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2-21 14:33: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7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从孔子开始,儒家将实行仁的方法称为“忠恕之道”。“尽己为人”即为“忠”,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论出上述道理,这说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讨“人己关系”。
对孔子而言,他对于人己关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价值”的基础之上的。他强调心中之“仁道”,以此对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约束,通过行仁来履行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孔子希望通过道德准则使人们对彼此身体动作背后的动机达成共识,进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达到人己关系的和谐。在孔子的观念里,他并没有明晰地将人、己看作两个分别独立的个体,而是站在社会群体的宏观角度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这种社会状态需要人己双方的配合来实现。
在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领头人孟子这里,人己关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释。孟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他将人己关系着重解释为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身“存心养气”,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历程。孟子强调的“天人合一”也是说一个人要完善自我,妥当地顺应天地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与天地真正地融为一体。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现了交集。《论语·子罕》中说:“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孔子这四个“绝学”中,我们可以显然地看到,他也不会被一成不变的理论概念束缚,从而可以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从孟子开始,中国哲学的政治功能变淡了些许,哲人们开始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哲学逐渐偏离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这里,人己关系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因为道家的“人己关系”算得上是在“物我关系”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所以在庄子的阐述中,人己关系的图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体系。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他认为,在人己关系中,我们必须先充实自己,才有余暇去纠正他人的行为。很明显,这与孔子的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别。孔子从意欲出发,以形式化规范达到天下大同;而庄子从利他出发,强调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为人际交往的实践提出思路。综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种政治理念,而庄子则以为世人提供处世之道见长。
无论儒道,我们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们就已经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置于社会群体的大环境中探讨处世之道了。人己关系无疑是比物我关系更实在的哲学议题,在当今方法论大行其道的哲学环境中,我们是否应重新沉下心来讨论哲学实践的可能性,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读后感·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上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连续两遍阅读了本书,精神境界有没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有了浅显的记忆,也只能是记忆,因为还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做为现世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
哲学是对人生系统反思的思想。中国哲学当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大陆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人们不能离开土地。因此上农,家族伦理制度就成为中国哲学产生的基础。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分为六家 ? 阴阳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个老师,主张仁,爱。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张人性善,并把儒家对个人修为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说民为贵,社稷次之。王若不贤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而荀子就儒家现实主义,主人性恶论,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讲究势 法 术帮助秦国统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爱。爱无差别,混淆杀人和杀盗,是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论家,公孙龙、惠施是代表 有 名与实 自马非马的理论。道家是隐者,代表是杨朱 老子 庄子。讲究无为,道可道非常道,认识自然规律,要想强大须先示弱,夫为不争而争天下。阴阳家代表邹衍宇宙阴阳五行构成对各家都有影响。秦国用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不施仁政而亡,汉初黄老之学兴盛,道家无为思想,使人民休养生息。后董仲舒独尊儒术,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趋于保守,对妇人的贞操要求就从此始,并使儒家驱于正统。在后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对中国哲学产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产生,又和道家思想结合产生禅宗,既惠能六祖静默的哲学。唐朝韩愈为恢复儒家思想,进而形成道学,为阻止皇帝迎法门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贬潮阳。到宋朝以程家兄弟为代表的称为新儒家。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西方哲学的引入,必使中西结合,而中国哲学的出世入世也会为世界哲学做出贡献。
冯友兰先生写此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天下仍大乱,其比喻说当时形势和春秋战国的形势更为严峻,为避战乱也曾西南联大到昆明。他在书的最后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断修行,才能到达更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张的“无为”。一开始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 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的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的庞大气场和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的价值观和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最具条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的思绪,寻觅萌芽中的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也让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学。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7
冯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大批墨子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这也是传统儒家批评墨家的主要切入点。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当真如此功利吗?
墨子的污名主要来源于《墨子·兼爱》中这样一句话:“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人们认为墨子是抱着“交相利”的目的去进行“兼相爱”,因此人们攻击他披着“仁义”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爱只是对将得利益的预先投资。这是对墨子哲学中心思想的最大误解。
孟子曾用如下语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与极端功利主义的矛盾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明晰地意识到,极端功利主义者的`一切行径都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给作为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自己带来利益或快乐。但显然墨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顶放踵”忍受痛苦,从而实现“利天下”,去满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来,墨子有着固定不变的志向,即实现天下人的幸福、快乐,“交相利”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利天下”也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只不过他提出了多种实现这个志向的途径,“兼相爱”是最理想化的途径,“摩顶放踵”是走投无路时他和他的门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径。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说教,墨子这位游侠显然要实际得多,也真诚得多。如果说墨子是功利主义者,那岂不意味着胸怀天下也变成了功利主义?
然而,对墨子的最大敌手——孔子来说,儒家学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这种“利”被儒家称作“回报”。这种“回报”常在家族关系之间被单独强调,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要单独拿出来说,“养儿防老”也要单独拿出来说,因为正是凭借父子之间的互相“回报”来维持着家族生命的延续。这样看来,儒家过于强调大我与小我间的关系,又怎能不称其“以自我为中心”呢?由此看来,这种被外在规则而非内心道德所驱使的家族礼制关系便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关系”了。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儒家哲学,他们都过于强调“我”和社会部分人的利益,同时,这部分人必须是和“我”利益相关的人,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个阶级或一个家族。但是墨子却和他们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贯彻了“利他”思想,他为社会最底层人民发声,说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诚、最淳朴的想望。政治哲学对于普罗大众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许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作者:王祉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心得06-1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06-19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02-2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2-12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03-30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04-04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04-25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6篇04-06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6篇04-24