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
更新时间:2022-08-17 12:02:01 开学第一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通用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1
观看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再一次感叹人类的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为创造,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因为创造,我们拥有美好未来。
鲁迅对许广平的《罗素的话》写下了“给90分,“拟其写下了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85分给罗素。”的评语。鲁迅先生对许广平论文的评语表明:人必须拥有创造的思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源于创造,有了创造力,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便利;有了创造力,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人与动物的区别便是人有创造力。动物没有创造力,它们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精致的物件,没有坚固的房屋,所以它们生活在生物链的底部,沦为人类的玩物。人有创造力,有无尽的文学经典,有夜晚的灯火通明,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所以人类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于是他成了亚洲王。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够成为亚洲王,是因为他在困难中努力寻求新的方式,以独一无二的方法解决了难题。创造的思维就是敢于冲破前人的规则、敢于踏上荒无人迹的'路,独辟蹊径,最终走向成功之路。
拥有创造力的亚历山大最终获得了成功,而失去了创造力的天才儿童方仲永却走向了平庸。
方仲永儿时下笔即成诗,为全乡的秀才的榜样,风光不可一世,却因父亲不重视对其的创造力的培养,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没有了创造力,纵然有再好的天资,最终也还是与普通的人一样,庸庸碌碌。若仲永的父亲重视培养仲永的创造力,令其更上一层楼,也会名垂青史的吧。可惜,一时贪欲荒废了孩子一生。由此可见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至关重要。
如今,航天火箭直冲云霄,珠穆朗玛人迹可寻,南北两极科考站林立,无数高科技的发明创造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可是,又有多少人如许广平一样,在前人的光辉下,逐渐摒弃了创造的天性?又有多少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享受,每天庸庸碌碌地生活?而我们当前的生活需要人们的创造,只有这种创造,才能让生活丰富多彩,一日千里,像梦幻一样美丽。
人类需要创造力,创造不仅能使人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探索发掘的过程中寻找到精神的富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2
今天,我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一起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我被里面英雄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原来五星红旗之下藏着那么多闪亮的灵魂,我们今天平淡的生活却是很多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国旗象征着我们国家的荣耀,更象征着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抗争、无数人的生离死别、无数个妻子的眼泪、无数个儿女的期盼。在今天,我们为我们国家的富强而高兴,更应该缅怀那些为了国家的未来洒热血、抛头颅,有理想有激情的革命先烈,因为他们是鲜红的国旗背后最闪亮的灵魂。
在《开学第一课》里最令我感动的是左权将军的书信和左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奶奶相隔40年的回忆。左将军在左奶奶两岁的时候就已经逝世,左奶奶脑海里几乎没有与父亲的一点回忆,她十分想知道关于自己父亲的事情,哪怕是细小的点点滴滴。于是她只能不断地问身边的人,努力地拼凑出一些关于自己父亲的碎片。左奶奶对左将军的思念是那么的深,但是却一生不能与自己的父亲见上一面,如果每一次的思念都是一滴水,从两岁的黄发孩童到70岁的白头老人,左奶奶的思念已经化成了一个海洋。
40年后,左奶奶的妈妈将当年左将军写的'信全部交给左奶奶,左奶奶一封一封认真地看,隔着记忆的长河,等到头发花白,才了解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原来也是这样的深。左将军在信里写到:“看到太北的照片以及你对太北的描写,那样活泼可爱的孩子更增添了对我的思念,时刻想着如果有你们在身边,能够听听你们的声音,能够牵着太北走走,抱着它走走那该有多快乐。可是我却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只能看着你们的照片寄托一份思念”。左将军对亲人的思念是那么深,但为了国家的未来,只能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家人,毅然地奔赴战场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左将军的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将士的热血与柔情。他们和我们一样,有家、有亲人,有着深深的爱与牵挂。但他们的胸中仍然燃烧着对革命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这份使命感促使他们将心中的小爱暂时收藏转化为大爱。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成全了祖国的未来,成全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国旗鲜艳的红,都是用他们的鲜血染成的,他们是隐藏在国旗背后神圣的灵魂,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将永远追随他们的灵魂,奋发向上,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3
今晚,我怀揣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在8点的时候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主持人是我最喜欢的撒贝宁和何炅老师。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围绕创造向未来,一共讲述了四个主题,第一堂课是梦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走向未来的灯塔,是拼博的力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努力,就可以实现中国梦;第二堂课是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在奋斗的时候也许会遇见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必须要有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就象会珠心算的王桐晶姐姐一样,12年演算过的卷子,可以铺满100间小学生教室,只要我们不断挑战自已的极限,就会如同她胸前的那些徽章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第三堂课是探索,我们做为小学生,就要敢于去探索人世间的奥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创造出奇迹;第四堂课是未来,科技创造改变未来,无论是“京剧小达人”王泓翔和虚拟歌手共同演唱的`《墨梅》,还是神秘“嘉宾”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都是在展示我们的创造力。我们做为下一代的接班人,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开学第一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摄影师解海龙老师以“我要上学”为主题的系列照片,改变了“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等人的命运。这个故事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爱心可以获得希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梦想可以让人成长。我一生下来就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生活得无忧无虑,是幸运的。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有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关怀我们的老师,是幸福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关于梦想,可能每个人都会不同,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跟我舅妈一样,当一名边疆老师。曾听舅妈说,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见过最高的房子就是三层的学校,更不知电梯为何物,放学后一个个都变成了小牧童,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重视,更别提有机会学习特长了。我希望长大以后,能用自己的知识与特长去改变那些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都能有机会走出大山。
我想实现我的梦想,就要对自己设立一个长远计划,首先,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向前走。其次,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知识,还要坚持练好小提琴,舞蹈,音乐,书法等专业特长,因为我觉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特长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加油吧,少年,未来由我们来创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4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们也给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课!
