洗手的水、洗衣粉水等等。
2、出示一瓶水,听听有声音吗?
提出质疑:水会有声音吗?你在哪里听到过吗?怎样让这瓶水发出声音呢?
小结:流动的水会发出声音。
二、听听、猜猜四种水的声音,引发幼儿对水声的关注。
1、播放多媒体课件(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出滴嗒嘀嗒的字卡)
它们分别是小水滴、小水泡、大雨和海浪声。
滴嗒滴嗒声可能是什么水发出的呢?(引出水滴图片)
鼓励孩子猜出小水滴的声音并且配上相应图片。然后,鼓励孩子用动作来表现听到的.水声并且积极联想“什么时候听到这样的滴嗒嘀哒、咕噜咕噜、哗啦哗啦、哗哗声呢?”。
谁来试试看小水滴滴嗒嘀嗒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主动验证。相信孩子会感兴趣并且非常积极。最后采用诗歌性的语言和孩子一起小结,可以是“小水滴在唱歌,滴嗒滴嗒;小水泡在唱歌,咕噜咕噜;大雨在唱歌,哗啦哗啦;大海浪在唱歌,哗哗;水娃娃在唱歌,真呀真快乐!”
2、依次播放多媒体课件(2)(3)(4),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配对字卡和图片,传遍相应动作。
3、采用诗歌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三、游戏:我是水娃娃。
这个环节主要是启发孩子主动用动作表现小水滴、小水泡、大雨、海浪。孩子动起来一定会很开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结束
提出挑战:除了这四种水声,还听到过什么水的声音呢?
出示刚才那瓶水,“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试试看。回家可以继续试验。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运用各种工具玩沙,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2.通过了解沙的基本用途,引发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
3.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沙漠、沙滩、各种颜色的沙、沙漏、沙画等的图片。有关沙尘暴和制作沙画的视频。
2.装沙的盆子(沙里藏有筛子、管子、模具等玩具)
3.一次性透明杯子每组三个、糖、盐、小棍、水若干。
幼儿准备:有过玩沙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播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出“沙”的主题。
1.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沙滩上有沙,沙漠里有沙,沙有红色,白色、黄色、黑色等颜色)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沙吗?是什么样的?(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二、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1.游戏:沙中寻宝后,分组玩沙,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将小玩具等物藏在沙盆中,请幼儿找出来,并用这些玩具玩沙,从中发现沙的“秘密”。
2.集中讨论:刚才大家玩过沙,我们一起说说沙是什么样的呀?
(1)筛沙:(引导幼儿观察沙的颗粒状,有的大有的小)
(2)捏一捏、摸一摸(感知沙德柔软与疏松)
(3)用吸管吹一吹(体验干沙很轻的'特点)
(4)装沙在管子里(观察说出沙有流动性的特点)
三、比较感知沙不容于水的特性:小实验“沙会不见吗?”
操作:将糖、盐、沙少许分别放在一次性杯中,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沙子不能溶于水的特性。
四、播放图片和视频了解沙的用途。
谈话讨论:
1.交流关于沙的用途:做房子、沙漏、净化水、炒花生、做沙画。(欣赏沙画表演)
2.讨论沙的害处:沙尘暴、沙漠。(观看沙尘暴、沙漠片段)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人工雨。
2.创造下雨的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一些让幼儿制作与的材料,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里。
准备清水数盆。
活动过程:
一、 雨从哪里来
——今天请大家来当一回“降雨师”,看看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可乐瓶降雨器:在可乐瓶内灌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面喷雨。
2. 吸管小鱼:用吸管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
3.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洒水
4.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5: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手水淋下来是大雨。
——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并进行演示。
二、 给花草树木下雨
——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降雨,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注意用眼卫生,逐步养成好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编故事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论题,说说眼睛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要让大家猜一个我们身上的'器官:"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猜出是什么了吗?
师:对,它就是我们的眼睛。眼睛有什么作用?
师: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除了我们人身上有眼睛,动物身上也有,你看,小猫就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却碰上了大麻烦,我们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听一听--听故事,说说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提问:
1、小猫为什么会眼睛疼?
2、它后来怎么去做的?
3、如果我们没有好的眼睛将会怎么样?(变成近视眼,无法看清东西,没有办法看好书)
小结:眼睛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她。那么,到底有哪些办法来保护我们的眼睛,预防近视呢?
