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卖花词》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2-04-07 10:09:31 课后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启《卖花词》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启《卖花词》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启《卖花词》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卖花词

  高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

  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

  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

  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C

  2.要点:①指出本诗的“雅”、“俗”之处(2分,雅、俗各1分)。②具体分析其中的“雅”、“俗”(2分,雅、俗各1分)。雅俗兼备的可综合分析。阅读题

  角度:内容方面——如选材等;形式方面——如语言风格、修辞方法等。

  答案示例:我认为本诗的确如此。本诗的所谓“俗”是指它的语言,明确清理,通俗易懂,例如作者在描写卖花郎花与众不同时候说花朵鲜艳、花期比别人早;卖花郎担着花叫卖,脚步如春风;日暮担花回家时候的轻快等等,都明丽自然,毫无雕饰,给人一种朴拙的美。所谓“雅”则表现为它的主旨,特别是运用对比手法,将朱门几度更改,人事变换不定,荣华富贵如沧海一束的轮转与卖花郎逍遥自在了无牵挂的快乐进行对比,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这样的丰富意蕴应该是本诗的所谓“雅”。

  拓展:卖花声·怀古鉴赏

  原文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

  ①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穷极侈俪,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陕西省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②金谷名园:在河南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也异常奢侈豪华。

  ③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④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⑤美人句:楚汉相争,汉胜楚败。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又被汉军追及,于是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⑥战火句:指三国时的赤壁之战。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公元207年,吴蜀联军在这里击败曹操百万大军。

  ⑦将军句:东汉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所以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⑧秦汉:泛指前代。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译文

  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

  战火也曾燃烧在赤壁山,

  班超投笔从戎却空老在玉门关。

  伤心啊!秦时明月汉时关!

  生灵涂炭,

  只换得读书人一声长叹!

  赏析

  这两首曲子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故用“怀古伤今,慨叹民苦”来概括两支曲子的中心思想是最恰当不过的。

  两首曲子开头都先用三个典故。第一首用秦始皇建阿房宫行乐、石崇筑金谷园行乐、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三个典故,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开头也是三个典故,一是霸王别姬,即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困垓下,突围前与爱妾虞姬悲歌诀别,虞姬自刎而死。项羽突围至乌江岸也自刎而死;二是曹操被蜀吴联军大败于赤壁;三是班超空老玉门关外。引出英雄美人的故事,寄寓了作者对时世的看法,项羽、曹操、班超这三个秦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功业英名虽然万古不会磨灭,但他们的功业英名是以“生民涂炭”为代价的,这是一;二是作者没有褒扬三位英雄的业绩,只交待他们的失败与不得志,便说明历史上像这些英雄人物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成败得失而无所感慨,和他悯民生,体民苦的思想有关。当时的封建王朝内部,君昏臣庸,统治者之间你争我夺,为了争夺到权位及天下的目的,他们总是打着“吊民伐罪”,“以有道伐无道”等为民的旗号,以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并借助老百姓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欲望,到头来遭受伤害的仍是老百姓,所以作者无不伤心地发出感叹“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此句也意在表达英雄美人虽有壮烈哀艳的故事,但在历史的画卷中最值得同情的是苦难的百姓,最痛心的是天下的百姓,反映了作者最本质的情感。

  而后首作品的结尾更是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

  这两首怀古元曲,无论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是审视历史,都称得上是佳作。

  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争,统治者之间互斗,“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不知殃及多少无辜百姓,华夏民族的千年史告诉后人:战乱连年,血雨腥风,夜有悲声,毁的不仅仅是国家的文明,更是断送民族的崛起强盛。能“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以国泰民安为己任的有识之士,其理想、胸襟必将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拥护、尊敬。

【高启《卖花词》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相关文章:

沈绍姬《寄家人》阅读练习翻译和答案03-17

资治通鉴初,淮阴侯韩信阅读练习翻译及答案06-23

高翻和翻译的区别08-03

李汉荣《对一只蝴蝶的关怀》阅读练习和答案07-10

狼有屠人货肉归阅读理解及答案和翻译11-12

李清照渔家傲和清平乐对比赏析阅读答案翻译11-25

绿罗裙贺铸翻译赏析阅读答案07-10

《竹枝词》刘禹锡阅读答案10-21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阅读答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