付丽娟姐姐、廖智阿姨还有王亚平阿姨等人,担任了这次中小学生课程的老师。他们带来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有梦就有动力。我们都知道,飞机要起飞,必须要有发动机。而梦想就是发动机,有梦想的人就像装了发动机的飞机,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付丽娟姐姐十三岁了,她是一名优秀的跳伞运动员。在训练队伍中,她年龄最小,但是却是最努力的一个。她每天要训练六个小时,清晨的`长跑尤其让她喘不过气来。有时她甚至想到了放弃。但是她想,这刚长出的幼芽不能就这么轻易折断了呀,每次她一想到这儿就仿佛黑暗的房间充满了亮光。每次训练结束,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奶奶,“年近七十岁的奶奶一个人在家里,我多想去陪她呀!”但是为此就放弃了训练生涯,怎么能行?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成功了,奶奶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的!付丽娟姐姐坚强的毅力,深深的打动着她身边的人们,我十分佩服她的这种坚定信念。
第二节课的内容是:梦想是种幸福。方荣老师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到山的那一边——到城里去上学。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一名老师,她的梦想成真了。虽然她一直是在快乐中学习,但是后来她才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当她毕业后,她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竟发现自己已经被孩子称作“最美老师”了。那时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她想,这十几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学生们都很喜欢她,不仅是因为老师的外貌美,更是因为老师的心灵美。她说,这是最令我感到幸福的事了!
第三节课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坚持,有梦想就能出彩。潘其华奶奶今年八十八岁了,比我的爷爷还大六岁呢。如今的她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她却拥有六十年的教书经历。她教过八千名学生,她的学生们现在都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有科学家,有画家,有医生,有老师等。她说,没有一个学生让我骄傲,因为,他们全都是最棒的!我知道,她心里一定把这些学生当做她一生的荣耀。她还说,等她一百岁了,她要教第一万个学生。潘奶奶一定是一个活到老教到老的人!潘奶奶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开学第一课生动丰富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我要做一个有梦想,敢追求,有信念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5
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这样一种骄傲,它深深镌刻在我们的民族记忆里。它,就是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中华骄傲!
在《开学第一课》里,主持人、嘉宾,和表演者共同阐述了“中华骄傲”:中华汉字、中华武术、中华诗词与琴棋书画。其中,我的最爱,就是“中华汉字”。汉字,是祖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作为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直到今天,仍用最鲜活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华骄傲。
汉字不但是我们祖国的`语言,还渐渐的走向了世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研究汉字。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他从小就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前往中国,探寻汉字的奥秘。他自制了一万五千个汉字卡片,来帮助自己学习中文。慢慢的,他发现每个汉字都有历史与故事,他决定自制一个汉字网站,让更多人认识汉字。二零一一年,他突发了心脏病,几乎失去生命。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再耽误制作网站了。为了制作网站,理查德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资产与时间,用《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四本书,用八年时间,把一个个字都放进了自己的数据库。终于,网站完成了。一开始,看网站的人很少,后来,人们了解了理查德的事迹,纷纷转载网站,最后,每天有六十几万人观看他的网站。一位外国人,为了汉字投入了自己的一切。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汉字,是我们的骄傲吗?
走向世界的,还不只有汉字。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历经万难,开拓了“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了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纽带。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乘风破浪,来到了印度等多个国家的海岸线,将中国的特产远渡重洋,带到了其他国家。而现在,我们开展了“一带一路”,重振“丝路”精神,并且更大限度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高铁与其他位于世界水平的品牌运向世界各地。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习毛笔字、刺绣、古诗词等中华的骄傲。中华骄傲正在走向世界!
而我自己,虽然会背一些古诗词,可是只会其中的冰山一角;虽然会写毛笔字,可是并不精深;虽然会下象棋,可是技术并不高超。在“中华骄傲”上,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在未来,我需要学习更多,充实自己,将中华骄傲继续带向世界,将更多华夏文化的种子撒到世界各地。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6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中华骄傲”。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和近年来提出来的“一带一路”都是中国的骄傲。这份骄傲和自信,深深眷刻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我们文化的血脉中。
其中,“文以载道”,文学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而诗词又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苏轼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既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细腻,又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在他失意的时候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在他经历坎坷时,在他无人问津时,他依然积极生活,继续创作,为中国文学作出贡献。在他的作品中,依然能够看出那种积极向上的豪迈的英雄本色。
所以,人们常说文学就是一艘船,在这艘船上,承载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道德伦理、家国情怀。如果说中国诗词也是一艘船,那么在这艘船上,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甚至从元曲到明清小说,就仿佛是一盏盏的灯火,照亮了多少双眺望远方的眼睛。
路遥在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精神再独立的人,有时候也需要找到一种依附,一种归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就是人类精神的依附,情感的归宿。而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宝库中的诗词,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许多情感和精神价值,传递着文化的共鸣。
节目中请到一位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看到这位银发苍苍的老先生,听到这位老先生70年来笔耕不辍,坚持将中国古诗词带向世界的感人事迹。我很激动,也很震惊。因为从小到大我的.梦想,也是做一位翻译,我不仅想精通我的母语,我们国家的文字,更想去领略其他国家的语言之美,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虽然我不能像许渊冲老先生那样,将中国诗词研究得那么深,把中国诗词翻译得那么好,但我也想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梦想着在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的文字、文学、文化带向世界,让世界领略东方之文的魅力。
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利用两国语言,甚至多国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骄傲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08-30
开学第一课青春开学礼观后感(精选6篇)08-3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3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08
观后感《开学第一课》12-0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08
《开学的第一课》观后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