三、说一说--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卫生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保护视力的方法。
小结:"二要"——看书、看电视、看电脑姿势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将胳膊肘撑在桌上,将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点到鼻尖或额头,即距离30厘米左右)--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看电脑。
——不要在过亮或过暗的地方、晃动的车厢看书、画画。(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线过强、过弱,不宜看书画画)。
总结: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看看谁看的最远。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内容选材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与他们的身体息息相关,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内容,却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对“眼睛”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体的器官,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陌生的是对眼睛的认识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不但让幼儿细致地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及其作用,而且纠正了幼儿用眼方面的错误,同时学习了用眼卫生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对活动的高度兴趣和关注,课堂气氛活跃而民主,他们对眼睛的构造还是用眼卫生,都能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都能说出不少保护眼睛的方法,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7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 《虫儿飞》。
活动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
重点:目标1所诉既重点。
难点:目标2所诉既难点。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一)玩纸船。
“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
提问:A你是怎么玩纸船的?
B你的`纸船怎么了?
C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纸的
(二)折纸杯。
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
提问: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
B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杯不漏水。
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
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
反之就要漏水。
(三)发现纸杯的秘密。
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活动结束: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9
设计意图:
在幼儿收集废旧可乐瓶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兴致勃勃地拿着瓶子对着自己或朝着他人捏、压,并高兴的叫着:“老师,有风、有风”。根据幼儿这一兴趣和关注点,满足幼儿好奇心,因此,我决定利用可乐瓶开展一系列科学游戏活动。通过玩会飞的小伞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探索气流使小伞飞起来的科学现象,并进一步发现不同形状的伞飞的高度也不一样这一现象。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想办法使小伞飞起来。
2、通过玩会飞的小伞,注意到形状不同的小伞飞的高度不一样,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可乐瓶的经验。
2、同种材料制作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小伞(锥形、平面形、漏斗形)、大号可乐瓶幼儿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师:这里有和小朋友一样的三把小伞,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观察三把小伞颜色和形状的不一样。
(二)、启发幼儿探索“怎样使小伞飞起来”。
1、引导幼儿把小伞放在可乐瓶瓶口上,想办法使小伞飞起来。
2、讨论交流:你们的小伞飞起来了吗?是用什么办法使小伞飞起来的?
师小结:要想使小伞飞起来,可以捏、拍、敲、吹等。
(三)、用同种材料制作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小伞进行比较
1、请小朋友再用用力拍的方法,轮流把三把小伞放在可乐瓶的'瓶口上,看看哪把小伞飞的最高。
2、请三位幼儿各持一把形状的伞示范表演,幼儿观察比较。
(四)、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伞到户外自由地玩,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投放不同材料制作的小伞,比一比谁飞的高。
2、回到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会飞的小伞,想想为什么小伞会飞起来呢?
活动反思:
取得的成果:幼儿能用可乐瓶想出办法使小伞飞起来,活动积极性较高参与性较强,对“气流使小伞飞起来”这一科学现象有探索兴趣,大胆地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制作小伞时还应考虑的不易破损,幼儿的探索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培养。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0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磁铁,了解它的特征及用途。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准备
1.用磁铁制作出来的会跳舞的小人。
2.磁铁若干,塑料板,盘子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从外面带来了一位会跳舞的小人。我们用掌声请她上来,好吗?(好)
2.用这个会跳舞的小人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讨论:小人为什么能跳舞?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
(二)、让幼儿自由操作,了解其用途
1.小人会跳舞,有趣吗?(有趣)。下面,老师给小朋友每人一块磁铁,每组一个盘子,盘子里各放了许多东西。(铁制品和非铁制品)。我们小朋友也来试一试,这磁铁还能干些什么?
