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5+3”模式让医学教育改革破茧成蝶

更新时间:2022-06-19 18:39:43 上海高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复旦大学“5+3”模式让医学教育改革破茧成蝶

 复旦大学等单位探索建立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培养有临床实践能力的合格医生。经过5年实践,已培养出合格医生600余名,其中不少毕业生扎根基层医院。

复旦大学“5+3”模式让医学教育改革破茧成蝶

  近日,每四年评选一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布,由复旦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方面的“零突破”。同时,在9月20日举行的中美医学教育高层论坛上,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核心的“5+3”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成果因何获奖?有何魅力?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学生因何青睐?

  “双重身份”破解学医年限长、投入大难题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记者见到了正在门诊忙碌的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三年级学生李苗,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山医院的住院医师。“双重身份”让她格外忙碌,“恨不得把时间分成两半来用”。然而,令李苗欣慰的是,她不需要像从前那样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再进行两到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只要考核合格就可以在毕业前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让她节省了不少时间。

  李苗所属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5+3”模式。所谓“5+3”,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

  “这种培养方式让我们医学生看到了希望,虽然在读研这3年辛苦一些,但投入有了效果,不用再像我现在这样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本科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去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正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规培”的张海英告诉记者,不断延长的学习年限让近30岁的她感到难以承受。

  “临床医学教育只是培养了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却没有培养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医生。”复旦大学卫生政策副研究员包江波告诉记者,在我国,学医年限长、投入大、产出慢,让很多学生“畏医”、“弃医”。“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因为教育和卫生的不兼容。在传统的医学教育版图中,医学院校以学校围墙为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生态。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在医院里付诸

实践,其中不乏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手术的极端例子,而为了弥补学校和医院之间的‘鸿沟’,只能不断增加培养年限。”包江波认为,“5+3”实现了学用结合,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操刀”实践,避免了重复培养和资源浪费。

  “政治理论课、英语课和基础理论课以上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邀请名师讲解。专业理论课由各培训医院组织,采取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学科前沿进展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完成。”上海市“5+3”项目工作小组成员何珂告诉记者。

  从2016年上海市整体开始实践以来,“5+3”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告诉记者:“以前,因为学医既辛苦耗时又长,每年招生的医科分数线在复旦几乎垫底。而在去年和今年,医学生的录取分数都排在了前面。”

  “除了避免重复培训外,吸引我的另一点是待遇明显比以前好多了。”一名今年报考“5+3”项目的学生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在校期间可以拿到作为医师的基本工资和医院发的奖金,加起来每个月超过3000元。“这让我们的生活没有压力,虽然平时学习辛苦一些,但是觉得很值”。这名学生说。

  “刚毕业就获得了‘四证’,在以后的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上具有明显优势,这大大加强了对本科毕业生参加‘规培’的吸引力。”何珂说。

【复旦大学“5+3”模式让医学教育改革破茧成蝶】相关文章:

破茧成蝶的个性签名11-02

职业生涯规划测评PPT和意义范文,让30女人破茧成蝶06-19

医学5+3有哪些学校03-25

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的区别03-25

郑州大学5+3临床医学提前批06-19

复旦大学有医学专业吗03-20

复旦大学医学院是几本03-28

复旦大学与复旦医学院的区别03-29

医学5+3一体化是什么学历06-28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几本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