2.让幼儿自由操作。提问:(1)、你拿着的磁铁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与其他小朋友的磁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让幼儿了解它有不同的形状。
(2)、小朋友刚才玩过磁铁,谁能告诉老师这盘子上的东西怎么啦?(有些被吸上来了)。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吸铁性能。
(3)、那小朋友观察观察,有哪些东西被吸上来了,还留些什么。
3.小结: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磁铁有不同的形状。还有吸铁性能。
4.那磁铁还能有什么用处呢?(个别幼儿回答)
(3)、总结:老师听了小朋友的回答。我觉得有些小朋友说的对的,可有些小朋友不太知道。我们小朋友回家去问一下爸爸妈妈,磁铁还有什么作用。在和爸爸妈妈做一个玩具,就象老师刚才拿出来的一个会跳舞的小人。是用磁铁做的。我们小朋友也去做一个漂亮的玩具好吗?看一看谁做得最棒了。好不好?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1
中班科学活动:自由自在的电线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吴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教学反思: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我觉得在活动前还应让幼儿丰富一些知识经验,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件作品,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观摩意见和建议: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精神。
建议:在“看一看”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要变一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2
设计意图:
空气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帮助幼儿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2、初步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特性。
活动准备:
气球、保鲜袋、针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气球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气球,小朋友自己去玩玩。
师:气球怎么变怎样了。
幼:变大了。
师:气球为什么变大了。你们知道吗?
幼:不知道
二、空气的特性
师:这里有一个秘密,其实我们把空气吹进去了。空气才会鼓鼓的。
师:小朋友你们看周围幼什么啊?
幼:
师:其实我们周围还有空气。你们有没有看到啊?
幼:没有[]
师:这是什么啊?
幼:针铜。
师:(教师用针铜吸一下空气)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幼:有风。
师:空气在四周流动产生风
教师小结:空气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师:(教师出示保鲜袋)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保鲜袋
师:现在我们用保鲜袋去抓空气。(教师示范)
幼:(小朋友自由的再周围抓空气)
四、空气的作用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玩的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们玩的热不热啊。小朋友你们在很热的时候你会干吗?
幼:用扇子。吹空调
师:你知道风是那里来的吗?
幼:不知道[]
师:空气的流动都是制造风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对于我们重不重要的。人很动植物一样都不开空气。如果
没有了空气,人类,动植物都会失去生命。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干扰,按10以内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贴有7―10的数字卡片一套,点心包装袋若干。
2、不知点心屋的场景,设置四格货架。
3、材料袋:四种点心的卡片。
4、活动材料《数学》
活动过程:
一、说点心
让小朋友说说在幼儿园都吃了那些点心?
二、数点心
1、师: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点心。
教师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数数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十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10,让幼儿知道有10个点心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4、10除了表示十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幼儿举例说明十可以表示的物体。
三、选点心。
1、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点心,等一下请小朋友
2、幼儿自己选点心,将各种点心按塑料杯上的数字逐一装进杯子里,然后互换检查,看看装得是否准确。
3、教师检查并点评。
四、送点心。
1、师:点心包好了,我们再把选好的点心送到点心的.货架上。可是点心不能乱摆放,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点心摆整齐呀?
2、请幼儿说说摆放点心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袋放在同一格货架上。
4、教师将7-10的数字卡贴在四格货架上,幼儿陆续将点心袋放在相同数字的货架上。
5、教师和幼儿集体检查一遍。
五、点心屋营业了。
1、师:点心摆放好了,现在我们去买点心吧。请三名小朋友当营业员,其余幼儿当顾客,玩“点心屋”游戏。
2、“顾客”买点心时说出“我买X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货。
3、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的要求和营业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
4、把自己买的点心送给客人老师,让客人老师检验。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4
设计意图:
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同时也挑战一下,让他们勇于进行尝试。虽然这个纸芯桶的高度没有平衡板高,但是它与孩子的接触面积小了,孩子站在上面就需要较大的胆量,如果要保持平衡的话那就需要找到纸芯桶合适的中心点,找到合适的中心点需要孩子一定的探索,我们为小朋友准备了3种纸芯桶,单个的,2个绑在一起的,3个绑在一起的,这3种不同规格的纸芯桶除了难度不同能给不同层次幼儿外,由于面积不同,它们的中心点也不同,让孩子的体验也不同,他们只有在一次次掉下来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他们应该站在哪里是最稳的。
捕鱼人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游戏,今天玩的是第二层的游戏。由于这个游戏的角色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在第一层的游戏中我们以了解游戏规则为主,没有让孩子站在纸芯桶上,是站在垫子上的,因为垫子没有高度,和孩子脚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孩子比较容易保持平衡和做游戏。今天的第二层次游戏我给每个捕鱼人都放了2个大的纸芯桶,接触面积虽然稍小了一点,但是可以分开站立,让捕鱼人在上面保持平衡,这样的材料改变给孩子提高了难度,比较容易的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小朋友的平衡能力提高后,我们想给孩子放4个纸芯桶,让捕鱼人能在纸芯桶上走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
活动目标:
1、通过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重点:通过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难点: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时,如何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活动场所:大操场
2、材料:纸芯桶(单个、2个绑一起、3个绑一起)
活动设计
环节
内容
时间设置
(第一环节)
热身运动
“小飞机”律动
2分钟
热身游戏:小飞机
6分钟
(第二环节)
分散游戏
两人合作玩与分享交流
7分钟
幼儿分散自由行走
5分钟
(第三环节)
集体游戏
捕鱼人
7分钟
(第四环节)
放松运动
许多小鱼游啊游
3分钟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小飞机”律动。
重点观察:幼儿跟随老师伴随音乐节奏活动身体各部位(主要膝盖、踝关节),动作是否协调,能初步体验平衡。
二、起始游戏:飞机飞(迷迷转)
玩法:幼儿和老师做小飞机绕障碍飞,当老师口令“降落到石头上”时,幼儿根据口令站到相应的纸芯桶上,并保持平衡。
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使自己保持身体平衡。
三、分散游戏:合作走小路
1、幼儿合作摆放
要求:2人合作摆放小路并在小路上走一走。
重点观察:幼儿摆放纸芯桶的方式;幼儿能否走得稳;幼儿走小路的方式
2、幼儿自由走路:
要求:幼儿能自由走动摆在操场上的路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走的稳以及走小路的方式。
四、集体游戏:捕鱼人
玩法:一半幼儿做大鱼,从捕鱼人站的石头中间游进去,捉小鱼;一半幼儿做捕鱼人,站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拍击大鱼,大鱼被拍击到需到旁边等候;小鱼被捉完,即大鱼获胜,大鱼全部被拍击到,则捕鱼人获胜。
规则:大鱼每次只能捉2条小鱼,捕鱼人站在“石头”上拍击大鱼。
重点观察:观察捕鱼人在礁石上是否能站稳,大鱼能否灵活的从捕鱼人中间穿过。
五、放松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将自己的身体放松并能注意擦汗。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5
【活动设计】
把“摩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以游戏化,通过使小纸人跳舞这一游戏方式来让幼儿感受,并愉快地掌握。不是让幼儿掌握多么高难的物理知识,而是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丝绸和玻璃摩擦之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自制小玩具,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玻璃板、薄纸、大头针、丝绸布料。
2、在干燥的天气进行活动,因为干燥的天气容易产生静电。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小指人”,激发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一张薄纸)
师:“现在老师用剪刀剪一下,变成了什么?”(老师剪成几个1.5—2厘米高的小纸人,要使小纸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纸人中间插上一根大头针)
2、师:“可爱的小纸人,请你们给小朋友跳个舞吧!”幼儿发现“小纸人”没有跳舞。师问:“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跳起舞呢?”
3、请幼儿用各种办法让“小纸人”跳动,谁想出来的办法好。
二、引导幼儿探索并进行交流。
1、幼儿第一次动手操作与观察,探索如何使“小纸人”跳舞。(幼儿可用辅助材料或不用辅助材料)
2、幼儿集中后交流操作中的发现,并提出道理师:“你是怎么使小纸人跳舞的'呢?”幼儿回答并演示操作,提、拿、吹、晃、摇。
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小结:由于力的(jy135幼儿教育 shiyongzuowen.wyytt.com)作用,小纸人会跳动。
3、师操作演示。(能不能除了这些,还有方法使小纸人跳舞吗?)
师把小纸人放在桌子上,然后在离小纸人上面1厘米处搁上一块玻璃班,师用丝绸布料不停地在玻璃板上摩擦,桌上的小纸人就开始翩翩起舞(附图)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进行尝试,寻找答案,幼儿每人操作实验。
5、幼儿集中。
师:“你是怎么使小纸人跳舞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使小纸人跳舞呢?”
幼儿充分回答后,鼓励幼儿长大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启发自制玩具。
1、教师出示自制玩具:用轻薄材料制成的小动物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制各种玩具。
2、幼儿动手自制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3、请做好玩具的幼儿用丝绸在玻璃摩擦方法,使他们跳舞,
4、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02-24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方案01-29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优秀参考范例12-09
科学活动方案02-10
科学活动方案03-07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方案15篇02-05
科学教育活动方案04-25
科学教育的活动方案11-23
中班的活动方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